第三百三十四章 三年

至和三年,四月十八。

臨軒放榜。

又是一年及第日,又是一年嫁娶年。

這一屆進士中,倒是有不少熟人,韓琦、文彥博、吳育、包拯等人皆是此科及第。

並且,韓琦、吳育、包拯位列頭甲前三。

和天聖二年榜相比,此科的考評中大幅減少了辭賦的重要性,策論纔是排名的關鍵。

當然,考慮到信息的傳播速度,辭賦仍然是必考項目,如果辭賦寫的特別好,還是有及第的可能。

畢竟,三年時間太短,不足以讓所有人全部轉換賽道。

依照過往的慣例,今年是貢舉年,朝廷的主要目光都該放在貢舉上。

但今年卻非如此。

有一件事,遠比科舉更加重要,或者說,在李傑眼中,此事比科舉更加重要。

三年前出發的最後一支,也是航程最遠的艦隊,回來了!

半個月前,船隻已然停靠到了廣州港。

三年前,出海的艦隊兵分三路,一路從明州出發前往高麗和倭國,一路從泉州出發前往東南亞諸國,如三佛齊、交趾、占城等。

最後一支則是從廣州出發,遠赴阿拉伯地區,造訪天竺、大食等蕃國。

這一支,也是風險最大的一支。

畢竟,大宋距離阿拉伯地區太遠,屬於地地道道的遠洋貿易,以現有的航海技術,很難保證船隻的運行安全。

三年過去,李傑其實已然做好了艦隊全部葬送的準備。

誰曾想,這支艦隊竟然能夠回航,雖然根據奏報,這支艦隊損失慘重,但好歹回來了一部分人。

並且還帶了一羣蕃商回來。

廣州港。

望着眼前繁華的街景,

聽着耳邊傳來的交談聲,雖然錢秉言不怎麼聽得懂當地的方言。

但這裡畢竟是大宋的領土。

出海三年,錢秉言數次遭遇致命危機,最危險的那一次是遇到了風暴,待到風暴停歇之後,整支艦隊都迷航了。

在孤獨的大海上,迷航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

幸好,他們後來遇到了一支海盜,憑藉着艦炮之威,他們不僅順利的拿下了海盜,還順帶着找回了航路。

「唉。」

在酒樓窗邊站了一會,錢秉言重新折返回了包間。

回來是回來了。

但他不知道憑藉這次出海之功,能否抵消先前犯下的罪行。

三年前,錢秉言被吳越錢氏放棄,成了被監押的犯人。

彼時,錢秉言已然做好了流放三千里的打算,畢竟他犯下的罪行可不小。

市舶司桉涉及的桉值,開國第一!

全國上下,備受矚目,而且吳越錢氏的當家人錢惟演,也沒了此前的威勢,被貶在外,根本就無法提供任何助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

雖然只是吏員,不是正兒八經的官。

但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罪犯羣體中,凡是有着海貿經驗的,幾乎都報了名。

錢秉言清楚的記得,報名的一共有三十五人。

而今,回來的帶上他,也只有五人而已,剩下的三十人永遠的留在了大海。

百分之八十幾的陣亡率,不知嚇到了多少人。

儘管他們是帶着開闢航線的任務,下一次遠洋,陣亡率絕不會有這一次這麼多。

但如此可怕的死亡率,還是狠狠地震懾了一大批人。

三年過去,海貿之厚利,已然是朝野共識。

第一年,前往倭國、高麗的艦隊返回,這支艦隊帶回了大量的白銀(倭國)和銅器(高麗),以及珠寶、高麗蔘等物資。

拋開珠寶、珊瑚、高麗蔘等物資不談,僅僅是銅器和白銀,就讓大宋朝野認知到海貿的好處。

衆所周知,宋朝的商品經濟很發達,北宋時期的國民生產總值甚至佔到了全世界的一半。

但經濟發達和錢荒並不衝突。

宋朝缺銅,正因爲銅金屬的緊缺,以致於宋朝官方制定了極爲嚴厲的禁銅令。

私自帶銅出境者,可以直接判處死刑。

儘管過去三年交子的發行很是順利,但現在的交子基本上只運用於大宗貿易之中。

民間流通的貨幣仍舊是以銅錢爲主。

因此,得知高麗多銅之後,即使沒有李傑催促,很快,朝中百官就建議儘快開展第二次高麗-倭國一線的遠航。

到了至和二年,第二支遠航艦隊歸國之後,看到滿載的香料,滿朝公卿直接眼珠子都紅了。

由於帶回的香料太多,一度讓京中的香料市場來了一次大降價。

雖然香料的價格很快就調整了回去,但仍是讓不少香料商人損失慘重。

經過連續兩波的震撼,對於海貿一事,再也沒有人提出質疑。

因爲,收益是實打實的!

過去三年,市舶司的稅額足足翻了近三倍!

從此前的每年七十萬貫,提高到了兩百萬貫!

而這,僅僅只是開始!

等到海貿規模擴大,市舶司的關稅收入只會更高。

不論古今,錢都是個好東西。

看到白花花的銀子入賬, 那些反對派一個個全都閉上了嘴巴。

其實,關稅收入的增長只是附帶的。

李傑推廣海貿的真正目的是將那些土財主從土地中解放出來,而今,三年過去,效果已經初見端倪。

兩浙、福建、廣南地區已然出現了一批民間自發組織的遠洋商隊。

對於民間海貿,李傑並不禁止,哪怕他們在海外殺人放火,他也不會去管。

只要回來之後,規規矩矩的交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不是不行。

除了民間遠洋商隊之外,遠洋貿易也帶動了茶葉、瓷器、絲綢市場的活力。

畢竟,跨國貿易是需要商品的。.

放羊小星星

。:

第六十九章 端倪初現第十一章 目的達成第一百零四章 終日熬波煎淋滷第三十五章 巧遇第九十二章 砸鍋賣鐵目標一百萬第七十八章 王柏川的決意(第一更,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公演第八章 名人的震驚第二十四章 撞鬼了第六十三章 小動作第六十六章 濂江林氏(求收藏推薦)第四十二章 回憶第四十四章 風暴第二十一章 異論相攪第34章 宋運輝,我選C第75章 鮮明對比第十七章 報道(求推薦 收藏)第四十一章 如芒在背第一百一十九章 戚舜賓第九十五章 迴歸第十五章 頭疼的分局長第八十八章 兩女近況第二百八十三章 朝會第一十四章 很刑第10章 怪異第九十二章 迴歸與突破第一百五十八章 迴歸第八十四章 關係好轉?第63章踢碎了一支球隊第六十二章 放榜(求推薦收藏)第六章 惡魔第十四章 身份曝光第四十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一十二章 再相逢第九十八章 這個項目我追投了第四十九章 華納第四十六章 玩脫了第六十五章 解除懷疑第五十四章 又一年第九章 第一次接觸第二十六章 趕赴企鵝本部第三十三章 共同的目標第二十五章 怨種第二十五章 去永川第七章 命中註定第四十七章 苦悶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罷殿試第一百一十七章 詔對第九十二章 再一次的異常第四十九章 激動的兩人(第二更奉上!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自第一百三十二章暗影再現(求首訂)第一百零二章 明悟九十四章 檔期定了第三十二章 禮物第四十三章 太平惠民局開業第八十八章 再相見第九十三章 提議第八十七章 決斷第八十章 認可第五十章 況國華:我在極度憤怒的情況下第四十四章 目的達成聊聊第一百一十三章 劉從廣離京第九章 考察團第三十六章 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第二十四章 撞鬼了第五十六章 他來了第三十四章 砍瓜切菜第五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三十四章 警兆第五十九章 楊四娘第五十五章 邀歌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八十七章 進展順利第六十七章 令人爲難的請求(第三更!)咕咕咕第五十六章 重逢第五十四章 工業之基第二百一十二章 是榮耀,也是負累第七章 古代版‘演員’第二十九章 前夫哥死了第六十三章 上路第42章 給楊巡下任務第八章 初見胡榮強第二十八章 夜話第七十章 商場如戰場第34章 宋運輝,我選C第43章 老猢猻VS楊巡第四十一章 他到底是誰?(感謝小哲夫大佬的打賞!第四更奉上!)第六十章 45路公交車?上架感言!第一百二十五章 意外第十二章 馮曉琴第九十八章 女主歸位第二十八章 接連受挫第一十一章 提議第四十章 能屈能伸第三十一章 高木的心思第三十一章 行動
第六十九章 端倪初現第十一章 目的達成第一百零四章 終日熬波煎淋滷第三十五章 巧遇第九十二章 砸鍋賣鐵目標一百萬第七十八章 王柏川的決意(第一更,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公演第八章 名人的震驚第二十四章 撞鬼了第六十三章 小動作第六十六章 濂江林氏(求收藏推薦)第四十二章 回憶第四十四章 風暴第二十一章 異論相攪第34章 宋運輝,我選C第75章 鮮明對比第十七章 報道(求推薦 收藏)第四十一章 如芒在背第一百一十九章 戚舜賓第九十五章 迴歸第十五章 頭疼的分局長第八十八章 兩女近況第二百八十三章 朝會第一十四章 很刑第10章 怪異第九十二章 迴歸與突破第一百五十八章 迴歸第八十四章 關係好轉?第63章踢碎了一支球隊第六十二章 放榜(求推薦收藏)第六章 惡魔第十四章 身份曝光第四十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一十二章 再相逢第九十八章 這個項目我追投了第四十九章 華納第四十六章 玩脫了第六十五章 解除懷疑第五十四章 又一年第九章 第一次接觸第二十六章 趕赴企鵝本部第三十三章 共同的目標第二十五章 怨種第二十五章 去永川第七章 命中註定第四十七章 苦悶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罷殿試第一百一十七章 詔對第九十二章 再一次的異常第四十九章 激動的兩人(第二更奉上!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自第一百三十二章暗影再現(求首訂)第一百零二章 明悟九十四章 檔期定了第三十二章 禮物第四十三章 太平惠民局開業第八十八章 再相見第九十三章 提議第八十七章 決斷第八十章 認可第五十章 況國華:我在極度憤怒的情況下第四十四章 目的達成聊聊第一百一十三章 劉從廣離京第九章 考察團第三十六章 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第二十四章 撞鬼了第五十六章 他來了第三十四章 砍瓜切菜第五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三十四章 警兆第五十九章 楊四娘第五十五章 邀歌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八十七章 進展順利第六十七章 令人爲難的請求(第三更!)咕咕咕第五十六章 重逢第五十四章 工業之基第二百一十二章 是榮耀,也是負累第七章 古代版‘演員’第二十九章 前夫哥死了第六十三章 上路第42章 給楊巡下任務第八章 初見胡榮強第二十八章 夜話第七十章 商場如戰場第34章 宋運輝,我選C第43章 老猢猻VS楊巡第四十一章 他到底是誰?(感謝小哲夫大佬的打賞!第四更奉上!)第六十章 45路公交車?上架感言!第一百二十五章 意外第十二章 馮曉琴第九十八章 女主歸位第二十八章 接連受挫第一十一章 提議第四十章 能屈能伸第三十一章 高木的心思第三十一章 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