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萬物生滅

茫茫綠野之上,楚軍旌旗招展,風聲獵獵。

項羽遙望前方,那是蒙恬帶領的十萬秦軍精銳。

雖然二十萬秦軍已經被章邯帶走了一半,前去應付從左翼夾擊過來的張良韓信大軍。

但蒙恬的這十萬秦軍常年在邊關與狼族作戰,是如今帝國軍隊之中精銳之中的精銳。

鉅鹿雖然敗於蒙恬之手,但他還有十萬楚軍,況且還有張良韓信從旁牽扯,蒙恬不分兵也就罷了,一旦分兵,他必能一雪前恥!

八年了,整整八年了,楚國滅國之戰好像還就在昨天。

項羽凝望之際,他身後有一騎行來。

那是一個身着勁裝的女子,那女子有着傾城容顏,她驅馬與項羽並駕齊驅,低聲說道:“少羽......”

項羽回望,他的重瞳之中充滿了柔情,他說道:“石蘭,你怎麼來了,你也是來勸我避戰的嗎?“

那女子微微一笑,道:“範師傅讓我來勸你,可是......我知道,你做的決定不會輕易改變。”

項羽意定聲沉的說道:“放心,此戰,我必勝,我必要爲英布、季布報仇。”

“我必要爲那些死去的楚國將士報仇!”

“八年前,蒙恬的黃金火騎兵與我一戰,那一戰是我敗了,但今日,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石蘭雙腿一夾,從馬背上輕輕躍起,直接躍至項羽的坐騎之上,她伏在項羽的背後,輕聲說道:“不論你做什麼決定,我都與你生死與共。”

……

公元前214年春,蒙恬率十萬秦軍與項羽所率十萬楚軍在垓下展開了一場大會戰。

此戰慘烈異常,最終蒙恬略勝一籌,項羽大敗而走,率領八百精銳騎兵突圍南逃,逃至烏江之時被蒙恬所率黃金火騎兵包圍。

項羽率八百精騎與蒙恬的黃金火騎兵短兵相接,項羽勇武過人,以一擋百,最終身中數十箭而死。

臨死前亦高呼,“今日吾雖死,但吾楚國軍魂不滅!”

……

帝都,咸陽。

三月末,正值春意盎然之時。

夜風微拂,一輪滿月高高掛起。

陸鳳秋站在春風亭外,嬴政從那邊的走廊行來。

嬴政一邊走一邊說道:“青雲先生,今夜月圓,朕前來與先生小酌三杯。”

陸鳳秋負手道:“楚國已滅,張良韓信遠遁出海,可惜了。”

嬴政走到陸鳳秋的身側,遞給陸鳳秋一杯酒,道:“的確有些可惜,但世上之事,哪有十全十美,這還是先生與朕說過的。”

陸鳳秋微微頷首,舉杯道:”這杯酒,敬那些死去的將士,大秦開疆擴土,他們當爲首功。“

嬴政亦是舉杯道:”此戰之後,帝國重疾已去,他們都是我大秦基業的奠基者,他們都是英雄。“

二人將爵中酒一飲而盡。

陸鳳秋道:“陛下還記得你和我之間的約定嗎?”

嬴政一挑眉頭,道:“當然記得。”

陸鳳秋道:“諸子百家將是大秦日後不可多得的一筆財富,陛下有什麼打算嗎?”

嬴政道:“朕決定在桑海開設百家學宮,就由先生任學宮首任祭酒。”

“至於能不能讓百家歸服,就看先生的本事了。”

陸鳳秋聞言,不禁笑道:“陛下還真是人盡其用,只是爲何是在桑海?而不是咸陽?”

嬴政道:“朕一向都尊崇以法治國,但此一時,彼一時。”

“彼時帝國內部的不安定因素太多,朕需要極大的威嚴去威懾那些宵小,而如今六國餘孽已經連根拔起,該安撫自然是要安撫的。”

“誠然如先生所言,天下想要大治,需要休養生息。”

“若百家學宮設在咸陽,這些人心有忌憚定然不會前來,但若設在桑海,桑海遠離權力的漩渦,這些人便能安然接受朕拋出的善意。”

“桑海城是儒家大本營,天下重歸我大秦,想必儒家已經瑟瑟發抖。”

“張良舉旗造反,便是授以朕最好的口實。”

“但朕聽先生之言,不欲與這些人爭一時長短,朕延壽三百,朕可以等下去。”

“等到諸子百家之中的頑抗份子死去的那一天,一年不成,那就五年,五年不成,那就十年,大不了用個一百年,朕總是能讓他們徹底心服口服。”

“朕要讓他們知道,朕纔是真正的天命所歸。”

陸鳳秋聞言,微微頷首道:”陛下此言,當浮一大白。“

嬴政與陸鳳秋再舉杯,將爵中酒喝了個乾淨。

嬴政平靜的說道:“先生乃是有大神通者,若非先生,朕的帝國便已經分崩離析,這最後一杯酒,是朕敬先生的。“

陸鳳秋道:“陛下之才,古今罕有,貧道不過順勢而爲,只是這世上沒有不滅的王朝,若大秦想要綿延下去,還要看陛下怎麼去做。”

“陛下若是有心,不妨命人前往各處尋訪仙蹟,貧道夜觀星象,總覺得這方天地還隱藏着許多神秘的力量。”

嬴政挑眉道:“先生可曾聽過蒼龍七宿?”

陸鳳秋道:“有所耳聞,聽聞蒼龍七宿是指七個星辰,七個國家,七個秘密,蒼龍七宿的核心,歷朝歷代都是由各國唯一的繼承人掌握,傳說誰掌握了蒼龍七宿的秘密,就擁有掌握天下的力量。”

嬴政微微頷首,道:”朕自一統天下,便一直在尋找着這蒼龍七宿的秘密,但一直沒有找到。“

陸鳳秋道:“這便是陛下放過陰陽家的原因吧。”

嬴政道:“東皇太一必須死,但陰陽家不能滅。”

陸鳳秋點頭道:“很可惜,貧道沒見到東皇太一,不然或許貧道可以看出點什麼端疑來。”

嬴政沉默片刻,卻是說道:“先生準備何時離開?”

陸鳳秋道:“待貧道將諸子百家收攏之後。“

嬴政道:“那朕便祝先生一路順風。”

……

春夏之交,東海之濱,桑海城,晴空萬里,海風吹拂。

昔日秦滅六國,只有齊國沒有遭受戰火的洗禮,選擇投降秦國。

這一次,儒家小聖賢莊二當家張良舉旗造反,楚軍被滅之後,張良依舊沒有選擇負隅反抗,而是乘船出海,遠離中土,齊魯之地亦是沒有遭受什麼戰火,便再度歸於大秦。

同張良一起離去的還有農家神農堂堂主劉季。

陳勝、吳廣建立的張楚政權滅亡之後,劉季還以爲是自己的機會來了,滿懷志氣的去收攏農家餘部,在張良的幫助下,甚至成爲了農家新任俠魁。

但好景不長,隨着項家軍的覆滅,單憑劉季的那些農家餘部還有張良、韓信的一些義軍根本獨木難支。

所以無奈之下,劉季選擇和張良一起出海,遠走他鄉。

昔日的小聖賢莊,如今改換門庭,改爲百家學宮。

儒家成爲百家學宮之中的一員。

陸鳳秋在桑海城坐鎮,和諸子百家的衆人交涉。

最終達成協議,將百家分爲大小學科,由道、儒、法、兵、農、墨六大派爲學宮六大學科。

其餘百家,諸如縱橫家、名家、陰陽家、醫家、雜家、小說家、煉丹家、商家等等,爲學宮小學科。

各家都要派出至少一人擔任學科帶頭人。

道家的學科帶頭人便是曉夢和逍遙子。

儒家的學科帶頭人便是伏念和顏路。

墨家則有班大師、徐夫子出任。

高漸離、雪女退隱江湖,不再過問世事。

大鐵錘在與秦軍交戰之中不幸戰死。

縱橫家由蓋聶出任,衛莊在秦楚之戰後便不知所蹤。

農家人最多,由六大長老輪換出任講師。

至此之後,百家盡歸於秦。

因爲始皇帝嬴政的種種懷柔政策,再加上帝國鐵騎的威懾,讓百家之中那些最負隅反抗的人也無法再翻起什麼大浪。

……

時光匆匆而逝,又是一年春。

百家學宮開設一年有餘,盛況比起當年名震一時的稷下學宮要強上不知多少。

桑海城也因百家學宮的存在成爲帝國之中爲數不多的大城池,引得無數人前來朝聖。

……

百家學宮之內,陸鳳秋在給帝國儲君扶蘇交代一些學宮中的事宜,天下大定,他也該功成身退。

扶蘇便是學宮第二任大祭酒。

作爲帝國儲君,扶蘇的肩上一直扛着很重要的職責。

嬴政將其放在諸子百家大祭酒的這個位子上,已經足以說明他對扶蘇的期望。

……

桑海城外,海浪滾滾,天色還在昏暗之中。

身材高大的蓋聶身着一身布衣,他的腰間還是挎着那柄木劍。

蓋聶的身側站着的是已經和蓋聶長的一般高大的荊天明。

二人坐在海灘邊的大石頭上,海風吹拂在二人的面龐之上。

天明雙臂靠後,兩手交錯抱着後腦勺,他扭頭看向蓋聶,低聲說道:“大叔,你說如果少羽看到今日的桑海城,還會如當初那般選擇嗎?”

蓋聶道:“少羽與嬴政的王道之爭,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他和你不同,他的肩上扛着的是楚國亡魂還有舊日江東父老的期許,所以他不能退,他也不想退。”

“真正的男兒,寧願站着死,不願跪着生。”

天明聞言,不知爲何,覺得眼睛突然模糊了起來,他好似看到了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的少羽,他們同生死共患難,蜃樓之上齊心大戰陰陽家衆人,往事歷歷在目,但如今,他卻是再也見不到那個叫他小子的少羽了。

“大叔,我想離開桑海,我想和月兒去看看這天下到底有多大。”

蓋聶聞言,微微頷首,道:“雛鷹長大了,總是要學會自己翱翔,去吧,青雲先生曾說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大叔會在桑海城等你回來。”

天明撓撓頭,咧嘴笑道:“大叔,那等我下次回來,你和蓉姐姐是不是就有自己的孩子了......”

蓋聶聞言,淡然一笑,不作回答。

天明站起身來,一躍遠去數丈之遠。

蓋聶突然開口喊道:“天明......”

天明扛着墨眉劍回頭道:“大叔,怎麼了?”

蓋聶站起身,望向那海平面上漸漸升起的太陽,笑着說道:“沒什麼,去吧,一路順風。”

天明轉身,背對着蓋聶揮手,大聲道:”大叔,早生貴子啊。“

初升朝陽之下,蓋聶看着天明那拉長的背影,默然無聲。

陸鳳秋悄無聲息的出現在蓋聶的身旁,道:“蓋先生,天亮了,今天該你授課了。”

蓋聶回頭,頷首嘆道:“漫漫長夜終歸盡頭,夜盡天明,我從未想過會是這樣的結局。”

陸鳳秋笑道:“這個結局如何?”

蓋聶看向遠方,道:“不錯。”

第9章 誰在放肆?(5000字)第2章 幽谷狐語第2章 大澤會盟第8章 從前現在第22章 羣英薈萃(下)第22章 羣英薈萃(下)第3章 陰陽皇極功第28章 昔日菩提第36章 聖人之威第9章 皆爲棋子第2章 小聖賢莊第26章 妖魔鬼怪第32章 定計破局第20章 欲立天庭第5章 口吐人言,點化白狐(6700字)第3章 天音寺中第25章 講道千年第35章 天狗食日第15章 施恩於僧第3章 丈二長蟲第8章 時光飛逝第24章 淨念禪院第13章 沒得選擇第13章 惡人之心第12章 武道精神第24章 豈有至樂第18章 縹緲峰下第21章 各方齊聚第26章 再啓戰端第24章 豈有至樂第11章 趁火打劫第29章 威懾宵小第8章 魔女婠婠第17章 歲月無情第8章 茅山道士第24章 新聖誕生第3章 青衣神劍第14章 道道不同第4章 帶你殺人第4章 三百年後第2章 神鬼莫測第10章 自作孽不可活(爲踏雪染月堂主加更)第22章 一戰功成第30章 第四位帝卷末語第19章 衆生逍遙第2章 你有奶嗎?第14章 陸某不才第38章 酒仙小花第3章 不朽現身第7章 惡客臨門第14章 道道不同第6章 攻心爲上第2章 接任宮主第11章 夜裡迷香第8章 時光飛逝第3章 劍影飄忽第1章 陰符三篇第8章 萬劫不滅第29章 無形無名第7章 何必低頭第6章 蒞臨西湖第45章 意欲何爲第22章 青唐城中第33章 道無止境第1章 你太讓朕失望了第5章 兩隻肥羊第10章 給你公道第9章 一人一山第27章 四方皆驚第22章 青唐城中第2章 出手救人第7章 道長哥哥第2章 女媧血脈第43章 故人遺風第13章 蟬鳴季寥第10章 第一巧匠第30章 元神遊歷第14章 八位坐席第25章 誰是魔頭?第1章 神通元神第11章 趁火打劫第5章 皆在我心第1章 餘杭小鎮第4章 奉天承運第10章 給你公道第11章 殺伐之寶第24章 新聖誕生第6章 袖裡乾坤第39章 羣雄畢至第4章 難難難第2章 小聖賢莊第8章 是誰錯了第12章 神通第一第9章 逍遙傳人 (爲踏雪染月堂主加更)第7章 不敗神話第7章 何必低頭第5章 玉清殿中第8章 十三驚惶!第21章 新婚之變
第9章 誰在放肆?(5000字)第2章 幽谷狐語第2章 大澤會盟第8章 從前現在第22章 羣英薈萃(下)第22章 羣英薈萃(下)第3章 陰陽皇極功第28章 昔日菩提第36章 聖人之威第9章 皆爲棋子第2章 小聖賢莊第26章 妖魔鬼怪第32章 定計破局第20章 欲立天庭第5章 口吐人言,點化白狐(6700字)第3章 天音寺中第25章 講道千年第35章 天狗食日第15章 施恩於僧第3章 丈二長蟲第8章 時光飛逝第24章 淨念禪院第13章 沒得選擇第13章 惡人之心第12章 武道精神第24章 豈有至樂第18章 縹緲峰下第21章 各方齊聚第26章 再啓戰端第24章 豈有至樂第11章 趁火打劫第29章 威懾宵小第8章 魔女婠婠第17章 歲月無情第8章 茅山道士第24章 新聖誕生第3章 青衣神劍第14章 道道不同第4章 帶你殺人第4章 三百年後第2章 神鬼莫測第10章 自作孽不可活(爲踏雪染月堂主加更)第22章 一戰功成第30章 第四位帝卷末語第19章 衆生逍遙第2章 你有奶嗎?第14章 陸某不才第38章 酒仙小花第3章 不朽現身第7章 惡客臨門第14章 道道不同第6章 攻心爲上第2章 接任宮主第11章 夜裡迷香第8章 時光飛逝第3章 劍影飄忽第1章 陰符三篇第8章 萬劫不滅第29章 無形無名第7章 何必低頭第6章 蒞臨西湖第45章 意欲何爲第22章 青唐城中第33章 道無止境第1章 你太讓朕失望了第5章 兩隻肥羊第10章 給你公道第9章 一人一山第27章 四方皆驚第22章 青唐城中第2章 出手救人第7章 道長哥哥第2章 女媧血脈第43章 故人遺風第13章 蟬鳴季寥第10章 第一巧匠第30章 元神遊歷第14章 八位坐席第25章 誰是魔頭?第1章 神通元神第11章 趁火打劫第5章 皆在我心第1章 餘杭小鎮第4章 奉天承運第10章 給你公道第11章 殺伐之寶第24章 新聖誕生第6章 袖裡乾坤第39章 羣雄畢至第4章 難難難第2章 小聖賢莊第8章 是誰錯了第12章 神通第一第9章 逍遙傳人 (爲踏雪染月堂主加更)第7章 不敗神話第7章 何必低頭第5章 玉清殿中第8章 十三驚惶!第21章 新婚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