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二章 超三代軼漢唐

自回到開封,嬴翌難得悠閒。在一個嶄新的政權新生之初,作爲首腦,若非必要,必須要時刻看着,把握方向。

這是確立新生政權核心構成的關鍵時候——此前嬴翌將政務甩給鄭雲之而去月牙谷,是因爲月牙谷所涉之事更爲重要。

元炁方案是立國之本,由是以此爲先。

解決了月牙谷諸事,爲元炁方案的實踐完美拉開序幕,嬴翌回到開封,自然便不能再無所事事。

河南百廢待興,所涉軍政諸多事務,其發展的大方向,都要嬴翌親自把關,雖說有人道榜約束,但嬴翌也未嘗可以放鬆。

無規矩不成方圓,嬴翌首重立法。這段時間多在立法司盤桓,與諸多官員翻閱歷代文獻,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加以商討、凝練,形成獨屬於嬴翌治下的律法體系。

都說諸夏是人情社會,卻不知儒皮法骨。自上古三代以來,數千年,從確立道德規範到確立律法,諸夏的祖先們一直都在朝着這個方向前進。封建時代以德爲表,由是往往讓人以爲人情最大。但實際上律法無處不在。

最重法的朝代,是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秦。秦律幾乎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邊邊角角,便是人們平素的一言一行,也要受到法律的約束。正因秦律太過嚴苛,而致使被人稱爲暴秦。

秦法嚴苛,爲人所不能接受。放到幾百年後的時代,大抵就是沒有自由,一言一行都沒有自由。是以自秦以後,法的思想核心就逐漸融入儒家的道德、禮議規範,以達中庸,以求不偏不倚。

表以教化爲主,就是要讓人們主動去遵守,而不必以嚴苛的法律去懲處。也就是以預防爲主。

大抵便是人們的德行達到了某種層次的要求,不會去觸犯法律。人人相親相愛,人人知禮儀,知善惡,那麼法就可以隱藏起來了。

這也是儒家教化的終極目標。

用德行和禮儀,在人們的一言一行中,完成某種理想社會的鑄造,而不必以嚴苛的律法強制執行。

這是從人心的根本層面入手,就本質而言,較之於法律的強行約束,自然是高了一個境界的。先賢們認爲,逐漸的教化,無數年的潛移默化,終歸是能夠達到的。

然而在嬴翌看來,這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不間斷的教化。然而朝代更迭,是打斷教化過程的罪魁禍首。也就是說需要一個大前提,萬世王朝,纔有可能達到這樣的成就。

可惜萬世王朝鏡花水月,只此一個前提,歷朝歷代都不能做到。

而且這種理想社會太過理想化,人心大欲終歸是難以填平的。萬事萬物皆有兩面,只取正面終歸不能。

法律的存在,是必要的。

元炁方案是立國之本,則便需要一個治國之本,統一思想,約束行爲。律法便是治國之本的一個重要構成。

閱讀了歷朝歷代許多文獻,結合歷代史書,嬴翌逐漸有了一些成熟的想法。

後世多有苛責儒家思想的言論,實際上這都是民科外行的行徑。儒家服務於政治,教化於百姓,從人心入手,欲求解決惡的,弘揚善的,消除獸性,發揚人性。

但在這個思想發展的過程中,它必須要符合政治的需求,它的演變,離不開當政者的要求。

因此在原本歷史上,韃虜兩度入主,儒家思想完全閹割,被抽掉了脊樑骨。

嬴翌需要的,是符合他的意的東西。他在這方面並沒有什麼建樹,但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不會像小說中的穿越者到古代改造儒家思想什麼的,沒那資格。自己都不懂,憑什麼去改造?生搬硬套?將幾百年後自己同樣的不懂的東西搬到這個時代來?

何其愚蠢?

他只需要取其中自己中意的,排斥不中意的,僅此而已。

並以此爲根本,圍繞這個思想核心,來編纂屬於自己的法網。

至於道德和禮儀,完全不必他來操心。幾千年的傳承,它就在民間。

這天,嬴翌正在家中練拳——這大抵是一種喜好,但也有目的所在。嬴翌之前並不會什麼拳腳功夫,早前也只觀摩過鄭五等人練拳。他的厲害,是基於本身體魄和神魂的強大。

不過眼下嬴翌打算在這方面下一點功夫,不爲自己,爲的是未來。他打算藉助冥冥中的偉大字符,根據現有的拳腳殺伐武藝,再確立一個方案。

在立法司商議編纂律法的閒暇時候,嬴翌就在爲此作準備。爲此他蒐羅了不少殺法武藝,作爲形成方案的根基。

鄭允芝興沖沖見到嬴翌的時候,嬴翌正在一邊演練,一邊思考。

“大豐收!大豐收啊!”

嬴翌被驚醒,擡頭一看是鄭允芝,停下來不禁笑道:“什麼大豐收?”

“南陽!”

鄭允芝喘了口氣,面色激紅道:“南陽三縣大豐收!”

嬴翌頓時瞭然,並未露出驚訝之色。

從七月到九月,自地稷儀改造過後的良種分發種下之後,差不多正是收割的之時。豐收乃是必然。在改良種子的時候,嬴翌就已心知肚明。

“產量如何?”

嬴翌拿起棉巾擦了擦手。

鄭允芝見嬴翌毫不驚訝,心中的激動才稍平復,道:“農事司剛剛遞上來的奏報,裕州首批萬畝土地收割已畢。共計收穫精麥十二萬石!上千萬餘斤啊!平均畝產十二石,遠超千斤!”

不等嬴翌說話,又接着道:“按照這個標準,南陽三縣共開荒六十萬畝土地,可獲精糧七百餘萬石。只三縣之地的產出,便可輕鬆滿足整個河南數百萬百姓三月所需!”

又不間斷道:“再過兩三月,開年初春,河南上億畝土地若同樣豐收,收穫的糧食之巨,簡直...簡直...”

他越說越激動,幾乎說不出話來。

嬴翌連忙道:“岳丈休要太過激動,這不是明擺着的事麼。我早說過良種產量很高,沒有讓岳丈大人失望吧?”

鄭允芝激動良久,嘆了口氣道:“天命所歸,這便是天命所歸啊。只此一地稷儀,便可保證無論災荒旱澇,皆不虞百姓飢寒。此功超三代而軼漢唐矣!”

第二章 開心竅氣血化虹二九八章 對陣二零七 性能五十五章 俱傷十四章 胖娃娃三三四章 地方三十二章 勸說五十五章 秘境之中道奧妙四十三章 工坊第四章 混元一起煉爐鼎 混元鼎下鎮地火四五章 見道庭三十四章 胸有成竹二十六章 鏡子呢六六章 見天帝二十三章 迴天台山一一零章 走不脫一八三章 繁忙二十七章 重點八十三章 常識三四六章 輕描淡寫三十八章 十六年十三章 大道之路圖氣運 夏國革新在眼前一八四章 家眷六十七章 各顯神通爭高強第九章 再立劍陣是誅仙二十三章 迴天台山第六章 隧洞深處七十六章 夜長夢多攔路者一四四章 去意八四章 元會之爭八十一章 太一心明有算計 天地爐中煉寶貝二三零章 潼關第九章 下山四十七章 突襲旨在世界樹三十八章 血海魔教在彀中三五四章 等待七十章 胡先生四十八章 現世一四零章 升官第五章 長生四一章 構架二八七章 不相信十二章 羣仙出清掃寰宇三十二章 只嘆盤古近大道三十四章 古次元廢墟六八章 青雲子十九章 一隻大手從天降十二章 妖魔鬼怪怎猖狂三十章 回軍葉縣七十二章 混元無極太上教主一七五章 法象九十四章 誅一三三章 初入秘境五十三章 再對陣四十八章 蓬萊二七六章 如火如荼八十章 心血來潮八十一章 大收穫第一章 清源妙道一三九章 學煉丹三十七章 跨層面統治五十一章 將遠行八十一章 父女七十章 八載變化 太一安排四十三章 東征西討扭轉乾坤四一四章 飛行三五九章 意義二十六章 鏡子呢八十四章 百年六十四章 大戰將至第三章 對手十九章 一隻大手從天降五三章 見聞五十九章 諸般算計皆到位 打完之後各回家(求推薦票)七十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六十六章 河洛宮六十八章 混元金仙誰人當二十一章 十八人五逃十三傷 死七者形滅現本源二十章 兩童兒下山三九二章 乾坤儀七十三章 玄牝下宇宙初生地十四章 只一條路沒的選二十四章 混一元龍入誅仙一六九章 攻城第十章 術數化十八章 只把皇帝當誘餌二十章 枯木子細說緣由八十章 得償所願欲開天第三章 天台大仙四十四章 初生牛犢見真君四十五章 原是故人他鄉逢六十二章 名器第七章 七竅玲瓏三十七章 別墅門外 一觸即發五十一章 兩載兩百載 太一出關來一五六章 登天四一章 構架二十章 玄陽高足五十九章 蜃氣華蓋四十三章 東征西討扭轉乾坤
第二章 開心竅氣血化虹二九八章 對陣二零七 性能五十五章 俱傷十四章 胖娃娃三三四章 地方三十二章 勸說五十五章 秘境之中道奧妙四十三章 工坊第四章 混元一起煉爐鼎 混元鼎下鎮地火四五章 見道庭三十四章 胸有成竹二十六章 鏡子呢六六章 見天帝二十三章 迴天台山一一零章 走不脫一八三章 繁忙二十七章 重點八十三章 常識三四六章 輕描淡寫三十八章 十六年十三章 大道之路圖氣運 夏國革新在眼前一八四章 家眷六十七章 各顯神通爭高強第九章 再立劍陣是誅仙二十三章 迴天台山第六章 隧洞深處七十六章 夜長夢多攔路者一四四章 去意八四章 元會之爭八十一章 太一心明有算計 天地爐中煉寶貝二三零章 潼關第九章 下山四十七章 突襲旨在世界樹三十八章 血海魔教在彀中三五四章 等待七十章 胡先生四十八章 現世一四零章 升官第五章 長生四一章 構架二八七章 不相信十二章 羣仙出清掃寰宇三十二章 只嘆盤古近大道三十四章 古次元廢墟六八章 青雲子十九章 一隻大手從天降十二章 妖魔鬼怪怎猖狂三十章 回軍葉縣七十二章 混元無極太上教主一七五章 法象九十四章 誅一三三章 初入秘境五十三章 再對陣四十八章 蓬萊二七六章 如火如荼八十章 心血來潮八十一章 大收穫第一章 清源妙道一三九章 學煉丹三十七章 跨層面統治五十一章 將遠行八十一章 父女七十章 八載變化 太一安排四十三章 東征西討扭轉乾坤四一四章 飛行三五九章 意義二十六章 鏡子呢八十四章 百年六十四章 大戰將至第三章 對手十九章 一隻大手從天降五三章 見聞五十九章 諸般算計皆到位 打完之後各回家(求推薦票)七十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六十六章 河洛宮六十八章 混元金仙誰人當二十一章 十八人五逃十三傷 死七者形滅現本源二十章 兩童兒下山三九二章 乾坤儀七十三章 玄牝下宇宙初生地十四章 只一條路沒的選二十四章 混一元龍入誅仙一六九章 攻城第十章 術數化十八章 只把皇帝當誘餌二十章 枯木子細說緣由八十章 得償所願欲開天第三章 天台大仙四十四章 初生牛犢見真君四十五章 原是故人他鄉逢六十二章 名器第七章 七竅玲瓏三十七章 別墅門外 一觸即發五十一章 兩載兩百載 太一出關來一五六章 登天四一章 構架二十章 玄陽高足五十九章 蜃氣華蓋四十三章 東征西討扭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