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大唐日報

“殿下,這稻種可有何不妥?”看着李愔臉上古怪的表情,王子豪心中也有點忐忑,畢竟李愔一向以博學聞名,剛纔又能說出這稻種的特點,應該是對這種稻子十分了解。而這時查看稻種的衆人也發現了李愔的異常,紛紛有些疑惑的看向這邊。

“呃~,這倒沒有,只不過……”

李愔說到這裡,實在不知該如何說下去,想了想幹脆叫人去庫房也擡來一個麻袋來,然後當着衆人的面打開,結果所有人都發出‘呀’的一聲,因爲裡面竟然也是稻種,而且有眼力的人還發現,兩袋稻種在外形上看,幾乎是一模一樣,看起來應該是同一品種。

王子豪爲了這稻種,千里迢迢跑到南方,因此對稻種的外形十分熟悉,一眼就看出,李愔讓人拿來的和自己帶來的稻種正是同一品種。

“殿下,原來您也知道這種占城稻!”王子豪看到李愔拿來的稻種,立刻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原來自己千辛萬苦找來的稻種,李愔卻早就讓人準備好了,也就是說,自己根本就是白折騰了一趟。

看着王子豪一臉沮喪的模樣,李愔也是心中苦笑,這事情也太巧了,占城稻是他爲了解決糧食問題,而精心準備的一招殺手鐗,之前他在登州時,就已經派人去占城那一帶運了不少的稻種,現在都存在廣州等地,就等稟報過李世民後,將這種良種稻推廣開來,相信在南方地區,普遍都能一年兩熟,甚至再向南一些,還能一年三熟。

只是沒想到英雄所見略同,王子豪竟然也碰巧知道了占城稻,而且還親自跑了一趟,看他現在滿臉風塵的樣子,估計一路上吃了不少的苦。再加上剛纔的興奮與現在的沮喪,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讓李愔也有些於心不忍。

“子豪,說起來你們父女還真是心有靈犀,這占城稻就是她派人從南方找到的。只不過你這個做父親的。卻是晚了女兒一步!”李愔笑呵呵的說道。

好吧,其實李愔在撒謊,前世做爲一個吃貨,他早就知道占城稻的大名。所以爲了解決農業問題,他第一個就想到這種良種稻,不過爲了不打擊王子豪的積極性,他纔將這個功勞推到了惜君身上,畢竟第一個發現者是王子豪的親生女兒。做爲父親雖然會有點失落,但相信更多的還是會感到欣慰,更何況他一向最寵愛自己這個唯一的女兒。

果然,王子豪聽到稻種是女兒發現的,臉色立刻好轉了許多,而其它人聽到竟然還有這種巧事,更加感覺有趣,又詳細瞭解了一下占城稻的優勢,當聽說能一年兩熟甚至是三熟時。也都感到十分震驚,雖說他們家族現在以工商爲主,但糧食的重要性早就烙進了每個漢人的骨子裡,因此對於多打糧食也都十分看重。

既然王子豪已經將佔城稻帶來,李愔也就不再隱瞞。將自己準備在南方推廣占城稻的事也講了出來,而且一切都已經準備完畢,就等稟報給李世民之後,再通過朝廷下旨朝廷正式推廣了。

聽到李愔的這個後招。旁邊的王安是點頭微笑,相比他獻上的那三策。改進稻種的確見效快,而且還不容易受百姓的排斥。程懷亮他們也都是十分佩服,不過這種稻子的推廣,卻還是少不了宣傳,畢竟這種事若是用強制手段推廣,很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話題很快就又轉到之前李愔想到的那個用來宣傳的新東西上,

對於這件事,李愔卻是笑而不語,轉而看向燕北。剛纔被李永搶了風頭,現在看到衆人看向自己,燕北立刻站起來高聲喝道:“衆位兄弟,相信各位都認識不少會耍筆桿子的親戚朋友,大家都可以讓他們來我這裡報名,只要能通過測試,就可以進到新開的報社工作,不但工作輕鬆,而且待遇優厚,歡迎各位兄弟積極推薦!”

燕北說的興起,乾脆當場打起招聘廣告,關於辦報紙的事,李愔其實早就想搞了,報紙不但可以讓信息快速流動起來,而且藉助報紙這個輿論工具,也能夠真正的左右大唐社會的輿論導向,這也是李愔最看重的一個功能。

說起五姓七望的影響力,上至朝堂下至販夫走卒,幾乎每個階層都被他們所把持,再加上這些世家詩書傳家,對輿論影響最大的士林之中,有近半人都是出身於這些世家大族,所以若是他們想做什麼事,只要發動自己的影響力,很容易就能將社會輿論扳到對自己有利的一方,然後藉着這種輿論之勢,向朝廷施壓,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爲了削減對方的這種影響力,同時增加自己對輿論的把握,李愔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報紙這件利器。只不過想要辦報紙,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一是印刷術,二是低廉的紙張。

其實在隋唐之時,雕板印刷已經出現,不過卻主要用於印刷佛經,其它的大部分書籍還是要靠人工抄寫,李愔既然想辦報紙,別說是用人抄了,就算是用雕板印刷也不行,一是成本高,二是速度慢,所以必須用活字印刷,本來李愔感覺這東西挺簡單的,無非就是把雕板給鋸成一個個單獨的字,然後用的時候再重新排列就行了。

不過等他讓人做了實驗才知道,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普通木頭制的活字十分容易變形,用了幾次就不能再用了,於是李愔又想到泥活字,結果工匠告訴他,泥制的活字看起來簡單,但技術更加複雜,無奈之下,李愔只得轉向金屬製的活字,鐵容易生鏽,第一個排除,鉛和銅倒是很好的材料,但一個比一個貴,最後李愔狠狠心,還是用銅做了一套活字,至於鉛,因爲產量比較少,價格實在是太高了,所以根本不適用。

不過當他的銅活字製成沒多久,登州科學院裡的工匠就將木活字做了改進,選用質地比較密的木頭,然後再加以特殊處理,使得用這種木頭製作出來的木活字十分耐用,成本雖然高一些,但比之用錢堆出來的銅活字,卻不知要低廉多少倍。

印刷術解決了,就只剩下紙張了,因爲造紙術的限制,唐代的紙價格並不低,特別是那種質量好一點的紙,根本不是一般人能用的起的,李世民打賞皇子時,就經常賞賜一些紙張,一是爲了勸學,二來也說明紙張的珍貴,只不過這些紙都被李愔當成廁紙用,畢竟他實在用不慣唐人用的廁籌。

當然了,便宜一些的紙也有,不過這些紙的質量實在差的可以,拿起來都可能掉渣,一揉就碎,只能做爲平時練字之用。報紙用的紙雖然對質量要求不高,但至少得輕薄能摺疊,而且造價越低越好。

本來李愔還想自己找人研究,不過後來經人提醒他才知道,在專利司裡,有不少人註冊過造紙專利,說不定裡面有李愔需要的技術。這下李愔也是恍然大悟,急忙給李義府寫信,果然,專利司裡的確有不少造紙的專利,而李愔需要的那種造紙術,正是一個造紙老師傅註冊的,只是他沒錢沒人,要價又比較高,所以一直沒有造紙廠採用。李愔倒不在乎價格,立刻通過李義府賣下專利,然後再經過手中工匠的改進,很快就生產出不錯的報用紙。

印刷和紙張的難題都解決了,辦報紙也就只差人手了,這點纔是最好解決的,會辦事的人才不好找,但是會寫文章的人才卻遍地都是,當然了,這也只是相對李愔來說,畢竟以他現在的號召力,找些文筆不錯的人還真不是什麼難事。

辦報紙這種大事,自然不能瞞着燕北燕長史,雖說燕北喜歡經商,不過他卻一向以文人自居,總想幹點文人該乾的事,所以遇到辦報社這種文壇盛事,自然的當仁不讓,藉着自己肚子裡也有幾分才學,挑起了報社主編這根大梁。

聽到燕北口中的報社,程懷亮他們一開始還有些莫名其妙,等到快嘴的燕北將報社的運作方式,以及所擔任的職能講了一遍後,立刻讓所有人都是眼睛一亮,甚至有些目光犀利之人,已經看出李愔辦報社的最深層用意,有了報紙這東西,他們就相當於有了和五姓七望正面對抗武器,再加上他們在朝堂及其它方面的優勢,五姓七望想要打壓工商業,簡直是癡人說夢。

認識到了報紙的作用,程懷亮和李敬業這些人立刻一個個都積極起來,回去之後將自己能想到的人挨個推薦了一遍。而爲了從這些人裡挑選出合適的人才,差點把燕北給累趴下,幸好李恪對這個報社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竟然放下身段跑去幫忙挑人,甚至還親自撰寫、評論文章。

經過一段時間緊張的準備,燕北終於湊齊了人手,大唐第一家報社也終於掛牌開業,牌子是李愔和李恪進宮求李世民親筆書寫的,名字就叫《大唐日報》。而在報社開業的同時,大唐日報也開始在市面上銷售,報紙這個新興信息載體,也終於正式走上歷史的舞臺。

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78章 虎頭軍之威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703章 陽謀與陰謀第55章 高句麗潰兵第91章 暴打李佑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89章 冶鐵鍊鋼(下)第201章 慘勝第445章 你們竟然到了澳洲?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336章 楊暕去世第726章 你願意娶我嗎?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創造的奇蹟第595章 毒癮發作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602章 瘟疫肆虐第408章 解開心結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562章 醜醜上學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72章 表兄張儉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591章 發現夏威夷第31章 提升威望第133章 採訪(下)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201章 慘勝第696章 殺與被殺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196章 吐蕃羅馬人第11章 飲宴聽琴第34章 燒製水泥(中)第538章 工廠學堂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548章 女老師第70章 蕭文心來了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479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99章 長安局勢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348章 蒸汽船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466章 參觀與安置第424章 呂大神棍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565章 獅城夜景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第348章 蒸汽船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64章 援軍到了!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98章 無花果樹第685章 美洲人的移民(下)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76章 最後一戰(上)第30章 一句話引發的羣毆第5章 登州別駕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429章 藍寶石?第290章 解剖學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203章 永不和親!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335章 落花崖第97章 農工商之論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376章 火槍守城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
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78章 虎頭軍之威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703章 陽謀與陰謀第55章 高句麗潰兵第91章 暴打李佑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89章 冶鐵鍊鋼(下)第201章 慘勝第445章 你們竟然到了澳洲?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336章 楊暕去世第726章 你願意娶我嗎?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創造的奇蹟第595章 毒癮發作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602章 瘟疫肆虐第408章 解開心結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562章 醜醜上學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72章 表兄張儉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591章 發現夏威夷第31章 提升威望第133章 採訪(下)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201章 慘勝第696章 殺與被殺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196章 吐蕃羅馬人第11章 飲宴聽琴第34章 燒製水泥(中)第538章 工廠學堂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548章 女老師第70章 蕭文心來了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479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99章 長安局勢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348章 蒸汽船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466章 參觀與安置第424章 呂大神棍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565章 獅城夜景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第348章 蒸汽船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64章 援軍到了!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98章 無花果樹第685章 美洲人的移民(下)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76章 最後一戰(上)第30章 一句話引發的羣毆第5章 登州別駕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429章 藍寶石?第290章 解剖學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203章 永不和親!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335章 落花崖第97章 農工商之論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376章 火槍守城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