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三章 神馬叫霸道

“母后!兒子着實是被那牧氏並聶元生陷害的!”安平王面色蒼白,幾乎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撲到高太后跟前哭訴,“兒子豈敢對母后撒謊?”

上首,高太后任他一把抱住自己雙膝,整個人都被氣得微微發抖,聞言狠狠一拍桌子,大聲叱道:“你騙哀家難道是頭一回嗎?三年前,哀家明明擺擺跟你說,叫你不要爲個庶女費那個心思!若是實在心疼,出門時多給幾分嫁妝,芙娘是個大度的,只要你不越了規矩打了她的臉,她定然是不會與你計較這些!結果呢?你前腳纔在和頤殿這兒答應了哀家,後腳就攛掇着二郎到三郎那兒去糊弄!害得三郎傷了心,連帶着二郎與哀家都被他怨上了!”

安平王哭訴道:“那是兒子一時糊塗,可也就那麼一回……”

“就那麼一回?!”高太后冷笑,“那麼去年哀家壽辰,堂堂安平王府鬧出了那麼多事情來,你爲了個賤姬掃了王妃的面、掃了世子的面,連高家都跟着丟了臉,哀家當時把你叫到這裡來是怎麼說的?!你說!”

默了一默,安平王才面帶慚色道:“母后要兒子將寶姬打發了,去高家接回高氏,然後將恣娘交與高氏撫養……從此好生過日子。”

“你倒是還記得哀家的話!”高太后被宋氏再三撫背又端茶遞水的低聲勸說着,到底把心氣按捺下來,一字字道,“那麼你又是怎麼做的?”

安平王止了哭泣,無奈道:“母后,不是兒子要違背母后懿旨,實在是兒子早年糊塗,爲着寶姬的緣故給了高氏許多沒臉的地方,因此兒子去接高氏時,她要兒子把不只寶姬,連寶姬一家都打發了,兒子想着這也還罷了,可寶姬走了,恣娘就要交給高氏養,高氏這會就要兒子連寶姬一家都打發了,可見對寶姬的痛恨!既然如此,高氏豈能待恣娘好嗎?何況畢竟兒子纔是王府的主人,如此越發的慣了高氏了!所以兒子就說只送走寶姬一個,其他人留着伺候,當初高氏下手狠毒,寶姬的家人這會也就剩了兩個小郎君並一個老婦罷了,高氏這樣也容不下,這哪裡是王妃應有的氣度?高氏固然是母后的嫡親侄兒,兒子可也是母后的嫡親之子啊!”

高太后大怒:“一個賤婢!還挑唆得堂堂王府被滿鄴都看了笑話!如今芙娘只叫你送了她一家子走,哀家只看到了她的心慈手軟!叫哀家來說,這種禍亂家宅的賤婦合該立刻打死了拖出去!看看還有沒有這樣的毒婦敢作亂!你倒是愛屋及烏得緊!”

“到底恣娘也是兒子的骨肉,何況兒子膝下惟她一女……”安平王還是不甘心的解釋道。

高太后氣得又拍了一下几案,慌得宋氏一迭聲的勸着:“太后仔細手疼!”

又埋怨安平王:“大王也是做了阿爹的人了,怎麼還不能體諒太后的心情?當初太后與大王說得好好的,何況大王若與王妃和好了,將來子嗣多了難道還怕沒有嫡女讓大王疼嗎?從來只有人家盼郎君盼不到的,什麼人家會少了女郎?”

高太后這兩年身邊得力的心腹漸漸凋零,如今就數這宋氏最爲親近了,她是一心一意忠誠於高太后的人,想來說話不怎麼避忌的,這會當着太后的面數落安平王,安平王也拿她沒辦法,只有心裡暗恨罷了,道:“兒子從前的確做過許多傷了母后心的事情,可這一回,兒子敢對天發誓——兒子進宣室殿前絕對不曾飲酒,更別說對牧氏身邊的宮女非禮!卻是那牧氏假稱有事與兒子商議,將附近的宣室侍者打發了,卻使貼身宮女閔阿善將兒子打倒不說,那聶元生也趁機偷襲……”

安平王話還沒說完,高太后已經不耐煩的道:“你就是再想騙哀家,卻也編造個靠譜些的說法!那閔阿善是會些拳腳功夫,這哀家也隱約聽說過!可她怎麼說也只是個婦道人家,如今也有些年紀了,收拾幾個力氣大些的宮女許是行的,你呢?你是先帝一手教導着弓馬嫺熟的!如今正當盛年,會被一個宮女打倒?你有這個臉說,哀家都沒這個臉聽!”

wωω⊙ Tтkд n⊙ ¢○

“那閔阿善猝然出手,兒子一時不防備才着了她的道兒!”安平王委屈得想吐血,他被牧碧微與聶元生算計,打得舊傷發作又污衊了一個在宣室殿縱酒、調戲宮女等罪名——更可怕的是,牧碧微當日趁着他還昏迷在宣室殿的光景,留了聶元生收場,自己馬不停蹄的離去——聶元生命小內侍把他擡到了一處僻靜的地方安置,確認他死不了後,就以“莫要擾了陛下的興致”,一直到兩個時辰後,他見到姬深又談了片刻,才“恍然大悟”的想起來,輕描淡寫的告訴姬深,說是安平王在宣室殿裡醉倒了。

姬深自然不當一回事,隨口命了兩個人去伺候,伺候的人當然也很小心,輕手輕腳的不敢打擾了他“酣睡”,如此等安平王醒來已經是半夜,那時候牧碧微早就在和頤殿裡哭訴完,更把消息告訴了孫氏等人,謠言傳的滿天飛,基本上連一些消息靈通的外朝人士都曉得了安平王飲酒誤事之舉……

安平王欲向姬深告狀,不想姬深雖然不在乎一個宮女挽袂,但謠言洶洶,都說冷美人與雪美人本是安平王愛姬,送與姬深後又後悔,這才飲急之後把挽袂看成了冷美人或雪美人……固然兩個新寵又是撒嬌又是生氣的把事情擋了回去,姬深卻也沒信安平王的說辭——他那弱不勝衣楚楚可憐的小心肝——呃,雖然是前任小心肝,但如今到底還當得一聲“微娘”的愛妃會是一言不合挽袖子抽人的主兒?

簡直胡說八道!

當年他看中了牧家女郎,不正是因爲姿容之外的那種柔弱風儀,使人望之則心生憐愛?

至於牧碧微會武功嘛……女郎家家的幾下子花拳繡腿,在安平王跟前夠看麼?

還有聶元生,這可是他的頭號忠臣,若是沒這個中書舍人日以繼夜的頂着,他哪來這麼逍遙的親政日子過?而且聶元生除了當年阻止安平王請封庶女外,這些年可從來沒幹過什麼明顯針對安平王的事情。

就算這件事情,那也是安平王對聶元生有怨纔對,聶元生很大方的嘛!想想高節,當年曾當衆羞辱過聶元生,連姬深都因此對這個表兄不待見,聶元生卻是外舉不避仇,竭力推薦他年紀輕輕就任了尚書之位!

何況牧碧微離開東暖閣前,才提了一番安平王請封庶女事,姬深心裡便想着多半是安平王酒後失德,擔心自己爲了冷美人和雪美人追究,而且又與聶元生有怨,這才胡亂捏造了事情經過,欲拖聶元生下水。

姬深對自己兄長,尤其是救過自己的兄長到底有幾分手足之情的,又有冷美人和雪美人在旁不住的求情,也不想和他計較什麼,但也不欲爲了這事叫“無辜”的聶元生受委屈,因此敲打了幾句安平王,使他以後無事不必進宮——尤其是妃嬪常經過的地方他就不要去了,便將他打發了。

安平王這一口氣……

到底只有到和頤殿來了,他當自己是過來向高太后訴冤,求高太后主持公道呢!不想高太后這兒正等着他——高太后就從來沒覺得安平王這麼不省心過!

雖然對牧碧微印象不是很好,牧碧微過來哭訴時,高太后也沒給她什麼好話,但高太后卻絕不認爲牧碧微有這個膽子,敢在打了自己兒子後,還上門來哭訴!

再加上安平王一貫以來的表現,高太后哪裡會不相信?

這會就冷笑起來:“牧氏和聶元生要害你,當時爲什麼還要把附近的侍者都趕開,替你遮掩?聶元生爲什麼不去請太醫,好把事情鬧成了定局索性給你定個不宜起身宜靜養的名頭?這兩個人哀家是不喜歡的,但昨兒處事哀家竟也怪不得他們!那些個謠言也都是孫氏之輩傳出去的,說來說去總是你自己不爭氣!”

見安平王一臉激憤,高太后越發覺得他無理取鬧,喝道:“既然你還不死心,那麼哀家再問你一句——你說閔阿善是趁你不防備的時候把你打倒了?哀家倒要問你一問——先前你對那叫什麼挽袂的宮女無禮時,是閔阿善出來攔了你一攔的罷?”

安平王憤然道:“兒子並未對什麼宮女無禮!”

高太后懶得理他,徑自道:“那牧氏本是宮中妃子,她也算是得寵的,所以宣室殿是常去的,身邊尚且跟了一羣侍者,你這回進宮,別告訴哀家是一個人都沒帶!”

這話一下子問得安平王囁喏起來:“進宮到底不比外頭,兒子着實就帶了兩三個人。”

“三郎在這上頭的規矩不是很緊,你又是他嫡親的兄長。”高太后冷冷的道,“再說這世上就是尋常富貴的人家,出門總也得帶個小廝聽使喚……那麼你說你當時自己不防備所以被牧氏身邊的宮女襲擊了,你帶着的那些個人呢?但凡有一個人在旁邊,豈會不幫你擋着?若是有這樣不開眼的奴才,哀家這會就傳過來問清楚了,當庭打死!”

安平王小聲道:“兒子因有事情與聶元生說,所以就沒叫他們在附近,那牧氏也是恰好一頭闖過來的,她騙了兒子看着她把宣室殿的侍者都趕走了,兒子的人就被趕得更遠……”

“嘿!”高太后冷笑着問,“你不是說你進宮是尋三郎的?怎麼又變成了爲了和聶元生說事情,把跟着的人都打發遠了?莫不是酒喝得太多所以記糊塗了?!”

安平王差點一口心頭血噴出來!

“看看你如今這個樣子!”高太后恨鐵不成鋼道,“臉色慘白步伐發虛!哪有一點點平常的意氣風發!那兩個美人送進宮,當時哀家就不贊成!你還嫌三郎好色輕德的名聲不夠響亮嗎?可既然送了,宮裡也不缺那麼兩個人,哀家也不說什麼了!不想你這樣子的不爭氣!這天下什麼樣的美人你弄不到,哀家攔你了嗎?啊?只要你不像那寶姬一樣寵到了不給王妃臉面的地步!合着那對雙生美人就是舉世無雙了!?你這個不中用的東西!還有臉過來要哀家給你做主!你若不是哀家親生的,昨兒做出那麼糊塗的事情來,哀家就非要好好教訓你不可!”

“那牧氏不過到母后這兒惡人先告狀一回,母后竟然信了她也不信兒子,這叫兒子心裡怎麼想?”安平王一句話才說話,高太后已經抓起手邊一把核桃砸了過來,口中喝道:“哀家打你這沒良心的東西!那牧氏是什麼身份什麼人?借她十個膽子敢打了你之後還到哀家這兒來哭訴告狀?!你自己說說你在女色上頭做下來的糊塗事情還少嗎?上回的事情鬧得哀家在你舅母跟前好大的沒臉!如今你還想怎麼樣?叫哀家替你把那什麼冷美人雪美人再弄回去?你也說得出口!”

核桃砸得安平王抱頭鼠躥,幾處傷處越發的痛了,恨恨的被趕出和頤殿。

…………………………………………………………

被高太后再次問計的溫太妃,略作沉吟,對高太后道:“太后容我說句實話——謠言止息倒還在其次,這冷、雪兩位美人,卻是不能留了!”

“哀家也不在乎這兩個東西,給三郎解解悶罷了。”高太后沉着臉道,“只是三郎原本喜歡的那幾個就沒個知規矩的!論來論去竟是那牧氏最好——她最好,爲着一個宮女居然就來說堂堂王爵的不是!你看看這牧家的規矩!”

溫太妃道:“太后,這些都是其次,如今採選在即,宮裡再添新人,還怕沒有勝過了那冷美人與雪美人去的?到時候陛下想不分心都難!”

高太后皺起眉:“那麼不如留到採選結束新人進宮……”

“那謠言裡可是說,安平王之所以會對牧宣徽身邊的宮女無禮,都是因爲惦記着原本送與陛下的美人……”溫太妃含蓄的說道,“這兄弟之情……豈能叫兩個女子毀壞了去?”

高太后聞言,悚然一驚,手裡茶盞險險就落了地,她一身冷汗道:“虧得姐姐提醒!哀家只爲宮裡那幾個東西心煩,又被大郎這不爭氣得氣暈了頭,卻把這個給忘記了!姐姐說的再對沒有——不過兩個美人,哪裡就能讓她們離間了大郎與三郎?!”

吩咐宋氏:“速速去辦!”

溫太妃慈眉善目的笑了笑:“太后這是關心着安平王,關心則亂,才一時沒想到!”

……………………

兩位美人耐久木了……

現在知道微微的盤算了吧?這就是一箭三雕計,打傷安平王,一則自己出氣,二則讓他傷勢發作暫時沒法接手左相,給小聶爭取時間,三則謠言跟上讓太后出手解決掉兩位美人……

所以,當初安平王請封庶女、安平王府鬧出事來的坑,在這裡略填……神馬叫略填呢,就是這兩處還有更大的用處的……提醒在這兒了喲!

第七十二章 和頤殿第五十九章 家事第七十五章 越山池畔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脅第一百八十五章 硫磺第一百二十四章 同盟(中)第兩百零四章 姑嫂第一百零七章 滿周第五十五章 公主仁善(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盟(下)第二十六章 趙三第兩百零七章 風雲忽變(上)第一百零三章 這條路第九章 世婦雲氏第六十六章 生辰第五十二章 折梅向高枝第一百四十九章 所謂掩袖工讒第三十六章 再會第九十七章 生機第二十八章 富有四海第二十七章 逼迫第四十一章 一箭七雕(七)第二章 冤魂難安!第五十一章 風太大第一百十九章 所謂連環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方氏第五十四章 公主仁善(上)第九十八章 出發第五十七章 孫氏第一百十九章 所謂池魚之殃第五十七章 孫氏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三十七章 不捨第六章 陳世婦第六十七章 孩子第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六十五章 途中第三十四章 夜談第五十七章 請罪(上)第五十五章 夜諫(上)第三十五章 唐氏(下)第一百十八章 離間與反間(下)第三十七章 高興嗎?第七十八章 靈機一動(下)第七十五章 越山池畔第十七章 高婉君第八十二章 荷包第七十四章 再現第一百八十五章 硫磺第三十二章 驚覺第八十三章 懷疑第一百十九章 所謂連環計第一百零二章 最大的意外(下)第六十一章 糾紛第二十六章 趙三第七十二章 和頤殿第四十一章 話到別時(還三章結,愛你們)第三章 菊糕第五章 風雨漸來第九十九章 人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謠言第一百五十一章 狩獵第三章 危局第一百零六章 推測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屋第兩百十三章 長錦宮第四十五章 教導第一章 有女懷刃第一百零八章 樊氏、鄧氏第五十章 秋狩第十三章 小龔氏(下)第八十一章 真性(上)今天還是有加更,老時間第一百三十七章 方氏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人舊人(本卷終)第九十二章 曲氏之智第二章 歌青、歌天第一百章 唐氏歿第三十六章 等第十章 世事莫測第一百七十七章 黃櫨林中(下)第一百二十章 卓衡第一百十六章 請太醫第五十三章 順華姜氏第七十八章 邵氏第一百三十章 寒夕第一百二十八章 酣秋第九章 夜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自思量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齊來使第二十三章 長康公主第七十章 峰迴路轉山不定第七十一章 三人會第三十四章 意外的人選第四十章 畫(19:07加更,結文倒計時)第三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五十九章 計笮第五十七章 孫氏第四十四章 胡宮人第六十一章 糾紛第十八章 出事
第七十二章 和頤殿第五十九章 家事第七十五章 越山池畔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脅第一百八十五章 硫磺第一百二十四章 同盟(中)第兩百零四章 姑嫂第一百零七章 滿周第五十五章 公主仁善(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盟(下)第二十六章 趙三第兩百零七章 風雲忽變(上)第一百零三章 這條路第九章 世婦雲氏第六十六章 生辰第五十二章 折梅向高枝第一百四十九章 所謂掩袖工讒第三十六章 再會第九十七章 生機第二十八章 富有四海第二十七章 逼迫第四十一章 一箭七雕(七)第二章 冤魂難安!第五十一章 風太大第一百十九章 所謂連環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方氏第五十四章 公主仁善(上)第九十八章 出發第五十七章 孫氏第一百十九章 所謂池魚之殃第五十七章 孫氏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三十七章 不捨第六章 陳世婦第六十七章 孩子第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六十五章 途中第三十四章 夜談第五十七章 請罪(上)第五十五章 夜諫(上)第三十五章 唐氏(下)第一百十八章 離間與反間(下)第三十七章 高興嗎?第七十八章 靈機一動(下)第七十五章 越山池畔第十七章 高婉君第八十二章 荷包第七十四章 再現第一百八十五章 硫磺第三十二章 驚覺第八十三章 懷疑第一百十九章 所謂連環計第一百零二章 最大的意外(下)第六十一章 糾紛第二十六章 趙三第七十二章 和頤殿第四十一章 話到別時(還三章結,愛你們)第三章 菊糕第五章 風雨漸來第九十九章 人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謠言第一百五十一章 狩獵第三章 危局第一百零六章 推測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屋第兩百十三章 長錦宮第四十五章 教導第一章 有女懷刃第一百零八章 樊氏、鄧氏第五十章 秋狩第十三章 小龔氏(下)第八十一章 真性(上)今天還是有加更,老時間第一百三十七章 方氏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人舊人(本卷終)第九十二章 曲氏之智第二章 歌青、歌天第一百章 唐氏歿第三十六章 等第十章 世事莫測第一百七十七章 黃櫨林中(下)第一百二十章 卓衡第一百十六章 請太醫第五十三章 順華姜氏第七十八章 邵氏第一百三十章 寒夕第一百二十八章 酣秋第九章 夜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自思量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齊來使第二十三章 長康公主第七十章 峰迴路轉山不定第七十一章 三人會第三十四章 意外的人選第四十章 畫(19:07加更,結文倒計時)第三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五十九章 計笮第五十七章 孫氏第四十四章 胡宮人第六十一章 糾紛第十八章 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