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提醒老爺子(下)

各個國家的國情,註定了各個國家的政治理念,有着很大的區別。就好像蘇聯的布爾什維克,就不可能完完全全的套在華夏的土地上。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老爺子纔會說這樣的事情不奇怪,改革嘛,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麻煩。

就算是現在的華夏,麻煩也不少。就更別說是比華夏更爲強大的蘇聯。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改革可不僅僅是扯一根頭髮那麼簡單。要是真不出現問題,那就是最大的問題。

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改革纔會有可能成功。老爺子的理念就是這樣,暫時性的困難根本就不是什麼困難,只要解決掉他,前途還是光明的。

但劉東可就不會像老爺子這樣樂觀了,不論從後世的資料上,還是現在現實的情況下,蘇聯的改革,遠遠沒有想象當中的那麼樂觀,不論是蘇聯改革當中的那些專家問題,還是蘇聯改革當中太過激烈的問題,抑或者是蘇聯面對的世界格局性問題。

他們所面臨的困難,都不是像華夏這樣簡單。首先一個,就是人口問題,別看蘇聯幅員遼闊,橫跨亞歐大陸,要是當年斯拉夫人沒有目光短淺,賣掉阿拉斯加,他們完全可以自豪的說,他們不但跨越亞歐大陸,而且北美洲也有自己的地盤。

但如此遼闊的疆域,蘇聯把所有的人口都算起來,在1982年進行人口普查的時候,才僅僅只有兩億六千八百八十萬。雖然從當時總體上來講,蘇聯的人口是僅次於華夏和阿三,居世界第三位。

但是,想想那廣闊的土地上,卻僅僅只有兩億多不到三億人,這樣的人口密度,實在是太小了。後世華夏有句話就說得很好,一件大事,如果分攤到十二億人口身上,那再大的事情,也就會成爲小事兒。但如果一件小事,十二億人口全都出現了,那就會成爲滔天大事。

蘇聯不到三億人,改革的阻力自然會比華夏十億人口輕鬆許多,這是優勢。但是,改革這個事情,是先困難後簡單。只要形成了大勢,人越多就越會顯得成功。而蘇聯的三億人想要改革,總體困難算到最後,不會比華夏輕鬆多少,並且這樣改革從頭到尾,都有相當大的難度。

蘇聯的農業並不發達,在大部分國土都不能耕作的地區,要農業發達了,纔會是真正的怪事。不發達的農業讓蘇聯的糧食問題,非常突出。如果有人拿這糧食問題做文章,肯定會引發相當大的問題。

如果蘇聯列林同志顯靈,這個問題還有可能會解決。但列林他老人家在莫斯科每天被人看,太過煩躁,所以,這件事情上他並沒有發出自己的聲音。

因此,非常不幸,蘇聯的這個弱點被有心人利用了。先不說蘇聯現在正在進行的阿富汗戰爭,讓蘇聯在遠東的糧食問題尤爲突出,單單就說蘇聯用於進口糧食的渠道,也不是那麼暢通。

做爲資本主義的頭號大敵,蘇聯從一出生,就面臨着被資本主義國家圍剿的危險。雖然蘇聯一次次的挺了過來,並且能真正的威脅到資本主義社會的安全。

但就因爲他太過強勢,所以資本主義國家就絕對不允許他亂來。什麼都要封鎖,什麼都要對抗,要不是因爲有核彈威脅全世界的問題,兩大陣營早就開打第三次世界大戰了。

雖然蘇聯被譽爲兩極當中的一極,但整個世界,還是以資本主義社會爲主體的。沒辦法,蘇聯纔出現多少年?而整個資本主義陣營又出現了多少年?那些發展了幾百年的國家,哪裡是蘇聯能夠比擬的?

就說已經沒落的英國,雖然在獨立運動當中,絕大多數的殖民地都獨立了出去。就連被譽爲英國明珠的阿三,那麼忠心耿耿,不也一樣在甘地童鞋的帶領下,拍拍屁股甩了英國。但是,直到現在,英國能夠實際影響到的國家,也不是蘇聯能夠比擬的,而這還不是英國的全部。

那些獨立出去的國家,雖然長大了,但英國這個媽媽桑,也不是說放棄就能放棄的。好歹也算是一家人,分家了也能算是一個家族出來的。於是,那些和英國分家後,又有實力的國家,又和英國弄了一個英聯邦。像阿三、加拿大、澳大利亞這些發達國家,都是英聯邦成員。

一個沒落的日不落帝國尚且如此,就更別提美國這個壯小夥了。雖然美國沒有幾個殖民地,但這是因爲美國不需要,直接在外國駐軍,把一切問題都解決掉,還要什麼殖民地和聯邦?拿槍對着,比靠影響力耍手段強太多了。

而蘇聯有什麼?雖然東歐那邊,有好多小弟在給蘇聯搖旗吶喊,加盟國也有十六個,但這些小弟的質量,就確實不敢恭維。離了蘇聯,這些國家有幾個有影響力的?而且東歐的地盤就那麼大,能有多大的產出?比起整個非洲,大洋洲,南北美洲都由資本主義國家把持,實在是相差太大。

而蘇聯爲什麼要爲了阿富汗的和平而戰鬥,那是因爲蘇聯想要弄到一個印度洋的出海口,爲了一個出海口而大動干戈,可想而知蘇聯的窘境。而出海口這玩意,對於資本主義國家來說,實在是太多了,開發出來的都還用不完,就更別說那些還沒開發出來的港口了,這就是差距。

說了這麼多,可能有人說劉東歪樓了,不是應該說糧食的問題麼,怎麼一下就扯到出海口去了?其實蘇聯爲什麼要弄出海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糧食,當然,爭霸是主要目的。

蘇聯糧食不夠,但很多地方的糧食卻是多得吃不完。就好似印尼,一年三熟,躺在地上都能有飯吃。

但非常可惜的是,蘇聯打了那麼多年的阿富汗,依舊沒有把這裡的地皮給踩熟,雖然有着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沒有掌控住阿富汗的局面,是不爭的事實。

而且,由於地盤沒有踩熟。不但沒有得到任何的回報,還把源源不斷的物資葬送在這個無底洞當中。在這樣的條件下,糧食的問題就被無限的擴大化,就造成了蘇聯首都莫斯科的麪包,都不是那麼好買。

生存的底線都沒有搞定,那改革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而且,由於蘇聯的領導層都是老人,思想僵化。還一直沉浸在解放全世界的宏偉藍圖當中,處處動刀兵,根本就沒有喘息一下,平穩一下的機會。

而且,蘇聯的主要外匯收入手段是石油和黃金,雖然現在的黃金價格非常理想,但由於蘇聯盧布的濫發,弄得蘇聯的黃金儲備並不充足,這條路算是斷了一半。而石油呢?

雖然兩伊戰爭弄得石油價格上漲,但歐佩克迅速回應,讓蘇聯人在其中並沒有賺到多少。而且由於近幾年經濟形勢也不是那麼好,石油消費量遠遠達不到後世那樣誇張。所以,蘇聯人的國庫並沒有想象當中的那麼充盈。

糧食和國庫空虛兩大問題,就足以讓蘇聯人手忙腳亂,而事實上,蘇聯人還不僅僅只有這兩大問題。改革需要一個穩定的政局,蘇聯人沒有,戈爾巴喬夫前兩任都是短命鬼,他匆忙上位,關係都還沒有理順,就急急忙忙的開始改革,這樣的改革要是真能成功,就太奇蹟了。

不但如此,戈爾巴喬夫的改革還相當的激進,這就更加雪上加霜。越是激進的改革,所需要的資源就會越多,而蘇聯就算是正常的改革,也面臨着資金嚴重不住的困境,就更別說現在的激進做法。

所以,蘇聯的改革,看起來是十分的激勵人,但其中任何一個大毛病都足以讓蘇聯的改革失敗,就更何況這麼多的毛病一起來。就算是天才,這樣的情況也玩不轉,就更別說一個戈爾巴喬夫。

改革沒糧食,就意味着大家都得餓肚子。現在的蘇聯,可不是打二戰時的蘇聯,半塊麪包都能和德國人打上半天,思想上的武裝能夠克服各種困難。現在的蘇聯人,思想可沒有那個時候的狂熱。

而國家沒錢,又要大力改革,那就會脫節,而脫節的後果,就絕對會把蘇聯這輛高速行駛的列車,掀翻在軌道邊。還有其他的各種各樣的困難,蘇聯的改革前景,實在是太不樂觀了。

而蘇聯如果改革不成功,那現在的模式也不能再讓蘇聯正常的運轉下去。而最後會是什麼樣的結果,也就只有天才知道。

劉東的一番分析,讓老爺子聽得是目瞪口呆。他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說起關於蘇聯改革的看法會這樣悲觀。

Wшw▪ ttκa n▪ ¢o

現在國內的那些人,沒有一個人會覺得蘇聯的改革會失敗。因爲華夏的改革都算得上是一定的成功了,至少現在華夏人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吃飯都是問題,還有剩餘的金錢能用於消費。

而比華夏強大太多的蘇聯,理所當然的也會改革成功。不少人都還等着來自蘇聯的改革經驗,而現在老爺子聽到劉東這樣一說,腦門上卻全是冷汗!

第606章 擋不住的誘惑第318章 難堪的宋部長第280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下)第160章 猛料還不夠多第235章 你敢吃下去麼?第262章 心跳六小時第69章 美國新動作第672章 檢查第121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下)第147章 細節問題第323章 葉利欽是潛力股第291章 陳三的變化第372章 初步建立起的產學研第263章 二十一億美金和撤退第227章 新的思路第664章 不管紛擾只論錢第10章 鋼材出爐第352章 目標,央視!第313章 王家付出的代價第645章 真不是開玩笑?(下)第57章 回大陸前的準備工作第408章 拉更多的人進來第158章 餐桌上的機鋒第598章 葉利欽的近況第466章 環亞船業讓人臉紅的現狀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436章 工程進度第171章 不好的消息第312章 有故事的宋部長第383章 回憶過去第8章 背後的妥協第656章 閒聊不閒2第16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上)第622章 底氣十足啊第303章 解惑第185章 對蘇聯的野望第31章 準備工作第164章 宰你沒商量第367章 行動在學校第55章 坐地分贓第82章 論官場與商場第504章 怎能忘了第三方?第285章 待遇太好也是負擔第623章 初次見面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178章 政治謀劃第300章 產業選址第395章 劉家也需要用手段第513章 地產行業也能弄一條龍服務第193章 打土豪第212章 殺手鐗(上)第42章 美味的蛋糕第535章 安排第117章 毫無顧忌的人第18章 打劫豐田第406章 大生意該怎麼做?第631章 會談葉利欽3第410章 環亞銀行又開張了第281章 南巡首長的難題第305章 移動通訊資源的野望第93章 舞會第355章 關係比錢好用第86章 又驚動老爺子了第483章 蘇聯的情況第559章 行業風暴第237章 上達天聽第34章 比實力,你不行第406章 大生意該怎麼做?第545章 不好的預感第21章 辦公會上的討論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220章 互惠互利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134章 悄然成立第676章 敖書記的冷汗第668章 好大的野心第131章 資料共享第114章 列夫捷特第190章 開超市(上)第247章 扶持私企的決定第523章 到大伯家做客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192章 需要解決的問題第566章 好粗一根金大腿第235章 你敢吃下去麼?第506章 準備出風頭第559章 行業風暴第213章 殺手鐗(中)第274章 格外麻煩第123章 科技資料的分別第213章 殺手鐗(中)第378章 企業凝聚力的具象表現形式第680章 開啓大時代3第165章 論十萬噸鋼材的必要性第517章 準備露臉的聯衆超市第372章 初步建立起的產學研第213章 殺手鐗(中)第436章 工程進度第47章 新的動向第658章 真的放權了
第606章 擋不住的誘惑第318章 難堪的宋部長第280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下)第160章 猛料還不夠多第235章 你敢吃下去麼?第262章 心跳六小時第69章 美國新動作第672章 檢查第121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下)第147章 細節問題第323章 葉利欽是潛力股第291章 陳三的變化第372章 初步建立起的產學研第263章 二十一億美金和撤退第227章 新的思路第664章 不管紛擾只論錢第10章 鋼材出爐第352章 目標,央視!第313章 王家付出的代價第645章 真不是開玩笑?(下)第57章 回大陸前的準備工作第408章 拉更多的人進來第158章 餐桌上的機鋒第598章 葉利欽的近況第466章 環亞船業讓人臉紅的現狀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436章 工程進度第171章 不好的消息第312章 有故事的宋部長第383章 回憶過去第8章 背後的妥協第656章 閒聊不閒2第16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上)第622章 底氣十足啊第303章 解惑第185章 對蘇聯的野望第31章 準備工作第164章 宰你沒商量第367章 行動在學校第55章 坐地分贓第82章 論官場與商場第504章 怎能忘了第三方?第285章 待遇太好也是負擔第623章 初次見面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178章 政治謀劃第300章 產業選址第395章 劉家也需要用手段第513章 地產行業也能弄一條龍服務第193章 打土豪第212章 殺手鐗(上)第42章 美味的蛋糕第535章 安排第117章 毫無顧忌的人第18章 打劫豐田第406章 大生意該怎麼做?第631章 會談葉利欽3第410章 環亞銀行又開張了第281章 南巡首長的難題第305章 移動通訊資源的野望第93章 舞會第355章 關係比錢好用第86章 又驚動老爺子了第483章 蘇聯的情況第559章 行業風暴第237章 上達天聽第34章 比實力,你不行第406章 大生意該怎麼做?第545章 不好的預感第21章 辦公會上的討論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220章 互惠互利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134章 悄然成立第676章 敖書記的冷汗第668章 好大的野心第131章 資料共享第114章 列夫捷特第190章 開超市(上)第247章 扶持私企的決定第523章 到大伯家做客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192章 需要解決的問題第566章 好粗一根金大腿第235章 你敢吃下去麼?第506章 準備出風頭第559章 行業風暴第213章 殺手鐗(中)第274章 格外麻煩第123章 科技資料的分別第213章 殺手鐗(中)第378章 企業凝聚力的具象表現形式第680章 開啓大時代3第165章 論十萬噸鋼材的必要性第517章 準備露臉的聯衆超市第372章 初步建立起的產學研第213章 殺手鐗(中)第436章 工程進度第47章 新的動向第658章 真的放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