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計已出,當行動

當一行人商量完畢後,總算是把這個計劃的大體構思給弄了出來。無疑,這個項目是一個大項目,如果運作得好,那麼不但能讓國內的產品出現更強的競爭力,早日佔領世界的廣闊市場,還能讓環亞這個經銷者,在一段時間之內,有了相當強勁的發展動力。

雖然在蘇聯境內,因爲盧布不靠譜的原因,劉東他們只能是選擇以物換物的原始交易方式。但並不代表,在國內環亞同樣也只能以物易物。人民幣的堅挺程度,完全不是盧布可以比擬的。所以只要在國內用人民幣結算,那麼劉東的環亞人民幣的持有量,就會變得非常的多。

等以後這項計劃走入正軌,那麼在幾年之內,環亞是絕對不用擔心自己的人民幣不夠用,反而會擔心人民幣持有過多。沒有那麼多地方來投入建設。

如果當初在國內投資的時候,也有那麼多人民幣,劉東壓根就不會拿出二十億美元出來作爲交易的條件,在國內,人民幣好賺,但美元並不是那麼容易賺的,無論從匯率上,還是從其他方面來說,用美元交易,環亞都是比較虧的。

但可惜,這個計劃在早幾年,根本就行不通,環亞在蘇聯的合作伙伴葉利欽,那個時候正惶惶不可終日,哪裡還能有心思來幫環亞做交易?即便是他當時有心思幫助環亞,但以當時葉利欽的地位,也未必能把這個事情做好。所以劉東也就只有委委屈屈的拿出二十億美元的買路錢,來國內做發展。

當然,那二十億美元花得,也並不是毫無價值。畢竟,在當時來說,這麼大一筆投資,實在是太引人注目了,官方上面,能夠給予環亞足夠的保證,阿貓阿狗一類的小角色,也不能對環亞怎麼辦。就算是那些大勢力,看在美元的面子上,也不得不保持克制,讓環亞在國內初生期當中,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威脅。

而到了現在,環亞很多的工程,已經接近完工,而二十億美元的紅利,還在繼續發揮作用。相信等到這份額外的紅利完全消失作用的時候,環亞在國內,也能成長成爲一個龐然大物,根本就不用怕外在的威脅。總的來說,當初投資二十億美元在國內,政府和環亞,算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但當時環亞手中並沒有足夠多的人民幣,纔會用美元來結算,對於劉東來說,也算是一個不算遺憾的遺憾。

而現在嘛,劉東覺得,人民幣對於自己來說,已經可以可勁兒花了。至於到時候如何讓這些屬於自己的空殼公司,把錢轉移到環亞總公司,對於環亞來說,實在是太容易了。直接用環亞銀行的盧布,來換取人民幣,那就是最爲簡單實用的辦法。

要說環亞在近幾年時間內缺美元,那是絕對的,畢竟國際市場上面,環亞賺取美元的主要途徑,僅僅是依靠金融行業,而金融行業當中在沒有大波動的前提下,想要賺取足夠多的美元,並不是那麼容易。而日本那一批美元,早就讓劉東安排了出路,到時候作爲準備金來吸納盧布,就需要這筆美元來墊底。

所以,雖然環亞在未來幾年之內,能夠有一百多億美元的資金,但這些錢都是死錢,並不能拿出來用。至於美國股市那邊的資金,就更加不能動用了,那些股票,可是個個都肥得冒油,劉東可捨不得在現在就把他們給解放出來。甚至有可能,他還要想方設法的更多的持有那些有潛力的公司的股票,以便以後撈錢更加的迅速。

在十年之內,美元都是好東西,所以總的來說,環亞是缺美元的。但盧布這相當於草紙的玩意,環亞卻並不缺。到時候,環亞銀行爲國內的蘇聯空殼公司提供兌換盧布的業務,那麼一倒手,蘇聯公司手裡面的人民幣,就會變成實實在在的環亞的資金。而蘇聯的空殼公司,也能高高興興的拿到那些沒用的盧布回家過年。

這樣一來,無論從法理上,還是從現實當中,別人都抓不到環亞的把柄。至於環亞銀行是否有資格做這樣的買賣,那是絕對沒問題的,環亞不能從國內的蘇聯空殼子公司裡面直接交易,難道還不能和這個蘇聯空殼總公司取得聯繫?在國外的交易,壓根就不用理會國內政府的意見。或許在某些時候,環亞銀行儲備的人民幣總量,甚至會比國內某些銀行的人民幣總量還要多。

當然,現在劉東也僅僅是展望未來,到時候是否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劉東也不會太清楚,如果之前環亞的發展還有借鑑後世一些企業,但到了環亞現在的地位,就算想要借鑑,都沒有地方借鑑,就算是二十年後,國內的私企,也不可能發展到現在的環亞那樣的高度。環亞也算是鑽了法律的空子,並沒有以私企的身份進入到國內,而是有了一個光亮的外衣,外企在國內的待遇,不光是私企羨慕嫉妒恨,就算是國企,那也相當的眼紅。

無怪乎後世很多企業,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都恨不得批個外企的馬甲在國內混,實在是私企是後孃養的,國企雖然是親媽,但親媽沒權勢,外企老爸喜歡,外面的人也喜歡,就造就了外企的神話故事。

人民幣的收入有了一條捷徑,但劉東現在對於如何花這些人民幣,實在是不知道如何處理,有時候錢花不出去,也是一種糾結,尤其是在現在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當中,並沒有太大的需求的時候,人民幣多了,也就沒有多少作用。劉東倒是想讓環亞銀行進入國內市場,但現在這個問題,還在慢慢談,什麼時候有結果,還不知道。

當然,現在劉東的手裡面,並沒有那麼多人民幣,甚至包括這個計劃,都還沒有開始實行,貌似劉東的擔心,好像有些杞人憂天。但是劉東知道那些蘇聯的機械,在國內的吸進能力,實在是非常強,現在就考慮人民幣太多的問題,也算不上太過。

畢竟,當蘇聯解體以後,美國的主要精力,都將會放在華夏,在技術圍堵之下,華夏想要衝破技術封鎖,靠着蘇聯的機械和技術,就是一條不錯的路子。雖然對於歐美人來說,蘇聯的東西全都是傻大黑粗,但其實蘇聯的工業實力,並沒有他們說的那麼不堪。

要不然,蘇聯爲什麼能夠成爲兩極之一?他們的東西真那麼差勁,歐洲人也用不着怕紅潮了。作爲唯二的兩個太空大國,蘇聯即便是尖端科技領域,事實上也是非常出色的。蘇聯人最開始搞工業的時候,可是在全世界範圍內收購東西,無論是美國人,還是德國人,抑或者是法國人,英國人,當初大蕭條的時候,沒少被蘇聯人佔便宜,再加上一個二戰的紅利,蘇聯人的技術哪裡能不先進?

對於歐美人說蘇聯人的技術不先進,最多的也就是體現在電子科技上面尤其是集成電路上面,而電子科技集成電路,又恰恰是未來的發展主流,所以蘇聯人就悲催的輸在了起跑線上面,其實最開始的時候,蘇聯人的電子工業,也並不像後世那麼難堪。只不過當時的蘇聯一直想着打核戰。

而在覈彈的威脅下,電子工業集成電路的脆弱性,讓蘇聯人更加熱衷於電子管,因爲電子管抗干擾能力強,在蘇聯人還在爲電子管小型化努力的時候,集成電路已經光芒萬丈,所以蘇聯人給別人的感覺就是電子工業不行,而歐美人也比較喜歡摸黑蘇聯人,再加上世界主流媒體都說蘇聯人的電子科技不行,衆口鑠金之下,蘇聯人也就不行了。

但劉東知道,即便是二十年後,沒有了蘇聯的美國,其實也在暗中搞電子管小型化的技術。這就能證明蘇聯人並沒有錯,僅僅是錯在他們在沒有搞定麪包的時候,就在開始想着怎麼殺人,餓着肚子和美國人幹,自然就輸掉了國家。

劉東倒不是在意蘇聯人和美國人電子管和集成電路之間的爭鬥,只不過劉東想要賣蘇聯人的產品,自然就得對蘇聯人的東西有所瞭解,要不然真弄出一些垃圾回去,國內的人也不會要,虧本的也是自己。

所以,採購產品,必定是不能要那些電子類的蘇聯設備,而是要那些非電子化的設備,集成板這一塊,就算是華夏也能解決。到時候實在不行,有些東西,在華夏再改造改造,就能拿出來用。

有了計劃,劉東他們這些人,自然不能再呆在辦事處裡面,除了劉東和陳潔兩人需要在辦事處裡面居中調節,其他的人,個個都出去辦事了,想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弄出一條產業鏈來,這並不是一個輕鬆的活兒。

列夫捷特回到列林格勒去找他的小夥伴了,周青富作爲環亞在蘇聯這邊的領導人,自然也要跟着去第一線。而林家兄弟也開始忙碌起銀行那邊的事情來,既然準備要用盧布,當然要去看看自己的家底到底有多豐厚,有多大的碗,才能吃多少飯。萬一被食物給撐死了,那纔是真正的好笑。

第270章 召見任大道第502章 日本房地產行業當中的具體情況第275章 應對之道第153章 讓他唱獨角戲第510章 燒上一把火第545章 不好的預感第273章 葉利欽惹來的麻煩第539章 讓看戲的人,下臺唱戲第591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1第134章 悄然成立第166章 雙方的彙報第248章 解決貨源缺口第312章 有故事的宋部長第127章 美金下的效率第482章 又回香港了第416章 新年新氣象第430章 鐵都之旅(中)第527章 一些情況第210章 固執的謝洛夫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320章 交易達成第390章 大伯也牽連進去了第388章 新的級別劃分第534章 嚇人的買賣第516章 搞下游商人的好處第317章 掀開宋部長的老底第364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193章 打土豪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141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下)第527章 一些情況第140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上)第89章 近期目標 宏偉藍第497章 提拔新高層第639章 聽取計劃第454章 車中定論第168章 談判第259章 股災前夜第540章 宴請豪傑第256章 風暴前的等待第525章 自家人下的套第519章 本島地產新項目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83章 初哥的承諾第309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511章 損人不利已?第680章 開啓大時代3第378章 企業凝聚力的具象表現形式第293章 齊賀仁要下地方第606章 擋不住的誘惑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第69章 美國新動作第22章 絕密級會議第41章 佈局日本第672章 檢查第282章 首長是好人啊!第443章 春風得意劉勝利第257章 美國財團的動作第321章 列夫捷特的來電第114章 列夫捷特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595章 一身輕鬆第369章 老學究的阻撓第239章 詭異的局面第160章 猛料還不夠多第522章 全權代表第662章 劉東的小買賣,陳三的大生意第322章 不能再拖下去了第424章 環亞電子的發展方向第142章 實際的問題第677章 蘇聯人用這些東西就行了第120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中)第256章 風暴前的等待第662章 劉東的小買賣,陳三的大生意第205章 資料第13章 搶錢計劃第155章 到底誰尷尬?(下)第245章 給三代們上課第408章 拉更多的人進來第554章 老王的意第398章 一頭冷汗第388章 新的級別劃分第275章 應對之道第85章 你太高調了第216章 屈服第127章 美金下的效率第570章 劉東的擔憂第121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下)第39章 劉東的大局觀(上)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303章 解惑第636章 不高興的老爺子第610章 中間商的構想第286章 初步達成協議第332章 援助的條件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第483章 蘇聯的情況第36章 當務之急第550章 屈服第511章 損人不利已?
第270章 召見任大道第502章 日本房地產行業當中的具體情況第275章 應對之道第153章 讓他唱獨角戲第510章 燒上一把火第545章 不好的預感第273章 葉利欽惹來的麻煩第539章 讓看戲的人,下臺唱戲第591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1第134章 悄然成立第166章 雙方的彙報第248章 解決貨源缺口第312章 有故事的宋部長第127章 美金下的效率第482章 又回香港了第416章 新年新氣象第430章 鐵都之旅(中)第527章 一些情況第210章 固執的謝洛夫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320章 交易達成第390章 大伯也牽連進去了第388章 新的級別劃分第534章 嚇人的買賣第516章 搞下游商人的好處第317章 掀開宋部長的老底第364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193章 打土豪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141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下)第527章 一些情況第140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上)第89章 近期目標 宏偉藍第497章 提拔新高層第639章 聽取計劃第454章 車中定論第168章 談判第259章 股災前夜第540章 宴請豪傑第256章 風暴前的等待第525章 自家人下的套第519章 本島地產新項目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83章 初哥的承諾第309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511章 損人不利已?第680章 開啓大時代3第378章 企業凝聚力的具象表現形式第293章 齊賀仁要下地方第606章 擋不住的誘惑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第69章 美國新動作第22章 絕密級會議第41章 佈局日本第672章 檢查第282章 首長是好人啊!第443章 春風得意劉勝利第257章 美國財團的動作第321章 列夫捷特的來電第114章 列夫捷特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595章 一身輕鬆第369章 老學究的阻撓第239章 詭異的局面第160章 猛料還不夠多第522章 全權代表第662章 劉東的小買賣,陳三的大生意第322章 不能再拖下去了第424章 環亞電子的發展方向第142章 實際的問題第677章 蘇聯人用這些東西就行了第120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中)第256章 風暴前的等待第662章 劉東的小買賣,陳三的大生意第205章 資料第13章 搶錢計劃第155章 到底誰尷尬?(下)第245章 給三代們上課第408章 拉更多的人進來第554章 老王的意第398章 一頭冷汗第388章 新的級別劃分第275章 應對之道第85章 你太高調了第216章 屈服第127章 美金下的效率第570章 劉東的擔憂第121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下)第39章 劉東的大局觀(上)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303章 解惑第636章 不高興的老爺子第610章 中間商的構想第286章 初步達成協議第332章 援助的條件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第483章 蘇聯的情況第36章 當務之急第550章 屈服第511章 損人不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