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小交警在催他,郭星陽搖下窗戶,抱歉道:“我是來參加央視新聞發佈會的。”
交警說道:“那你直接去央視停車場啊!”
郭星陽苦笑,拿出電話:“我還沒接到通行證,這樣,等我打個電話,我馬上就走好不好?”
交警亮着燈,繼續催促前面違停的車輛離開,郭星陽嘆了口氣,最後的一絲猶豫也被這個小交警給驅散了。
去他嗎的尊嚴,老子死也要知道是怎麼死的!但郭星陽還是拉不下面子直接打給楊安,最後還是聯繫上楊安的助理,要到一張進場券。
央視新聞發佈會安排在附屬樓四棟的國際會議展廳,規模大,檔次特別高。
國際廳被各式宣傳廣告佈置起來,全是各種紀錄片頻道播放的大片宣傳海報,還有今年央視即將引進的幾部國外優秀紀錄片,比如discovery《國家地理》,bbc的《恐龍時代》,當然,本土紀錄片也是優先推送的。
央視紀錄片頻道今天成了絕對的主角,因爲曾經拍攝《大國崛起》,央視與許多世界級強國的電視臺交好,所以這次國際廳迎來了各國電視臺的回報,大家紛紛給面子過來參加,不知道引起央視其他頻道多少人的羨慕!
當然了,像bbc,nbc這樣的電視臺過來捧場,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楊安!
他們高價購買了楊安的《thevioce》版權,並且在自己本國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對楊安的好感爆棚!現在楊安賣系列紀錄片給央視,他們當然會踊躍參與,如果真的足夠優秀,他們不介意將這檔節目引進到英國,美國,澳大利亞……
郭星陽在國際廳入口的簽到臺寫下自己的名字,旁邊站在一個迎賓小姑娘,檢查手中的名冊,然後遞過來一份紅色的小信封,笑眯眯說道:“郭總,您可以到c區隨便找位置坐,c區那邊都是電視圈的同行。”
郭星陽順着指示過去,找了個沒人注意的角落,將紅色小信封打開。
裡面只有一張印着編號的券,背後寫着“憑此券可免費午餐,領取禮品”,郭星陽不屑地將它揉成一團,扔到垃圾桶裡:“我還差你一頓飯?搞笑!”
c區那邊確實都是媒體同行,但金髮碧眼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隨便問問,這個是美國nbc的,那個是來自澳大利亞abc的,圍了最大一圈的是英國bbc的金牌製作人,這可是全球紀錄片的領軍電視臺,bbc的人與動物,二戰,還有貝爾的《荒野求生》,都是收視率超高,口碑超好的節目。
在這幫老外中間穿梭,郭星陽好不容易看到黑頭髮黃皮膚的同行,以爲是國內哪家媒體,一問,是來自日本的nhk日本放送協會,這是以高質量紀錄片聞名於世的機構。
“怎麼全部都是這些變呔傢伙!叫你們這些人捧楊安的臭腳,我呸!”
郭星陽心裡罵罵咧咧着,好不容易聽見有人用中文喊自己:“郭總,郭總!這兒!”
他循聲看過去,c區角落裡坐着幾個人,正舉起手招呼他,有點面熟,仔細想想,記起來了,連忙迎接上去:“郝主任,是您吶!大家好,大家好!”
各自打過招呼後,郭星陽坐下來,這三人來自中國教育電視臺的製片部,郝主任是主任,另兩人是跟班。
以前【星空文化】在少年兒童節目中,和中國教育電視臺有過交集,所以郭星陽和他們認識。
但這個中國教育電視臺怎麼說呢?一直都沒做起來,偏偏它的編制又撤不掉,“雙色球延遲半個小時開獎”這些令人詬病的節目就在上面播放,總之就這麼耗着,雖然比一些國內地方衛視臺都不如,偏偏還在機頂盒裡霸佔了位置不讓!
郝主任問道:“郭總,你怎麼來這裡了?是蔡副臺長請來的,還是楊總請來的?”
郭星陽心裡罵一句你會不會聊天,不知道我和楊安是敵人嗎,說道:“我就是來觀摩觀摩,見見世面,哈哈,那麼多的外國電視臺啊,鬧得動靜很大嘛!郝主任你們呢?”
郝主任呵呵笑着,衝着a區努努嘴:“招商引資唄!中午有宴會,要是能認識一個廣告大客戶就好了!”
郭星陽很想摔包離開,還能不能愉快聊天了?誰提廣告大客戶,我跟誰急! шшш⊕ ттκan⊕ C〇
他看向a區企業代表區域,還真認出好幾個人,那個京狗商城的汪總,媽蛋,這個混蛋怎麼來了!
企業家a區和電視圈c區一樣,都是人以類聚,物以羣分,小圈子情況更嚴重,除了京狗商城汪總是親自來,再就是粵東涼茶張總,他們兩人湊一塊兒暢聊着,其他次一級的企業有的只派來經理級別,聊也是聊自己的,一般不會主動湊汪總旁邊。
郭星陽強壓着上前質問的衝動,他知道,要是他敢在別人的新聞發佈會上這麼做,萬一惹得央視不高興,分分鐘趕他出去,那就丟死人了!
很快,新聞發佈會開始。
紀錄片頻道候主任擔當了今天的主持人,這位也是有能力的主,上場就是中英文雙語介紹,中文段子開場,講了個時下流行的段子笑話,接着用英文俚語笑話說個不停,把一幫老外逗得哈哈大笑,很快就掌控了全場節奏,最後隆重介紹央視領導等人。
掌聲中相關領導們依次站起來,各自對着來賓鼓掌示意,這可是露臉的好機會。
郭星陽一直在人羣中尋找楊安,介紹到他時序列還挺靠前,今天的主題果然不出所料,央視購買《舌尖上的中國》全版權,紀錄片頻道要大展宏圖了。
簽約沒什麼問題,走個過場罷了,蔡副臺長已經在臺裡處理好一切,幾乎是天衣無縫,楊安他一點也看不出來有什麼不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也是個好演員。
接下來是播放《舌尖上的中國》預告片,以及第一集《自然的饋贈》。
郭星陽逐漸被紀錄片吸引住了,分拍的鏡頭隨着講解員楊安的講述,短短几句話時間,就將人們帶到了最精彩,最神秘的第一段主題——大自然給中國人饋贈的絕妙食材。
雲貴香格里拉的松茸成爲第一個面世的珍貴食材,楊安給予它的評價是“精靈般的食物”。
“卓瑪在松針下尋找到松茸,這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松茸只能在沒有污染的高海拔山地中存活,它是流行在餐桌上的貴族食材,一隻高品質的松茸,在東京的超級市場可以賣800塊,在大城市裡,一盤碳烤松茸的價格是1600元。”
畫面中的女主人公卓瑪帶着攝影師,穿梭在原始森林裡,她的好運氣似乎來了,接二連三獲得了好幾個高品質松茸,樂得她喜笑顏開。
故事還在繼續,松茸怎麼做纔好吃,城市人有多麼歡迎它,山民們爲了在雨季裡獲得它,凌晨3點就出村摘採,一個夏天辛苦下來,收穫可超過萬元,而鎮上的商人們用最專業的流水線對松茸進行處理,從收購到擺上東京的超市,只需要6個小時。
松茸的做法更是簡單,村民簡單的酥油煎烤,高清攝像機下,松茸片在熱力的作用下,捲曲,舒緩,焦黃,熱氣蒸騰,再配上楊安低沉,充滿磁性的講解聲音,觀衆們全都忍不住咽口水,彷彿自己也聞到了礦物質發出來的煙香味道,更有甚者忍不住空嚼嘴巴,口水橫流。
郭星陽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模式的紀錄片,他忍不住哼道:“紀錄片不都是歷史和人文嗎?連吃的都可以拍?哪有這樣的啊……”
旁邊發出輕笑聲,有人輕輕向他側目。
說這話的,絕對不是紀錄片專業人士,在國外電視臺裡,各種類型紀錄片都有,但在國內,美食紀錄片確實是頭一份。
nhk和bbc的同行們最先發現了這部片子的特殊性,從專業角度來評判,這部片子絕對不是專業紀錄片團隊製作的,他們彷彿對戶外跟拍之類的特別熟練,比如跟隨卓瑪探尋松茸的鏡頭,不管是採摘的喜悅,還是見到菌種不夠大的失落情緒,整個畫面都是相當美麗的。
再加上對美食鏡頭的拍攝,對節奏的把握,整部片子似乎又有點傾向於有層層架構的故事電影,就說前兩個食材,松茸被發現,爲什麼被發現,它有多麼受歡迎,村民們爲了它而瘋狂,大豐收,賺了足夠多的錢,生活變得更好,有時候還會自己犒勞自己,享受快樂,最後再是毫無痕跡的過渡。
“松茸是大自然的饋贈,摘採後,卓瑪立刻用松針將坑埋好,這樣不會破壞菌絲,她嚴格遵循着山裡的規矩,想要延續自然的饋贈。在中國的傳統食譜中,還有另外一種來自山林的極品美味,或許它的身價不如松茸,但它的受歡迎程度,絕對可以相當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