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倭國政局

應仁之亂後,趁着足利氏衰弱的機會,身爲三管領之一的細川氏家督細川政元一舉掌握了幕府的實權,從此挾持幕府將軍以號令天下。之後幾任幕府將軍如同走馬燈似的換個不停,甚至還經常出現兩個足利家族的人爭位的事,但其實這些足利家的人無論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大都是細川氏手中的傀儡,倭國的政局變動也不過是細川氏內部的爭鬥罷了。

本來細川政元很有機會統一天下,而且他也有統一天下的實力、能力和機會,但可惜他卻偏偏沒能統一天下,這主要是他一生犯下了兩個大錯。

第一個大錯是細川政元雖然位高權重,但卻篤信一種名叫修驗道的宗教,據說修行成功後可以像日本傳說中的天狗一樣在空中自由飛行,而且爲了修行,細川政元動不動就玩失蹤,導致手下經常找不到他,甚至有幾次導致幕府出現了亂子,但就算是這樣他依然是癡心不改。

若僅僅只是經常找不到人還只是小事,畢竟細川政元手下人材濟濟,足以彌補他的過失,但是篤信修驗道後,細川政元卻是終生未娶,做了一輩子的光棍,而且平時也不近女色,結果自然也沒有兒子,這纔是他最爲致命的第一個大錯誤。

第二個大錯應該算是第一個錯誤的延續,細川政元自己沒有兒子,於是就向別人過繼了一個兒子,本來細川家族人口衆多,隨便過繼一個細川氏的孩子就行了,但他卻偏偏過繼了一個與細川氏沒有什麼血緣關係的孩子爲嫡子,取名爲細川澄之。結果這自然引得手下人大爲不滿,後來他發現自己也不喜歡這個孩子,所以乾脆就把細川澄之的嫡子地位廢除,可惜他卻不知道,正是這一舉動爲自己埋下了禍根。

廢除了細川澄之後。細川政元又過繼了另外一個孩子做爲自己的繼承人,取名爲細川澄元,結果這還不算完,細川政元可能是過繼兒子上癮了,最後又過繼了第三個孩子細川高國,不過這兩個孩子都是出自細川氏。於是他雖然沒有親生兒子,但卻有三個繼子。

正所謂不作死就不會死,細川政元在繼承人問題上的出爾反爾,最後終於付出巨大的代價,在三個繼子長大後,被廢除了嫡子之位的細川澄之自然對細川政元這位便宜老爹十分不滿。永正四年。也就是1507年,細川澄之派手下潛入溫泉,然後將細川政元亂刀砍死,這也就是日本戰國史上極爲有名的“永正錯亂”。

細川政元死後,三個繼子爲了家督之位爭鬥不休,最先是刺殺細川政元的細川澄之被淘汰出局,畢竟他與細川氏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很多細川氏的將領都反對他,所以最後在與細川澄元的交戰中兵敗自殺。

但是得勝的細川澄元也沒能高興太久,他的兄弟細川高國忽然反叛,結果又把他趕出了京都,不過他手中還掌握着相當大的一部分兵力,因此細川澄元與細川高國兩派是爭鬥不休。其中細川澄元支持足利義澄爲將軍,而細川高國則支持足利義材爲將軍,只不過現在細川高國和足利義材佔據着優勢,細川澄元幾次興兵都沒能成功。

以上就是現在日本大概的政局,簡單來說表面上是將軍足利義材與前將軍足利義澄之間的爭鬥。其實卻是細川高國和細川澄元這兩兄弟之間的爭鬥,明白了這一點,才能更好的理解日本應仁之亂後的紛亂局面。

說起來細川澄元在打敗細川澄之後,已經成爲細川氏的家督,同時也掌握着細川氏的絕大部分力量。但他最後還是敗給了細川高國,不但被趕出京都,同時也失去了細川氏的家督之位,之所以造成這種結果,主要就是細川高國聯合了另外兩個實權人物,那就是大內義興和田山尚順,這兩個人的實力雖然比不上細川氏,但若是聯合起來,再加上又有細川高國的號召,這纔在實力上超過了細川澄元,並且一舉使得被廢掉將軍之位的足利義材復位。

足利義材恢復了將軍之後位,任命細川高國和大內義興同時擔任管領之職,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爲現在整個幕府之中就數他們兩個的實力最強,而且足利義材之所以讓他們同時擔任管領,也希望他們能夠互相牽制,這樣自己才能從中漁利。

不過足利義材雖然打的好算盤,但大內義興和細川高國也都是一代梟雄,哪裡會不明白他的意思,所以他們兩人雖然有些小摩擦,但在架空足利義材的權力上卻達成了共識,結果導致足利義材的日子比以前更加難過了,同時這也讓他和兩個管領之間的關係更爲緊張,甚至已經在暗中培植勢力,準備擺脫大內義興和細川高國的控制。

“大人,今年一月份時,大內義興和細川高國聯合起來攻打足利義澄,但是卻被六角氏攻擊,結果大敗而回,將軍認爲這是個奪權的好機會,但是大內義興和細川高國卻再次聯手,使得將軍數次努力都沒能成功,反而讓細川高國兩人對將軍的防犯更嚴了,將軍想要出來也十分不容易,所以恐怕要將大人在這裡等上幾天!”介紹完京都的政局,最後平部倉下又開口道。

不過足利一輝聽到對方的話卻是眉頭一皺道:“堂兄太冒失了,大內義興和細川高國雖然戰敗,但他們的力量依然遠勝我們,若是不能在實力上壓服他們,那麼無論堂兄用什麼手段,恐怕都不可能成功的將幕府的權力奪回來!”

平部倉下聽到足利一輝指責將軍的過失,他立刻低下頭不再說話,雖然他心中也認爲將軍之前的奪權舉動有些冒失,但是身爲家臣,他是絕對不能對主上的過失有任何評論的。

“平部師傅,幕府中的大權由大內義興和細川高國平分,那麼其它人又有什麼態度?”足利一輝這時再次開口問道,他不相信大內義興和細川高國能夠壓服所有人,肯定會有人對他們獨攬大權不滿,而這也許就是他們的機會。

聽到足利一輝的問話,只見平部倉下沉吟了片刻開口道:“啓稟大人,年初大內義興和細川戰敗時,曾經有不少人對他們有些不滿,不過最後隨着他們兩人的聯手,再加上田山尚順也支持細川高國,所以很多人都又退縮了回去,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田山尚順?”足利一輝聽到這個名字時,嘴角忽然掛起一絲微笑,這個和大內義興一起幫助細川高國奪得細川氏家督之位的傢伙可不簡單,他原來是河內國的半國守護,這次因爲幫助細川高國有功,而且他本人也與細川高國有點姻親上的關係,所以現在已經成爲河內國的守護,不過河內距離京都極近,因此田山尚順依然對京都保持着巨大的影響力。

接下來足利一輝又問了一些比較詳細的問題,只要平部倉下知道的,自然都一一做了回答,不過有些事情他也不清楚,畢竟說到底他也只是一個看守宅院的家臣,有些事情足利義材也不會讓他知道。

問完了事情之後,足利一輝又讓手下的人幫着平部倉下準備了些飯菜,等到大家吃過飯後,所有人都呆在屋子裡睡覺,沒有足利一輝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允許出去,就連做爲嚮導的石橋三郎也是一樣。

說起來自從進到這所宅院後,石橋三郎就滿肚子的疑問,比如這麼大的一個宅院,竟然只有一個老頭看守,而且那個老頭似乎和商隊的大人認識,兩人進到客廳裡說了半天,自己也不知道他們說了些什麼?

更讓石橋三郎驚訝的是吃飯的時候,因爲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人,只靠老頭一個人做飯肯定不行,所以他就被叫到廚房幫忙,結果當他看到廚房裡不但掛滿了鹹肉,而且新鮮的肉、魚和蔬菜等等,這讓長時間都處於飢餓狀態的他一直在不停的流口水,等到吃飯的時候,更是拼命的吃肉吃魚,同時更是一口氣吃下了四碗米飯,惹得其它人都對他有些刮目相看。

本來石橋三郎以爲這是因爲他們剛來,所以這頓豐盛的美味只是給他們接風,日後肯定不會再天天吃肉了,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之後的幾天頓頓都是如此的豐盛,而且是每頓飯也不限量,想吃多少都沒人管你,結果石橋三郎是頓頓都吃到撐。

更讓石橋三郎驚訝的是,他們每天也不出門,就呆在這個院子裡活動,連那位商隊的大人也不例外,看起來好像是在等什麼人。這種生活雖然有些悶,但因爲每天都能吃這麼豐盛的飯菜,所以石橋三郎覺得就算是把自己關在這裡一輩子他也願意。

這天晚餐依然豐盛無比,而且還有石橋三郎最喜歡喝的魚湯,他就禁不住多喝了兩碗,結果晚上肚子漲的難受,於是他就坐牀上起來去上廁所,同時準備在院子裡散步消食,但是就在他提着褲子剛從廁所出來時,卻忽然感覺脖子上一涼,一把長刀已經架在了他的脖子上。(未完待續。。。)

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97章 甲板突變第112章 錦衣衛?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304章 偷襲(下)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174章 重回雙嶼港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419章 懷安衛之戰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446章 搏虎第372章 舊港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232章 神機營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508章 李安良的報復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253章 石嘴崖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242章 與正德一起忽悠內閣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428章 徐納第32章 立功德碑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482章 正德加封鎮國公第537章 陸地與海洋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189章 歸來的歐洲工匠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206章 瑾萱的誤會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163章 宣旨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51章 變個“戲法”第167章 勸說謝靈芸第334章 甕人第490章 晉商(中)第483章 拖延第372章 舊港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321章 底艙中的吳石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77章 港口見聞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428章 徐納第165章 吳山的答覆(上)第167章 勸說謝靈芸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8章 菜市場第368章 土地的問題第216章 海腸冒充海蔘第537章 陸地與海洋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330章 洛陽城下第347章 番薯的種植第508章 李安良的報復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107章 救援到來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271章 一場戲第176章 一百多個賠錢貨
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97章 甲板突變第112章 錦衣衛?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304章 偷襲(下)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174章 重回雙嶼港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419章 懷安衛之戰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446章 搏虎第372章 舊港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232章 神機營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508章 李安良的報復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253章 石嘴崖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242章 與正德一起忽悠內閣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428章 徐納第32章 立功德碑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482章 正德加封鎮國公第537章 陸地與海洋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189章 歸來的歐洲工匠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206章 瑾萱的誤會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163章 宣旨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51章 變個“戲法”第167章 勸說謝靈芸第334章 甕人第490章 晉商(中)第483章 拖延第372章 舊港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321章 底艙中的吳石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77章 港口見聞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428章 徐納第165章 吳山的答覆(上)第167章 勸說謝靈芸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8章 菜市場第368章 土地的問題第216章 海腸冒充海蔘第537章 陸地與海洋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330章 洛陽城下第347章 番薯的種植第508章 李安良的報復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107章 救援到來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271章 一場戲第176章 一百多個賠錢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