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常遇春的後人

定海衛的議事大廳內,正在舉行一場接風的酒宴,其中周重坐在首位之上,左首邊正是頭髮蒼白的神瑛,他這次並不是自己一個人來的,而是帶了三千精心挑選的京營,而且應周重的要求,這三千人中有一千人是出自神機營的火槍手,剩下的兩千人也同樣是從京營裡挑選出來精兵,以前也有過與神機營合作作戰的經驗,可以說是京營中精銳的精銳。

而在周重的右首邊,則是一個年紀輕輕的宦官,而且這個小宦官還是周重的熟人王貴,當初他與谷大用第一次相見時,結果剛好遇到那個張忠上門向周重要白氏姐妹,結果被谷大用狠狠的收拾了一頓,後來張忠被撤職,就是這個王貴跑到周重那裡報的信,臨走的時候周重還給了他一千兩銀子,結果後來只要宮中有事,王貴就會主動跑到周重那裡相告,順便換些零花錢,所以周重與王貴也算是老熟人了。

神瑛和王貴這次都是被進行派來協助周重的,其中神瑛被任命副總兵,做爲周重的助手,王貴則是這次的監軍,再加上週重這個提督軍務總兵官,剛好形成大明外派軍隊的固定模式,其中周重主管大局,神瑛指揮軍隊,並且向提督提供專業的軍事意見,王貴這個監軍則起到監督的作用,以防將領帶兵做亂。

可以說這種帶兵的模式分工明確,文官、武將、宦官各司其職,誰也不能獨掌軍隊,極大的減少了軍隊失控的可能。不過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三方相互牽制。武將的權力也被壓縮到極限,容易出現外行指揮內行的情況,甚至根本發揮不出軍隊的力量,這也是明朝軍事上的一大弊端,直到明末滅亡都沒有辦法解決。

“王公公,神老將軍,咱們以前都是京中的熟人,現在竟然在這遠離京城萬里之外的寧波相聚。也算是一種緣分,來來~,咱們乾了這杯!”只見周重這時舉起酒杯向兩人敬酒道。

“周大人說的不錯,咱家也沒想到陛下竟然派我來監軍,不過咱家這是第一次出宮辦事,日後還望周大人和神總兵多多指點纔是!”這時只見王貴也舉起酒杯笑道。說起來他也是沾了與周重關係不錯的光,否則宮裡的太監那麼多,哪裡會論到他這個小太監。

“哈哈哈~,提督大人和王公公都是太客氣了,神某是個粗人。也不會說什麼客氣話,若是兩位有什麼用到神瑛的地方。神某絕對會盡力而爲!”神瑛這時也很是激動的道,特別是對於周重,他心中更是充滿了感激,當初正是因爲周重的一句話,他才能在霸州平叛立下軍功,從而保住了自己的涇陽伯爵位,這次更是有機會帶兵出海作戰,若是成功的話,恐怕日後朝廷的賞賜更是少不了。

三人說完之後,一起將杯中酒飲盡,曲烈等坐陪的人也都同樣喝了一杯,然後周重又關心的詢問王貴他們這一路的行程是否順利等等,對方也一一做了回答,而神瑛也對定海衛的情況十分關心,不過對於這些問題,周重更多提讓曲烈向神瑛稟報,畢竟他們都是武將,日後也要相互合作,現在多一些交流會更好。

接風宴過後,周重安排王貴和神瑛住下,接下來幾天就是帶着他們參觀一下定海衛,並且安排神瑛帶來的三千京營參與水師的操練,至少他們要能做到出海不暈船,甚至可以像水師士卒那樣,可以在上下起伏的甲板上作戰,當然這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的,所以周重也並不着急,而且按照他們們的計劃,援助馬六甲時的主要作戰方式還是陸戰。

就在神瑛他們到來的第三天,廣州那邊的水師也趕了過來,說起來廣州水師比寧波這邊的水師還要強大,寧波這邊只有一個衛保持着完整建制,但是廣州那邊卻有兩個完整建制的衛所,分別是廣海衛和南海衛,不過因爲廣州那邊朝貢的隊伍來往不斷,平時也需要人把守,所以兩個衛所只來了一個廣海衛,這點周重也早就知道。

廣海衛的衛指揮使姓常名孝,據說祖上乃是大明開國名將常遇春,可惜常遇春早死,常家又在靖難之役中站錯了隊伍,結果爵位也沒能傳下來,後人也只得到一些衛所的武職,這個常孝就是常遇春三兒子常森的後人。

據說常遇春身高臂長力大無窮,這個家族優點很好的在常孝身上得到了體現。周重在見到這位常指揮使時,開始也是嚇了一跳,只見對方三十多歲,滿臉的絡腮鬍子,身高絕對超過了兩米,兩隻手臂別普通人的大腿都粗,若是再長一些的話,簡直可以和大猩猩相媲美。

“屬下常孝見過提督大人!”寧波港的碼頭上,周重帶着神瑛等人迎接廣州來的廣海衛水師,其中常孝第一個下船向周重行禮道,他雖然長的高大粗野,但言行卻是極有禮數,這與他的外表形成的強烈的反差。

“常指揮使不必多禮,本提督可是恭候多時了,今天終於等到常指揮使大駕光臨了!”周重在見到常孝時,並沒有露出絲毫高興的表情,反而還有些不陰不陽的說道。

其實也不怪周重,本來召集廣海衛到寧波會合的軍令早就發出了,廣州距離寧波也不算是太遠,而且常孝他們走海路可能還快一些,所以常孝這些人本來應該早在幾天前就到了,可是現在卻一直等到神瑛和王貴他們這些從京城來的人都到了,常孝才帶着水師趕到,這讓周重怎麼能不生氣?

聽到周重話中的語氣,常孝也不是個笨人,立刻明白這位提督大人是在怪罪自己來的晚了,當下只見他再次行了一禮道:“大人恕罪,屬下本應該在六天前就應該到達寧波的,但是我們的船隊經過澎湖時,竟然發現有海盜盤踞在那裡搶劫來往的船隻,已經有不少船隊遇害,於是屬下就花了幾天時間把那夥海盜剿滅了,現在海盜的人頭就在船上,請提督大人查驗!”

常孝說完一揮手,立刻有廣海衛的士卒從甲板上面往下拖東西,結果不一會的功夫,就見他們從船上拖下來幾個大漁網,裡面裝的都是一些面目猙獰的人頭,因爲現在已經是冬天了,氣溫比較低,所以人頭並沒有腐爛,也沒什麼太大的異味。

看着漁網裡堆在一起的人頭,少說也有一兩百人,這已經是一夥不小的海盜了,不過周重卻還是有些懷疑的看了看常孝道:“常指揮使,不是本提督多心,雖然南海一帶的確有不少海盜,但你可有何證據證明這些人是海盜而不是普通的百姓嗎?”

周重的懷疑並不是多餘的,殺良冒功這種事在大明的軍隊中並不少見,水師做這種事更是容易,比如大明雖然施行海禁,但有些人實在在大明國內活不下去了,所以最後冒險出海,這些人中少部分像周重這樣,成爲走私團隊中的一員,另外的大部分都選擇在海外定居,比如澎湖和琉球等海島上都有不少普通百姓居住。

當然海外定居的百姓成分也十分複雜,甚至其中有些人平時爲民,實在活不下去的時候,就會出海爲盜,另外有些走私船隊也會偶爾客串一下海盜,所以在這個時代,對於海盜的界定是很模糊的。像常孝這樣,他自己說是剿滅了一夥海盜,但是誰又敢保證這些人頭就一定是海盜呢?說不定他們只是殺了一夥海外定居的普通百姓來冒充海盜。

看到周重懷疑自己殺良冒功,本來還十分有禮的常孝卻顯得有些氣憤,只見他漲紅了臉爭辯道:“大人,屬下身爲開平王的第十一代玄孫,怎能因爲一點小小的軍功而給祖先的臉上抹黑,這些人頭的確都是海盜的,而且那個被我們搗毀的海盜窩還在,大人隨時都可以派人去查探!”

開平王也就是常遇春死後的追封,沒想到常孝竟然還是個十分重視祖先榮譽的人,只可惜周重來自後世,對所謂的榮譽並不是十分看重,他看重的是證據,因此只見周重嘆了口氣道:“常指揮使,本提督並不是要爲難你,只是這件事關係到水師的軍功,而且澎湖距離這裡路途遙遠,實在不好探查,所以不知你還有沒有其它證明這些海盜身份的證據?”

若是別的將領,可能對自己下屬殺良冒功並不怎麼在意,但是來自後世的周重卻是十分反感這種事,所以這些人頭若真的是海盜的,那麼周重非但不會怪罪常孝晚來了幾天,反而還會大加賞賜。

但若這些人頭是常孝他們殺死的普通百姓,那可就不要怪周重心狠手辣了,上次因爲一些事他才放過了程全這個指揮使,但這次無論因爲什麼原因,周重都不會放過一個殺良冒功的屠夫!(未完待續。。

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131章 送行(下)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97章 甲板突變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499章 稅務改革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186章 倭女引發的誤會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59章 坐論倭寇第515章 遼東局勢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446章 搏虎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502章 夜襲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337章 受到夾擊的朝鮮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8章 菜市場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449章 加封趙王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5章 報應啊報應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381章 樸靈珠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267章 定海衛的內鬥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497章 司法獨立第282章 換裝火炮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144章 豹房召見(上)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97章 甲板突變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270章 慢軍之罪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143章 王倫脫罪第159章 浙江巡撫第97章 甲板突變第404章 王陽明在舊港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178章 朝鮮代銷商第175章 海盟之議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51章 變個“戲法”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202章 京都之行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521章 談判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12章 賣文的打算第55章 一個秘密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471章 焦芳入閣第510章 挫折第430章 兇殘的倭人第241章 同意出兵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397章 望海園(下)第276章 重啓市舶司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206章 瑾萱的誤會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211章 海上試炮
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131章 送行(下)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97章 甲板突變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499章 稅務改革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186章 倭女引發的誤會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59章 坐論倭寇第515章 遼東局勢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446章 搏虎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502章 夜襲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337章 受到夾擊的朝鮮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8章 菜市場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449章 加封趙王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5章 報應啊報應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381章 樸靈珠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267章 定海衛的內鬥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497章 司法獨立第282章 換裝火炮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144章 豹房召見(上)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97章 甲板突變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270章 慢軍之罪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143章 王倫脫罪第159章 浙江巡撫第97章 甲板突變第404章 王陽明在舊港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178章 朝鮮代銷商第175章 海盟之議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51章 變個“戲法”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202章 京都之行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521章 談判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12章 賣文的打算第55章 一個秘密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471章 焦芳入閣第510章 挫折第430章 兇殘的倭人第241章 同意出兵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397章 望海園(下)第276章 重啓市舶司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206章 瑾萱的誤會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211章 海上試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