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撤消總督府

不合理的律法像是一條條鎖鏈一樣把大明這頭巨龍牢牢鎖住,而吏治的敗壞則像是病毒一樣,一點點的侵蝕着大明的身軀,之前整個大明已經被這個死敵折磨的快要死了,幸虧有了周重的到來,才讓他恢復了一點元氣,只是想要完全恢復的話,就必須把這兩個病根給除掉,否則永遠也別想讓大明跳出興盛語衰亡的怪圈。

正德雖然也同意周重的看法,但他卻不想把自己全都捆綁在朝政上,所以他告訴周重,想要改革的話,那就自己去改,他會給周重相應的權力,至於他自己,則要去過他從小都想要的生活去了,於是也就有了後來的事,現在正德離開了京城,整個大明的權力也就暫時交到了周重的手裡,至於他會怎麼使用,那就不關正德的事情了。

說起來也好笑,正德才是大明的皇帝,整個大明其實就是他的,可是正德卻是個沒心沒肺的傢伙,在他看來,大明的江山遠不如自己的遊玩打仗重要,所以他雖然明知道大明的江山問題很多,但卻根本不在乎,反倒是周重這個做弟弟的對大明十分在乎,這樣說也有些不太準確,周重在乎的其實並不是大明的江山,而是天下百姓的福祉,他可不想等到幾十年後,整個中國再次淪爲野蠻人之手

想要清除大明的弊病,除了要掌握大明的最高權力外,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有一批忠心的手下,所以周重在成爲監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再次提拔焦芳爲內閣大學士,然後焦芳又暗中與王瓊達成協議,如此一來,內閣中就有兩人供他驅使,再加上王瓊和焦芳他們聯絡的官員,這就使得周重在朝堂上擁有了一支不小的力量。

本來以焦芳的年紀,周重也有些擔心他不能勝任。畢竟內閣的事務可是出了名的繁重,焦芳都已經八十多歲了,雖然老當益壯,但這個年紀再入閣就實在有些太老了。不過焦芳卻是信心百倍的向周重保證。他雖然年老,但卻精力充沛,絕對不會因年紀而誤事。

看到焦芳如此熱切的想要再次入閣,周重也沒有辦法,畢竟這幾年也多虧了焦芳在自己身邊出謀劃策,算的上是勞苦功高,所以最後周重只能向正德請求,讓焦芳再次入閣。不過周重也沒把所有的賭注都壓在焦芳的保證上,他已經給南洋的王守仁和張彩下了命令,讓他們安排好四海總督府的事務後。立刻趕到京城,到時有新的任命給他們。

說起來自從大明的海軍擊敗了入侵的葡萄牙艦隊後,整個印度沿海也落入到大明手中,雖然葡萄牙人還佔據了非洲的東海岸,但卻根本無力與大明的海軍爭鋒。畢竟兩國的國力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別的不說,光是人口這一點,葡萄牙就與大明差着上百倍,更別說大明的國土更是廣闊無比,小小的葡萄牙卻還不如大明一個布政使司大。

也正是因爲上面這些,周重知道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大明的海軍應該不會再受到什麼太大的威脅,哪怕是葡萄牙王國能夠再次派出一支海軍到達印度洋,恐怕也不敢與大明開戰,畢竟以葡萄牙人的國力,之前組織的兩支艦隊全都被殲滅,想要再組織一支更加強大的艦隊。以他們的國力根本支撐不起來。

既然海上暫時沒有了威脅,那麼四海總督府那邊也就不需要王守仁和張彩這樣的大才盯着了,其中王守仁是周重心中內定的內閣大學士,畢竟這個人不但才能出衆,而且也最能理解自己的抱負。有他在內閣中,周重的改革才能順利的推行下去。至於張彩,此人的才能還在王守仁之上,但可惜卻是個十足的小人,周重把他放在四海總督府十分不放心,以前還有王守仁監督,現在既然要把王守仁調回來,那麼張彩也就不能再呆在海外了,還是在自己面前才更放心一些。

至於王守仁離開後由誰接管四海總督府的問題,周重爲此也是十分發愁,畢竟海上事務繁多,又關係到現在大明的財政命脈,再加上總督府又統領着三大艦隊,可以說有錢又有人,若是交到一個狼子野心之人的手中,那大明恐怕會發生內亂,所以必須要選一個忠心之人擔當,不過光是忠心還不行,想要勝任總督一職,還必須要有過人的才能。

忠心的人很多,能夠勝任總督一職的人也有不少,但是兩者兼備之人卻不太好找,特別是周重不但需要接任總督的人不但要具備以上的兩個條件,最關鍵的還是需要聽從自己的指揮,這也是他的一點小私心,畢竟總督府是他一手打下來的基業,也是自己立足的根本,他可不想平白給別人做嫁衣。

爲了尋找一個合適的總督人選,周重爲此苦思數天,最後忽然一拍腦門,哭笑不得的暗罵自己糊塗,既然找不到合適的總督人選,那就不找好了,無論是臺灣還是南洋,那裡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擁有了大量的漢人居住,大明在那裡的統治也趨於穩定,如此一來,就沒有必要再設總督來代管了,而是可以直接將那裡劃爲大明的正式領土,設立布政使司管理政務,至於海軍,則直接由皇室統領,待遇與禁軍相同

想到這裡,周重也是精神一震,總督本來就是一個臨時設立的職位,主要是管理那些偏遠的邊疆之地,那種地方經常發生各種突發事件,所以必須有一個主管軍政的大臣便宜行事,現在南洋的統治已經穩定,也是時候撤消四海總督一職了。

周重身爲監國,只要不謀反,所有政務他都有處置,所以在兩天後的朝會上,周重就正式把撤消四海總督府的想法提了出來。其實內閣對於四海總督這個軍政一把抓的職位也頗有微詞,畢竟這個職位有錢又有兵,萬一造反的話,恐怕整個大明都得遭殃,只是四海總督府是周重一手創立的,所以他們若是直接提出來的話,很可能會引起周重的不滿,而以周重現在的權勢,除了那些沒一點腦子的人,否則沒有人會輕易得罪他。

不過現在就不同了,周重主動提出要撤消四海總督一職,這也正合了內閣的意思,所以楊廷和那些人根本連想都不想就答應了,而且他們可能是怕周重反悔,所以對這件事十分上心,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就把四海總督府治下的地方劃分爲數個布政使司,分別是臺灣、金洲、爪哇、婆羅洲、馬來五大布政使司,雖然這些布政使司下屬的百姓數量不多,但是物產卻是極爲豐富,特別是香料和貴重木材等物,更是大明十分緊俏的商品,所以若是論到人均財富上,這些海外的布政使司在大明都是在排在前列。

就在周重忙着在海外劃分布政使司的時候,王守仁與張彩也終於來到了京城,對於這兩個自己用起來十分得以應手的部下,周重也十分重視,其中王守仁老於兵事,所以被周重提拔爲兵部左侍郎,成爲王瓊的副手,至於張彩,他在劉謹專權時,就已經做到了吏部尚書一職,只是現在的吏部尚書是楊一清,對於這個能文能武的楊一清,周重也十分敬重,而且也在積極爭取他加入自己的陣營,所以張彩是不可能再去做他的吏部尚書,而且他現在的名字也不叫張彩,而是叫張餘,所以他最後就只能用張餘的名字,與王守仁一樣成爲左侍郎,只不過他還是在吏部任職,畢竟張彩對於吏部這一塊比任何人都熟悉。

王守仁與張彩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這點可以從他們入京後的表現就能看出來,比如張彩再次回到京城後,他就立刻拜見了周重,不但送上來許多貴重的禮品,同時還在話裡話外表示,他一切都會以趙王殿下馬首是瞻,甚至還赤裸裸的說,自從周重監國之後,大明的風氣爲之一變,天下百姓也都大呼趙王英明,救萬民於水火之中。

對於張彩這種表忠心或是鼓動周重篡位的話,周重根本就當他是在放屁,甚至還厲聲斥責張彩,讓他管好自己的嘴巴,對此張彩卻是嘿嘿一笑,看樣子他是認爲周重罵他只是在做做樣子,免得日後傳出去對他的名聲不好。

張彩這種小人行徑周重也早有預料,相比之下,王守仁的表現卻更讓周重放心,因爲對方剛一進京,就立刻來到趙王府,然後直接詢問周重成爲監國後的打算,對此周重也沒有隱瞞,直接指出大明繁華外面下的腐朽與不堪,他既然成爲大明的監國,那麼就不會讓這種情況再放任下去,大明也是到了該有些改變的時候了。

王守仁聽完周重的想法後,立刻站起來躬身行禮,然後鄭重的表示,只要周重有改革的決心,那麼他就算是被萬人所指,也會堅定的支持周重走下去!

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209章 玻璃鏡子第508章 李安良的報復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17章 小狗狗和我一起嫁給哥哥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175章 海盟之議第8章 菜市場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254章 巧合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397章 望海園(下)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27章 談生意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16章 收買人心第90章 鬧鬼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447章 巧合第459章 追擊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311章 祭拜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106章 謝靈芸的主動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271章 一場戲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165章 吳山的答覆(上)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123章 錦衣衛來了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368章 土地的問題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356章 發戰爭財第172章 成婚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276章 重啓市舶司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444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356章 發戰爭財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105章 孤男寡女第65章 欺人太甚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269章 立威第251章 平定叛亂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54章 謝靈芸與金瓶梅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第228章 谷大用的威風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23章 鐲兒的心思第66章 新鮮出爐的少東家第483章 拖延第105章 孤男寡女第205章 瓦倫船第23章 鐲兒的心思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421章 戰爭之後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500章 大戰前夕第163章 宣旨第330章 洛陽城下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269章 立威第42章 暴打兇徒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
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209章 玻璃鏡子第508章 李安良的報復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17章 小狗狗和我一起嫁給哥哥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175章 海盟之議第8章 菜市場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254章 巧合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397章 望海園(下)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27章 談生意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16章 收買人心第90章 鬧鬼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447章 巧合第459章 追擊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311章 祭拜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106章 謝靈芸的主動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271章 一場戲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165章 吳山的答覆(上)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123章 錦衣衛來了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368章 土地的問題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356章 發戰爭財第172章 成婚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276章 重啓市舶司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444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356章 發戰爭財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105章 孤男寡女第65章 欺人太甚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269章 立威第251章 平定叛亂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54章 謝靈芸與金瓶梅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第228章 谷大用的威風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23章 鐲兒的心思第66章 新鮮出爐的少東家第483章 拖延第105章 孤男寡女第205章 瓦倫船第23章 鐲兒的心思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421章 戰爭之後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500章 大戰前夕第163章 宣旨第330章 洛陽城下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269章 立威第42章 暴打兇徒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