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4章 擒二陸

PS:稍後更正,大約兩點…………………………………倭國諸王是面面相覷,不用說,這已經是漢國最後的通牒了,如果他們日落之前不在條約上簽字的話,那就等同於拒絕條約。

而拒絕條約的下場,勢必是全族滅絕。現在漢軍已經佔領了倭國境地內所有的城邦,只要他們舉起屠刀,絕對不會留下任何的倖存者。

這些滅絕性的大屠殺,這些倭國國主們也沒有少幹過,當他們攻陷敵對國的城邦時,除了瘋狂地掠奪之外,就是血腥的屠殺了,除了那些他們需要的奴隸之外,大多數人都會被屠殺乾淨,不留下任何的一個活口。

而現在漢軍的所謂條約,最起碼還不是那種趕盡殺絕手段,最起碼給他們保留了一絲生存的希望。

劉胤做爲一個穿越者,一個後世的文明人,自然是不屑去做那種種族滅絕的行徑,對待鮮卑人、對待匈奴人,對待高句麗人,劉胤都表現出了極大的寬容和大度,當然一個例外,那就是殘暴的羯人,他們以漢人爲食的惡行最終徹底地葬送了他們一族。

對待倭國人,劉胤自然也是同對待鮮卑人一樣,採用保留地的圈養政策。

如果象對待三韓人那樣接受其臣服和朝貢允許其成爲藩屬國,這樣的政策倭國人自然是享受不到的,三韓人奴性十足,幾千年來在夾縫之中生存着,除了卑躬屈膝沒有什麼別的能耐,所以劉胤對他們絲毫沒有什麼戒心。而倭國人,卻是一條毒蛇,一頭中山狼,如果現在劉胤寬宏大度地放縱他們的話,將來只會被蛇咬,只會被狼吞,所以劉胤絕不會輕易地放過他們。

不準備種族滅絕的話,最好的政策便是將他們放逐到荒涼野蠻之地,讓他們自生自滅。

北海道顯然便是一個最好的去處,由於北海道處於高緯度海域,冬天的氣候格外的寒冷,自然條件極爲地惡劣,這個時代的北海道,還沒有任何的開發和利用,將倭人全部放逐到北海道去,讓他們自生自滅,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畢竟劉胤的仁慈和寬容也是有底線的,想想將來這些倭寇的兇戾與殘暴,現在還能給他們生存的權利,他們就應當感恩戴德了。

陳壽已經離座了,畢竟這是一個原則性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那是絕不容許討價還價的,該說的話他已經說完了,再說下去不過是徒費口舌,剩下的時間就讓他們自己去考慮吧,如果他們在日落之前還沒有做出決斷,那就對不起了,過時不候。

倭國諸王竊竊私語地交談着,臉上流露出來的既是憤怒,也是無奈,沒有人願意去簽字,但他們又都清楚,不簽字意味着什麼。

夕陽向着西邊的大海墜去,金色的光芒將海水映得一片燦爛,如此美景,倭國諸王的心卻在滴血,他們知道,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是所剩無幾了。

終於,大和國王成平第一個站了起來,在重重地嘆息聲中,他簽下了自己名字。

畢竟在生存和滅絕之間,成平大王最終還是選擇了活下去的道路,儘管遷居蝦夷島生存地會比較艱難,但好死不如賴活着,只要活着,總還是能看到希望的。

成平大王簽字之後,那些本來還在猶豫和掙扎之中的倭王們也相繼在條約上籤了字。

當夕陽斂去最後的一抹餘暉時,陳壽又出現在了甲板上,那份條約的上面,已經是密密麻麻地籤滿了倭國諸王的名字,無一缺漏。

“諸位,蝦夷島歡迎你們!”陳壽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的微笑。

大遷徙在諸國王返回各自的國度之後,很快地便開始了。

根據漢軍的要求,遷徙必須在半年之內完成,超過期限之後,任何還滯溜在本州島、筑紫島和伊予島上的倭人將會被視爲叛逆,全部處死。

爲了協助這一次的大遷徙,漢軍的船隻將會在馬關海峽和瀨戶內海往來運關倭人,將筑紫島和伊予島的倭人統一的集中到本州島上來,並向北遷移,再通過津輕海峽,將他們從本州島運往蝦夷島。

同時,漢軍各部的軍了人也將全程地監督此次的遷徙行動,對於一切拒絕奉命,試圖反抗的倭人,進行毫不留情地處置。

簽字的是各國的國主,但並不意味着所有的倭人都會聽從國主的號令,從接獲到大遷徙的命令之後,各地反抗鬥爭就層出不窮,他們有的襲擊漢軍的營地,有的逃往深山老林,似乎想要逃避大遷徙。

但倭人的反抗立刻遭到了漢軍的血腥鎮壓,對待一些頑冥不靈的死硬他分子,漢軍絕不會有任何的仁慈,統統用鐵血的手段徹底鎮壓之。

倭人見識過漢軍的強硬和冷血之後,終於認爲這次漢軍是要動真格的了,爲了活命,在惶恐之中,他們背井離鄉,踏上了前途茫茫的道路。

本州島、筑紫島和伊予島上涉及到的需要遷徙的國家和部落多達七八十個,所涉及的人口達到五十萬以上,如此龐大的遷徙在倭國史上,也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倭人哀號着,哭泣着,被迫地無奈地離開了故土,踏上了一條無止境的路。

筑紫島和伊予島上的居民,開始陸續地向本州島進行移徙,漢軍的那些船隻,不停地往穿梭於兩岸三島之間,將所有的普通百姓,運送往本州島。

對於普通的民衆,漢軍表現的還是相當地剋制的,只要不是公然地展開叛亂行徑,普通的發泄和牢騷,漢軍將士還是可以承受的,只有真正的暴力反對遷徙的,纔會遭到鎮壓。

遷移到本州島之後,許多倭人加快了速度,開始長途跋涉,向津輕海峽率先地奔去。因爲漢軍公佈,前幾批優先到達的津輕海峽的,可以享受最先挑選蝦夷島領土的權利,這讓許多倭人是趨之若鶩。。

第554章 炎攸之爭第885章 井陘口第577章 出大事了第95章 另闢蹊徑第99章 試驗第1058章 轘轅關第864章 兵圍晉陽城第1077章 楊駿投誠第947章 處決第1251章 高句麗第966章 姜維的雄心第224章 攻陷第1063章 強渡黃河(一)第488章 又遇潛逃者第972章 談判的結果第1086章 一家團聚第1285章 無情碾壓第378章 街亭之戰(七)第1028章 一物降一物(下)第93章 黃金城第794章 兩腳羊第112章 退守劍閣第431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中)第671章 再戰蒲阪津第1096章 驚出一身的冷汗第465章 順水東下第243章 憂患重重第429章 激烈巷戰第1001章 見死不救第883章 攻城第1065章 強渡黃河(三)第107章 中策第196章 爭論第1331章 進軍荊南第877章 誰來摘桃第1189章 喬裝第1283章 完虐狗怒國(上)第359章 棋逢對手第307章 過草地(二)第1129章 枉費心機第325章 說客第91章 插翅也難飛第864章 兵圍晉陽城第1148章 姜維殞落第32章 春搜第1047章 黃河防線第1007章 重回冀州第954章 激戰葦澤關(下)第1180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680章 雞肋第205章 遺體第737章 日搶三關(二)第259章 宣崇門之變(下)第362章 幕後的真兇第594章 繼續南下第900章 鐵三角第1087章 離情苦短第697章 軒然大波第134章 宿營清川口第204章 諸葛瞻身殞第175章 當個親兵第416章 不一樣選擇一樣的結局第601章 禿髮樹機能的野望第201章 激戰青陽浦第887章 抱犢山第1212章 再回冀州第1210章 三年伐吳大計第1355章 抗旨不遵第357章 集結號第859章 再戰界休第652章 圍而殲之第613章 反伏擊第1213章 慕容涉歸第228章 附在大樹上的蛀蟲第1114章 老對手第266章 從涪城撕逼到雒城第1064章 強渡黃河(二)第776章 老爺嶺第563章 兵圍晉王宮第546章 搶親?第370章 第二個馬謖第1307章 弒君(上)第704章 北地胡第744章 夜奪五寨(二)第628章 節外生枝第215章 做個交易如何第396章 聲東擊西第1277章 三韓歸附第660章 蒲阪津第186章 永安之變(上)第641章 三危山第327章 隴西急報第812章 誘敵深入第958章 新野第325章 說客第804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下)第198章 應敵之策第899章 心生絕望第973章 揮兵東進第949章 張良計,過牆梯
第554章 炎攸之爭第885章 井陘口第577章 出大事了第95章 另闢蹊徑第99章 試驗第1058章 轘轅關第864章 兵圍晉陽城第1077章 楊駿投誠第947章 處決第1251章 高句麗第966章 姜維的雄心第224章 攻陷第1063章 強渡黃河(一)第488章 又遇潛逃者第972章 談判的結果第1086章 一家團聚第1285章 無情碾壓第378章 街亭之戰(七)第1028章 一物降一物(下)第93章 黃金城第794章 兩腳羊第112章 退守劍閣第431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中)第671章 再戰蒲阪津第1096章 驚出一身的冷汗第465章 順水東下第243章 憂患重重第429章 激烈巷戰第1001章 見死不救第883章 攻城第1065章 強渡黃河(三)第107章 中策第196章 爭論第1331章 進軍荊南第877章 誰來摘桃第1189章 喬裝第1283章 完虐狗怒國(上)第359章 棋逢對手第307章 過草地(二)第1129章 枉費心機第325章 說客第91章 插翅也難飛第864章 兵圍晉陽城第1148章 姜維殞落第32章 春搜第1047章 黃河防線第1007章 重回冀州第954章 激戰葦澤關(下)第1180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680章 雞肋第205章 遺體第737章 日搶三關(二)第259章 宣崇門之變(下)第362章 幕後的真兇第594章 繼續南下第900章 鐵三角第1087章 離情苦短第697章 軒然大波第134章 宿營清川口第204章 諸葛瞻身殞第175章 當個親兵第416章 不一樣選擇一樣的結局第601章 禿髮樹機能的野望第201章 激戰青陽浦第887章 抱犢山第1212章 再回冀州第1210章 三年伐吳大計第1355章 抗旨不遵第357章 集結號第859章 再戰界休第652章 圍而殲之第613章 反伏擊第1213章 慕容涉歸第228章 附在大樹上的蛀蟲第1114章 老對手第266章 從涪城撕逼到雒城第1064章 強渡黃河(二)第776章 老爺嶺第563章 兵圍晉王宮第546章 搶親?第370章 第二個馬謖第1307章 弒君(上)第704章 北地胡第744章 夜奪五寨(二)第628章 節外生枝第215章 做個交易如何第396章 聲東擊西第1277章 三韓歸附第660章 蒲阪津第186章 永安之變(上)第641章 三危山第327章 隴西急報第812章 誘敵深入第958章 新野第325章 說客第804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下)第198章 應敵之策第899章 心生絕望第973章 揮兵東進第949章 張良計,過牆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