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儒劫

秦淮南岸,烏衣小巷。

瓊樓玉閣,舞榭歌臺,鱗次枳比。

李白,崔顥,劉禹錫,杜牧,李商隱,韋莊,唐時最著名的詩人曾來此一遊。

王安石,周邦彥,朱敦儒,薩都剌,宋時最出衆的詞人曾來此懷古。

千古名巷,幾經興衰……

“唉!”

一穿着儒衫、氣度非凡的老者,面色淡然,眼波微悲的看着自家灰瓦粉牆,雕樑畫棟的宅院,長嘆一聲:“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聲音,顫巍。

此人,乃天下文宗,儒林大家黃道益。

幸運躲過了上次禍及江南的大清洗,原本以爲可以消弭災厄。

卻不想,終究還是躲不過……

其女嫁入山東孔家,孔家與琅琊王氏爲舊有親。

只因這一點干係,橫難便再度從山東燒回了金陵。

剛剛平息了沒二日的大清洗,再度燃起。

作爲“災源”的黃家,第一個,被抄家流放。

滿府悲聲。

唯一值得慶幸的,這一輪抄家,與上一輪抄家相同。

除非死賴着不走,反抗鬧事,否則,只要在限定的時間內離府,就不會有人催逼。

更不會有人打罵。

甚至,連私藏財產都不理會,在限定時間內,也不禁出入……

只要不帶箱籠,不要再想着變賣財產,不跑路即可。

也沒機會帶了,各家的賬房銀庫最先被控制住。

其餘的一點私房,又值當什麼……

也正因此,黃道益纔有時間,再度憑弔一番祖宅……

“父親……”

忽然,一個同樣穿着儒衫的中年人,步履踉蹌的走過來,雙眼通紅,面色哀絕。

“我儒家修身齊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雖離故土遠行乃哀事,然黑遼亦是華夏之土。

耕讀傳家,亦可爲也。

汝緣何悲慼至斯?”

黃道益淡淡的道。

中年人爲其子,名喚黃昌,他躬身哽咽道:“父親,岳丈,岳丈他老人家,去了……”

黃道益聞言,波瀾不驚面色終於發生了變化,眼眸眯起,沉聲道:“滄月公雖好杜康,然身體素來康健。

上旬日,我尚與其相會,他怎會忽然故……”

話未說完,想到了什麼,眼神一滯……

黃昌悲慼道:“岳丈他老人家留絕筆言,生於烏衣巷,長於烏衣巷,不求功名利祿,只愛讀書喝酒。

一生足矣,焉能受辱於匹夫之手?”

最後一言,黃昌悲絕吼出!

黃道益聞言,面色蒼白,一瞬間,又老了許多。

倒不是因爲老友故去,而是因爲他在獨子眼中,看到了死意。

儒家尚死,敬死。

死者爲大。

只是……

黃道益看着資質絕佳更甚於他的兒子,嘆然道:“昌兒,生死是小,道統爲大。

張子言:我輩儒生,當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往聖之絕學,總歸需要儒生來傳遞。

此儒家浩劫之日,滄月公以身死爲快,卻也埋沒了多少聖道。

若黃家真要有人,需一死而證清名,爲父希望那個人,不是你……”

“父親!!”

黃昌聞言,聽出黃道益言中之意,震撼的看着黃道益,悲痛道:“兒子豈敢逼老父去……父親乃天下尊崇的大儒,當可傳繼往聖絕學。”

言語中,存着濃濃的殉道死意。

黃道益笑的沉重,道:“昌兒,你難道還看不透嗎?活着,要比死去更難啊。

你就忍心,讓爲父一人,扛起聖道之重?

黃家藏書閣內的孤本,爲父一人,無論如何都記不全啊。”

“父親……”

黃昌淚流滿面,看着黃道益道:“我等從未爲惡,友善鄉民,連官也不去做,不爭權奪利,只耕讀傳家,修身養性。

黃家滿門皆君子!

緣何,要罹此厄難?”

黃道益聞言,眼中閃過一抹茫然,搖頭道:“我觀慈園那位,雖行事跋扈張揚,不敬儒道。

可是……

並非暴虐之人。

實在想不出,爲何他會行此株連之事。”

“老爺,老爺……”

父子二人正說着話,就見老管家黃鐘倉惶跑來。

黃家之輩,縱然僕役婢女,都能熟讀經典,管家更是通曉四書五經,堪稱大家。

行事言談,從來遵禮。

何時見過這等姿態?

“何事?”

黃道益驚問道。

黃鐘老淚縱橫,身子顫慄,眼中大驚恐,哽咽道:“老爺,隔壁趙家、李家、公羊家的幾位老爺,還有夫子廟街的仇老爺、王老爺、孫老爺……他們,他們……”

“他們怎麼了?”

黃道益聲音顫抖問道。

黃鐘大哭道:“這些老爺,他們,他們本想趁着出門祭祖之時,乘舟遠去,尋一桃源之地藏身,等倒行逆施之賊死絕了再出來。

卻不想還未上船,就被那些惡人抓住,這些老爺,悉數……悉數被殺了頭啊!”

“噗!”

黃道益聞言,一口鮮血噴出,落在白色的儒衫上,恍似朵朵梅花,悽然……

這些人,都是當世大儒,天下文華所在啊!!

他們,何罪之有?!

蒼天,不公!!

……

“賈環,非要如此嗎?”

在沿江工廠巡視的隆正帝,負手立於長江邊,嘆息一聲問道。

一次斬殺如此多天下名望的大儒,連他心裡都有悸動。

退二十年,這些人聯手上書,甚至都能左右太上皇贏玄的主意。

滿朝當朝諸公,都要尊重他們的意見。

可如今……

竟被賈環下令,盡數斬殺。

賈環站於隆正帝身旁,落後半步,輕聲道:“陛下,這些人名望越高,越留不得。

他們對新政之敵視,深入骨髓,百般詆譭。

再加上影響力太大,若是放任,必埋黨爭禍根。”

“可是你這般殺,豈不是讓其他人更怕你,也更恨新政?”

隆正帝挑眉道。

賈環淡淡一笑,道:“他們若投入新政倒也罷,若不然,最多三五年,他們再看人間,已經不是他們熟悉的世間了。

到那時,無論他們恨不恨,都沒什麼關係。”

隆正帝聞言,看了眼沿江兩岸林立的工廠作坊,點點頭道:“這倒也是,百姓們愈發富足了,對他們的敬畏心也就不存了。”

賈環譏笑了聲,道:“他們到現在也想不明白,他們何罪之有。口口聲聲耕讀傳家,家風清正。

卻從未想過,他們的耕讀,是靠免稅賦徭役的功名,收投獻之土地,招佃戶奴僕去耕。

這些人不事生產,只理直氣壯的寄生在朝廷和百姓身上,吸血滋養,還整日裡故弄玄虛,指摘朝政,清談誤國。

這樣的人不亡,皇朝焉能不敗?

一代又一代,總是這樣循環。

臣不懷疑若有外敵踏破中原時,他們中有人會跳江殉國,或是舉家反抗,寧死不降。

歷朝歷代,都有這樣的風骨人物。

臣欽佩之。

但是,卻也奇怪爲何從沒人想過,這些人,也是致使國運衰敗的那羣人之一。

一碼歸一碼……”

隆正帝道:“那你又爲何將他們的典籍,都讓人好生收藏起來?一把火燒了不更好?”

賈環呵呵笑道:“書中的道理其實許多都是沒錯的,都是我華夏文明的瑰寶……

陛下不用這樣看臣,臣承認典籍之正,和殺那些人並不矛盾。

前明聖人王陽明,宣知行合一,與宣知易行難的朱熹對立。

講道理,誰心裡都知道王陽明說的對。

實踐和真理並行纔是王道,纔是正道。

可是您看看這世間,到底還是朱熹的理學大興天下。

緣何?

就是因爲他們讀書人,大都讀的明白,卻做不到。

而且他們讀書科舉,只是爲了書中的黃金屋,顏如玉和千斤慄。

千里做官只爲財嘛。

所以,儘管書裡的道理其實大都是正確的,但讀書人本身卻從沒做到。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三歲稚童都會背,可哪個士子真心憫農?

便是這個道理。

從他們的根兒上說,朱熹爲什麼宣知易行難?

因爲他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結果自己個兒又招惹尼姑,又招惹兒媳,所以就叫知易行難。

他知道,但做不到,知行不一。

而臣之所以讓人將典籍收好,是希望日後能對萬民的教育有利。

安排人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工廠作坊可以使百姓富庶,這些典籍用的好,卻可教化百姓德行。

兩者不可偏頗。”

“這麼說來,你還是要讓儒家子弟做官?”

賈環點點頭道:“就目前而言,只能如此。但肯定和之前的儒家子弟不同……”

隆正帝譏笑道:“朕還以爲,你會打算讓那些工廠作坊頭頭參政。”

賈環面色肅然道:“臣從沒這種打算,也不允許他們參政。

尤其是那些私人工廠作坊,更不可放縱!

前朝晉商之禍,臣一日不敢或忘。

商人天生謀利,這是本質。

所以,不可託付於權柄。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思想,灌輸了華夏千百年。

不能給有錢的人再加權,否則,必生亂事。

可以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給他們尊嚴,但政事,最好少參與。

尤其是商賈!”

“你能想到這一點,朕就放心了。”

隆正帝面色滿意的看着賈環,叮囑道:“不止大秦要如此,去了海外,同樣如此。

你啊,太過重情義。

是好事,但亦有隱憂。

將好處一點不保留的分給了那幾家……

你在時,自然極好。

他們那幾家感你情義,受你恩惠良多,自然擁護於你。

可再過百年,你不在了,怎麼辦?

朕斷言,若不從頭羈縻,到時候必生大亂!

需記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以,海外的規矩,從開始就要立好。

大秦內,以贏秦天家爲主。

四海外,則以你賈家爲主。

哪邊都不能亂,否則,牽一髮而動全身。

賈環啊,事關億萬百姓的命運,不可心慈手軟,更不可兒戲。”

賈環點點頭,從後面蘇培盛手中接過斗篷,替隆正帝披上後,笑道:“陛下放心,臣心裡有數……

陛下,臣準備以銀行的名義,將官府抄家得來的田宅,全部以正常市價買下來。

再多建些宅子,用來安置從外省遷移過來的百姓。”

“外省?”

隆正帝皺眉道:“你要從哪裡移人?”

賈環笑道:“從關中,或者,八桂之地。反正,多是貧苦之地。

那裡的百姓,只能靠着幾畝貧瘠劣田爲生,苦不堪言。

咱們這裡如今空出來了那麼多宅子田地,何不惠及於民?

又可解工廠作坊用工荒的難處。”

“賈環,那可不是小數目啊?”

隆正帝被賈環的計劃驚住了,道:“而且,你將那些高官士紳的豪宅,給百姓住?”

不是他看不起自己的臣民,但這裡面涉及國禮。

他愛民,但卻不能看着天下秩序混亂。

賈環搖頭笑道:“那些大宅子是留出來,做獎勵的。

譬如,誰能改進工藝,提高生產。

或是誰能發明出好技藝,再者誰能管理好工廠……

都是給傑出的人住。

尋常工人,就只能在城外普通宅第裡住。

絕對的公正,反而是一種不公正,喪失了進步的動力。

陛下您想啊,從外面遷移來的百姓,一開始對居住要求肯定不高。

原本能寬寬綽綽住三五人的四合院,現在可住十幾人。

如此就能安置一大批。

臣另外再讓人建一些,那麼百萬人可置!

金陵如此,其他大城亦如此。

將貧瘠之地的百姓,接入繁華之地。

不用幾年,整個大秦的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

日子好了,就會多生,人口便會暴漲……”

隆正帝抽了抽嘴角,道:“賈環,一座城池的容納量,終究是有數的。

金陵移民百萬,差不多已至極限。

再生百萬,怕是會擁擠非常。

不要出了亂事。”

賈環嘿嘿笑道:“陛下,您當臣真是菩薩心腸,給大家免費分房啊?

住了咱的房,就要聽指派!

到時候會有大批人被調去海外出差的……

要是沒這些房,好些人都會覺得故土難離,不願出海。

有了這些房,他還能不去?

他敢!

等到了海外,會發現原來海外之地如此寬敞富饒,還有大屋子住。

嘿嘿,便能在外面安下根來。

有秦民在,那裡便是大秦的封國。”

“好奸詐的混帳!”

隆正帝瞪了賈環一眼,笑罵道。

賈環哈哈一笑,從後面推過輪椅,道:“陛下,該歇會兒了,久站對您龍體不好。

您啊,就安心在江南巡視受用吧。

看看大秦秀麗的江山。

其他的事,先讓臣去辦,辦差了您指正指正就是。

臣可指望着您老長命百歲,還想讓您替臣在後方掠陣呢。

不瞞您說,這世間除了陛下您信臣,縱着臣這般幹,其他人怕都以爲臣是瘋子……

沒您看着,臣一離開大秦,大秦一準生亂。

不管是十三王還是張廷玉,怕都等着咱們君臣完蛋,然後撥亂反正呢。

咱可萬萬不能給他們這個機會啊!

所以,您可一定要好好將養龍體!

這工廠作坊看的差不多了,明兒臣侍奉您去金陵名景逛逛?

總要嚐遍金陵名菜吧?”

“哼哼!怪道你這般孝順,朕原看你這孝心就不純!

果不其然,原來你是想指使朕給你做事,怕十三弟和張廷玉出手對付你。”

“天地良心啊陛下!臣這樣的蓋世英雄,還怕他們那種小嘍囉?”

“放屁!你敢動他們,天下立刻大亂!

如今這天下的一半罵名在你身上,一半,不,一大半罵名卻在他們身上呢!

清理儒教的罵名,都讓人家給你背鍋了,你還說人家?

厚顏無恥!

張廷玉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了,怎麼遇到了你這麼個妖孽!”

“陛下,您真真是……誇讚臣了啊!”

“快閉嘴!塊被你氣死。去,推朕去那邊瞧瞧……”

“陛下,那邊看過了啊,就是幾個泥腿子挑了自家種的菜在糖廠門口賣。

您說這些刁民,也不知從哪學到的法子,這分明是臣當年賣菜時用的法子,他們居然學到了。

臣一會兒搶他們一婁菜,出口氣!

忒不講道理了……”

“再放屁老子捶你,快走!”

“哈哈哈!得勒,咱們走着!”

……

第609章 18個孩子第804章 遠謀第636章 淵源第840章 期待第640章 扇面兒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玉鐲第677章 死境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三年……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告密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燦如夏花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牛府赴宴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她是誰?第993章 愚蠢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嬌寵第一千零九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763章 使壞第九十一章 沒反應第五百八十一章 驚呼聲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賈蒼殺人事件第418章 0年武威第984章 不大吉利吧?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落寞第一百一十二章 心動第一百二十章 恩重第329章 帝王第六十一章 擺平第529章 交好第434章 王夫人的打算第十八章 姐姐第451章 莫須有!第二百三十四章 靖海侯第600章 面子第822章 因禍得福第806章 圈子,派系第766章 708落第907章 是……報仇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讓路第一百八十九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807章 水月庵事件第641章 爭吵第一百零一章 厭惡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環哥兒,咱們反了吧……第895章 宮變第850章 撕破臉皮!第614章 咦?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守得住麼?第569章 小露不凡第二百三十五章 福船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悔青腸子第367章 雞腿第777章 濺起的血花第一百一十八章 請罪第971章 沒想到,你竟是這樣的林姐姐第一百五十一章 翻天第538章 哄第565章 天理第601章 習慣就好第859章 變故,平息……第790章 傻子第918章 信,說親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都什麼玩意兒?第663章 極甜第499章 說情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險第二十六章 三爺要浪子回頭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敬酒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慈園,半月第三十四章 初見焦大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公公只管來傷我第一百零三章 靠山第339章 規勸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慎終追遠第924章 寒塘渡鶴影第490章 狠辣第653章 大開眼界第951章 解除危機!!第689章 太簡單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這就完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蟲兒飛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汝欲爲曹孟德乎?第853章 1萬2!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又贏了……第二百零九章 大急!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尤氏姊妹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大婚 十第607章 好處第788章 絕殺第983章 說親第719章 陰沉第569章 小露不凡第496章 2史第三百零五章 教誨 二第497章 太黑暗第695章 最長的1夜 1第368章 告密第684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義憤!第一百四十四章 思量第356章 行家法!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木馬
第609章 18個孩子第804章 遠謀第636章 淵源第840章 期待第640章 扇面兒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玉鐲第677章 死境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三年……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告密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燦如夏花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牛府赴宴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她是誰?第993章 愚蠢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嬌寵第一千零九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763章 使壞第九十一章 沒反應第五百八十一章 驚呼聲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賈蒼殺人事件第418章 0年武威第984章 不大吉利吧?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落寞第一百一十二章 心動第一百二十章 恩重第329章 帝王第六十一章 擺平第529章 交好第434章 王夫人的打算第十八章 姐姐第451章 莫須有!第二百三十四章 靖海侯第600章 面子第822章 因禍得福第806章 圈子,派系第766章 708落第907章 是……報仇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讓路第一百八十九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807章 水月庵事件第641章 爭吵第一百零一章 厭惡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環哥兒,咱們反了吧……第895章 宮變第850章 撕破臉皮!第614章 咦?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守得住麼?第569章 小露不凡第二百三十五章 福船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悔青腸子第367章 雞腿第777章 濺起的血花第一百一十八章 請罪第971章 沒想到,你竟是這樣的林姐姐第一百五十一章 翻天第538章 哄第565章 天理第601章 習慣就好第859章 變故,平息……第790章 傻子第918章 信,說親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都什麼玩意兒?第663章 極甜第499章 說情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險第二十六章 三爺要浪子回頭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敬酒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慈園,半月第三十四章 初見焦大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公公只管來傷我第一百零三章 靠山第339章 規勸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慎終追遠第924章 寒塘渡鶴影第490章 狠辣第653章 大開眼界第951章 解除危機!!第689章 太簡單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這就完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蟲兒飛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汝欲爲曹孟德乎?第853章 1萬2!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又贏了……第二百零九章 大急!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尤氏姊妹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大婚 十第607章 好處第788章 絕殺第983章 說親第719章 陰沉第569章 小露不凡第496章 2史第三百零五章 教誨 二第497章 太黑暗第695章 最長的1夜 1第368章 告密第684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義憤!第一百四十四章 思量第356章 行家法!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木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