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當仁,不讓與師

李淳風拿過王大錘畫的日食示意圖,仔細的看了看,不由得大喜過望。

“好小子,真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啊!爲師都沒有搞明白的事情,竟然被你給pò jiě了。”李淳風興奮的拍打着王大錘的肩膀,對他讚不絕口。

“李愛卿,可否把王縣男畫的圖給朕呈上來,讓朕也瞧瞧?”李世民一看李淳風的反應,立刻對王大錘的示意圖大感興趣。

皇上要看,別人自然不敢拒絕他的要求了,趕緊將示意圖遞給郭仁,然後由郭仁呈給李世民。

李世民一看,圖上將日食形成的過程畫的清清楚楚,讓人一看一目瞭然,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哈哈……,王縣男,你可真是無所不知啊,給朕說說你是如何知道日食的形成原因的?”李世民心病已去,立刻喜笑顏開。

“回稟陛下,臣之所以能夠知道日食形成的原因,其實非常的簡單,那是因爲臣善於總結觀察這世間萬物的規律。”王大錘挺了挺胸膛,傲然的說道。

“噢,只是因爲你善於觀察總結萬物的規律,因此就弄明白了別人不知道的東西?”李世民好奇的追問。

“是的,陛下,這世間萬物都有這一定的規律,只要發現了其中的規矩,很多事情就不再奇怪。”

大殿上的其他人,聽了王大錘的話,也都不由的沉思了起來,有的恍然大悟,有的疑惑不解,也有的似懂非懂。

不管怎麼樣,李世民總算是找到了一個自我安慰的藉口,這日食就是自然現象不是什麼不祥之兆,所以並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老天爺不高興了。

“王縣男年紀雖幼,但是卻聰慧不凡,今日替朕解惑,朕以爲值得嘉獎!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陛下英明,臣等附議。”

……

說起來,歷史上還有一個關於日食的故事有很多。

在中國歷史上,很早就設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進行天象的觀測了。其目的,一是瞭解日、月的運行規律,制定儘可能精密的歷法以滿足農業社會從事農耕的需要;第二個原因比較複雜,中國古代占主導地位的思想是“天人合一”觀念,這種觀念認爲,“天”是一個有意志、有人格的神,天帝支配着人間,在支配過程中,天帝經常通過星象上的變化給人間以預兆和警告,因此,各代朝廷都有龐大的司天機構日夜監視這些天象的變化。

天文官作爲人間君王“通天”的媒介和信使,地位和威望都非同一般。由於天文官舉足輕重的位置,朝廷對於天文官的期望往往很高,天文官也時刻不敢懈怠。

話說夏朝之時,第四位君王仲康時代,國勢剛從前朝太康時代的dòng luàn中恢復過來,朝廷內外很有些“中興”的氣象。

這年的金秋季節,麥浪滾滾,晴空萬里,農民們正在田裡收穫一年的勞動果實,中午時分,人們突然發現,原本高懸在天空光芒四射的太陽,光線在一點點減弱,彷彿有個黑黑的怪物在一點點地把太陽吞吃掉——這是“天狗吃太陽”了!

百姓們面對突如其來的兇險天象,個個驚恐萬狀,急忙聚集起來敲盆打鑼,按過去的經驗,這樣就可以把天狗嚇走。

對這一天象最爲恐懼的還是朝廷和天子,因爲“天狗吃太陽”預示着國家將有災難發生,可能會危及帝王的地位或生命。那時,朝廷已經形成一套“救日”儀式,每當發生“天狗吃太陽”時,監視天象的天文官羲和要在第一時間觀測到,然後立刻以最快的速度上報朝廷,隨後天子馬上率領衆臣到殿前設壇,焚香祈禱,向上天貢獻錢幣以把太陽重新召回。可這次,時間過去了好久,大家眼看着太陽一點點消失,無盡的黑夜就要籠罩大地了,文武百官和仲康大帝都已聚到宮殿前了,卻獨不見羲和的身影。已經錯過了最佳救護時間,仲康大帝顧不得多想,連忙主持開始了救護之禮。

殿內殿外一片忙亂,宮中樂官急急忙忙敲響了救日的鼓聲,主管錢幣的官匆匆地趕往錢庫去取錢,其他官員也慌慌張張跑來跑去安排儀式,這時天色越來越暗,突然,天地一下子陷入黑夜,幾步之內難辨人影,太陽被天狗徹底吞吃了。仲康大帝率衆官跪倒在地,一遍遍地乞求上天寬恕,這一瞬間,人人心中都十分恐懼,心想因爲沒有及時救護,太陽可能永遠不出來了,大夏王朝的末日到了。

不知過了多久,就在人們感到徹底絕望時,太陽的西邊緣露出了一點亮光,大地也逐漸明亮起來,日盤露出得越來越多,天狗終於把太陽吐出來了!仲康大帝和文武百官這才舒了一口氣。

到了殿上,跪倒在天子面前,羲和還是混混沌沌,不知幾分人事。仲康大帝問明情況,才知原來是羲和酗酒誤事,頓時大怒,立刻下令將羲和推出斬了首。

這個故事記錄在中國最早的一本歷史文獻彙編裡,這是國人第一本書,所以名字就叫《書》,到漢代被稱作《尚書》,意思是“上古之書”,後因爲成了儒家的重要經典,又被稱作《書經》。其中《胤徵篇》說:

“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師,羲和廢厥職,酒荒於厥邑……乃季秋月朔,辰弗集於房,瞽奏鼓,嗇夫馳,庶人走。羲和屍厥官,罔聞知,昏迷於天象,以幹先王之誅。”

第884章 諸葛亮vs趙普第104章 看書魔怔的太子第477章 天下之大,卻沒有我容身之地第567章紅薯第692章 沈地北第696章事成第858章 陳小姐的計劃第217章 開幕儀式第435章 武氏遺孤的身份第711章 1新婚之夜第700章出兵第258章 不想遺憾第403章 爲了皇位不擇手段第291章 還是王爺厲害第472章陳國亂了第729章遇險第694章 甕中捉鱉第601章 沉重的戶部第270章 懷疑任何人第559章 願者上鉤第633章 陰謀詭計第642章 扭轉乾坤第675章周攻打唐第546章收華佗第418章 雙手抱頭,全部蹲下第626章 合謀第204章 伉儷情深第364章 十六王好運第676章 詐營第456章 福王要造反第445章 滕王造反第778章 據城以守第832章 大戰之前第391章 李成軒裝病第512章漢軍兇猛第873章 馬周冒險第683章 大旱第34章 逛長安第452章 不良帥的查問第662章矛盾第24章 陪先生去長安第721章 諸國分析第86章 賞封縣男第7章 一碗粥的故事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 美人計第894章 擊敗突厥第598章 周言出獄第471章 失望至極第428章 引蛇出洞第762章 打消念頭第129章 案件有進展第248章 刺客案(2)第799章 伍天賜戰楚霸王第313章 替死鬼第679章 陰魂不散第868章 這老粗是誰第64章 視察超市第758章 回京第415章 你知道我爲什麼幫王爺第177章 王大錘的忽悠大法第515章擊敗漢軍第553章上元節第658章 樑國使臣第325章 棘手的事情第527章立下功勞第69章 幸福很簡單第254章 精美絕倫第198章 白血病第690章 吐谷渾第182章 命懸一線第511章 寵妻狂魔李成軒第171章 救人第189章 絡繹不絕的拜訪者第384章 甄陀羅第129章 案件有進展第198章 白血病第508章擊敗趙雲第794章 滅秦第624章 賜婚第245章 西嶺月(5)第628章水戰第696章事成第613章造船第284章 豔福不淺第348章 倒背如流第442章 你想我退婚嗎?第576章呂后的執念第889章 玉兒第885章 何人領兵第684章 胡州第921章 保不保第114章 被遺忘的系統第586攻打劉如意第613章 送豬油第219章 正式比賽(二)第883章 諸葛亮的目的第430章 誅九族第739章紅衣大炮第400章 雷霆雨露,都是君恩第587章 三國大比
第884章 諸葛亮vs趙普第104章 看書魔怔的太子第477章 天下之大,卻沒有我容身之地第567章紅薯第692章 沈地北第696章事成第858章 陳小姐的計劃第217章 開幕儀式第435章 武氏遺孤的身份第711章 1新婚之夜第700章出兵第258章 不想遺憾第403章 爲了皇位不擇手段第291章 還是王爺厲害第472章陳國亂了第729章遇險第694章 甕中捉鱉第601章 沉重的戶部第270章 懷疑任何人第559章 願者上鉤第633章 陰謀詭計第642章 扭轉乾坤第675章周攻打唐第546章收華佗第418章 雙手抱頭,全部蹲下第626章 合謀第204章 伉儷情深第364章 十六王好運第676章 詐營第456章 福王要造反第445章 滕王造反第778章 據城以守第832章 大戰之前第391章 李成軒裝病第512章漢軍兇猛第873章 馬周冒險第683章 大旱第34章 逛長安第452章 不良帥的查問第662章矛盾第24章 陪先生去長安第721章 諸國分析第86章 賞封縣男第7章 一碗粥的故事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 美人計第894章 擊敗突厥第598章 周言出獄第471章 失望至極第428章 引蛇出洞第762章 打消念頭第129章 案件有進展第248章 刺客案(2)第799章 伍天賜戰楚霸王第313章 替死鬼第679章 陰魂不散第868章 這老粗是誰第64章 視察超市第758章 回京第415章 你知道我爲什麼幫王爺第177章 王大錘的忽悠大法第515章擊敗漢軍第553章上元節第658章 樑國使臣第325章 棘手的事情第527章立下功勞第69章 幸福很簡單第254章 精美絕倫第198章 白血病第690章 吐谷渾第182章 命懸一線第511章 寵妻狂魔李成軒第171章 救人第189章 絡繹不絕的拜訪者第384章 甄陀羅第129章 案件有進展第198章 白血病第508章擊敗趙雲第794章 滅秦第624章 賜婚第245章 西嶺月(5)第628章水戰第696章事成第613章造船第284章 豔福不淺第348章 倒背如流第442章 你想我退婚嗎?第576章呂后的執念第889章 玉兒第885章 何人領兵第684章 胡州第921章 保不保第114章 被遺忘的系統第586攻打劉如意第613章 送豬油第219章 正式比賽(二)第883章 諸葛亮的目的第430章 誅九族第739章紅衣大炮第400章 雷霆雨露,都是君恩第587章 三國大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