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

當天晚上,王家燈火通明,到處都是歡聲笑語,兒子做了開國子爵,現如今女婿也中了進士,王富貴兩口子自然高興的不得了。不但給前來報喜的發了紅包,就是府裡的下人也都跟着沾光了,統統都有賞錢。

當天雖然送禮的不少,不過都是街坊鄰居,到了第二天,上門送禮祝賀的人更多。當然了這些rén dà多數是衝着王大錘的面子來的,畢竟李柏然雖然高中一甲二名,可是在長安城裡的熟人並沒有幾個。

同時皇上今年要親自殿試的消息一公佈,立刻在讀書人之間引起一陣喧譁。

要知道這個時候科舉制度纔剛創立不久,所以並不完善。殿試並沒有定製,就算是科舉也是一年一次,除此之外還很多由皇帝特地專門舉辦的恩科。當然,到了唐朝中後期,皇帝親自殿試就漸漸的成了慣例。

皇帝親自殿試,那將來就可以說是天子門生,說出去也倍有面子,將來做了官,在同僚面前也會不自覺的被人高看。

皇帝要是看中你,那你可就真的發達了。所以對於這次考中的考生來說,參加殿試是一次在皇帝面前展現自己的絕佳時機。只要殿試的時候,讓皇上看中了,那後來者居上也不是不可能。

王大錘家前來祝賀的人多,那王勃身爲王珪的親侄子,又中了榜首,前來道喜的人就更多了,畢竟能夠在萬千學子中獨佔鰲頭,那將來的成就一定不會低到那裡去,更何況王勃還有王珪這樣的朝廷重臣在後面扶持。

根據歷史記載――王珪{570-639年},字叔玠,扶風郿{今陝西眉縣}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樑尚書令王僧辯之孫。

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入召秘書內省,授爲太常治禮郎。受叔父王頍牽連,逃遁終南山。唐朝建立後,歷任世子府諮議參軍、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爲隱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後因楊文幹事件被流放嶲州。

貞觀年間,徵召回朝,歷任諫議大夫、黃門侍郎、侍中、同州刺史、禮部尚書、魏王老師,封永寧郡公。貞觀十三年,病逝,追贈吏部尚書,予諡號爲懿。

現如今是貞觀六年,王珪目前是侍中,官居三品,也算是位高權重,皇帝近臣。

不過他已經老了,對自己的職位倒是不怎麼看中,心裡的希望就是他們王家後輩子弟中能夠有人有出息,光耀門楣。所以,這一次侄子王勃高中榜首,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喜事。

王家後繼有人,將來就算是到了九泉之下,面對列祖列宗的時候也不算無顏以對。

“子安,這次你能高中榜首,叔叔真是替你高興。陛下特地準備親自殿試你們,這樣的好機會可不多,所以這幾天你就好好在家複習準備,千萬不能馬虎大意。”王珪語重心長的對自己的親侄子王勃說道。

“多謝叔叔誇讚,侄兒一定戒驕戒躁,好好在家裡爲殿試做準備,絕不給叔叔丟臉。”王勃雖然才十六歲,可是爲人十分的聰敏,自然明白自己叔叔王珪不讓他出門也是爲自己好。

“好孩子,不愧是我王家的麒麟兒,只要你肯用心努力,叔叔我在後面再使使勁,等到我老了的時候,你也就可以獨擋一面了。我們王家以後能不能在長青下去,可就全指望你了。”

“子安自幼受叔叔教誨,絕不辜負叔叔的厚望。”

“好好好,叔叔相信你。不過你的幾個堂兄弟不爭氣,一個個的不學無術,他們要是有你一半的懂事,我也就放心了。”

對於自己的侄兒能高中榜首,王珪的心裡非常的高興欣慰。這些年自己一天天老去,王家後輩子弟卻沒有一個爭氣的,王珪也是心裡一直憋悶,現如今也算是長出一口氣。

……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喜幾家愁。科考中第的學子,自然是喜上眉梢;對於那些落榜的學子來說自然是傷心難過,憤憤難平。

要說唐朝的科舉制度,由於時間尚短,所以很多地方還不完善,也是存在着幾項弊端。

1、臺閣近臣擁有舉薦權,可以直接影響到考生是否中舉。因此開考之前考生需要多方奔走,拜訪達官貴人,結交社會名流,獻上自己精心準備的詩賦文稿以期獲得賞識與引薦,這種公薦制度極易導致徇私舞弊,恩師與門生容易結成派系,對缺乏門路和社會關係的士子確實是一種打擊。

2、唐朝科舉制度並不完善,對於考官與考生、監考官與考生、師徒關係都沒有采取回避制度,糊名制度也未普遍推行,極易導致考場舞弊現象。對於舞弊現象的懲處力度也遠遠不及後世。官僚聯合操縱科舉,連皇帝也莫可奈何。

3、考試內容過於重“詩賦”而輕“經義”,也是,這是選官呢,又不是詩詞大會。

4、錄取人數太少。

有這些弊端的存在,也就讓很多讀書人,一再的乘興而來,掃興而歸。

年年下第東歸去,羞見長安舊主人。這是很多落第考生最真實的心裡寫照。

能夠像王勃、李柏然這樣成爲科場勝利者的,只不過是少數,更多的則是那些寂寂無名的落榜者,只不過他們無人問津罷了。

人生就像是闖關一樣,過了一關之後,依舊會有下一關再前面等着你。過了這一關,並不意味着下一關你也能順利通過,所以只有時時刻刻的努力不懈,才能讓自己儘可能的走在其他人的前面。

活着就像是逆水行舟,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一樣如此。

第391章 李成軒裝病第349章 身份更迭第660章 和親第241章鹽貴第496章 我原本也以爲你這輩子都不會騙我第340章 誰偷了鑰匙第190章 秦懷玉登門第190章 秦懷玉登門第472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771章 不好控制第273章 密室死屍第622章交換第401章 太后脫簪請罪第817章 入楚第223章 科場內外第693章臨安城第494章滅魏第844章 逼近江城第254章 精美絕倫第580章憤怒第55章 我王大錘又回來了第747章 二打一第477章司馬懿計成第534章 換將第741章出兵大周第356章 清者自清第255章 窗含西嶺千秋雪第439章 後果不堪設想第12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57章 七夕節第33章 推背第502章 我捨不得你死第391章 李成軒裝病第333章 生辰綱丟了第652章 臘肉第568章 襲營第543章瓜分第768章 魏國國策第393章 究竟是什麼秘密第657章 捉姦第543章 李商到來第157章 大鍊鋼鐵(三)第786章 等第731章震撼第611章 掌握刑部第524章 包子真好吃第599章 殺人滅口第555章招賢館第461章又一天過去了第666章 十萬大軍第895章 驅使燕王第136章 神秘男子的身份(2)第282章 王爺,我要死了第746章 樑國的機會第877章 孔明出使第526章周武眉罵街第580章憤怒第641章 頡利可汗第705章 涇州難民第596章韓信出兵第589章入蜀第873章 馬周冒險第573章 父子相見第801章 引來敵人第912章 處置突厥第520章不見第508章擊敗趙雲第315章 青梅竹馬第218章 正式比賽(一)第381章 比丘尼第508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762章 打消念頭第108章 饑民也瘋狂第303章 陳述案情第521章 觸發新任務第897章 燕王的脾氣第180章 答應下山第340章 誰偷了鑰匙第1章 睜眼嚇一跳第511章羅成計謀第518章魏國司馬第429章 一面之詞第529章 黑臉尉遲恭第149章 從頭再來第902章 信心崩潰第607章破錦城第194章 裝病第550章識破第281章 刺青第482章回京城第750章 孫思邈第673章 大雨將至第241章鹽貴第890章 初戰第790章 瓜分計劃第305章 王秋蘿第514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677章 天佑我唐第676章天花
第391章 李成軒裝病第349章 身份更迭第660章 和親第241章鹽貴第496章 我原本也以爲你這輩子都不會騙我第340章 誰偷了鑰匙第190章 秦懷玉登門第190章 秦懷玉登門第472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771章 不好控制第273章 密室死屍第622章交換第401章 太后脫簪請罪第817章 入楚第223章 科場內外第693章臨安城第494章滅魏第844章 逼近江城第254章 精美絕倫第580章憤怒第55章 我王大錘又回來了第747章 二打一第477章司馬懿計成第534章 換將第741章出兵大周第356章 清者自清第255章 窗含西嶺千秋雪第439章 後果不堪設想第12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57章 七夕節第33章 推背第502章 我捨不得你死第391章 李成軒裝病第333章 生辰綱丟了第652章 臘肉第568章 襲營第543章瓜分第768章 魏國國策第393章 究竟是什麼秘密第657章 捉姦第543章 李商到來第157章 大鍊鋼鐵(三)第786章 等第731章震撼第611章 掌握刑部第524章 包子真好吃第599章 殺人滅口第555章招賢館第461章又一天過去了第666章 十萬大軍第895章 驅使燕王第136章 神秘男子的身份(2)第282章 王爺,我要死了第746章 樑國的機會第877章 孔明出使第526章周武眉罵街第580章憤怒第641章 頡利可汗第705章 涇州難民第596章韓信出兵第589章入蜀第873章 馬周冒險第573章 父子相見第801章 引來敵人第912章 處置突厥第520章不見第508章擊敗趙雲第315章 青梅竹馬第218章 正式比賽(一)第381章 比丘尼第508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762章 打消念頭第108章 饑民也瘋狂第303章 陳述案情第521章 觸發新任務第897章 燕王的脾氣第180章 答應下山第340章 誰偷了鑰匙第1章 睜眼嚇一跳第511章羅成計謀第518章魏國司馬第429章 一面之詞第529章 黑臉尉遲恭第149章 從頭再來第902章 信心崩潰第607章破錦城第194章 裝病第550章識破第281章 刺青第482章回京城第750章 孫思邈第673章 大雨將至第241章鹽貴第890章 初戰第790章 瓜分計劃第305章 王秋蘿第514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677章 天佑我唐第676章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