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西嶺月奉旨查案

興慶宮位於長安城外郭之東,曾與大明宮、太極宮並稱“三大內”,乃一處皇家宮闕。它本是玄宗李隆基在藩時的住所,玄宗登基之後大加擴建,時常與楊貴妃駕幸至此。但在安史之亂以後,玄宗被迫退位做了太上皇,便久居於此不再過問政事。

從此之後,興慶宮漸漸成爲太上皇、皇太后的閒居之所,消失於長安城的皇權中心。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先帝順宗,他在中風之後退位於當今聖上,便是遷居到了興慶宮,半年後駕崩於此。

是以知曉內情的人都明白,皇太后這一去興慶宮,怕是再也回不來了。

後宮的quán bǐng理所應當落在了郭貴妃手中。她已經得知皇太后取消壽宴的內情,卻沒有多加置喙,反而率先在宮中開闢佛堂爲戰事祈福,美其名曰“效仿皇太后之舉”。

此舉立即贏得了聖上的青睞,她被嘉許爲“識大體、明事理、堪爲後宮之典範”。六宮妃嬪聽說之後亦不敢落後,紛紛茹素、抄寫佛經,這一舉動甚至蔓延到了宮中的女官、宮婢、宦官之中。

一時之間,後宮吃齋禮佛現象蔚然成風,得到朝廷一片讚揚之聲。

長公主府自然不能免俗,也是一連吃了七日素食。

西嶺月便在這七日的清湯寡水之中來回奔波,往返於大理寺和京兆府之間,奉旨調查安成上人遇害一案。

由於甄羅法師的緣故,聖上對此案很重視,特意下達口諭命京兆府全力協助西嶺月破案,還指名讓京兆尹武元衡親自坐鎮。

因前期一直是大理寺負責審理此案,西嶺月和京兆府官員少不得要多跑幾趟,與大理寺的人做對接,並正式接管證物。

只不過與她交接之人已經不是蔣維。西嶺月悄悄打聽過,蔣維日前已被正式撤職,理由是“查案不力”。

事到如今衆人都已心知肚明,此次是蔣維假公濟私報復李成軒,才謊稱他是幕後主使,導致君心受到矇蔽,更被甄羅法師看到聖上和福王兄弟離心。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是欺君之罪。聖上卻沒有治蔣維死罪,只下令撤職,這其中的心思就顯得很微妙了。

十月十七,西嶺月和萬年縣孟縣令最後一次來到大理寺,直奔大理寺卿的官廨,預備把此案的卷宗、兇器、驗屍結果、安國寺所有僧人的筆錄全部帶走。

因這幾日常來,西嶺月已然和大理寺卿方廷尉混熟了,再加上她是聖上欽點的查案人,方廷尉也不敢在她面前託大,便早早交代了手下,但凡西川縣主來此不必等候通報,直接進入官廨即可。

因此西嶺月也沒拘泥,與孟縣令徑直踏入官廨,正打算與方廷尉打個招呼,不料碰見他正在與一個手下說話。他好像臉色不大好,正對揮退那人說:“聖上的決定誰都改變不了,你快走吧!”

剛說罷,他猛然看見西嶺月和孟縣令站在門口,忙轉爲一張笑臉,起身迎接兩人入內。

西嶺月見他屋內有人,不曾細看,隨口說道:“方廷尉正忙啊。”話音落下,她才發現那人竟然是蔣維,頓時斂去笑意。

方廷尉見狀,忙對蔣維再次擺手,態度已是不耐煩。他前些日子告病在家,導致大理寺無主,被迫接下了安成上人的案子。如今他剛剛病癒迴歸,聖上便將寺丞蔣維撤職,還欽點了西川縣主和京兆尹接手此案,他自然覺得萬分丟臉。

而蔣維竟還敢求到他面前,想請他說服天子收回成命,這怎麼可能!

蔣維似乎也無顏再見西嶺月,見方廷尉態度堅決,便低着頭欲拱手告退。

“且慢!”西嶺月適時出言阻止,朝方廷尉說道,“此案前期一直是蔣寺丞,不,是蔣郎君負責,我還有些事想要問他,不知是否方便?”

方廷尉忙伸手請道:“縣主請問。”

蔣維也立在一旁,沒有反對。

由於原先對壁畫上的血手印推測失誤,導致西嶺月走了很多彎路,故而這一次她決定調整查案的方向,把線索對準安成上人臨終前吞下的鑰匙,還有那把遺留在現場的兇器上。

於是她詢問蔣維:“現場留下的那把刀,可查出是什麼來歷?”

蔣維也沒有隱瞞,如實答道:“是查出了一些線索。長安城共有十家鐵匠鋪子打過這種菜刀,西市另有五家商販售賣此物。那些商販的詳情,下官……草民離職前已呈給了方廷尉。”

西嶺月聽後蹙眉:“既然有這十五家鋪子的線索,當時爲何沒有查下去?”

蔣維沉默一瞬,才道:“當時尚未來得及取證,甄羅法師已經落網,案子便結了。”

西嶺月聞言倒也沒有落井下石,只對同來的萬年縣令道:“孟縣令,這十五家鋪子還請您派人一一查問,儘快給我一個結果。”

“縣主放心。”孟縣令領命。

西嶺月便對蔣維說道:“我問完了,你退下吧。”

見對方沒有刁難自己,反而如此痛快,蔣維有些意外,什麼都沒再說,默默告退。

西嶺月兩人又在方廷尉的官廨裡坐了一會兒,商討了案情,這才告辭離去。方廷尉命手下把準備好的卷宗、筆錄jiāo給她,又親自將兩人送至照壁,再三告別。

待到西嶺月出了大理寺的門,卻發現蔣

維正在她的馬車前候着,像是有話要說。

西嶺月有心刺激他,便扯開一絲笑容:“福王啊,挺好啊!李錡zào fǎn的消息傳來之後,聖上解了他的禁足,還特意召他去宮中商量對策。你也知道福王在鎮海待了很久嘛,對情況很瞭解。”她每說一句,蔣維的臉色便慘白一分,到最後已是腳步不穩。西嶺月又斂去笑意,冷哼一聲,“經過這一遭,你與福王之間也算扯平了,以後你好自爲之吧。”

第569章 途中遇刺第442章 你想我退婚嗎?第566章 詔令第805章 出使漢國第641章衝撞第628章水戰第742章 樑國百姓的願望第866章 壞事了第274章 推斷第314章 後果第274章 推斷第757章 粱國滅亡第463章製造聲勢第587章消息入唐第133章 狄仁傑 李耀初合作第101章 真tmd驚險刺激第356章 清者自清第67章 上狄府治病第541章魏亡第391章 李成軒裝病第783章 拿下羊尾城第517章 賣豆腐第722章救民女第552章 迷惑對手第101章 真tmd驚險刺激第384章 甄陀羅第615章 獻好第91章 除夕之夜[1]第572章自行車第107章 愈演愈烈第239章回京第738章 出兵樑第634章 杜如晦到了第709章直取王都第37章 李世民的惡意第300章 祈求原諒第667章 兵分兩路第342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203章 故人來信第382章 甄羅法師的推斷第351章 女兒家心事第246章 西嶺月(6)第469章下馬威第611章 掌握刑部第776章 偷樑換柱第327章 身世之謎1第377章 兩個兇手第505章 我原諒你了憶哥哥第583章借力第639章大周出兵第472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599章唐出兵第667章會師金陵第814章 敲竹槓第813章 留不得第488章亂成一團第341章 你害死了我姐姐第731章震撼第74章 出口成章第508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180章 答應下山第610章 誰是兇手第627章 成親第698章 絕處逢生第85章 魏噴子第345章 警告第909章 夜襲燕京第297章 霸道的王爺第867章 鏡子第155章 大鍊鋼鐵(一)第920章 貪腐第734章 絲綢之路第598章 周言出獄第646章 醉生夢死第655章 唐刀和陌刀第633章 意圖刺殺第708章誘敵第547章女帝的秘密第32章 袁天罡和李淳風第177章 王大錘的忽悠大法第793章 選誰好呢?第850章 耐不住的楚羽第32章 袁天罡和李淳風第660章 和親第484章魏王駕崩第479章破陣第646章 醉生夢死第516章追第902章 信心崩潰第555章招賢館第593章 通商第746章 樑國的機會第695章潘太師第105章 李世民也成了書迷第252章 宴無好宴第765章 交易第488章亂成一團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 美人計第510章攻下潭州第450章 他讓我好好待你
第569章 途中遇刺第442章 你想我退婚嗎?第566章 詔令第805章 出使漢國第641章衝撞第628章水戰第742章 樑國百姓的願望第866章 壞事了第274章 推斷第314章 後果第274章 推斷第757章 粱國滅亡第463章製造聲勢第587章消息入唐第133章 狄仁傑 李耀初合作第101章 真tmd驚險刺激第356章 清者自清第67章 上狄府治病第541章魏亡第391章 李成軒裝病第783章 拿下羊尾城第517章 賣豆腐第722章救民女第552章 迷惑對手第101章 真tmd驚險刺激第384章 甄陀羅第615章 獻好第91章 除夕之夜[1]第572章自行車第107章 愈演愈烈第239章回京第738章 出兵樑第634章 杜如晦到了第709章直取王都第37章 李世民的惡意第300章 祈求原諒第667章 兵分兩路第342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203章 故人來信第382章 甄羅法師的推斷第351章 女兒家心事第246章 西嶺月(6)第469章下馬威第611章 掌握刑部第776章 偷樑換柱第327章 身世之謎1第377章 兩個兇手第505章 我原諒你了憶哥哥第583章借力第639章大周出兵第472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599章唐出兵第667章會師金陵第814章 敲竹槓第813章 留不得第488章亂成一團第341章 你害死了我姐姐第731章震撼第74章 出口成章第508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180章 答應下山第610章 誰是兇手第627章 成親第698章 絕處逢生第85章 魏噴子第345章 警告第909章 夜襲燕京第297章 霸道的王爺第867章 鏡子第155章 大鍊鋼鐵(一)第920章 貪腐第734章 絲綢之路第598章 周言出獄第646章 醉生夢死第655章 唐刀和陌刀第633章 意圖刺殺第708章誘敵第547章女帝的秘密第32章 袁天罡和李淳風第177章 王大錘的忽悠大法第793章 選誰好呢?第850章 耐不住的楚羽第32章 袁天罡和李淳風第660章 和親第484章魏王駕崩第479章破陣第646章 醉生夢死第516章追第902章 信心崩潰第555章招賢館第593章 通商第746章 樑國的機會第695章潘太師第105章 李世民也成了書迷第252章 宴無好宴第765章 交易第488章亂成一團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 美人計第510章攻下潭州第450章 他讓我好好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