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七十六 終南山

過了小年,馬上就是除夕了,王富貴兩口子尋思着讓王大錘帶點年貨去看望一下他的兩個師傅。

袁天罡和李淳風兩人收了王大錘爲徒,還救了他的命,傳授了他寶貴的修煉心法,送點東西去看望他們聊表心意,這是做徒弟應有的本份。

臘月二十四,中午,王大錘和寶叔還有樊凡,帶着幾大車年貨,浩浩『蕩』『蕩』的送到了袁天罡和李淳風所在的終南山。

說起終南山,有些人可能不熟悉。我在這裡簡單跟大夥說一說。

終南山爲道教發祥地之一,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陝西眉縣,東至長安藍田縣,千峰疊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主峰位於長安區境內,海拔2604米。

對聯:“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

終南山主峰太白山盛產『藥』材,素有“草『藥』王國”之稱,在當地至今都傳唱着“太乙山,遍地寶、有病不用愁,上山扯把草”的歌謠。太乙山黑膏便產自於此地。

終南山地形險阻、道路崎嶇,大谷有五,小谷過百,連綿數百里。

《左傳》稱終南山“九州之險”,《史記》說秦嶺是“天下之阻”。

話說回來,袁天罡和李淳風他們在終南山修道,可以說的上是選了一個非常不錯的好地方。

這個地方景『色』優美,空氣清新既離皇宮不遠,又非常的清淨,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到了山下,王大錘讓樊凡和寶叔守着禮物,自己先上去找袁天罡和李淳風。

到底是皇家供奉着的道觀,前來上香許願的還是絡繹不絕的,特別是到了年底前來許願祈福的人就更多了。

終南山上的觀樓歷史悠久,據傳楚康王時,天文星象學家尹喜爲函谷關關令,於終南山中結草爲樓,每日登草樓觀星望氣。一日忽見紫氣東來,吉星西行,他預感必有聖人經過此關,於是守候關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雲衣,騎青牛而至,原來是老子西遊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請到樓觀,執弟子禮,請其講經着書。老子在樓南的高崗上爲尹喜講授《道德經》五千言,然後飄然而去。傳說今天樓觀臺的說經臺就是當年老子講經之處。道教產生後,尊老子爲道祖,尹喜爲文始真人,奉《道德經》爲根本經典。

於是樓觀成了“天下道林張本之地”。對終南山的雄偉,張衡的《西京賦》有一段描寫:“終南山,脈起崑崙,尾銜嵩嶽,鍾靈毓秀,宏麗瑰奇,作都邑之南屏,爲雍樑之巨障。其中盤行目遠,深嚴邃谷不可探究,關中有事,終南其必爭?

終南山有兩條古道:一是子午道,是西安通往漢中、四川的要道。二是武關道,是西安經商洛通楚、豫的大道。

秦始皇二十八年“自南郡由武關歸”,走的即是此道。

值得一提的是道教的祖師爺老子曾在終南山講經壇講經傳道,流傳下了《道德經》石碑。

老子唯一的親傳弟子,文始真人――尹喜。也曾在終南山結廬觀天象,被稱爲草觀樓。漢武帝曾命人給尹喜建立文始祠。

而且,據野史記載,西周的元勳姜子牙也曾在終南山待過。姜子牙出山前便隱居終南山等待賢德之士。

願者上鉤的故事,據說就發生在這裡。

關於終南山的記載,可以說追溯到很久遠的年代。

《禹貢》:謂之終南雍州,終南享物。

《詩傳》:周之名山曰終南。

東方朔:南山,天下之阻也。南有江淮,北有河渭,其地從河隴以東,商洛以西,厥壤肥饒。

《漢書》:南山出玉石、金、銀、銅、鐵良材,百工所取給,萬民所仰足也。又有亢、稻、梨、慄、桑、麻、竹箭之饒,土宜姜芋,水多蛙魚。貧者得以人給家足,無飢寒之憂。故酆、鎬之間,號爲土膏。

《一統志》:太一山,在終南西二十里。誤。蓋終南脈起崑崙,尾銜嵩嶽,鍾靈毓秀,宏麗瑰奇,作都邑之南屏,爲雍樑之巨障。其中盤紆迴遠,深巖邃谷,不可殫究。關中有事,終南其必爭之險也。

唐代,李唐宗室奉道教始祖老子爲聖祖,大力尊崇道教,特別是因樓觀道士岐暉曾贊助李淵起義,故李淵建立唐朝後,對樓觀道特予青睞。武德{618-626年}初,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宗聖宮。

此時主要建築有文始、三清、玄門等列祖殿,還有紫雲衍慶樓和景陽樓等,成爲古樓觀的中心。

袁天罡和李淳風兩人住在三清殿後面的院子裡,所以王大錘到了終南山直奔三清殿而去。

卻沒想到自己剛到大殿門前,就有一位小道童迎了上來,朝着王大錘微一躬身,做了一個道家見面常用的手勢,然後問道:“敢問施主可是王大錘?”

王大錘看着面前一板一眼的小道童,微微一愣,心想他怎麼會知道自己叫王大錘,自己可沒有見過他。

王大錘雖然很疑『惑』,不過還是趕緊點了點頭,面帶笑容衝對方抱拳施禮“不錯,我就是王大錘,敢問道長如何一眼就認出是我?”

小道童樂了,笑着說:“不是我厲害,是兩位仙長厲害,他們一早就囑咐我在這裡等你,說了一個年紀六歲左右的男孩子,還說了你的模樣和打扮。”

王大錘一聽,心裡的不由得豁然開朗,同時對袁天罡和李淳風兩位師傅的道行更加的佩服。沒想到他們竟然會算出自己今天會來。

想通原委,王大錘撓着頭笑了笑,說“原來如此,小子愚鈍多謝道長解『惑』,我今天特地帶了一些年貨來送給兩位師傅,不知道他們現在在哪裡?”

小道童聽了王大錘的話,心想這位小師弟說話真有意思,明明不知道我是誰,還說久仰大名,看來在俗世待久了,都學的滿嘴胡話。

第478章 亡命天涯第704章決一死戰第414章 皇帝受傷第136章 神秘男子的身份(2)第464章 鎖入柴房第287章 白居易第11章 遲來的系統第294章 演的太過第440章 敬重不是愛第655章槍成第306章 李忘真不是真的第372章 憑弔第412章 每個人都有他的生存法則第659章打敗朱棣第513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385章 西嶺月的推斷第727章那裡大了第487章 驚險過關第837章 利用皇爭第516章 設宴第488章亂成一團第524章三英戰呂布第798章 羅成戰楚霸王第401章 太后脫簪請罪第369章 外嫁第100章 熱熱鬧鬧種田忙第653章 棉花第250章 刺客案(4)第624章災難第604章直逼錦城第901章 迎擊金國第265章 壽字分辨第821章 范增求和第496章甄宓產女第670章 決一死戰第695章潘太師第607章破錦城第734章 絲綢之路第386章 竈臺下的密室第529章 黑臉尉遲恭第872章 新城的情況第807章 陳平盜嫂第690章投資招股第718章英雄難過美人關第820章 陳平獻策第455章司馬懿的主意第461章 就算全天下都不信你,我也信!第215章 切磋(二)第194章 裝病第654章 伍雲召第466章 夜探皇陵第505章猛將第269章 我的錯?第673章 大雨將至第602章 造紙第557章 釀酒第88章 籌備大唐火藥廠第296章 更近一步第706章 收心第14章 宋志遠的驚歎第725章 父子談話第589章入蜀第534章魏丕吐血第654章香消玉殞第509章日夜攻城第610章決堤第750章 孫思邈第754章 父女相見第438章 破解秘密第194章 裝病第868章 這老粗是誰第666章六安城破第725章生疑第68章 收穫狄府的恩情第222章 考前放鬆第622章 九陰九陽陣第786章 等第920章 貪腐第519章庇護第752章 逃第231章 限時做答第603章 算盤第534章魏丕吐血第391章 李成軒裝病第815章 回國第657章 出使齊國第849章 不合散夥第593章 通商第273章 密室死屍第179章 醫宗金鑑的魅力第287章 白居易第247章泄題風波第411章 真是人之常情嗎第684章打誰第79章 從最簡單的着手第375章 愛屋及烏第78章 火藥第855章 唐漢之爭第908章 富貴榮華第722章救民女
第478章 亡命天涯第704章決一死戰第414章 皇帝受傷第136章 神秘男子的身份(2)第464章 鎖入柴房第287章 白居易第11章 遲來的系統第294章 演的太過第440章 敬重不是愛第655章槍成第306章 李忘真不是真的第372章 憑弔第412章 每個人都有他的生存法則第659章打敗朱棣第513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385章 西嶺月的推斷第727章那裡大了第487章 驚險過關第837章 利用皇爭第516章 設宴第488章亂成一團第524章三英戰呂布第798章 羅成戰楚霸王第401章 太后脫簪請罪第369章 外嫁第100章 熱熱鬧鬧種田忙第653章 棉花第250章 刺客案(4)第624章災難第604章直逼錦城第901章 迎擊金國第265章 壽字分辨第821章 范增求和第496章甄宓產女第670章 決一死戰第695章潘太師第607章破錦城第734章 絲綢之路第386章 竈臺下的密室第529章 黑臉尉遲恭第872章 新城的情況第807章 陳平盜嫂第690章投資招股第718章英雄難過美人關第820章 陳平獻策第455章司馬懿的主意第461章 就算全天下都不信你,我也信!第215章 切磋(二)第194章 裝病第654章 伍雲召第466章 夜探皇陵第505章猛將第269章 我的錯?第673章 大雨將至第602章 造紙第557章 釀酒第88章 籌備大唐火藥廠第296章 更近一步第706章 收心第14章 宋志遠的驚歎第725章 父子談話第589章入蜀第534章魏丕吐血第654章香消玉殞第509章日夜攻城第610章決堤第750章 孫思邈第754章 父女相見第438章 破解秘密第194章 裝病第868章 這老粗是誰第666章六安城破第725章生疑第68章 收穫狄府的恩情第222章 考前放鬆第622章 九陰九陽陣第786章 等第920章 貪腐第519章庇護第752章 逃第231章 限時做答第603章 算盤第534章魏丕吐血第391章 李成軒裝病第815章 回國第657章 出使齊國第849章 不合散夥第593章 通商第273章 密室死屍第179章 醫宗金鑑的魅力第287章 白居易第247章泄題風波第411章 真是人之常情嗎第684章打誰第79章 從最簡單的着手第375章 愛屋及烏第78章 火藥第855章 唐漢之爭第908章 富貴榮華第722章救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