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勢如破竹(二合一,求訂閱)

如今李世民率軍迎擊羅成,他自然不願在此殞命。

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恐怕無人會心甘情願的受死。哪怕此刻情況對衙門不利,李世民依舊是求生欲爆棚,不敢有半點放棄之念。

其他雜七雜八的想法沒有意思,無論北境是否陷會落,他此刻最緊要的還是保全自己和李元霸。哪怕是這些士卒也同樣無關緊要。

李世民自身的不敢當然能夠理解,可李元霸的作用卻比他大得多。正因爲有着這個武力的威懾,羅成纔不敢肆無忌憚的橫推過去。

可如果沒有了李元霸,那羅成必定能夠率軍長驅直入,根本就沒有人能夠擋得住他。這是很現實的一點,李世民毫不懷疑。

也幸好李元霸聽從李世民之言,方纔及時撤退,否則就不是受一點傷的事情了。在千軍萬馬之中,個人實力固然能夠匹敵。

可如果敵軍之中同樣有着實力彷彿的大將,那些尋常兵將同樣能夠發揮作用。只要讓李元霸稍一分身,必然會陷入完全被動之中,直至殞命。

所以說,此刻最關鍵的地方還是跑路。

只要保全二人,諸事還有希望,若是連李世民同李元霸都涼涼在此。再多的說法也只是一個笑話而已,根本不值一提。

雖說李世民已經成功帶人衝殺出來,可是從身後的聲音他能夠知道,羅成已久在帶人追趕,他們還沒有脫離危險。

況且此刻李元霸已經受傷,繼續回去硬剛也不可能了。李世民回身看了兩眼,奮然下令,大軍疾速撤離,往南方而去。

其實此刻的李世民心中已然有所猜測,既然羅成已經算到這一步,不可能在東境毫無動作。說不定此前李世民安排的兵馬,已然陷入困境之中。

然而李世民今日方纔抵達,哪怕身後還有信使也沒有這麼快到達。他現在只能一面撤退,一面等待自家的消息傳來。

其實李世民心中很是無奈,李淵將戰事交給他好幾次了,卻接連失敗沒有勝果。此刻他能夠做的,也就是儘量穩定局勢回去稟報李淵。

相較於羅成的實力,李淵只會比李世民更清楚,到時候責任倒不是什麼大事。只是這結果,恐怕要朝着他們不願看見的方向發展了。

考慮良久,李世民他們並未停下腳步,直至身後完全沒有了聲音,才逐漸休息。而到此刻,原本的五萬精騎此刻竟然只剩下不足一萬人了。

剩下的兵馬,要麼在大戰之中被斬殺俘虜了,要麼就是在混亂之中失散了。可不管怎麼說,李世民此番突襲中計,損失無比慘重。

對於這個結果,李世民自然有些凝重,畢竟這都是李唐最精銳的那批士卒了。這纔不到一日時間,便損失如此之大,怎麼可能波瀾不驚?

若是羅成的驍龍軍損失五萬,恐怕他就要當場暴走了。這支軍隊不只是他的底氣和實力,同樣也是羅成極爲看重和珍惜的副手。

像包括姚平等人在內的老驍龍軍,都是追隨羅成已久的老部下了。如果他們當真隕落在敵人手中,羅成勢必會替他們報仇雪恨。

至於報仇的具體程度如何,就要看羅成究竟被激怒了幾分。就算他是後世穿越而來,在真正的暴怒之下,也未必就不會開啓屠城之事。

誠如元朝時期,蒙古大軍一路橫掃,直接打到了歐洲的地盤。他們在路途之中,屠城了不知道多少次,完全就是家常便飯一般普通。

而在李世民稍微鬆了口氣的時候,東境的困難終究是發生了。

……

正如李世民所想,羅成既然帶兵前來截擊,怎麼可能不在東境留下後手。

雖然羅成帶走了五萬驍龍軍,可此處依舊留下了十萬燕雲精銳,再加上婁繼成統帥的五萬驍龍軍,這股勢力的的兇悍毋庸置疑。

尤其是婁繼成及其手下的驍龍軍,無論羅成是否在此,都無人能夠忽視他們的存在。因爲那些膽敢輕視驍龍軍的人,早就涼透了。

既然羅成不在,軍中事宜自然是由姜鬆來決定。

而姜鬆此前已經和羅成商議出了結果,他們便要趁此機會長驅直入。李唐不是想要拖延時間嗎,那他就讓李淵知道什麼叫做侵略如火。

此刻姜鬆召集衆人商議,他目光炯炯,說道:“方纔已經確定消息,李世民率軍北上,如今正是我等用兵之時,務必要一鼓作氣將之拿下。”

其實對於此事,衆人並無懷疑,因爲羅成都已經率軍離去。難不成羅成還會不驗證消息真假就貿然動手,顯然是不可能的。

畢竟大家跟隨羅成這麼長時間,都清楚羅成是一個及其謹慎的人。除非有着絕對的把握,否則他勢必不會輕舉妄動。

於是諸將皆出言稱是,姜鬆微微頷首,繼續向衆人說道:“李世民在此佈置防線,爲的便是阻礙我軍前行,繼續拖延時間。”

“既然李世民暫且離去,我等便可分派兵馬,從三路行進。最終形成包夾,把敵軍的所有倚仗都盡數搗毀在此。”姜鬆異常篤定的說道。

其實這是姜鬆同徐茂公商議過後的結果,徐茂公不只是羅成的軍師,更是軍中的軍師。羅成不在的時候,當然要和姜鬆定計。

李世民在此地執行堅壁清野,就說明他是有着一個集中地的。否則那樣的堅壁清野起不到任何意義,反倒是像自殘一樣,傻得可以。

所以李世民爲了應對這種情況,他雖然分兵於各處侵擾。卻還是將更多的力量集中於一處,才能夠對大夏軍隊造成更大的阻礙。

但李世民還是忽略了一點,這是他的巧妙安排,但他離開之後,又該如何應對敵軍的侵擾呢。根本就是一路碾壓,毫無還手之力吧。

而且姜鬆這個法子,其實和羅成此前提出的掃蕩有異曲同工之妙。既然敵軍喜歡堅壁清野,那他們就讓這片土地更加乾淨。

反正這都是李世民先下的手,他們根本就沒有半點心理壓力。只需安然完成任務,到時候自然少不了他們的好處。

其實諸將心中很是火熱,因爲他們很清楚此戰將會帶來多少收益。一旦將整個西域拿下,如此開疆擴土之功,在場的每個人都少不了。

雖說在場大將基本上都已經算是功成名就的新代貴族,可他們怎麼會如此滿足呢?人類不就是這樣,因爲慾望而不斷向前。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大元帥的將軍不是好將軍。既然大家都不是一般人,當然會有着更高更遠的追求。

現在大夏的發展衆人都看在眼裡,也只有自己做出些什麼,纔不會覺得自己已經無法適應時代。因時趨勢纔是真的道理。

就這樣,姜鬆把事情安排妥當了。

待大軍稍加安排,由姜鬆自己率領五萬驍龍軍爲一路,秦瓊率領五萬燕雲精騎加上數將爲一路,而剩下五萬兵馬則是爲宇文成都所統領。

雖然此前的宇文成都桀驁不馴,可經歷了這麼多事之後,他也清楚了自己的定位。既然如今在大夏爲將,自然要遵從姜鬆的命令。

況且宇文成都見識過姜鬆的實力,本就對其心服口服。對於武人而言,實力纔是說話的第一條件,姜鬆雖在羅成之下,卻依舊能夠攝服羣雄。

三路大軍安排已定,姜鬆即刻動手。

姜鬆自中,秦瓊自南,宇文成都自北。

這些方向都是從敵軍核心所在安排的,並非指西域各境。他們必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這裡的問題給解決了,才能給羅成一個滿意的答案。

衆人如何會不清楚,敵軍最爲難纏的還是李世民同李元霸。此刻二人盡數離開,且被羅成追擊,如果他們還不能搞定這裡,豈不是令人笑話?

且看姜鬆率領大軍不斷進逼,雖然李世民佈置了衆多防線,可是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也就是李元霸的存在,才能令衆人不敢強攻。

在行軍途中,姜鬆自然是遇見了敵軍侵擾,可他二話不說上去爆錘。如此一來,竟是殺得敵軍人心惶惶,不敢輕舉妄動了。

原本李世民就交代讓他們不要主動招惹敵軍,因爲他很清楚大夏實力要勝過當今的李唐,尤其是宇文成都和裴元慶等將領,皆是萬夫不當之勇。

不過這消息還是很快傳回敵軍所在,他們得知大夏兵馬出動,如今咄咄逼人,頓時就有點慌了。如果大夏主動出擊,他們該如何應對?

在李世民的想象中,他離開時間並不長,哪怕敵軍想到了什麼,估計也只會暫時性的騷擾,而不是這樣爲衆人所迫,完全就是決一死戰的模樣。

而且李世民如果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恐怕不會貿然向北境出兵了。那裡的地盤雖然也有用處,可在他費心構建起來的防線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如果兩個地方只能保全一處,李世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這裡,而不是出兵北境。他的決定最終導致兩處皆爲陷落,而且自己還損失慘重,真真的虧了。

可對於這些事情,李世民又有什麼辦法呢?從開始到現在,他就一直在羅成掌控之中,根本就無法走出這個局,當真無奈。

被李世民作爲核心的城池,名爲龜茲,這裡同樣是當初的西域大國龜茲的國都所在。只是現在已經變成了李唐下屬的一座城池。

西域之民,這些年見過最兇悍的敵人就是李唐兵馬了。可當他們看見驍龍軍出現時,頓時色變,哪怕是李淵率軍在此,恐怕也難以比較。

城中守將聽得消息,連忙趕來查看,當他看見敵軍氣勢極盛時,就無比凝重了。如何李世民不在,他們當真不知如何應對。

先前佈置的衆多防線,在敵軍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擊。那些對付西域之民屢試不爽的手段,在大夏面前完全上不了排面。

也幸好城中守將乃是心智果敢之輩,如果碰上了畏縮之人,恐怕此刻已經在謀劃如何逃跑了。守將決定遵從李世民之令,誓死收爲龜茲城。

衆多器械已然備齊,和先前羅成猜測的一樣,李淵並未放棄能夠作爲底牌的火藥。哪怕他的技術存在相當缺陷,他依舊派人制造了相當數量。

此刻都到了李唐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李淵如何還能夠顧得上其他。只有先保全了自己,纔有資格來談論其他事情。

敵軍有所準備,姜鬆怎麼可能全無應對呢?

投石車早已準備就緒,炸藥包也開始蠢蠢欲動,接下來就是一場難得的好戲了。這些可都是羅成近來派人改良過的成果,威力比當初攻打長安還要恐怖。

那些守軍大多認識這些東西,因爲那些漢人一部分追隨李世民而去,另一部分則是在護衛李淵。至多也就些許漢人將士,看見大夏陣仗,瞬間慌了神。

他們又不是沒有經歷過這事,怎麼會不清楚這些投石車的威力呢。自家的這些小炮仗拿出來根本就上不了排面,雙方根本不在一個等級上。

如果非要強行與之交火的話,恐怕不是什麼好事。到時候損失慘重的,恐怕不是敵軍而是自己了,這樣負隅頑抗當真有用嗎?

雖然有人開始示警,但更多人沒有在意,因爲他們更清楚的是李唐雷罰的威力。當火藥爆炸開來,當真是嚇人無比,簡直就是神器啊。

就在衆人矚目之間,姜鬆輕輕揮手,投石車裝彈上膛。所有的一切都已經蓄勢待發,只要姜松下達命令,所有的炸藥包都將飛射而出。

這龜茲城的城牆比起長安城遠遠不如,此刻拿出新裝備攻打,自然是輕而易舉。姜鬆面色冷淡,他雖然有所警惕,卻更多未將之放在心上。

畢竟龜茲城中並沒有他看得上的對手,姜鬆唯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在最短時間內拿下城池。還有兩路兵馬將要抵達,總不能讓他人搶了頭籌吧。

實際上姜鬆還真沒有猜錯,秦瓊和宇文成都都已經衝過防線,往龜茲城殺了過來。最多也就是半個時辰的時間,就能夠抵達。

既然如此,那就開戰吧。

姜鬆語氣微凝,悍然下令:

“射!”

第184章 大破隋軍(求訂閱,求月票)第333章 種地之事(第五更,求月票)第395章 輕而易舉第808章 目標轉換第71章 心中無畏第548章 大軍撤離(第一更,求訂閱)第794章 殺雞儆猴第85章 已有高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再見二道(第二更,求訂閱)第119章 英魂歸鄉(求訂閱,求月票)第490章 再舉盟主(第二更,求訂閱)第429章 傳出消息第五百八十章 直抵王庭(第一更,求訂閱)第449章 楊廣之疑第179章 族弟天錫(求訂閱,求月票)第452章 二人約定第184章 大破隋軍(求訂閱,求月票)第86章 飽餐一頓第170章 驚聞噩耗(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六十五章 強勢進軍(第一更,求訂閱)第六百零二章 刻意攻關(第二更,求訂閱)第512章 靜觀其變(第二更,求月票)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軍出征(第二更,求訂閱)第795章 虛虛實實第464章 驚聞消息(第二更,求訂閱)第557章 攻城落敗(第二更,求訂閱)第83章 魚俱羅者第112章 羅成之名(求訂閱,求月票)第364章 楊廣之使第784章 設下埋伏(二合一,求訂閱)第352章 金堤關中(第一更,求訂閱)第793章 反客爲主第481章 咄咄逼人(第二更,求訂閱)第788章 塵埃落定(二合一,求訂閱)第718章 (二合一,求訂閱)第250章 壽宴結束(第五更,求月票)第228章 當年之事第153章 初至潞州(求訂閱,求月票)第41章 百人成軍第822章 欣欣向榮第238章 賈柳店中第279章 矛盾激化第19章 文武雙全第701章 詩作之名(第二更,求訂閱)第77章 四步成詩第505章 求援燕雲(補更一,求月票)第517章 夜襲汜水(第二更,求月票)第419章 一些準備第22章 羅成小友第五百九十九章 各做安排(第一更,求訂閱)第766章 大戰開啓(二合一,求訂閱)第112章 羅成之名(求訂閱,求月票)第242章 店中聚義第825章 沉淵之軍第367章 正面橫推第69章 抵達大興第742章 開始實測(二合一,求訂閱)第356章 迎入城中第477章 情況有變(第二更,求訂閱)第47章 掙錢練兵第63章 苒苒冬日第299章 漢軍來襲第六百三十五章 復歸北平(第一更,求訂閱)第117章 姜鬆到來(求訂閱,求月票)第144章 兩大絕招(求訂閱,求月票)第697章 詩會募才(第二更,求訂閱)第六百零一章 確定攻關(第一更,求訂閱)第264章 大事之前第149章 楊廣之謀(求訂閱,求月票)第488章 兄弟反目(第二更,求訂閱)第335章 衆人皆驚(第七更,求月票)第110章 驍龍所向(求訂閱,求月票)第715章 不寡而均(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五章 再見二道(第二更,求訂閱)第53章 有酒斷腸第815章 大軍歸來第五百八十章 直抵王庭(第一更,求訂閱)第340章 陰謀計劃第148章 文帝其老(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三十八章 此有龍脈(第二更,求訂閱)第419章 一些準備第731章 全盤謀劃(二合一,求訂閱)第491章 傳國玉璽(第三更,求訂閱)第463章 宇文稱帝(第一更,求訂閱)第442章 衆皆聞名第150章 歸鄉之意(求訂閱,求月票)第483章 與之一戰(第二更,求月票)第321章 人心涌動(第一更,求月票)第120章 謀劃突厥(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零九章 不及誠意(第一更,求訂閱)第718章 (二合一,求訂閱)第103章 再見姜鬆第502章 弘霓關中(第一更,求月票)第20章 又見任務第19章 文武雙全第767章 天意難違(二合一,求訂閱)第400章 主動請戰第790章 確定目標第243章 翌日大壽第六百四十五章 稱帝封賞(第一更,求訂閱)
第184章 大破隋軍(求訂閱,求月票)第333章 種地之事(第五更,求月票)第395章 輕而易舉第808章 目標轉換第71章 心中無畏第548章 大軍撤離(第一更,求訂閱)第794章 殺雞儆猴第85章 已有高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再見二道(第二更,求訂閱)第119章 英魂歸鄉(求訂閱,求月票)第490章 再舉盟主(第二更,求訂閱)第429章 傳出消息第五百八十章 直抵王庭(第一更,求訂閱)第449章 楊廣之疑第179章 族弟天錫(求訂閱,求月票)第452章 二人約定第184章 大破隋軍(求訂閱,求月票)第86章 飽餐一頓第170章 驚聞噩耗(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六十五章 強勢進軍(第一更,求訂閱)第六百零二章 刻意攻關(第二更,求訂閱)第512章 靜觀其變(第二更,求月票)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軍出征(第二更,求訂閱)第795章 虛虛實實第464章 驚聞消息(第二更,求訂閱)第557章 攻城落敗(第二更,求訂閱)第83章 魚俱羅者第112章 羅成之名(求訂閱,求月票)第364章 楊廣之使第784章 設下埋伏(二合一,求訂閱)第352章 金堤關中(第一更,求訂閱)第793章 反客爲主第481章 咄咄逼人(第二更,求訂閱)第788章 塵埃落定(二合一,求訂閱)第718章 (二合一,求訂閱)第250章 壽宴結束(第五更,求月票)第228章 當年之事第153章 初至潞州(求訂閱,求月票)第41章 百人成軍第822章 欣欣向榮第238章 賈柳店中第279章 矛盾激化第19章 文武雙全第701章 詩作之名(第二更,求訂閱)第77章 四步成詩第505章 求援燕雲(補更一,求月票)第517章 夜襲汜水(第二更,求月票)第419章 一些準備第22章 羅成小友第五百九十九章 各做安排(第一更,求訂閱)第766章 大戰開啓(二合一,求訂閱)第112章 羅成之名(求訂閱,求月票)第242章 店中聚義第825章 沉淵之軍第367章 正面橫推第69章 抵達大興第742章 開始實測(二合一,求訂閱)第356章 迎入城中第477章 情況有變(第二更,求訂閱)第47章 掙錢練兵第63章 苒苒冬日第299章 漢軍來襲第六百三十五章 復歸北平(第一更,求訂閱)第117章 姜鬆到來(求訂閱,求月票)第144章 兩大絕招(求訂閱,求月票)第697章 詩會募才(第二更,求訂閱)第六百零一章 確定攻關(第一更,求訂閱)第264章 大事之前第149章 楊廣之謀(求訂閱,求月票)第488章 兄弟反目(第二更,求訂閱)第335章 衆人皆驚(第七更,求月票)第110章 驍龍所向(求訂閱,求月票)第715章 不寡而均(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五章 再見二道(第二更,求訂閱)第53章 有酒斷腸第815章 大軍歸來第五百八十章 直抵王庭(第一更,求訂閱)第340章 陰謀計劃第148章 文帝其老(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三十八章 此有龍脈(第二更,求訂閱)第419章 一些準備第731章 全盤謀劃(二合一,求訂閱)第491章 傳國玉璽(第三更,求訂閱)第463章 宇文稱帝(第一更,求訂閱)第442章 衆皆聞名第150章 歸鄉之意(求訂閱,求月票)第483章 與之一戰(第二更,求月票)第321章 人心涌動(第一更,求月票)第120章 謀劃突厥(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零九章 不及誠意(第一更,求訂閱)第718章 (二合一,求訂閱)第103章 再見姜鬆第502章 弘霓關中(第一更,求月票)第20章 又見任務第19章 文武雙全第767章 天意難違(二合一,求訂閱)第400章 主動請戰第790章 確定目標第243章 翌日大壽第六百四十五章 稱帝封賞(第一更,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