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何謂重器

女人如花,經過雨露澆灌的女人就像新雨初晴陽光普照下的花苞,嬌豔欲滴。

太平公主當然不會真的住在楊帆府上,她只是多耽擱了一兩個時辰,傍晚時分才踏着滿天的霞光離開。

晚霞沐浴下的太平公主,臉泛嬌嫩嫣紅,眼波盈盈欲流,身姿步態都帶起幾分慵懶的風情,那久曠的身子經過一番雨驟風狂,還真有點吃不消的感覺,可風雨過後卻是身心通泰,說不出的快意。

青牛牽挽着翠幄清油車,悠然自在地漫步在朱雀街頭,車輪轆轆,車上,太平嬌慵無力地伏在坐榻上,似乎在睡又似醒着,軟綿綿的毫無氣力,直到那牛車信步閒遊似的,通過側門直接駛進公主府去。

太平回府後稍事歇息,換了衣裝,這纔來到書房,喚莫雨涵來見。

莫大先生謀略深遠、性情沉穩、心思縝密細緻之極,各種事務處理的都甚合太平的心意,如今已經成爲太平公主最爲倚重的心腹。

莫大先生一進書房,就見太平穿着一襲大紅牡丹翠羅軟袍,玉臂斜支於案上,託着粉腮,嘴角一絲甜笑,彷彿一枝倚欄滴露的芍藥,風情無限。

一見莫先生進來,太平急忙坐直身子,將那慵懶妖嬈的風情悄然斂去,可是**之後眉梢眼角那藏不出的春情,卻不是一時半晌便能褪去的,莫雨涵看在眼裡,心中便猜到了幾分。

他知道公主今天是去見楊帆的,太平以公主之尊,主動去拜見一位將軍,兩人私下裡到底誰尊誰卑便可想而知了,更何況太平與楊帆之間的風流韻事早已充斥市井,莫大先生也是耳聞過的。

在莫大先生看來。大唐的公主養面首並不稀奇,更何況是太平這樣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公主,可是一位如此高貴、如此美麗的公主能被一個男人降的死死的,不是她在養面首,而是她以公主之尊成了人家的外室,那就稀罕的很了。

莫大先生年紀雖然大了,可他畢竟是個男人,所以對楊帆很有一些好奇心,他很想瞧瞧這個楊帆究竟是何等人物,竟能把這位高傲的大唐公主降的伏伏貼貼。

太平公主見他進來。便坐正身子,恢復凜然不可欺犯的高貴模樣。太平找他來,是要和他再商量一下聯合武李兩姓諸王向皇帝進言,爲二張請命,請求晉封二張王爵的事。

太平當然不會說這是她聽了楊帆的意見做出的決定。只說這是她的想法,徵求莫先生的意見。莫雨涵認真聽她說罷。撫掌嘆道:“妙計!公主這一招以進爲退,實是絕妙好計!”

太平明眸一轉,笑問道:“哦,先生以爲,此計可行麼?”

莫先生撫着鬍鬚輕輕點了點頭,說道:“二張一旦封王。那便位極人臣,封無可封、賞無可賞,陛下還如何籠絡二張?再者,以著書立說之功封王。實在難堵悠悠衆人之口,皇帝是不會答應的。既然如此,我們何不賣他們這個人情?

公主,二張修書,目的有二,一是爲了藉此機會將士子名流籠絡在他們門下;二是想以文教之功求晉身之階。如果我們不爲他們請封,他們也必然會向陛下求賞。萬一皇帝授他們一個實職,縱不及王侯顯赫,卻只會讓他們權柄更重。兩相權衡,我們主動爲二張請功,從一開始就把這封賞牽制在爵祿上面,不失爲以進爲退的一招妙棋啊。”

太平公主一聽莫大先生的分析與愛郎所言正相符合,心中甚喜,嫣然點頭道:“本宮也是這個意思。如此說來,本宮當知會樑王和兩位兄長一聲,一俟二張獻書,便出面爲他二人請功求賞!”

莫雨涵微笑道:“以老朽之見,樑王那裡說上一聲就好。可太子和相王那裡,公主應該親自去上一趟,向他們曉明利害,打消他們的顧慮,纔好使他們與公主共進退。”

太平公主皺了皺眉,不甚喜歡莫先生這種拐彎抹角的暗示,她單刀直入地問道:“先生究竟想說什麼?”

莫雨涵道:“公主若不與太子和相王說個明白,恐他們瞻前顧後、疑慮重重。天后諸子中,有人君之相者,唯弘與賢。今太子與相王,無論胸襟氣度還是膽略智慧,遜之多矣。唉!可惜殿下您是女兒身……”

太平默然良久,沉聲道:“這種話,先生以後不要再說。”

莫雨涵連忙欠身道:“是!”

太平嘆了口氣,道:“先生退下吧,本宮還要處理些事情。”

莫雨涵點點頭,起身走出書房,將障子門在身後輕輕拉上,然後緩步下了石階。前方不遠處就是一圃菊花,菊花怒綻,芬芳撲鼻,周圍以一圈竹籬相攔。

莫大先生走過去,彎腰摘下一朵拔蕊怒放、如金絲銀線般攢綻着的名貴菊花,湊到鼻端嗅了嗅它的香氣,又慢慢仰起頭,望着湛藍的天空。

天空澄碧,天邊有一縷淡若煙塵的白雲靜靜地掛在那兒,莫先生的眸光有些晶瑩起來,喃喃自語道:“秀兒,如果你還活着,如今該和公主一般年紀了,爹爹……也早就抱了孫子吧……”

莫先生幽幽地嘆了口氣,緩緩踱出了院落。

花圃旁遺下菊花一朵,被靴底輾落如泥……

這日早朝,武則天臨朝聽政,一應國事處理已畢,忽有內監上殿稟報,說奉宸監張易之、張昌宗編撰《三教珠英》已大功告成,欲當堂敬獻於天子。

武則天其實早知其事,今天就是刻意安排兩位愛郎當衆獻書,聞言馬上欣然下旨:傳張易之、張昌宗攜《三教珠英》上殿。

不一會兒,張昌宗和張易之一身官袍,隆重謹然,手中各捧一摞書冊走上大殿,向武則天躬身施禮。

武則天欣然道:“朕聽說《三教珠英》已然編撰完成。此乃朕遷都長安後文教第一盛事,今命你二人上殿獻書,與衆臣工共賞之。易之,昌宗,你二人手中所捧書冊,就是《三教珠英》麼?”

張易之欠身答道:“回陛下,臣與昌宗所獻,乃《三教珠英》的目錄,共計一十三卷。至於《三教珠英》全書麼……”

張易之掃了一眼堂上衆臣,將聲音提高了些。傲然道:“《三教珠英》全書共計一千三百卷,因數量過於龐大,是以不曾攜帶上殿。”

滿朝文武聽了不禁譁然,私議聲匯成一股聲浪,在朝堂上彌久不息。

許多大臣都知道二張編撰《三教珠英》的事。不過他們並沒有把這兩個皇帝面首放在眼裡,只當他們是在胡鬧。方纔眼見二人各自捧着厚厚一摞書冊上殿。心中已經驚訝不已,竟然有這麼厚的一摞書冊,看來他們是真的做了事呀。卻不想,兩人手中所捧還只是《三教珠英》的目錄冊,全書竟有一千三百卷之多。

武則天哈哈大笑,道:“無妨。今日朝會結束的早些,朕就與衆臣工好好看看,這《三教珠英》的全貌。來啊,傳旨奉宸監。將《三教珠英》全書呈獻殿上。”

其實那《三教珠英》全書已經運到殿外,武則天一聲令下,共計一百名小內侍每人手捧十三冊《三教珠英》魚貫而入,將書冊放在鋪了紅綾的金磚地面上再退下,整個進獻過程就持續了三炷香的時間。

等那一百名小內侍退下,《三教珠英》全書在金殿上鋪開偌大一片,近兩尺高、方圓數十步的地面滿滿當當,鋪的全是墨香撲鼻的書冊,二張此舉當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武則天龍顏大悅,朗聲道:“著書立說,可以述往事、思來者、淳風化、俗教育、厚風俗、正人倫,闡說言修,將先賢心得著經立傳,傳之後世,可謂莫大功德。今《三教珠英》書成,實是我朝一大幸事也!”

武三思聽話聽音,自然聽得出姑母此話重點就在“莫大功德”四個字上,不禁暗道:“不出太平所料,二張果然迫不及待主動請功了,姑母也有意加以厚賞,我還是搶先一步,爲他們請封吧。如此一來不但可以賣二張一個好,還免得他們得授實缺,便真給他們一個王爵,也好過讓他們做哪個衙門的正印官!”

想到這裡,武三思立即出班奏道:“陛下,臣以爲,著書立說者,必爲一時之俊才。何況如此宏篇鉅著,傳之後世,實爲莫大功德。參與編撰此書的一衆才俊,陛下皆應重賞以彰教化。而二張居首功,可以封王!”

武三思話音一落,金殿上一片譁然,著書立說,朝廷一定重賞,這是必然的,可是因爲編撰一部書就封王,這王爵封的也太濫了吧?不過其中有些眼界高明的,心思稍稍一轉,便明白了武三思的真正用意。

太子李顯看了眼相王李旦,二人不約而同地出班奏道:“臣附議!”

太子李顯、相王李旦也早與太平公主溝通過了,不出莫大先生所料,李顯和李旦確實沒有想到二張獲得重賞會是必然而然的事,也沒有想到一旦讓二張獲得實缺職位,後果遠比讓他們得一個王爵更嚴重。

即便是太平公主苦口婆心曉以利害,太子和李顯依舊顧慮重重,擔心在滿朝文武面前如此奉迎巴結會有損他們的名望。畢竟二張是他們母親的面首,這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秘密,他們厚顏巴結豈不令天下人恥笑?

孰不知,那些老謀深算的權臣誰會品味不出這其中的真正意圖,至於坊間小民人云亦云的一通聒噪有什麼用處?他們的譏諷嘲笑如果有用,二張早就垮了,真正起作用的是廟堂之上的那些權貴重臣,而他們只會因此對太子和相王心生敬畏。

可惜,儘管太平一再打氣,太子和相王還是因爲一時猶豫被樑王武三思搶了先,太子和相王此時纔出頭附和,已經完全失去了在文武百官面前展示自己的意義,反而給人一種感覺,似乎兩位皇子唯樑王馬首是瞻。

二張聽樑王爲他們請封王爵,太子和相王也隨聲附合,不由又驚又喜,他們知道此番必得皇帝重賞,說不定會到禮部擔個實缺的侍郎,又或者受封侯爵,卻沒想到武三思和皇太子、相王等人竟然提議封王。

二張滿懷激動地望着武則天,只盼從她口中聽到一個“準”字,封王!王爵!張氏若一門雙王,張家該何等輝煌!

武則天向侄兒武三思和兒子李顯、李旦投以飽含深意的一眼,看的兩個兒子心虛地低下頭去,這才淡淡地道:“易之與昌宗有大功於國,然……封王不是小事,國之重器,豈能輕與,此事……再議吧!”(未完待續……)

第383章 最霸氣的“面首”第945章 布子於邊第761章 餘波未息第424章 果然意外第1079章 集矢攢攻第865章 子弟兵第1081章 君臣鬥法第450章 衆矢之的第183章 渴望第621章 不死不休!第1024章 眼看他起高樓第712章 捨得一身剮第760章 十面埋伏第387章 醉金釵第983章 與子同仇第188章 被自殺第994章 清洗第692章 朽木難雕第1212章 歸來第848章 再起波瀾第56章 流言蜚語第767章 吹皺一池春水第327章 迷戀你的懷抱第871章 小女求嫁第191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1209章 親情權力第117章 你說圖個啥?第1218章 雷雨第537章 鴻門宴第1210章 推心置腹第424章 果然意外第919章 龍捲風第339章 架上那顆葡萄第1060章 後院點火第831章 一樹小桃枝第927章 醉枕美人膝第1064章 扶桑飛鴻是故人第82章 逝者已矣第788章 摘星第140章 哥們要出息第135章 擊鞠全武行第2章 芭蕉巷裡乞索兒第592章 無事生非第627章 奪女第74章 三岔口第545章 扁人第71章 天堂有路第154章 惱人的春風第41章 願者上鉤第290章 分桃之計第727章 兩難之境第72章 一池血第342章 下毒第27章 長相思,苦相憶第141章 唐僧肉第783章 巧探第431章 三司之戰第485章 天衣無縫第780章 謊言第662章 監守自盜第1043章 自掛東南枝第265章 十項全能美少女第339章 架上那顆葡萄第159 霸道的男人第654章 風波起第374章 公主養面首?駙馬當反省!第919章 龍捲風第448章 不愛江山第283章 一樹桃花開第1205章 太平皇帝第72章 一池血第325章 鳳凰于飛第791章 真真假假真第1049章 項莊舞劍第77章 火中祭第411章 只是有點懼內第1220章 地久天長第465章 不可避,那就戰!第577章 莫名老者第728章 將滅第700章 春來早第856章 崔太公的算計第235章 吐蕃王城第751章 最佳拍檔第945章 布子於邊第707章 春天裡第473章 搶購風波第1150章 終南之戰第459章 婉兒家的浴室第969章 中盤絞殺第277章 再入虎穴第977章 殺戮之夜第790章 意外第421章 重審第240章 風雲再起第785章 廬陵王第502章 欽差與土皇帝第207章 七姑娘駕到!第1148章 方寸之戰第68章 誘殺、殺誘!
第383章 最霸氣的“面首”第945章 布子於邊第761章 餘波未息第424章 果然意外第1079章 集矢攢攻第865章 子弟兵第1081章 君臣鬥法第450章 衆矢之的第183章 渴望第621章 不死不休!第1024章 眼看他起高樓第712章 捨得一身剮第760章 十面埋伏第387章 醉金釵第983章 與子同仇第188章 被自殺第994章 清洗第692章 朽木難雕第1212章 歸來第848章 再起波瀾第56章 流言蜚語第767章 吹皺一池春水第327章 迷戀你的懷抱第871章 小女求嫁第191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1209章 親情權力第117章 你說圖個啥?第1218章 雷雨第537章 鴻門宴第1210章 推心置腹第424章 果然意外第919章 龍捲風第339章 架上那顆葡萄第1060章 後院點火第831章 一樹小桃枝第927章 醉枕美人膝第1064章 扶桑飛鴻是故人第82章 逝者已矣第788章 摘星第140章 哥們要出息第135章 擊鞠全武行第2章 芭蕉巷裡乞索兒第592章 無事生非第627章 奪女第74章 三岔口第545章 扁人第71章 天堂有路第154章 惱人的春風第41章 願者上鉤第290章 分桃之計第727章 兩難之境第72章 一池血第342章 下毒第27章 長相思,苦相憶第141章 唐僧肉第783章 巧探第431章 三司之戰第485章 天衣無縫第780章 謊言第662章 監守自盜第1043章 自掛東南枝第265章 十項全能美少女第339章 架上那顆葡萄第159 霸道的男人第654章 風波起第374章 公主養面首?駙馬當反省!第919章 龍捲風第448章 不愛江山第283章 一樹桃花開第1205章 太平皇帝第72章 一池血第325章 鳳凰于飛第791章 真真假假真第1049章 項莊舞劍第77章 火中祭第411章 只是有點懼內第1220章 地久天長第465章 不可避,那就戰!第577章 莫名老者第728章 將滅第700章 春來早第856章 崔太公的算計第235章 吐蕃王城第751章 最佳拍檔第945章 布子於邊第707章 春天裡第473章 搶購風波第1150章 終南之戰第459章 婉兒家的浴室第969章 中盤絞殺第277章 再入虎穴第977章 殺戮之夜第790章 意外第421章 重審第240章 風雲再起第785章 廬陵王第502章 欽差與土皇帝第207章 七姑娘駕到!第1148章 方寸之戰第68章 誘殺、殺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