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6章 攻防轉換

不過相比當年羸弱的南越武裝,此時屯兵於金州要塞防線的後金軍實力明顯要超出一大截。他們不但擁有數以千計作戰經驗豐富的騎兵,而且還有叛逃到後金的明軍帶過去的火器和相應的守城戰術,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這道防線的防禦強度。

這道要塞防線呈東西向橫貫金州地峽最狹窄的地段,其間有主堡兩處,另有三處較小的堡壘與其間隔而鄰,這五個堡壘間便由大約一丈五六高的土牆連接起來,整條防線綿延長達數裡。而要穿過這道防線,要嘛走海路,要嘛就只能從兩處主堡穿過。而正是因爲這道防線的存在,被遷離此地的漢人幾乎沒有可能再從北邊逃回來,所以海漢拿下金州南部地區之後,纔會發現這片地方猶如無人區一般荒涼。

如果僅僅只是要在這道防線上尋求一個突破點,那對於海漢來說其實沒有什麼難度可言,但錢天敦等人想要的戰果可不僅僅只是拆掉一道牆而已。這一戰之所以需要準備如此之長的時間,並且要調集大量部隊到東北作出獅子搏兔之勢,除了國防部要保證戰爭勝利這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軍方希望通過這次作戰行動,儘可能地消滅後金軍部署在遼東半島地區的有生力量。

軍方認爲,必須要再給予後金一次重創,才能保證在接下來的休戰期內,後金不會時時派出軍隊來騷擾海漢。而這樣的戰果也將有助於替大明在境外完成一次釜底抽薪,讓後金不得不放緩針對大明的攻勢,將注意力回到遼東半島這邊來。

而要製造出這樣的戰機,就需要讓後金集結大量兵力,金州地峽無疑就是一個極好的地點,這裡的戰場相對比較狹窄,對於火力強機動力差的海漢軍來說極爲有利,而且金州地峽東西兩邊瀕海,這幾乎就等同於將兩邊的海疆都交在了海漢海軍手上,必要時海漢甚至可以從海上直接越過這道防線,向北邊投放兵力完成登陸。因此金州要塞防線對海漢來說從來都不是什麼問題,真正的問題是要如何在這個地方消滅掉儘可能多的敵人。

在冬季打響進入遼東的戰爭,然後故意給後金留出一個冬季的備戰期,讓其有充分的時間完成兵力集結,然後趕在他們展開反攻之前,先行一步北上攻打金州要塞防線,將其堵在這裡便於集火消滅,這便是國防部的全部計劃。

這個作戰計劃從籌備到實施,期間經過無數次的調整和修正,而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可以說是非常理想,基本上與國防部擬定作戰計劃時的假象戰場態勢一致。而截止目前後金似乎也沒有發現或者想到海漢的真正目的所在,正竭力加固這道防線,試圖要藉此將海漢擋在金州地峽以南的區域。

“如果換作是你在對面擔任指揮官,以其現有的條件,你會怎麼來守這道防線?”錢天敦一邊觀察遠處的要塞防線,一邊向陳一鑫提出了一個問題。

陳一鑫放下望遠鏡,認真思索了一陣才應道:“如果要守住這道防線,只怕再多的人也不夠死。以我之見,死守此地與我軍硬拼,只能是死路一條,但如果將戰場縱深拉大,充分利用騎兵的機動優勢,還是有機會跟我軍長期對抗下去。畢竟我軍就這麼幾千兵力,而且不可能長期駐紮在遼東,兵力和陸上機動力,大概就是我軍現在最大的短板了。”

“你說得很有道理,而且這兩個短板,我們在短時間內是沒辦法解決的。”錢天敦承認了這個事實,但語氣卻並不沉重:“不過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後金的將領還沒有想明白這個關鍵。當然這主要是因爲他們根本沒有掌握我軍的信息,也不清楚我們的兵力構成狀況所致。”

海漢對比後金的軍事優勢不僅僅在於武器裝備和戰術體系方面,軍事情報也是一個極爲重要的因素。海漢對於後金的兵力構成、主要將領、內部形勢等等都掌握了許多信息,而後金對海漢的瞭解卻極爲有限,特別是海漢進駐山東之後,從山東前往遼東的走私商在海漢的有意控制打擊之下幾乎絕跡,後金方面想要獲取海漢相關信息更是難上加難。

對後金來說,海漢的軍隊編制、作戰目的、部署狀況幾乎全都是謎,要在戰場上蒙着眼睛打贏這個本身就比自己強出不少的對手,這種可能性更是變得微乎其微。而海漢甚至對普通士兵都做過相應的培訓,即如果在戰場上被敵軍俘獲,應該如何通過提供虛假信息迷惑敵人保護自己。仗打到現在,後金除了能夠確定武器裝備方面遠不如對手先進這一點,其他方面都基本仍處在被屏蔽的狀態,這自然沒法抓到海漢的短板所在。

當然了,這種狀況不可能一直隱瞞下去,隨着雙方交戰次數的增多,對方自然能從海漢的作戰習慣中窺得一二,然後推導出真實的狀況。所以這次的春季攻勢也必須要趕在對方醒悟過來之前,完成國防部制定的作戰計劃。

遠處那座名爲紀家堡的要塞堡壘城門緊閉,看樣子後金是連派人出來象徵性驅趕一下海漢軍的意圖都沒有了,安了心要縮在裡面打一場防禦戰了。

“這些蠻子兵在宣大那邊打得明軍不敢出城野戰,他們大概想不到自己也會有被人收拾得這麼慘的一天吧!”不管怎樣,眼下的局勢確實有一種莫名的解氣感,就連對大明沒有太多好感的陳一鑫,也不禁發出了感慨。

陽明先生王守仁曾經說過:“大明雖大,最爲緊要之地四處而已,若此四地失守,大明必亡。”

王陽明說的四個地方便是宣大薊遼,即宣府、大同、薊州、遼東四地。如今遼東已失,宣大薊三地是每年都會被後金協同蒙古一同南下打草谷,攻入大明境內直接威脅京師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大明早幾年的時候還能正面扛一下,但最近這兩年隨着國內的農民軍越鬧越厲害,對外戰爭的能力也大受影響,每每有敵軍騎兵大舉入侵,駐守地方的明軍卻不敢出城作戰,只能據守堅城,待敵軍劫掠夠了之後自行退去。

此消彼長之下,後金軍的氣焰越發囂張,而明軍的戰鬥意志卻是一年不如一年。只是後金軍的將領們怎麼也想不到,在遼東半島上突然冒出來的敵人,竟然能將他們壓制到跟明軍一樣的境遇。這種攻防勢態的轉換,大概也絕不是後金將領們所願意看到的場景。

按照先前從戰俘口中審問出來的信息,特戰營正對着的這個紀家堡便是防線上的兩處大要塞之一,其中可以容納兩千人左右駐守。作爲此次春季攻勢參戰部隊中的主力,特戰營自然要承擔起攻堅任務,這處要塞便暫定爲特戰營的目標了。

不過錢天敦倒也不急,配合特戰營行動的炮兵部隊今天便會從後方趕來會合,最遲明天就可以在這裡架設陣地,然後集火轟擊這處要塞。

錢天敦知道這次北上的炮兵部隊還專門帶來了海漢兵工新進研製的火炮,據說這種火炮在海南島已經通過了試射考驗,這次是特地送來東北,測試其在高緯度地區的作戰性能。當然以目前日漸轉暖的溫度,肯定不可能達到極限測試的效果,但用來轟城看看威力,倒是再合適不過的用途。畢竟靶場上怎麼打那都是試射,只有在戰場上射擊真正的目標,這才能鑑定出火炮的實戰性能。

雖然後金現在的態度是龜縮不出,但錢天敦確信只要能用大炮在這條防線上轟開一處缺口,那麼後金必然會選擇出擊,而不是等着海漢將這個缺口繼續越開越大。

在紀家堡的門樓上,錢天敦的對手也正在眺望遠處平原上的海漢軍營寨,討論着類似的問題。

“額爾赫,海漢軍已經在這裡駐紮了一天,但他們卻沒有向我們發動攻勢,你說這是什麼原因?”揚古利將雙手背在身後,似乎是要考一考下屬。

額爾赫站在揚古利身後,小心翼翼地應道:“大概是海漢人還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

“哦?你覺得是什麼樣的時機?”揚古利繼續追問道。

額爾赫其實心裡也沒數,但既然上司問到此事,他只能硬着頭皮答道:“海漢人作戰善用火炮,或許是在等火炮就位。”

額爾赫倒是不知道他瞎蒙居然蒙對了一大半,海漢軍的確不可能將寶貴的步兵派到一線去打一場肉搏式的攻城戰,在這裡駐紮下來的主要原因,的確就是爲了等炮兵部隊就位。

揚古利道:“其實我的看法跟你差不多,但我們守在城裡,又如何能阻止海漢人使用火炮轟城?”

額爾赫聽出揚古利意有所指,他現在需要戴罪立功,又不敢不接這話,只能咬着牙應道:“卑職願率親軍出城衝殺敵陣,爲公爵大人掃清障礙!”

揚古利見額爾赫知情識趣,嘴角也是露出了一絲笑意:“額爾赫,大金國就是需要你這樣的勇士去衝鋒陷陣,不過不是當下,等他們的火炮推到陣前,開始架設炮位之時,你再率部出城衝殺。若是能破了海漢軍的火炮陣,我必親自替你向阿濟格貝勒請功!”

額爾赫聽了這話,臉上可沒多少開心的神色,這個時候出城去衝殺海漢的陣營,基本上就是充當敢死隊的角色了。雖說對方架設火炮時多少會有些防守漏洞出現,但天知道這些漏洞是不是海漢人故意弄出來誘敵的。上次在發動騎兵衝鋒時被地雷炸得人仰馬翻的場面還歷歷在目,額爾赫可不想在衝鋒過程中被炸上天。

但問題就在於他現在沒有選擇拒絕的權力,作爲戴罪之身,他只能服從軍令,哪怕這道軍令就是讓他去死。如果不照做,他的族人今後恐怕很難再繼續過安穩日子,甚至會被充作官奴也難說。用自己一條命能換來部族的安穩,額爾赫也只能接受這樣的交換了。

額爾赫繃着臉應下了揚古利的指令,他以爲前幾天從阿濟格手下討回一條命來,這事就算揭過去了,但沒想到這續命的時間也僅僅只有幾天而已。揚古利這一道指令,基本就判了他死刑了。額爾赫知道揚古利也不會把翻盤的希望真正寄託在自己身上,之所以派自己出城衝殺,其實多半隻是想看看海漢人的應對策略而已。如果能探出海漢的虛實,甚至是成功給對方製造一些麻煩,那付出一些人命的犧牲,對揚古利這樣位高權重的將領的確不算是什麼大事。

海漢炮兵部隊在日暮之前抵達了特戰營的營地,不過在紀家堡的方向應該是看不到這一幕。數十輛由馱馬拉動的炮車緩緩進入營中,而其後是數量更多的平板車,用以運輸火炮的配套彈藥。這其中有幾門炮用油布遮得嚴嚴實實,便是這次專程海南島運過來的新式火炮了。

錢天敦將炮兵部隊的指揮官召集到一起,連夜開了一個作戰會議,向他們說明目標的狀況,以及自己想要實施的戰術。這些炮兵部隊是分別從好幾處地方調來,以前沒有在一起協同作戰的經驗,所以錢天敦必須在戰前讓軍官們統一思想,在戰場上才能發揮出應有的實力。

第七百一十一章 澎湖的未來第164章 大地主2797.第2797章第1120章 現實的差距第283章 破襲戰2544.第2544章第四百五十七章 漁民上訪第八百二十一章 但盡人事第八百五十四章 雙嶼水道3321.第3321章第258章 輿論陣地的重要性第七百九十章 軍隊使命第1725章 何夕的憂慮第153章 關於新航路的意見分歧3135.第3135章2967.第2967章第1597章 爲難之處第五百五十六章 打擊不斷第九百零五章 臺北建設第四百九十六章 損耗品3200.第3200章3354.第3354章2503.第2503章第1298章 海上打靶3166.第3166章3103.第3103章第102章 管理的學問第1106章 真憑實據2586.第2586章2950.第2950章3224.第3224章3039.第3039章第八百二十六章 通報情況2592.第2592章第2296章第127章 擴招之爭第2335章第3476章第八百九十章 斷人財路2510.第2510章第2230章第2218章第1878章 利益輸送第2102章2629.第2629章第1991章第1228章 幕後黑手2688.第2688章3053.第3053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境遇對比第1159章 陰差陽錯第1066章 屈服第260章 介入還是不介入第1070章 騎兵的短板3305.第3305章第1870章 前進方向2587.第2587章第四百五十八章 吸納移民的套路第1779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105章 麻痹上級第2305章第1192章 返回舟山第1150章 各行其是3412.第3412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使團到訪2610.第2610章第七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反擊3129.第3129章第1363章 攻克中左所城第1786章 惹不起2867.第2867章3266.第3266章第2231章第六百二十一章 打掃戰場2739.第2739章2978.第2978章2669.第2669章2622.第2622章第2000章2823.第2823章第1441章 陸戰隊的威力2863.第2863章第1271章 前路不明3059.第3059章第八百五十五章 準備開戰第1021章 先遣隊(二)第3458章第2088章第357章 三亞港的新客人第1282章 昌化縣第1435章 龜縮不出第1900章 李希的建議第2255章3123.第3123章第八百四十一章 繼續北上2786.第2786章第八百六十四章 戰後清理第1599章 禁止與許可第68章 高橋南第370章 開闢新鹽場
第七百一十一章 澎湖的未來第164章 大地主2797.第2797章第1120章 現實的差距第283章 破襲戰2544.第2544章第四百五十七章 漁民上訪第八百二十一章 但盡人事第八百五十四章 雙嶼水道3321.第3321章第258章 輿論陣地的重要性第七百九十章 軍隊使命第1725章 何夕的憂慮第153章 關於新航路的意見分歧3135.第3135章2967.第2967章第1597章 爲難之處第五百五十六章 打擊不斷第九百零五章 臺北建設第四百九十六章 損耗品3200.第3200章3354.第3354章2503.第2503章第1298章 海上打靶3166.第3166章3103.第3103章第102章 管理的學問第1106章 真憑實據2586.第2586章2950.第2950章3224.第3224章3039.第3039章第八百二十六章 通報情況2592.第2592章第2296章第127章 擴招之爭第2335章第3476章第八百九十章 斷人財路2510.第2510章第2230章第2218章第1878章 利益輸送第2102章2629.第2629章第1991章第1228章 幕後黑手2688.第2688章3053.第3053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境遇對比第1159章 陰差陽錯第1066章 屈服第260章 介入還是不介入第1070章 騎兵的短板3305.第3305章第1870章 前進方向2587.第2587章第四百五十八章 吸納移民的套路第1779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105章 麻痹上級第2305章第1192章 返回舟山第1150章 各行其是3412.第3412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使團到訪2610.第2610章第七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反擊3129.第3129章第1363章 攻克中左所城第1786章 惹不起2867.第2867章3266.第3266章第2231章第六百二十一章 打掃戰場2739.第2739章2978.第2978章2669.第2669章2622.第2622章第2000章2823.第2823章第1441章 陸戰隊的威力2863.第2863章第1271章 前路不明3059.第3059章第八百五十五章 準備開戰第1021章 先遣隊(二)第3458章第2088章第357章 三亞港的新客人第1282章 昌化縣第1435章 龜縮不出第1900章 李希的建議第2255章3123.第3123章第八百四十一章 繼續北上2786.第2786章第八百六十四章 戰後清理第1599章 禁止與許可第68章 高橋南第370章 開闢新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