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8章 利益輸送

金尚久在舟山待的時間長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也較李溰更爲全面一些。他認爲海漢主導的貿易模式帶給大明的可不僅僅是部分沿海地區的繁榮,在這個過程中大明地方官府也在不斷地遭受着侵蝕,許多掌握實權的大明官員都成了舟山島的常客。話說回來,如果不是江浙地方官府給予海漢諸多方便,想要在短短一兩年時間中經營出這麼大的局面,即便是神通廣大的海漢也難以實現。

而江浙本來就是大明的富庶地區,這邊的官員一般家境都還不錯,但依然招架不住海漢的糖衣炮彈。如果是換作了朝鮮,那隻怕地方官員會更快地淪陷於海漢的利益攻勢之下。金尚久自認心志還算堅定,但與海漢人接觸時間長了,也不免從對方手中收受了不少好處,只不過海漢從未要求他作出什麼出賣朝鮮的舉動,所以他暫時還能心安理得地奉勸李溰不要對海漢的貿易模式抱有太高的期望。

“世子,海漢人不止精於貿易,更善於利用貿易來打通關節收買人心,若是要將此引入我國,須得防着海漢人以此來拉攏我國大臣。”雖然知道這種話或許會讓李溰不太開心,但金尚久職責所在,還是要提醒李溰當心海漢的手段。

李溰聞言停筆問道:“照這麼說來,我們前日所見到的那些大明武官將領,應該都是從海漢這裡得了不少好處,所以纔會集體出現在島上?”

金尚久道:“世子明鑑!這些大明武官大多都在暗中與海漢有貿易往來,不少人還掌控了某些海漢商品在沿海州府的銷售權限,每年從中收益頗豐。還有一些野心勃勃之人,試圖要將福建許氏的模式複製到江浙,想通過爭取海漢的支持來成爲一方霸主。”

李溰聽了不禁皺起了眉頭,他想要達成的目的是讓本國的國際貿易能像此地一樣繁榮,但的確沒有仔細考慮到由此可能帶來的副作用。福建許氏的發跡史,他也曾經藉助手頭有限的資料研究過,知道這在大明南部獨霸一方的軍閥是如何藉助海漢這個靠山一步一步爬上來的。如果朝鮮今後也出現了類似這樣的人物,那對於朝廷的統治無疑將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但即便不引入海漢的貿易模式,就能完全斷絕這種利益輸送嗎?李溰覺得那也未必。就他所知的情況,國內朝廷高官與海漢眉來眼去的人可不少,早先可以說是爲了請海漢出兵救國,表現得卑微一些也是情有可原,但戰後仍有許多人恨不得能貼到海漢人身上,這原因自然就只能是利益作祟了。

朝鮮在戰後不但面臨着北方交戰區的重建工作,同時還有與海漢的諸多大型合作項目,以及一攬子的軍援軍購計劃,這全都是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的項目,同時也是意味着這些項目中會有大量的油水。而想要從那些與海漢相關的項目中搞到好處,第一要務自然是要與海漢人搞好關係,由此開始心思活動的大有人在。

如果僅僅只是從工程項目中貪些油水,那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李溰還是明白的。但如果有人膽大包天想效仿福建許氏,依附海漢以換得扶持,從而成爲一方軍閥,那可就不是朝廷所能容忍得了了。

福建許氏如今已經尾大不掉,不再服從大明朝廷的指揮,此事早就不是什麼新聞,從其自行出兵朝鮮參戰,便可看出許心素已經根本不再將朝廷的想法放在眼裡。李溰雖然感激福建許氏出兵,但他可不希望數年後自己的國家也出現這樣的狀況。

“金參議,那你對這種官員被收買拉攏的狀況,可有什麼預防的對策?”李溰明白金尚久對海漢的瞭解要比自己多得多,多聽一聽對方的意見肯定沒有壞處。

金尚久苦笑着應道:“不瞞世子,此事只怕很難有什麼行之有效的措施能夠預防,否則大明豈會坐視海漢崛起?最好的辦法,就是徹底不與海漢往來,但這當然是無法實現的。”

兩國於去年就完成了正式結盟,又怎麼可能突然斷絕往來。朝鮮境內目前還駐紮有數千海漢部隊,以及一大堆等着開工的合作項目,兩國之間的關係正處於蜜月期,金尚久這番諫言如果是被海漢人聽到,他這剛提升上來的禮曹參議一職,回頭還能不能保住都難說。能對李溰說出這番話來,也算是對國家十分忠心了。

李溰聽了之後又陷入了沉默,金尚久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他當然能聽出來問題的嚴重程度。如果真如金尚久所說的那樣,本國的一部分官員將不可避免地會被海漢收買拉攏,那麼就必須要考慮怎樣將本國受到的損害降到最低程度。但這對於掌握的政治外交學識極爲有限的他來說,無疑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既然金尚久給不出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李溰再追問下去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便打發他先回去休息了。而李溰獨自思考了許久,依然不得要領,他考慮了半晌之後,還是沒有將這部分寫入到接下來準備送回國的書信中去。李溰擔心父王知道這種情況之後,對待海漢的態度會因此有所變化,而那樣就有可能會招致海漢的不滿,對朝鮮今後的發展未必是好事,所將造成的後果甚至可能遠比朝廷高官被收買,地方上出幾個軍閥更爲嚴重。

“還是見的世面不夠啊!”

李溰最終爲自己的無計可施找到了一個似乎說得過去的理由。的確對於第一次走出國門的他來說,在海漢所看到的一切都顯得新奇和充滿了挑戰,他試圖從海漢這裡獲取更多的學識來幫助自己的國家,但現在他發現事情似乎沒有預想的那麼簡單,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也不是簡單的盟友與對手而已。

李溰現在發現自己過去頗爲自得的那些輔助父王處理政務的經驗,在當下這種局面幾乎完全派不上用場,這也讓他當下很是有些挫折感。

翌日,石迪文依然是邀請李溰繼續去參觀交易中心和商業區。李溰對此欣然同意,他知道自己對海漢瞭解得越多,才越有可能找出一個兩國和睦相處的解決方式。而自己對海漢的貿易模式有了更多的瞭解之後,或許會有辦法處理好金尚久所提出的那些隱患。

看得越多,李溰對海漢的生產研發能力就越是佩服,他實在想象不出,海漢人是如何研製出了五花八門如此之多商品,而使用這些東西的海漢人又是在過着怎樣的生活方式。但有一點似乎是毫無疑問的,有經濟能力用得起這些東西的海漢人,的確當得起富庶二字。

在石迪文陪同參觀期間,李溰便正好遇到了一名大明商人來訂購昨日他看上的那種一人高的穿衣鏡。李溰昨天沒好意思追問價格,見有人要買這鏡子,便不動聲色地湊到近處。石迪文猜到李溰心思,但也沒有說破,任由他去偷聽報價。

李溰很快轉了一圈回來了,雖然臉上表情很平靜,但心中對這鏡子的高昂價格還是吃了一驚。這一面鏡子的價錢足夠在朝鮮市面上買下幾千斤糧食,如果是要他自己掏錢買這玩意兒,那他大概真的會猶豫很久。不過大明的有錢人似乎的確很多,那個訂購鏡子的商人根本就沒還價,反倒是詢問能不能加價提前交貨。

李溰不得不暗自感嘆一聲有錢真好,想想自己身爲朝鮮世子,這次出國留學,身邊帶的銀子也不過才幾千兩而已。而且其中的一半都已經按照金尚久的建議,在舟山這邊存入了海漢銀行,兌換成海漢國內更方便使用的紙幣。當然了,李溰在前往三亞的途中都是由海漢全程負責食宿,再加上有石迪文這樣好客的主人,看上什麼就送什麼,其實也花不了什麼錢就是了。

到了中午,依然是由石迪文做東,不過席間他向李溰聲明,下午另有公事,就不陪同李溰繼續參觀了。

李溰早就注意到這上午有好幾撥軍官來找石迪文請示彙報,當下便好奇地問道:“石大人,在下斗膽問一句,莫不是貴國軍隊要有所行動?”

“行動?什麼行動?”石迪文被這個提問問得有點懵,搖搖頭否認道:“我軍在浙江沿海近期都沒有安排什麼大的軍事行動,也沒有什麼對手需要我們採取軍事手段。下午是要與前天世子見過的那幫大明武官見面,他們可不是來舟山島遊山玩水的,這兩天一直在跟我們討價還價,準備購買武器裝備。目前已經談得差不多了,下午跟他們見面確定一下交易內容。”

李溰一聽是武器交易,頓時便來了興趣,不過他也知道這種交易比較敏感,石迪文未必願意讓自己知道內情,只好換個方式問道:“請問石大人,一般像這類交易,能否讓交易方之外的人旁觀?”

石迪文一聽他這露骨的問法便知道李溰對這事起了好奇心,當下應道:“考慮客戶的利益,原則上我們不會讓第三方旁觀交易過程……不過嘛,世子是我國請來的貴客,而且貴國與大明之間也沒有發生武裝衝突的可能性,我覺得安排世子旁觀一下應該不會有大礙。”

李溰聞言大喜,連忙謝過石迪文。

其實海漢向沿海州府這些軍頭出售武器裝備並不是什麼秘密,而且石迪文也知道這些軍頭採購的武器並不完全都是自用,其中也會有一部分要上繳至浙江都指揮使司作統一安排只用。換句話說,這些軍頭也並不全是都想搞武裝割據當地方軍閥,他們從舟山買走的武器裝備,一部分會進入到大明軍方的武器庫,極有可能運到北邊,分配給鎮壓農民軍或是駐守北部邊疆的部隊。

也正是因爲這樣,從舟山出售給大明的武器裝備數量頗爲可觀,甚至還在福建明軍的採購量之上。當然了,作爲海漢的忠實盟友,許心素能買到的武器型號,可要比舟山這裡出售的武器更爲先進一些。

大明採取這樣曲線救國的方式,主要還是因爲海漢有意在明面上控制了對大明官方的武器銷售規模,而通過這樣的方式進入大明的武器,要比大明在三亞成批採購的價格高出至少三成到四成,海漢也很樂於使用這樣的渠道額外多賺上一筆。

至於爲什麼價格這麼高,原因也很簡單,這些武器出售給地方駐軍的渠道並不符合大明律法,想當軍閥就只能多花錢。而大明兵部想要更多的海漢武器來武裝北方的戰鬥部隊,又沒有辦法通過官方採購渠道得到海漢的供應,那也只能捏着鼻子認購這種高價貨了。

不過各個買傢俱體的成交價格,海漢這邊是不會主動公佈出來的,畢竟各家與海漢的關係有親疏之分,採購量也各有不同,價格自然會有差異。而石迪文之所以答應讓李溰去旁觀,是因爲下午的交易內容並不涉及到早就已經談定付款的價格,僅僅只是交貨驗收而已,李溰就算去看也只能看個熱鬧,不會了解到這些武器的真實成交價格。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舟山出售的武器是近期難得一次的現貨,所以這些明軍將領纔會如此積極,全都親自跑到舟山島來競購,唯恐被其他同僚給搶購一空。當然了,由於無需等待交貨期,買下之後立刻就能提貨運走,這一批武器裝備的價格自然也較平時又高出了一些。

李溰當然想不到這武器交易還有如此之多的內情,不過他的目的其實也比較單純,就算無法瞭解到海漢向大明出售武器的具體價格,但至少可以看看大明軍方購買武器的規模和檔次,從側面推測一下本國與這兩國軍力上的差距。

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進的態度2542.第2542章3011.第3011章2454.第2454章2537.第2537章第324章 進修生的軍訓安排第2336章第1267章 缺乏信任第1927章3053.第3053章第1631章 兵分三路第190章 補給物資的籌備第九百四十九章 建國籌備第2255章第四百一十七章 探訪昌化第六百九十二章 秋交會成果第1335章 心思難定3293.第3293章第1244章 前堵後抄3359.第3359章第1775章 曲線救國第六百二十八章 荷蘭人的計劃2411.第2411章第322章 參觀考察第1801章 難以逾越3226.第3226章第八百三十一章 浙江海盜第九百七十一章 左右爲難的托馬斯第2040章3334.第3334章3103.第3103章第1428章 三路齊發第1016章 開國慶典(十六)第3451章第七百一十章 打掃戰場第1314章 勝利堡內2768.第2768章第2043章第1190章 抓捕第1963章第3482章2848.第2848章第375章 劉香的使者第八百七十七章 舟山招商會(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再次談判2582.第2582章第148章 配套產業3400.第3400章2836.第2836章2797.第2797章3405.第3405章第1975章2645.第2645章2489.第2489章第1239章 戰事來臨2700.第2700章第四百九十章 立場不同2602.第2602章第1764章 武力展示(六)2654.第2654章第1940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照葫蘆畫瓢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網打盡2850.第2850章第2303章第八百零三章 兵臨城下第1249章 從將軍到戰俘2971.第2971章3117.第3117章第1241章 堅固防線第七百六十六章 重口味的土人第1711章 新出路第六百三十二章 交手(一)3371.第3371章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貿易協定第1867章 項目拖延第六百二十二章 回港述職第五百三十章 情況說明第2231章2607.第2607章2551.第2551章第3502章2573.第2573章2401.第2401章3224.第3224章第1489章 漢軍旗3334.第3334章第3494章第五百零九章 行動方案3055.第3055章2375.第2375章第2192章第1943章第1675章 防區交接第236章 勝利港造船廠(一)第八百二十九章 石迪文訪舊第388章 先頭部隊第2276章2810.第2810章2802.第2802章
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進的態度2542.第2542章3011.第3011章2454.第2454章2537.第2537章第324章 進修生的軍訓安排第2336章第1267章 缺乏信任第1927章3053.第3053章第1631章 兵分三路第190章 補給物資的籌備第九百四十九章 建國籌備第2255章第四百一十七章 探訪昌化第六百九十二章 秋交會成果第1335章 心思難定3293.第3293章第1244章 前堵後抄3359.第3359章第1775章 曲線救國第六百二十八章 荷蘭人的計劃2411.第2411章第322章 參觀考察第1801章 難以逾越3226.第3226章第八百三十一章 浙江海盜第九百七十一章 左右爲難的托馬斯第2040章3334.第3334章3103.第3103章第1428章 三路齊發第1016章 開國慶典(十六)第3451章第七百一十章 打掃戰場第1314章 勝利堡內2768.第2768章第2043章第1190章 抓捕第1963章第3482章2848.第2848章第375章 劉香的使者第八百七十七章 舟山招商會(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再次談判2582.第2582章第148章 配套產業3400.第3400章2836.第2836章2797.第2797章3405.第3405章第1975章2645.第2645章2489.第2489章第1239章 戰事來臨2700.第2700章第四百九十章 立場不同2602.第2602章第1764章 武力展示(六)2654.第2654章第1940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照葫蘆畫瓢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網打盡2850.第2850章第2303章第八百零三章 兵臨城下第1249章 從將軍到戰俘2971.第2971章3117.第3117章第1241章 堅固防線第七百六十六章 重口味的土人第1711章 新出路第六百三十二章 交手(一)3371.第3371章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貿易協定第1867章 項目拖延第六百二十二章 回港述職第五百三十章 情況說明第2231章2607.第2607章2551.第2551章第3502章2573.第2573章2401.第2401章3224.第3224章第1489章 漢軍旗3334.第3334章第3494章第五百零九章 行動方案3055.第3055章2375.第2375章第2192章第1943章第1675章 防區交接第236章 勝利港造船廠(一)第八百二十九章 石迪文訪舊第388章 先頭部隊第2276章2810.第2810章2802.第280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