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1章 遼東屬誰

不過這種逍遙的感覺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便有人來敲響了梅生川的房門:“大人,有密報!”

門外的人聲音不大,但恰好能讓屋內的梅生川聽清。躺在藤編搖椅上的梅生川猛然睜眼,起身快步走到門口將房門打開。門外是他隨行人員中的一人,對外身份是文書,但實際上卻是錦衣衛的探子。錦衣衛雖然很難進入後金佔領下的遼東金州地區,但東江鎮軍民和海漢在山東征調僱傭的民夫幾乎都是漢人,錦衣衛要在其中摻些沙子倒也不是太難。所以早在梅生川安排這趟行程之前,遼東地區其實就已經有錦衣衛的耳目在暗中收集各種消息了。

而今天梅生川一行人抵達旅順之後,自然便有人尋機去與潛伏在本地的同僚接頭,以獲知海漢針對梅生川的到來是否有什麼特殊的佈置。梅生川雖然確信海漢人不會專門爲自己設下鴻門宴,但能夠通過秘密渠道多瞭解一些相關的情報,總會有利於接下來的談判。

探子低聲彙報道:“大人,東江鎮的沈志祥數日前突然從駐地消失,目前不知所蹤。此外海漢北方艦隊主力也在同一時段全部離港,懷疑海漢人可能是要從海上對北邊發動一波攻勢。”

梅生川眉頭微微一皺,他記得剛纔的宴席上,明明沙喜說過沈志祥正在前線率軍作戰,怎麼會突然消失,這與探子的情報不符,這其中莫不是有什麼內情?

梅生川從京城來到這裡,更多的是出於對東江鎮老友沈世魁的信任,而非對海漢人有多放心。他知道東江鎮是選擇了抱海漢大腿,但也清楚東江鎮高層其實仍然心向大明,至少在提供海漢情報方面並沒有什麼隱瞞——當然或許他們提供給朝廷的情報,也正是海漢人想通過這種特殊渠道讓朝廷掌握的信息。

梅生川敢只帶幾十名隨從就來遼東,多少也是因爲確信東江鎮明軍一定會在此期間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不過到了旅順之後他還沒有見到東江鎮的將領,而護衛工作也全是由海漢軍在負責,此時又聽說沈志祥已經有數日行蹤不明,不禁有些犯嘀咕,這海漢人如此安排究竟是有意還是無意?

他倒不擔心海漢會對東江鎮將領突施毒手,因爲按照東江鎮之前傳回京城的情報,海漢對於東江鎮將領的軍事培訓也極爲上心,特別是沈志祥更是得到了海漢人諸多特殊照顧,即便是東江鎮不參加的軍事行動,海漢人往往也會安排沈志祥隨軍出征,讓他能夠在距離戰場最近的地方觀戰,從而吸取這些難得的戰鬥和指揮經驗。

海漢人想培養沈志祥,梅生川倒是能理解他們的想法,畢竟像沈志祥這樣在北方土生土長,瞭解遼東風土人情、地理狀況,又懂得帶兵打仗的人才,出身南方的海漢軍裡肯定是極爲罕見的。而沈志祥又一直表現出了親近海漢的態度,對方自然會認爲他是可以爲己所用的人,多下些本錢去培養他也是情理中的事。

但梅生川也不敢就此妄下論斷,既然沙喜說了過幾日便可見到東江鎮將領,想必對方也沒有必要在這種事情上打馬虎眼,只能再等等看情況是否有新的變化。而錦衣衛探子所傳回的其他消息,就沒有太大的情報價值了,其中不少都是海漢人已經主動向他通報過的內容了。比如東江鎮的家屬被安置在距離旅順堡三十里之外的一處地方,目前該地區已經有超過三千民衆定居下來。又比如海漢軍的主力幾乎都集中在金州地峽一線,而後方的旅順堡僅僅只駐紮了不到千人的陸軍和海軍。

海漢人告知梅生川這些軍事情報的時候,似乎絲毫不擔心他將消息傳遞出去,引來明軍攻打此地。而梅生川認爲這大概是因爲海漢對己方的防禦能力有着非常堅定的自信,畢竟港口就停泊着那麼多艘火炮戰艦,岸上還有數個炮臺,而這旅順堡的防禦也不差,他來時注意到堡壘外圍被改造爲了一種不規則的城牆輪廓。梅生川不知道這種防禦工事叫做棱堡,但他憑直覺也能感覺到這種新式堡壘的防禦能力應該會很強——畢竟炮臺數量比起舊式的旅順堡明顯增加了好幾倍,這要是有人嘗試攻打旅順堡,所付出的傷亡代價肯定會相當可觀。

梅生川遣退手下,關上房門又消化了一下剛纔所獲知的這些情報信息,感覺自己所能採取的措施真是幾近於無,畢竟身邊就這麼幾十號人能用,其中一大半還被安排到了旅順堡外駐紮,調遣起來極爲不便。梅生川決定要找機會去看看東江鎮的駐地,說不定那邊還有不少心向大明的人,能夠爲己所用。

翌日一早,沙喜便安排了梅生川去檢閱本地駐軍。這個流程本來應該是放在昨天進行,不過梅生川昨天到的時候就天色不早,所以纔將檢閱安排在了第二天。

梅生川檢閱明軍倒是早就習以爲常,但有生以來還是第一次檢閱外軍部隊,也不禁有些好奇海漢軍能有怎樣的表現。而海漢的這套閱兵式基本都是借鑑後世的做法,弄一幫鼓號手吹吹打打,然後由沙喜陪同梅生川一起,徒步檢閱陸海兩軍的隊列。

梅生川對於海漢軍的隊列和武器倒是沒有太特殊的感受,畢竟這些東西明軍也都能拿出來,頂多就是武器性能差一截而已,而隊列只要稍稍認真訓練數日,還怕站得不夠整齊嗎?真正讓梅生川感到有所震動的,是這些海漢軍人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氣勢,那是在沙場上奮勇廝殺若干次之後才能逐漸擁有的殺氣,是不斷在戰鬥中取得勝利纔會擁有的信心。雖然受閱部隊不過就是陸海兩軍各一個連而已,但這種上過戰場的部隊在檢閱中表現出的無形氣場給梅生川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這兩個連隊早年都參加過我國剿滅南海海盜十八芝的戰鬥行動,近幾年又陸續在福建、臺灣、浙江參加過不少行動,算是實打實從戰場上錘鍊出來的部隊。”沙喜很是殷勤地向梅生川介紹受閱部隊的情況,也不知道他是有意炫耀,還是藉此震懾對方。

沙喜說這幾個地方,除了臺灣島不算是大明的正式領土之外,關於在福建和浙江進行的戰事,兵部都是有地方呈送上來的戰報。對於沙喜沒有詳細提及的幾次軍事行動,梅生川卻是有大致的印象。海漢通過這些軍事行動從大明擄走了不少島嶼。福建是對海漢人的作爲聽之任之,沆瀣一氣。而浙江方面雖然有所行動,但最終付出的代價卻是更大,不但幾名高官神秘失蹤,後來還弄出一起縱火案,讓海漢人找到藉口兵發杭州,在錢塘江畔簽署了所謂的停戰協議,變相開放了海漢在浙江的通商權限。

當時朝堂上對浙江官府的處理方式有極大的爭議,不少人認爲那個停戰協議是有賣國之嫌。但也有一些官員認爲浙江官府能夠儘快平息戰事就是大功一件,畢竟所有人都很清楚,大明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再開闢一處新的戰場,更何況對手是在南方未嘗一敗的海漢軍。

福廣兩省的官員,與海漢有着諸多利益糾葛,自然在朝堂上也是站在浙江一邊的主和一派,最終崇禎皇帝也不敢冒險把這已經了結的事情再重新鬧大,只能默認了浙江官府的做法。而浙江布政使王畿,都指揮使劉峰,杭州知府何冠之等人,事後都接到了宮中發出來的密旨訓誡,要求他們不得再對海漢人給予其他特殊優待,更不能縱容其在大明境內大量併購地產田產,招募移民。

當然了,這些要求能夠實現多少,就不是崇禎皇帝說了算了。天高皇帝遠,這距離京城千里之外的地方,又哪能事事都遵照宮中那位只能通過奏摺治國的皇帝陛下的想法。海漢這兩年在浙江的跨國貿易做得風生水起,越來越多的浙江民衆也通過這些貿易渠道,或直接或間接地開始與海漢有了利益瓜葛。

也正是因爲南方的局勢逐漸太平了,海漢纔能有餘力將兵力抽調到北方來,開始打上了遼東半島的主意。梅生川雖然不是太清楚這其間的細節,但他倒是不難從自己掌握的信息推導出前因後果。

“貴國軍隊一看便是慣於沙場征戰,也只有常勝軍纔會擁有這等氣勢!”梅生川發自內心地稱讚了兩句,多少還有點嫉妒海漢有如此強軍。

沙喜心道你也算識貨之人,當下參觀完隊列之後,又安排了海漢軍引以爲傲的射擊訓練,讓大明的兵部侍郎大人開開眼。

梅生川來遼東之前,也和很多人一樣,認爲關於海漢軍戰鬥力的描述有諸多誇張的成分,特別是各地送回的情報都稱海漢軍的火槍火炮性能無敵,梅生川一直沒把這事完全當真。大明也有不少能工巧匠,造火槍也不是一年兩年,而且兵部研究過海漢外銷的步槍,認爲雖然其性能不錯,但製造工藝極爲複雜,其成本並不適合大量製造列裝部隊。如果兩軍對壘,大明軍隊也可以憑藉兵力優勢抹平武器性能方面的差距。

但此時由海漢軍展示的武器顯然與他所見過那些海漢外銷的槍支有着較大的差別,甚至可以說根本就不是同樣的東西。海漢軍所裝備的步槍不但可以連續射擊數發,其彈藥裝填、射程、精準度、殺傷力,性能幾乎是全方位優於梅生川所知的一切火槍類武器。

最後當狙擊手出來表演了在百丈之外準確命中腦袋大小的瓦罐時,梅生川很是艱難地嚥下了一口唾沫。雖然沙喜沒有對此詳細解說,但梅生川能看出這遠不是這種可怕步槍的射擊極限。而這種武器一旦投放到戰場上,其左右戰局的能力可不是一般的單兵能比了,只要幹掉敵軍幾名指揮作戰的軍官將領,對方自然會軍陣大亂,不戰而勝。

而炮兵的表現也沒有讓觀衆失望,梅生川對於後膛填裝的火炮很感興趣,但卻完全聽不懂沙喜的講解。他有心要去近處摸一摸這種犀利的武器,看看究竟是有什麼門道,但沙喜彷彿看透了他的心思,故意沒有安排這樣的參觀內容。梅生川雖然好奇心爆棚,但也只能忍耐下來。

他想起昨天由探子送回的情報中,卻根本就沒有提及到這些厲害的武器,不問可知錦衣衛的人根本就沒能混進海漢軍的駐地,對於這些制式武器的存在竟然毫不知情。這雖然算不上失職,但起碼也是辦事不力了。要是兩軍對壘,對海漢嚴重缺乏瞭解的明軍肯定會因此而吃大虧。

而之前東江鎮送回的情報中,曾提及過海漢軍可以以步破騎,僅憑步兵就能對付兵力勝過己方的後金騎兵,當時梅生川對於這樣的情報還有些嗤之以鼻,認爲東江鎮大概是有意在誇大事實,替海漢軍吹噓而已。但此時看過海漢軍的武器性能展示之後,他突然意識到東江鎮送來的情報並非妄言,而是真有這樣的可能。若非如此,後金又怎會甘心讓出了金州南部的這處良港,給海漢人作了進入遼東的踏板。

海漢軍展示出來的實力越是強大,梅生川就越是覺得大明要從其手裡奪回遼東的機會渺茫。如果按照戰鬥力來推算,海漢能夠擊退駐紮在金州的數千後金兵,並且牢牢地守住了奪下來的這片地區,那麼大明需要多少軍隊才能達成這樣的目標?

梅生川在心中默默計算了一下,認爲至少需要向遼東地區投送兩萬以上的明軍部隊,纔有可能實現同樣的目標。但問題就在於大明目前在渤海灣地區根本就不具備這樣的海上投送能力,否則當初也不會眼睜睜地看着東江鎮的部隊被後金軍逐出遼東了。

第1913章 出發之前第六百五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1362章 最後一搏第2064章2512.第2512章第八百八十七章 三六九等第2181章第270章 北越軍的防禦手段第166章 防禦策略的調整第四百八十三章 實力懸殊第七百九十三章 小鐵匠2725.第2725章第八百五十七章 當面過招第1795章 備戰工作第1548章 收買高官第3430章第3章 分工合作第七百九十七章 秘密偵查第五百零九章 行動方案第九百五十三章 互相算計第3489章第1772章 有利可圖第四百一十章 軍火貿易動向第52章 邀功請賞(一)2626.第2626章第100章 庭審第八百四十一章 繼續北上第304章 神秘的拜訪者2885.第2885章第1873章 實話實說3185.第3185章3353.第3353章第322章 參觀考察2643.第2643章第389章 一擊即潰第九百七十章 苛刻的交換條件第2009章3190.第3190章第八百六十章 碾壓之勢第1556章 建交之後第七百九十章 軍隊使命第1999章第269章 攻防大戰第295章 全面推進2943.第2943章3315.第3315章第1751章 孰強孰弱第2055章第298章 駐廣辦的新業務第3494章第274章 再遇冤家第2014章第2139章2528.第2528章第1658章 攻打馬尼拉(八)第1512章 炫耀武力2406.第2406章2662.第2662章2697.第2697章第1754章 爲難之處第2184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順利登陸第1796章 偵察行動3099.第3099章第1170章 幕後交易第1853章 長遠眼光2745.第2745章3399.第3399章第83章 歐戰帶來的商機地1250章 戰後賠償3327.第3327章3016.第3016章第1619章 先兆線索第2269章第360章 房地產的經濟賬第六百七十一章 受挫第六百五十六章 潰敗第1709章 戴罪立功第2037章第2020章第1589章 行行都不易第1616章 修建使館第1742章 買買買第153章 關於新航路的意見分歧第2069章第1561章 絞盡腦汁2641.第2641章第2091章2507.第2507章第1741章 性能升級第269章 攻防大戰第1891章 貿易港第1642章 佔領甲米地第1705章 意見分歧第3455章第1977章第1363章 攻克中左所城第六百六十一章 部署調動第五百三十九章 峴港狀況2627.第2627章
第1913章 出發之前第六百五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1362章 最後一搏第2064章2512.第2512章第八百八十七章 三六九等第2181章第270章 北越軍的防禦手段第166章 防禦策略的調整第四百八十三章 實力懸殊第七百九十三章 小鐵匠2725.第2725章第八百五十七章 當面過招第1795章 備戰工作第1548章 收買高官第3430章第3章 分工合作第七百九十七章 秘密偵查第五百零九章 行動方案第九百五十三章 互相算計第3489章第1772章 有利可圖第四百一十章 軍火貿易動向第52章 邀功請賞(一)2626.第2626章第100章 庭審第八百四十一章 繼續北上第304章 神秘的拜訪者2885.第2885章第1873章 實話實說3185.第3185章3353.第3353章第322章 參觀考察2643.第2643章第389章 一擊即潰第九百七十章 苛刻的交換條件第2009章3190.第3190章第八百六十章 碾壓之勢第1556章 建交之後第七百九十章 軍隊使命第1999章第269章 攻防大戰第295章 全面推進2943.第2943章3315.第3315章第1751章 孰強孰弱第2055章第298章 駐廣辦的新業務第3494章第274章 再遇冤家第2014章第2139章2528.第2528章第1658章 攻打馬尼拉(八)第1512章 炫耀武力2406.第2406章2662.第2662章2697.第2697章第1754章 爲難之處第2184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順利登陸第1796章 偵察行動3099.第3099章第1170章 幕後交易第1853章 長遠眼光2745.第2745章3399.第3399章第83章 歐戰帶來的商機地1250章 戰後賠償3327.第3327章3016.第3016章第1619章 先兆線索第2269章第360章 房地產的經濟賬第六百七十一章 受挫第六百五十六章 潰敗第1709章 戴罪立功第2037章第2020章第1589章 行行都不易第1616章 修建使館第1742章 買買買第153章 關於新航路的意見分歧第2069章第1561章 絞盡腦汁2641.第2641章第2091章2507.第2507章第1741章 性能升級第269章 攻防大戰第1891章 貿易港第1642章 佔領甲米地第1705章 意見分歧第3455章第1977章第1363章 攻克中左所城第六百六十一章 部署調動第五百三十九章 峴港狀況2627.第262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