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廣州來客

李奈倒揹着雙手站在甲板上,默默打量着前方那艘掛着“海漢”旗號的福船,心裡卻是在想着別的事情。

“福瑞豐”這個商號是李家在洪武年間創下的,一輩一輩傳到現在已有兩百多年。經過數代李家人的努力,“福瑞豐”從最初遊街走巷的小販貨郎,逐漸發展成爲一家擁有十七個分店,生意遍佈華南各地的大商行。在廣州一地,如今的“福瑞豐”也算是數得着的商場大鱷之一了。

李奈的命不錯,可以說是含着金匙出生的,這是因爲他老爹便是“福瑞豐”的大老闆李繼峰,從生下來那天開始,他就一直過着人上人的生活。要說有什麼遺憾的話,就是在他上面還有兩個哥哥,要論繼承人順序,李奈頂多能排到第三。

如果今後不出意外,李奈所能夠繼承的大概就是“福瑞豐”下面某個地方商號。就如崖州“福瑞豐”的那位李掌櫃,他與大老闆李繼峰也是堂兄弟的關係,但因爲沒有繼承權,就只能被分配到地方商號上擔任管事了。

李奈的老爹倒並不是太想讓他繼續走從商這條路,畢竟整個社會環境都是重農輕商,士農工商四個階層,商人一向都是排在最下面的。雖然李家人代代都是做生意的好手,兩百多年間不斷地發展壯大“福瑞豐”,但真要論社會地位的話,李家跟真正的豪門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這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爲李家往上數八代人都沒出過一個當官的,一溜煙下來全是商人,自然就很難取得更高的社會地位。李繼峰痛定思痛,就在李奈身上下了工夫,花費重金請名師讀名校,想讓他今後通過考科舉一飛沖天,讓老李家也能出一個體制內的公務員。

李奈倒也爭氣,十四歲中了秀才,十八歲就過了鄉試中了舉人,但之後參加了兩次會試,卻均未能過關。雖說只要當了舉人就可以做官了,但天下舉人何其多,要排個知縣官職起碼都得排到十年之後了,這與李繼峰當初望子成龍的目標顯然是有一些偏差。

而李奈自己讀了十多年的書,對於年復一年的應試也有些厭倦了,便婉轉提出自己想試着幫家裡打理生意。李繼峰也算是個開明人,心想反正李奈已經考上了舉人,也算是有了功名,再想上一步搶那三百貢士的名額的確不太容易,便給了他一個相對輕鬆的差事——到瓊州府與當地一家海商談談貿易合作。若是李奈做得順利,慢慢交一些生意給他打理也無不可,若是做得不順,再回去讀書應考也就是了,反正家裡也不差這點錢供養他專心讀書。

關於這次出訪的對象,李奈其實也是有所耳聞的。五月的時候瓊州那邊的商號就送來了幾件玻璃器和銀鏡,據送來東西的夥計所說,在瓊州島南邊的崖州附近新出現了一夥海商,自稱來自萬里海外的“海漢國”,其相貌、語言都與明人一致,只是服裝、習俗多有獨特之處。這些海漢人似乎掌握有某些獨特的工藝,可以製作出絲毫不亞於西洋番商的玻璃器皿。至於那銀鏡,李奈也親眼見過,照人十分清晰,勝過銅鏡不少,更是市面上稀罕之極的物件。

李繼峰經商多年,也知道西洋番商手中有這種奇特的銀鏡,但因爲數量極其稀少,人家根本就不外賣,都是留着自用的。而這些新出現的海漢人顯然掌握了某種制鏡的技術,在他們所出售的鏡子中,甚至還有一面長寬都達到一尺的方鏡。雖然這面鏡子被要價八百兩銀子,但在李繼峰眼中看來,這種世上罕有之物,莫說八百兩,便是價錢再翻個兩三倍也是值得的。

果然這面鏡子只在“福瑞豐”總行裡擺了兩天,便被廣州府某位大人物差人來收購了,作價一千五百兩銀。而其他從瓊州府送來的少量樣品,也很快就被搶購一空。李繼峰立刻便讓人在市面上收購對方要求的硝石、硫磺、焦炭等商品,裝船運往瓊州島。

之後每隔大約半月時間,便會有一批來自“海漢”的商品運抵廣州,因爲崖州那位李掌櫃的精明表現,“福瑞豐”拿到了海漢玻璃器和銀鏡在廣州的獨家經營權,這也讓總行因此賺了個盆滿鉢滿。

六月中旬,“福瑞豐”崖州分店的李掌櫃回廣州述職,順便帶回了最新的海漢產品和他們的要求。這種新出的玻璃文具,李繼峰自己就先留了一半下來,而李奈作爲家中的讀書人代表,也有幸分到了一套。

爲了幫助家裡推銷這種新產品,李奈專門牽頭搞了一次詩會,請了不少廣州本地的文化名人出席。這玻璃文具一出場,整個詩會的逼格似乎都得到了質的提升。正如當初施耐德所預料的那樣,這種晶瑩剔透的文化用品立刻就得到了讀書人的好評和追捧——當然了,能追捧這玩意兒的讀書人一般家境都比較殷實,畢竟不是每個讀書人都有經濟實力能花上一百兩去買一套玻璃文具。

是的沒錯,在勝利港出廠價僅僅十兩一套的玻璃文具,到了廣州之後就已經水漲船高,加上李家自己已經消化了五套,於是能流入到市面上也就只剩下了五套而已。一百兩還別嫌貴,如果不是跟“福瑞豐”東家李三公子關係密切的人,就算抱着銀子也沒地方買去。

李奈在詩會上“十分遺憾”地告知本地的士子,這種玻璃文具來自萬里海外,且每一套都是定製品,得來十分不易,鄙商行正在設法訂貨,但至於什麼時候到貨,能到多少就無可奉告,有意購買的朋友可以多多關注鄙商行的店鋪——言下之意便是這玩意兒現在有價無市,大家如果想買來裝逼,那就早早準備好銀子吧!

自然就有腦子轉得快的人在詩會之後悄悄找到李奈,硬是要先拿訂金進行預訂。有鑑於消費者高漲的購買熱情,李奈也只有“無奈”接受了這些預訂,兩三天下來,便已經有二十多人在李奈這裡下了訂金,其市場前景可以說是一片光明。

根據帶回這些樣品的李掌櫃所說,這還只是海漢人試製出來的樣品而已,正式的產品肯定會更爲精緻完善。海漢那邊的一位施掌櫃已經發了話,後續會有多種多樣的產品陸續推出,而且會將這個類別的產品從品牌、價位上區分開檔次,用海漢人的話說,這叫做“針對消費者的需要來開發產品”。

李家父子幾人聽得都是一愣一愣的,這些經營策略中蘊涵的道理並不算特別深奧,他們都是經商多年的人,稍稍一點便能想通其中關鍵,但偏偏就從未有人這樣想過,這樣做過。李掌櫃所轉述的這些言論,就像在他們眼前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一樣,讓他們認識到原來生意還可以這麼做。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那一千斤精鹽也引起了李繼峰不小的興趣。私鹽這生意利潤不消多說,在商場打滾多年的李繼峰自然是有數的。而海漢人所提供的這些精鹽不但質量夠好,而且價格極其低廉——對方願意以每千斤五十兩銀的價格向“福瑞豐”長期供貨。與目前廣州市面上每千斤三百五十到四百兩銀的價格相比,利潤簡直高得嚇人。就算是“福瑞豐”自己不直接售賣,將這些私鹽轉賣給幾家本地鹽商,這轉手的利潤也同樣非常可觀。但出於謹慎起見,李繼峰還是叮囑了李掌櫃,向海漢人回話的時候需要求對方每月供貨萬斤以上——如果沒有龐大的交易量作爲支撐,那麼這門生意所能帶來的利益還不足以讓“福瑞豐”爲此而冒險。

已經跟海漢人打過不少交道的那位崖州李掌櫃對海漢人做生意的態度非常推崇,在他看來,海漢人做生意有幾個特點,其一是守信,談好的商品價格、種類數量都不會更改,賬目的結算也十分清楚,絕無拖延反覆之舉。

其二是靈活,海漢人做生意極少會要求必須現銀支付,一般都是以物易物的情況居多,而現在更是推出了“流通券”這麼一個東西在本地交易中代替銀錢使用,省去了錢款結算中的清點數目、檢查成色的麻煩。

其三是方法,海漢人不但掌握了先進的生產工藝,其推銷商品的技巧也十分值得學習,像這次李奈所搞的詩會,實際上就是施耐德給崖州李掌櫃出的主意,當然施耐德描述這個辦法的時候並沒有提到採用“詩會”這種形式,而是用了另一個所有人都比較陌生的詞語——產品推廣會。但不管怎樣,這個方法顯然是十分奏效,李繼峰甚至已經想好了以後有什麼新東西上市的時候,都應該像這樣提前搞一搞推廣纔是。

崖州李掌櫃所總結出的這幾個特點,也就成爲了李奈出行瓊州島拜訪海漢人的一個重要參考。李掌櫃在幾天之後便帶着數千兩現銀和兩艘爲海漢人購買的海船離開了廣州,他將去勝利港向海漢人訂購下一批的玻璃器皿、文具、鏡子,或許還會有其他新出的好東西。

第2201章2663.第2663章第1838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2292章第四百七十五章 水師衙門2949.第2949章2939.第2939章第329章 決定出兵3160.第3160章第2030章第298章 駐廣辦的新業務第2091章第111章 肥皂與火柴2869.第2869章第1323章 攻擊重點第八百七十五章 戰後清理第3512章第184章 參觀工業區第2136章第1650章 教會的寶藏3155.第3155章3078.第3078章第九百六十一章 追查2501.第2501章第1393章 要挾第七百七十五章 遊說高層第1455章 實惠2798.第2798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林家兄弟的顧慮第97章 自行車第161章 喪心病狂的軍火推銷第1458章 大遷徙第1484章 遼東的未來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3135.第3135章第七百一十五章 奴隸販子第1743章 各有目的第2063章3402.第3402章第1710章 政績2764.第2764章2490.第2490章2558.第2558章第七百七十章 發展與變化第五百零六章 動手的理由第262章 商量條件第1661章 攻打馬尼拉(十一)第五百七十章 來龍去脈第1397章 攻入馬宅第2308章3089.第3089章第2215章2634.第2634章2995.第2995章2881.第2881章第1241章 堅固防線第1954章2575.第2575章第1293章 由海轉陸2650.第2650章第1079章 奇山所的難題2662.第2662章第1537章 各取所需第1568章 挽回影響第284章 各有招數第1265章 貴客到第六百四十二章 另類的條件第1346章 通行令2628.第2628章第六百三十六章 交手(五)2905.第2905章第四百九十章 立場不同第1600章 好事多磨2610.第2610章3360.第3360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突審2641.第2641章第2274章2890.第2890章2423.第2423章第1553章 官商與皇商第257章 執委會工作報告第2053章第295章 全面推進第六百二十一章 打掃戰場3268.第3268章第1475章 夜談第八百四十二章 帶路黨3196.第3196章第六百八十六章 攻打黑山峒第1538章 金融機構第125章 戰爭販子2938.第2938章第1739章 海外招商第327章 開發與拆遷(二)第2076章第1166章 再見面第215章 交換情報第1253章 唯恐天下不亂2850.第2850章
第2201章2663.第2663章第1838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2292章第四百七十五章 水師衙門2949.第2949章2939.第2939章第329章 決定出兵3160.第3160章第2030章第298章 駐廣辦的新業務第2091章第111章 肥皂與火柴2869.第2869章第1323章 攻擊重點第八百七十五章 戰後清理第3512章第184章 參觀工業區第2136章第1650章 教會的寶藏3155.第3155章3078.第3078章第九百六十一章 追查2501.第2501章第1393章 要挾第七百七十五章 遊說高層第1455章 實惠2798.第2798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林家兄弟的顧慮第97章 自行車第161章 喪心病狂的軍火推銷第1458章 大遷徙第1484章 遼東的未來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3135.第3135章第七百一十五章 奴隸販子第1743章 各有目的第2063章3402.第3402章第1710章 政績2764.第2764章2490.第2490章2558.第2558章第七百七十章 發展與變化第五百零六章 動手的理由第262章 商量條件第1661章 攻打馬尼拉(十一)第五百七十章 來龍去脈第1397章 攻入馬宅第2308章3089.第3089章第2215章2634.第2634章2995.第2995章2881.第2881章第1241章 堅固防線第1954章2575.第2575章第1293章 由海轉陸2650.第2650章第1079章 奇山所的難題2662.第2662章第1537章 各取所需第1568章 挽回影響第284章 各有招數第1265章 貴客到第六百四十二章 另類的條件第1346章 通行令2628.第2628章第六百三十六章 交手(五)2905.第2905章第四百九十章 立場不同第1600章 好事多磨2610.第2610章3360.第3360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突審2641.第2641章第2274章2890.第2890章2423.第2423章第1553章 官商與皇商第257章 執委會工作報告第2053章第295章 全面推進第六百二十一章 打掃戰場3268.第3268章第1475章 夜談第八百四十二章 帶路黨3196.第3196章第六百八十六章 攻打黑山峒第1538章 金融機構第125章 戰爭販子2938.第2938章第1739章 海外招商第327章 開發與拆遷(二)第2076章第1166章 再見面第215章 交換情報第1253章 唯恐天下不亂2850.第285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