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9章 海外招商

距離馬尼拉的戰事結束其實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不過考慮到馬尼拉當地的狀況和與三亞之間的實際距離,商務部現在才推出當地的招商項目也算情有可原,並不是因爲辦事效率低下才導致招商活動耽擱了這麼久。

不過對於真正與海漢關係密切的這些大商家來說,早遲一兩個月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這倒不是商人們寬宏大量不在乎這點時間能獲得的收益,也不是畏懼海漢的權威不敢催促,而是他們早在海漢官方公開招商之前,其實就已經在當地開始了經營活動。

海漢攻打馬尼拉期間,隨軍出征擔任後勤輜重和人員運輸任務的民船着實不少,數量甚至比軍方參戰的戰船還多。爲了作戰行動的實際需求考慮,這些民船也並非從民間隨意徵募,而是由數家與海漢關係密切的大海商向海漢官方提供船隻和水手,以保證行動前後的軍事機密不會對外泄露,畢竟他們幹這種活也不是第一次了,能夠比較熟練地配合軍方的指揮和行動。

這些商家願意拿出手上的寶貴運力去幫海漢軍完成後勤運輸任務,當然不是因爲受到海漢官方的脅迫或是單純地出於愛國目的,其中甚至還有來自大明的海商主動參與進來。他們如此積極地運作此事,除了對海漢軍擁有必勝的信心之外,另一個主要原因便是爲了能在戰後的第一時間就從當地獲取收益。

這些隨軍出征的船隻和人員除了完成軍方要求的運輸任務之外,同時也會擇機在當地購入或出售各種戰時的緊俏物資,甚至是直接收購當地的房產地契。在戰時無論是哄擡還是打壓物價,總是會比和平時期容易得多,而他們有海漢軍方當靠山,在當地使用這類極端的商業手段也無需有什麼忌憚,很短的時間內便能從當地把隨軍出征的成本撈回來。

而海漢軍方的主要任務是完成對西班牙武裝的打擊,至於戰後的管理和重建,按海漢慣常的做法都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完成。對於當地的一些關係到民生的商業領域,隨軍出征的這些商家會在戰後第一時間就按照各自所長得到接手的機會,而這就意味着他們能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以近乎壟斷的方式去經營當地的一些民生行業。

事實也正是如此,比如在這次徵西行動中出動船隻最多的詹氏船行,就在戰後接管了馬尼拉港與甲米地港的大部分航運業務。老闆詹貴甚至已經在甲米地港附近圈下了五百餘畝位置最好的臨海土地,用以在之後修建貨倉和造船廠,而他只需向海漢官方付出極爲低廉的土地租金即可。

而海漢軍從當地收繳上來的各種金銀珠寶和值錢物品,也需要通過這些隨軍出征的商家來進行消化,將其折價成海漢貨幣,才能記入到軍方的賬目當中。

第一輪的分紅實際上在戰事結束後的幾天內就已完成,而那個時候三亞這邊甚至都還沒有公開前線的捷報。社會上層瓜分戰爭紅利的進程遠比外界所知快得多,等兩個月之後拿到招商活動上來推銷的這些經營項目,其實已經被蹲守當地的大商家篩選過一遍了。

當然了,對於資質和人脈都次一等的商家來說,此時由海漢商務部推出的這些項目依然是油水豐厚的香饃饃,值得投入關注和相應的資金去競爭。

與過往的海外殖民地招商內容類似,此次海漢商務部準備的項目依然是以農業開發爲主,漁業、畜牧、農莊和種植園佔據了大半。不過或許是考慮到馬尼拉距離大明、海漢和中南半島都太過遙遠,官方在這次的招商中也是給予了比往常更大的優惠力度,在開發成本和未來幾年的賦稅方面都拿出了商人們所期待的減免政策,以此來吸引他們前往馬尼拉投資。

馬尼拉灣的南北方向都擁有數千平方公里的臨海平原,其自然條件十分適合種植橡膠、菸草、水果、油料、香料等熱帶經濟作物。而西班牙人在統治當地期間所進行的農業開發規模有限,幾十年下來的開發成果甚至還不如海漢近幾年在海南島上的屯田速度。

當然要將此完全歸結於西班牙人的無能也是不公平的,畢竟當地的西班牙裔和漢裔移民數量有限,而這兩撥人才是社會生產的主力軍。除了一些依附於西班牙統治者的部落之外,佔據人口多數的當地土著對於外來者組織的農業開發和基建工程並沒有參與的興趣。而海漢在打算開發當地的時候也要面對同樣的問題,所以官方需要發動民間力量,讓商人們在當地投資搞開發並遷入移民以滿足勞動力需求。

跨海向當地遷入移民無疑是投資商們需要考慮的成本之一,而當地過去又並非漢人統治區,對移民的吸引力有限。所以海漢只能大幅度削減包括賦稅在內的其他費用,降低商家投資的成本,以此來完成招商。

不得不說這些措施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商人們在施耐德公佈了招商項目之後,都紛紛主動舉手認購。這其實也是在官方預料之中的狀況,如果給出這麼多的優惠之後還應者寥寥,那就說明海漢的號召力下降到了一個可怕的程度。而現在商人們的反應基本上印證了官方在戰前的預計,即還是會有大量商家看準了當地的開發費用低廉這個特點,參與到開發馬尼拉的計劃當中。

而商務部爲商家所準備的定心丸還不止於此,考慮到農產品和經濟作物的種植收益有限,所以商務部還準備在馬尼拉興建一批專門對產品進行深加工的作坊。製作烤煙、罐頭、香水,以及製糖、榨油、釀酒等等深加工手段,都可以爲農產品帶來更爲豐厚的利益。

不過最先進的工藝和配方大多在海漢官方手裡掌握着,而且很多工序需要用到蒸汽機之類的高端裝備,所以其前期投資要比普通的加工作坊高得多。而且考慮到工藝保密問題,目前還很難有私人獨力承包這樣的項目,只能出資參股,由官方掌控生產技術和設備的使用維護。

但即便如此,深加工項目也依然是讓與會的客商們搶破了頭,只要是跟海漢打過交道的商人,便明白這些這些先進的加工技術能讓農產品的價值翻上數倍。這是真正值錢的東西,商人們都希望能夠通過合作來逐步掌握這些市面上花錢也買不到的技術。

商人們以萬元爲單位爭相加價,花錢如流水一般,這種熱鬧的場景帶給了初次參與的李希深深的震撼。在此之前他對海漢的善於經營並沒有一個確切的認識,直到今天這個活動,只要施耐德出來說幾句話,介紹一些尚在紙面上的計劃,就能讓這些精明的大商人瘋狂砸錢,海漢的商業信譽有多麼驚人的價值,由此可見一斑了。

而費策賢看到這種狀況更是心中不是滋味,他前段時間纔看過朝廷的邸報,去年大明爲了應付內外戰事,向各省加派稅賦以支付兵餉總共三百萬兩。其中福建加派銀十二萬零八百零二兩,廣東加派銀二十三萬一千一百七十八兩,這兩地官府都是叫苦不迭,在遞送朝廷的奏摺上稱加派銀對地方壓榨太厲害,民衆已經苦不堪言,再徵收賦稅恐會激起民變。

但實際的情況又是什麼樣?或許底層的民衆的確是沒什麼餘錢來繳納朝廷加派的賦稅了,但在場這些來自福廣的商人,個個都出手闊綽,恨不得要把馬尼拉整個買下來,看起來哪裡像是沒錢的樣子?

費策賢默默計算了一下,福廣兩地的商人在活動開始後出價的項目,加起來至少已經超過五十萬海漢元,折算成等值的銀兩,比兩省去年的加派銀已經多了一半以上。費策賢很想去問一問無限喊苦說地方上已經沒錢的那些官員,要怎麼解釋這些商人在海漢如此財大氣粗的表現。

當然費策賢也能理解這些商人爲什麼不肯出錢捐助國家的戰事,畢竟福廣兩地遠離戰場,不管是金兵南下還是中原內亂,對這些沿海地區的直接影響都是微乎其微,反而還會將戰亂地區的人員和財產吸引到這些地方落腳,從而使得當地的經濟出現病態的繁榮。

大明戰事越是頻繁,這些地方的商人反而越是容易賺錢,而將賺來的錢放到海漢人統治下的地區投資實業,顯然更是一種穩妥的安排,這樣就算大明有一天打得天下大亂,他們也不用擔心自己沒有退路。

“朝廷要錢,你們就喊窮!海漢人要錢,你們卻爭着給!”費策賢冷眼看着爭相競價的這些大明商人,心裡卻是窩着一團火無從發泄。

海漢從大明吸走的資源和財富越多,大明的國力衰退速度就越快,這個大的趨勢,費策賢如今是看得很明白的。但對於這樣的趨勢他也是有心無力,根本無法阻止海漢在做的事情。

爲什麼海漢能夠擁有比朝廷還要強大的號召力,能讓嶺南的這些守財奴如今心甘情願地掏出家底,費策賢不禁開始思考這種更高層面的政治經濟學問題。

海漢能爲他們提供什麼具有強大吸引力的條件?根據剛纔所聽的介紹,費策賢認爲主要有三點:極低的賦稅和開發成本,豐厚的投資回報,以及穩定安全的社會環境。而這些似乎正是大明目前最爲欠缺的部分,商人都有逐利的天性,海漢所提供的條件能讓他們穩穩當當地賺到更多的財富,那他們選擇將資產向海外轉移似乎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但即便如此,費策賢也不想原諒這些充滿銅臭味的商賈。他的目光從這些人身上一一掃過,每一個曾經舉手出價的大明商人都被他默默地記在心裡。他決定要把這些人的名字和來歷寫進下一次的奏摺裡,將其吃裡扒外的行徑稟明朝廷,再由朝廷向地方施壓,給這些人一些懲戒。

費策賢當然也明白,這一去一來就可能需要數月之後纔會見到成效,那時候估計該砸到馬尼拉的銀子也早就運出去了,並不能阻止這些人將大明的資源奉送到海漢手上。再說就算朝廷有懲戒措施頒佈到地方上,當地官員也多半會跟這些商人沆瀣一氣,欺上瞞下混過去了事。

很無奈,但現實情況便是如此,大明在南海這個棋盤上只能暫時充當看客,眼睜睜地看着海漢在這一地區慢慢攻略、佈局、經營,通過不斷的向外擴張壯大自身實力。即便是意識到大明遲早也會成爲海漢吞併的目標,費策賢也沒有能力去改變現狀。

“很想掀桌子是吧?習慣就好了。”

費策賢一側頭,見說話的人是荷蘭特使蘇克易。他其實對這個替紅毛人賣命的漢人沒多少好感可言,不過東印度公司近年來一直被海漢所壓制,這事他還是清楚的,從某種角度來說,兩人也算是同病相憐了。

海漢的這個招商活動雖然是公開進行,但能夠參與的只限於海漢本國及盟國人員。換句話說,荷蘭東印度公司是被排除在這個活動之外,沒有資格去爭取海漢官方發佈的這些投資項目。東印度公司所能得到的待遇甚至還不如葡萄牙人,至少葡萄牙人在派出人員船隻與馬尼拉戰役之後,已經得到了在當地開設商棧和領館的許可。

而東印度公司目前甚至都還沒得到進入馬尼拉的貿易許可,估計最快也得等到這幾天的活動結束之後。頗有點大家分完蛋糕之後,東印度公司才能登場舔盤子的味道。

蘇克易對於這樣的待遇同樣頗感無奈,但海漢對東印度公司的態度一向便是如此,針對海外殖民地的招商活動從來都不讓荷蘭人蔘加。他知道自己就算申訴不公也沒用,所以只能跟費策賢一樣,以一種極爲複雜的心情來面對海漢的這次招商活動。

2857.第2857章第2210章第1935章第334章 一邊倒的戰局第五百零一章 亮明態度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打六橫島3304.第3304章3217.第3217章第2007章第2226章2510.第2510章第1945章第1709章 戴罪立功第2117章第1708章 並不簡單3332.第3332章第1901章 留學生活第2163章2449.第2449章第七百四十七章 入伍審查2954.第2954章2914.第2914章第1831章 血肉磨盤第1448章 伏擊第124章 人道主義救援第六百五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2022章第202章 產能與市場第八百五十一章 武裝走私商第144章 命案2885.第2885章3343.第3343章第198章 私鹽變官鹽第1841章 改變命運的機會第1676章 秩序恢復第2097章3133.第3133章第49章 海漢第九百七十七章 昌化見聞第四百六十二章 官方套路2596.第2596章2395.第2395章2880.第2880章第1423章 不謀而合第1527章 惹不起的對頭第340章 攻佔擔杆島2892.第2892章2541.第2541章3188.第3188章第八百四十一章 繼續北上第九百零七章 準備動手第3445章第2311章3101.第3101章第2290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當面試探第2359章第六百五十六章 潰敗第3496章第1045章 代理商第1647章 胡安的決定3005.第3005章第1562章 軍購競爭第145章 殺雞儆猴2683.第2683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洋情報網第3492章第2163章第141章 組織難民第1053章 老闆駕到第282章 花式吊打第1102章 達成協議第100章 庭審第1441章 陸戰隊的威力第3421章第八百四十九章 戰利品3243.第3243章2724.第2724章第2237章第1789章 大軍過境第五百零六章 動手的理由第1973章第2327章第1309章 自嘆不如第1238章 破釜沉舟第390章 交戰第2024章第1876章 交易中心第1720章 通過考驗3079.第3079章2842.第2842章2543.第2543章第八百二十一章 但盡人事3300.第3300章第1396章 清掃第2314章第1159章 陰差陽錯第1308章 異同之處第3458章第52章 邀功請賞(一)
2857.第2857章第2210章第1935章第334章 一邊倒的戰局第五百零一章 亮明態度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打六橫島3304.第3304章3217.第3217章第2007章第2226章2510.第2510章第1945章第1709章 戴罪立功第2117章第1708章 並不簡單3332.第3332章第1901章 留學生活第2163章2449.第2449章第七百四十七章 入伍審查2954.第2954章2914.第2914章第1831章 血肉磨盤第1448章 伏擊第124章 人道主義救援第六百五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2022章第202章 產能與市場第八百五十一章 武裝走私商第144章 命案2885.第2885章3343.第3343章第198章 私鹽變官鹽第1841章 改變命運的機會第1676章 秩序恢復第2097章3133.第3133章第49章 海漢第九百七十七章 昌化見聞第四百六十二章 官方套路2596.第2596章2395.第2395章2880.第2880章第1423章 不謀而合第1527章 惹不起的對頭第340章 攻佔擔杆島2892.第2892章2541.第2541章3188.第3188章第八百四十一章 繼續北上第九百零七章 準備動手第3445章第2311章3101.第3101章第2290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當面試探第2359章第六百五十六章 潰敗第3496章第1045章 代理商第1647章 胡安的決定3005.第3005章第1562章 軍購競爭第145章 殺雞儆猴2683.第2683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洋情報網第3492章第2163章第141章 組織難民第1053章 老闆駕到第282章 花式吊打第1102章 達成協議第100章 庭審第1441章 陸戰隊的威力第3421章第八百四十九章 戰利品3243.第3243章2724.第2724章第2237章第1789章 大軍過境第五百零六章 動手的理由第1973章第2327章第1309章 自嘆不如第1238章 破釜沉舟第390章 交戰第2024章第1876章 交易中心第1720章 通過考驗3079.第3079章2842.第2842章2543.第2543章第八百二十一章 但盡人事3300.第3300章第1396章 清掃第2314章第1159章 陰差陽錯第1308章 異同之處第3458章第52章 邀功請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