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1章 加入盟軍的資格

錢天敦目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戰後與朝鮮的軍事合作項目上,實在沒有太多時間去管理這幾處新開的工地。話說回來,作爲軍中高級將領,這些民政事務也的確超出了他的管轄範圍,所以即便是符力主動來請示工作,他也不打算出手干涉這些項目的具體安排。而且在錢天敦看來,發生在鹽場工地的這點小衝突也實在不算什麼大事,符力的反應有點太激烈了。

兩國產業合作計劃中興建的這幾處生產基地並不是完全由海漢出資開發,朝鮮方面也以官方名義砸了不少錢進來,不過這主要是爲了方便行事,實際出資者一多半都是朝鮮國的權貴富商。而日後這些地方投產經營所獲的利潤,自然也會按照出資份額分給這些隱形股東。工地上民工與監工之間的利益衝突,本質上還是朝鮮國內存在的階級矛盾,只是在海漢工地這個特定環境下暴露出來而已。

既然這是朝鮮的內部矛盾,錢天敦並不希望符力採取直接干涉的手段,海漢目前與朝鮮的外交關係正處於飛速發展階段,勝利堡也有長期規劃要將朝鮮大同江下游流域打造成海漢在這一地區的重工業基地,對海漢來說維持與朝鮮的穩定關係是當下的頭等要務。至於這些產業基地的建設進程,倒是不會像先前修建大同江軍事基地那麼緊張,所以海漢也無需爲此而去冒着得罪朝鮮的風險插手干涉其內部事務。

符力雖然有心要解決兩國在產業合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但在這件事情上他很難得到兩國高層的支持,畢竟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不採取一些激進的手段,的確很難從根本上解決這種矛盾,而這種風險沒人願意承擔,維持現狀對雙方來說都是最爲穩妥的選擇。

如果真的出現了比較極端的突發狀況,目前駐紮在大同江基地的幾千海漢軍也不只會看熱鬧,該動用武力鎮壓的時候,錢天敦肯定不會心慈手軟。當然了,出動海漢軍去幹這類髒活的可能性其實不大,即便有什麼狀況發生,那也應該是朝鮮方面首先採取行動,比如出動正在大同江基地內受訓的朝鮮部隊。

目前有兩千名朝鮮軍人駐紮到大同江基地,他們是從朝鮮各道挑選出來的精銳,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按照海漢要求選出的年輕基層軍官,不少人在去年便已經去過遼東金州,以軍事觀察團的名義在前線觀摩過海漢軍與清軍的交戰。而在之前這幾個月的抗清戰役中參與過戰鬥行動的受訓人員,更是佔據了超過五成的比例。

這些朝鮮軍人中有不少是出身權貴之家,對於清軍和海漢軍的軍事實力都有着比較直觀的認識,也很清楚本國的實際狀況,知道接受海漢訓練和武裝可能是提升本國軍事實力最爲有效的辦法,更明白自己爲什麼會被選中參與這種培訓——如果一切順利,十年二十年之後,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人將會成爲統領本國軍隊的高級將領。

當然了,要達成這樣的目標,這些軍人必須從當下就做出十二分的努力,否則他們根本就無法得到海漢軍方的認可,就更不用說之後的深造機會了。

按照雙方的合作協議,目前負責對這些朝鮮軍人進行培訓的是海漢將領王湯姆和錢天敦,而其眼光之高在朝鮮軍中已經廣爲流傳。畢竟在今年的抗清戰爭中,被派去協同海漢的朝鮮軍隊幾乎全程都只能充當打雜的角色,極少被委派到一線執行作戰任務,究其原因,便是因爲海漢將領對朝鮮軍的戰鬥力極不放心,加之聯軍以守勢爲主,便不願冒着被突破防線的風險將朝鮮軍隊調到一線參與防禦作戰。

所以朝鮮軍雖然在名義上已經加入了海漢主導的軍事聯盟,但實際上盟軍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並不會帶着朝鮮軍一起玩。這看似讓朝鮮軍得以順理成章地避開了戰火,但對於軍方和朝鮮統治者來說,其實也是一種無聲的恥辱。在這種保家衛國的戰爭當中,本國的軍隊竟然只能跟在聯軍屁股後面打雜,實在不是什麼能讓人開心的事。

也正因如此,戰後朝鮮軍方的論功行賞就顯得十分尷尬,只能對那些前期在北方各個城鎮率軍抵抗外敵的將領進行封賞,而這些將領大多都已經戰死沙場,連領獎的機會都沒了。而那些在後方配合聯軍行動的朝鮮部隊幾乎都沒見血,兵曹判書申景禛也沒法厚着臉皮給這些沒有踏入戰場的部隊計算戰功。

拿不出像樣的戰功,自然也就無法贏得足夠的尊重,朝鮮軍隊在戰後亟待解決的問題不僅僅是重建在之前戰事中被清軍消滅的北方部隊,同時還得設法加強自身的軍事實力,以獲得其他軍事盟友的認可。

縱觀朝鮮在過去數十年間遭遇的外敵入侵,幾乎無一例外最終都要依靠外國援軍來退敵,這自然是讓朝鮮統治者很難擁有足夠的安全感。作爲一個有追求的國王,李倧很希望有朝一日能完全依靠本國部隊來抵禦入侵,所以建立一支戰鬥力更強大的新軍便成爲了朝鮮的發展目標之一。

從朝鮮與海漢建立官方往來開始,便已經在設法從海漢獲取包括武器裝備和人員培訓在內的各種軍事援助,不過還沒等朝鮮軍隊收到成效,清軍的入侵便打斷了這個進程。而經過了這場戰事之後,軍方也充分認識到了自己與海漢軍之間的差距有多大,也看到了其他國家的軍隊效仿海漢軍所取得的成果,從而更加堅定了建立新軍的方案。

這場戰爭掏幹了朝鮮的國庫,因此暫時是沒有足夠軍費對武器裝備進行大批採購了,目前所能做的也只有集中一批優秀軍人送到海漢軍中接受培訓,讓其成爲日後新軍的火種。

安道石便是被選派至大同江基地接受培訓的一名朝鮮軍官,他的出身可謂平平無奇,只不過是平安道的一個獵戶家庭。十年前爆發丁卯胡亂,朝鮮試圖在全國範圍內緊急徵兵以抵禦後金軍隊入侵,當時才十五歲的安道石便稀裡糊塗地接受了地方官府的徵召從了軍。

不過沒等安道石所在的這批援軍奔赴前線,戰爭便已經宣告結束,以朝鮮主動議和而告終,安道石也就很幸運地沒有踏入戰場。十年過去,北方強鄰再度興兵入侵朝鮮,而這次在戰事尚未真正打響的時候,便已經被徵召到大同江一線參與修建海漢主導的防線。

安道石到了地方之後才發現,這個工程可不僅僅只是一道防線而已,而是面積頗大的一片軍事基地,駐防此地的外國聯軍多達數千人,準備要將這裡打造成阻擋清軍南下的最終防禦堡壘。

雖然安道石在此之前沒有去遼東見識過海漢軍的厲害,但多少也聽說過這支常勝軍的各種傳聞,到了大同江之後更是親眼見證了幾乎全火器裝備的海漢陸軍和江岸邊停靠的火炮戰艦。就連跟隨海漢出征朝鮮的另外幾支外國軍隊,其裝備水平也遠遠要好於朝鮮軍,這着實是讓安道石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但更讓他覺得沮喪的是,朝鮮軍在這裡只能負責後勤輜重的工作,職能幾乎與民夫無異。雖然也有人對海漢的這種安排提出過質疑,但海漢軍隨即安排了幾次戰術演練,用先進的步炮協同戰術堵上了所有人的嘴。安道石不難想象如果是自己指揮的部隊在這種作戰環境下執行任務,恐怕等不到與清軍接戰就已經在隆隆炮聲中亂了陣腳。雖然不想承認,但他內心也知道海漢人的安排的確是有道理的,如果勉強讓朝鮮軍與他們一起作戰,那多半會出現朝鮮軍拖後腿的不利局面。

之後的戰爭進程無需贅述,海漢軍用其驕人戰績向朝鮮同行們展示了什麼纔是真正的戰鬥力。安道石在大同江基地全程觀摩了聯軍是如何依託防線阻擊了兵力超過自身十餘倍的清軍,並且因其熟悉北方戰區的地理,在進入反擊階段之後充當了海漢軍獨立團的隨軍嚮導,跟着高橋南指揮的部隊從清川江上游一路追擊清軍到鴨綠江畔,親身感受了海漢軍的先進作戰方式和極高的作戰效率。

也正是因爲這份難得的經歷,安道石在戰後不但受到了來自兵曹衙門的嘉獎,而且還得到了作爲新軍的預備軍官繼續接受海漢軍事培訓的機會。這對於幾乎已經成爲海漢軍擁躉的安道石來說,簡直就是勝過了物質獎勵的最佳回報。

不過安道石很快就從興奮狀態中清醒過來,他發現自己在接受培訓的這批軍人中並無太大的優勢可言,許多軍官都是來自漢城和南方几座大城市的權貴家庭,曾經去遼東的海漢軍中接受過培訓的人也爲數不少,軍事素質比他強的大有人在。他甚至還看到一些新近到基地報到的同僚,在第一次參加海漢將領親自主持的培訓時便與其很熱絡地打招呼,顯然是之前就打過交道的舊相識了。

想從這批受訓軍人中出頭,安道石自知並無捷徑可走,唯有多學多練,以真本事來爭取獲得海漢教官的青睞。好在他是獵戶家庭出身,從小便在山林中討生活,身體素質相當不錯。而且對山林環境的熟悉,也讓他在以山地叢林爲主要作戰環境的海漢獨立團制定的培訓科目中顯得頗爲突出,多次被軍官拉出來作爲範例讓同僚們學習。

這一日的訓練內容是在基地以北六裡的一片山林中進行武裝越野拉練,受訓的朝鮮軍人先花半天時間步行至山林中某地,然後以每名軍官所率的排爲單位分批出發返回基地。返程約莫有十幾裡地,其中超過一半是山路,用時最短的個人和團體都將獲得嘉獎,而行動最遲緩的隊伍則會被分配到打掃營地廁所澡堂之類的苦差事。

一支步槍和重達十餘斤的作戰揹包讓很多人在進山這前半程就已經叫苦不迭,更別說要求行軍速度的返程了。但這種項目卻正是安道石的長項,按照過去幾次的野外武裝拉練成績,不出意外他肯定會再次進入個人成績的前三名。

不過到達目的地之後,今天負責操訓的高橋南臨時給安道石分派了一個新的任務:“安道石,你今天跟我一起行動,返程不用跟大部隊一起出發了。”

安道石雖然略微有些驚訝,但也不疑有他,當初在北方山林中追擊清軍的時候,高橋南也時常會下達一些看似目的不明的指令。安道石認爲這或許是高橋南有意要給自己的訓練加碼,當下暗自在心中給自己打氣鼓勁,要抓住這機會好好在高橋南面前表現一番。

在短暫地休整之後,受訓的朝鮮軍人們開始在海漢教官的指揮之下分批出發向南踏上返程。到最後留在山林中的除了一批海漢軍官之外,還剩下了包括安道石在內的七八名朝鮮軍官。

“先把你們的裝備都放下,我有幾句話要說。”高橋南示意躍躍欲試的這些人不要急於出發,先聽完他的話。

安道石心道這越野拉練只剩返程了,還要單獨動員一下不成,當下還是依照指示將步槍和揹包都放到了地上。

“我今天把你們幾個人留下來,是因爲在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之後,我注意到你們都是軍事素質比較突出的學員,是值得進行專項培訓的可造之材!”

高橋南一開口便是一頓誇,但沒等這些朝鮮軍人高興完,他話鋒一轉道:“但朝鮮軍中的條件有限,而且是文官治軍,武將幾乎沒有出頭的機會,你們如果在這種環境中從軍,遲早也會淪爲平庸之輩,白白地浪費了你們的軍事才能。所以我想給你們提供另外一種可能性,可以讓你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本領。”

2664.第2664章第2006章2396.第2396章第60章 鹽場公社第1635章 征途漫漫第1264章 參考資料第304章 神秘的拜訪者第1453章 寶貴的人口第1835章 難以脫身3218.第3218章第2306章3288.第3288章第1492章 差異巨大第1626章 心癢難耐2615.第2615章第九百一十三章 絆腳石2706.第2706章第1495章 朝鮮使者2636.第2636章第1359章 真正的實力第四百五十五章 考察香港島第1027章 希望油田(一)第六百三十章 競爭與威脅2806.第2806章第3479章第七百四十五章 移民政策第七百四十八章 輕重緩急3295.第3295章第1534章 地方割據第2129章第1101章 交換條件第272章 黎峒變化3087.第3087章第九百二十八章 開闢新市場2478.第2478章2627.第2627章2984.第2984章第八百八十三章 移民問題第1779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五百九十五章 打開天窗第2129章第七百三十二章 攻城戰第42章 圍捕第2301章第1894章 學習方向2885.第2885章第2058章2849.第2849章第15章 伙食問題第243章 紡織產業規劃2647.第2647章2404.第2404章第290章 殘酷的現實3010.第3010章3306.第3306章第1118章 援助與條件第1792章 去朝鮮第1825章 冤家路窄第1551章 長遠眼光第2297章2791.第2791章第325章 開發大萬山島第八百三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225章 越南之行(八)第1846章 交換條件3242.第3242章2387.第2387章3171.第3171章第1358章 再戰旅順口第2070章第2124章2663.第2663章第1748章 就算看破也無奈第六百九十五章 十八芝的困境3297.第3297章3132.第3132章2510.第2510章第1823章 大同江防線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週年慶2614.第2614章第321章 試乘火車第342章 繼續擴張2633.第2633章第八百五十二章 海沙幫第254章 門庭若市第1663章 攻打馬尼拉(十三)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爪哇2932.第2932章第2318章第166章 防禦策略的調整第200章 駐廣辦成立2393.第2393章第七百一十五章 奴隸販子第3424章第1380章 戰爭的意義第1096章 調兵遣將第179章 公心與私心第2317章第3467章3141.第3141章
2664.第2664章第2006章2396.第2396章第60章 鹽場公社第1635章 征途漫漫第1264章 參考資料第304章 神秘的拜訪者第1453章 寶貴的人口第1835章 難以脫身3218.第3218章第2306章3288.第3288章第1492章 差異巨大第1626章 心癢難耐2615.第2615章第九百一十三章 絆腳石2706.第2706章第1495章 朝鮮使者2636.第2636章第1359章 真正的實力第四百五十五章 考察香港島第1027章 希望油田(一)第六百三十章 競爭與威脅2806.第2806章第3479章第七百四十五章 移民政策第七百四十八章 輕重緩急3295.第3295章第1534章 地方割據第2129章第1101章 交換條件第272章 黎峒變化3087.第3087章第九百二十八章 開闢新市場2478.第2478章2627.第2627章2984.第2984章第八百八十三章 移民問題第1779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五百九十五章 打開天窗第2129章第七百三十二章 攻城戰第42章 圍捕第2301章第1894章 學習方向2885.第2885章第2058章2849.第2849章第15章 伙食問題第243章 紡織產業規劃2647.第2647章2404.第2404章第290章 殘酷的現實3010.第3010章3306.第3306章第1118章 援助與條件第1792章 去朝鮮第1825章 冤家路窄第1551章 長遠眼光第2297章2791.第2791章第325章 開發大萬山島第八百三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225章 越南之行(八)第1846章 交換條件3242.第3242章2387.第2387章3171.第3171章第1358章 再戰旅順口第2070章第2124章2663.第2663章第1748章 就算看破也無奈第六百九十五章 十八芝的困境3297.第3297章3132.第3132章2510.第2510章第1823章 大同江防線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週年慶2614.第2614章第321章 試乘火車第342章 繼續擴張2633.第2633章第八百五十二章 海沙幫第254章 門庭若市第1663章 攻打馬尼拉(十三)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爪哇2932.第2932章第2318章第166章 防禦策略的調整第200章 駐廣辦成立2393.第2393章第七百一十五章 奴隸販子第3424章第1380章 戰爭的意義第1096章 調兵遣將第179章 公心與私心第2317章第3467章3141.第314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