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7章 國家實力

李溰當然喜歡,不過他還是有點擔心這東西過於貴重,於是便裝作不經意地問道:“這鏡子尺寸如此之大,製作起來一定十分困難,想必市價也不低吧?”

石迪文道:“看來世子對玻璃鏡的製造工藝也有所瞭解啊!沒錯,這種玻璃鏡尺寸越大,良品率就越低,製作十次也未必能有一塊合格的鏡片。鏡面雖然是鑲嵌而成,但這個鑲嵌工藝也只有我國少數工匠掌握,獨此一家。因爲產能有限,一般買家都得先掏錢訂製,所以這價格嘛,的確是要比市面上的普通玻璃鏡高出一些。”

石迪文這個迴應其實就有吹噓的成分了,玻璃鏡的生產原理並不複雜,在工藝逐步完善之後,三亞生產平板玻璃的尺寸也越來越大了,雖然目前仍然還難以直接製作出等身高的整塊玻璃鏡,但像這種由幾塊稍小鏡片鑲嵌而成的穿衣鏡,其實已經不存在多少技術困難了。但有錢人就吃物以稀爲貴這套,所以海漢有意控制產能提高售價。石迪文故意誇大製作難度,其實也是爲了維持這種產品目前的高價。

當然了,李溰這種從來沒有出過朝鮮的貴族子弟在石迪文看來,眼光見識都很有限,如果送一面穿衣鏡就能博得其好感,那這簡直太容易辦到了。

石迪文看出李溰似乎因此而有些猶豫,當下便再次表態道:“世子,其實你不用考慮這面鏡子的售價如何,這只是我私人贈送的一件小禮物,也不會有其他任何附加條件。”

石迪文執意要送,李溰推辭幾句之後,還是拗不過,只能謝過之後收下這份禮物。等他抵達三亞的時候,那邊自會提前準備好同款鏡子送去他的住處。

得到了這樣一份意外的禮物,李溰的心情也隨之大好,與石迪文交談時似乎也更能放得開了。他本就是處於好奇心頗重的年紀,加之從來沒有離開過朝鮮國,對於外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特別是海漢這裡有太多他從未聽過見過的新鮮事物,讓他大感這一趟真是沒有白來。

想想這還僅僅只是海漢的一處海外統治區,類似這樣的海外飛地還有許多地方,光是大明沿海周邊就有五六處之多。據說其京城的繁華程度還要遠勝此地,李溰就不禁對那個未知的目的地充滿了好奇。

而這個足足有三層樓的交易中心裡可不是隻有玻璃器拿得出手,事實上海漢出口到大明的商品門類很多,李溰想要全部看上一遍,可不是一兩個小時就能逛完的。事實上到天黑的時候,他甚至連這層樓的一半都還沒看完。

即便是防風油燈、火柴、香水、五金器具之類的日用品,李溰也會看得津津有味,因爲這些東西他大多從未在景福宮中見過,根本就不明白其功用所在。工作人員向他演示之後,李溰便會大讚其設計精巧,而每一樣李溰稱讚過的物品,石迪文都會示意隨從記錄下來,稍後全部列入禮單裡。

這些小東西的造價其實不高,能在大明市場上賣得起價錢,主要還是海漢的工業設計能力和製造技術獨步天下,同時也運用了很多商業技巧來做市場推廣,才能打開了大明的市場。

石迪文看看時候已經不早,便邀請李溰和金尚久共進晚餐。正好李溰也有一肚子問題想再向石迪文討教,便欣然同意下來,不過無論如何都不肯再飲酒了。石迪文心知前一晚的宴會把李溰灌得夠嗆,當下也不勉強。

舟山羣島本就是東海上的主要漁場之一,各種魚類貝類資源相當豐富,而海鮮宴也就成爲了本地的特色宴席之一。雖然昨天的宴席也是以海產品爲主,但兩天下來竟然沒有一道菜是重樣的,除了廚子的本事之外,也足見本地的海產品的確種類繁多。

雖然菜餚豐盛,李溰的心思卻並不在吃飯上,在參觀過了本地的商業區和交易中心的部分展示商品之後,他很想更深入地瞭解海漢這種商業模式的運作狀況。

“石大人,您可否介紹一下,貴國是如何將這各國商人吸引到舟山島來進行貿易?”菜過五味之後,李溰便迫不及待地拋出了自己的問題。

石迪文倒是沒想到李溰問的是這麼籠統的一個問題,這要仔細解說起來,只怕要說個三天兩夜才行了。

石迪文想了想,還是很耐心地迴應道:“世子這個問題確實有點大,我就只能大概說一說,如果世子有不清楚的地方,我們再慢慢探討。”

“舟山羣島這個地方,其實過去便是各國商人、海盜聚集交易的地方,不過那時候算是一個不受官方管控的地下黑市。我們佔領這裡之後,就是給這裡定規矩,讓所有的交易都有規章可循。我們創造出來的這個交易環境,能夠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從跨國貿易中安全地獲取收益,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商人來到這裡,加入到我們構建的貿易體系當中。”

“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交易環境,世子今天應該也看到了,在這裡你能買到的東西,種類已經超過了大陸上的任何一個城市。從運輸到驗貨到錢貨兩訖,我們在整個交易過程中都可以提供非常完善的服務。不知道世子注意到沒有,舟山島上使用的交易貨幣是我國發行的紙幣,這要遠比金銀方便安全,同時也更便於使用銀行的服務。”

海漢的貿易和金融兩套體系,都是由施耐德這個專家主持搭建起來的,其運作原理的確已經超越了這個時代。石迪文能向李溰進行說明的部分,也只是其皮毛而已。當然這種說明能讓李溰理解多少,其實石迪文也不抱太大的希望,畢竟他也知道這位朝鮮世子對於貿易方面的事務所知不多,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多半也只是因爲看到這裡的繁華而感到好奇罷了。

果不其然,李溰提問的目的,其實還是想聽聽看這裡面的門道是否有可以效仿之處,如果朝鮮也能有幾個類似這樣的貿易港,似乎也可以像海漢這樣通過國際貿易來賺大錢。當然了,李溰多少會有一些“我上我也行”的心態,但他並不明白石迪文所說的“貿易環境”不是那麼容易能模仿或者照搬的。

李溰道:“貴國的銀行已經在漢城開設了分號,在下也做過些許瞭解,似乎對做生意的商人的確比較方便。那石大人覺得,是否有可能按照舟山的模式,在我國也開發一個類似這樣的貿易港呢?”

石迪文道:“模式可以照搬,但是否能夠發展起來,那還是要看貴國的市場如何。打個比方說,如果商人到了貴國發現無人買貨又無貨可買,那很快就會選擇離開。”

李溰聽到這樣的回答不禁微微有點失望,他回想一下朝鮮能夠向外出口的商品,似乎比起自己在交易中心所見的那些五花八門的商品的確有着極大的差距。說起來似乎也只有一些農產品能往外賣,但看定海港這裡的交易狀況,糧食作物並非市面上的主要交易內容。

的確初級農產品在定海港的受重視程度很有限,因爲江浙地區的大糧商與海漢之間的交易大多在私下會晤中就完成了,有穩定的供貨渠道和結算方式,無需在市面上進行公開交易。如果朝鮮的貿易港只能以出售初級農產品爲主,那自然很難將客商從外國吸引過去。

至於農產品的深加工能力,比如榨油、製糖、釀酒等等,朝鮮所掌握的加工技術也毫無競爭力可言。如今海漢的這些深加工農產品依靠成本優勢,已經開始對大明的民間作坊形成了明顯的衝擊,江浙地區倒閉的油坊酒坊在近幾年越來越多。等朝鮮的市場逐步放開之後,這樣的衝擊也會在朝鮮再次上演,到時候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恐怕會比大明這邊還要顯著。

當然了,如果有海漢的幫助,朝鮮想走這種貿易路線來發家致富也不是不可能,在當地開發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讓其充當某些特定商品或者某個特定環節的加工地,走特色加工業的路子,也還是可以融入到海漢的貿易體系中來。

不過這種長遠的打算,石迪文當下也不準備對李溰說得太多,畢竟目前他還只是王位繼承人,而非王位擁有者,國事大政的決策還不能指望李溰從中出多少力。而且商業層面的這種意識灌輸,石迪文知道等李溰到了三亞,那邊會有人比自己做得更好——歷年來被施耐德洗腦的各國高層加起來估計能有一個排了,像李溰這種初出茅廬的雛鳥肯定也會被其拿下。

雖然石迪文自己就是海漢軍方的高級將領,但他更希望李溰能在舟山感受到海漢國力的強大之處不僅僅表現在軍事領域,在基建、商貿、金融、航運等諸多領域也具備了別國拍馬難及的巨大優勢。他認爲只有在充分體會到海漢在各個領域的強大之後,李溰纔會真正從思想上接受海漢制度的先進性,這樣當他抵達三亞開始真正的留學生涯時,對於各種意識形態的灌輸就不會再有太多的牴觸情緒。

對於朝鮮派出的這個留學人選,勝利堡已經由寧崎牽頭作了專項調研,將大數據庫裡有關朝鮮世子的資料都讀了個遍。既然這位世子在原本的歷史上就曾因爲在清國當人質當太久而連基本立場都變了,那麼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到海漢留學之後會變成一個忠實的海漢擁躉。只要做好相應的安排,或許兩年之後歸國的李溰就將會變成海漢未來在朝鮮的最大助力。

李溰的感受其實還比較模糊,他的確能從這兩天的參觀和交談當中感覺到海漢國力的強大,但這種強大究竟是從何而來,他目前依然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也並沒有將此與海漢的國家制度聯繫起來。

但毫無疑問,海漢在這些領域的成功之處,已經讓李溰有了效仿的想法。雖然按照石迪文的說法,朝鮮想要效仿並不容易,但李溰認爲既然福建許氏、安南國這些與海漢關係密切的盟友都能在軍事和貿易方面融入到海漢的體系當中,那麼朝鮮應當也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升自身的實力。

至於該如何去做,李溰認爲如果在舟山找不到答案,那想必最終的目的地三亞應該不會讓自己失望,而這也正是自己千里迢迢前往當地留學的主要原因。

飯後回到住處,李溰趁着頭腦清醒,便讓人準備文房四寶,將自己抵達舟山之後的所見所聞所想全都記錄下來。他認爲這些見聞送回景福宮之後,或許會讓自己的父王在對處理與海漢的外交關係時能有更多的資料供其參考。

寫到一半李溰覺得有些東西自己似乎還是不太清楚,又讓人去把金尚久給召來。金尚久連續第二天睡到半夜被人叫醒去見李溰,心裡也有些莫名其妙,心想今天世子在晚宴上又沒有喝酒,總不可能又突然失憶了吧。

不滿歸不滿,金尚久身爲臣子可不敢有絲毫的抱怨,當下趕緊去見李溰。但他也着實沒想到李溰半夜召見他的目的只是爲了要弄清本地這些跨國貿易的一些細節問題,哭笑不得之餘,也有點被李溰的這種鑽研勁頭所感動。

金尚久在舟山已經待了大半年,對於這邊的情況自然也更爲了解,不過他是禮部官員出身,其實也不擅長商貿事務,能夠向李溰進行說明的程度也還是很有限。

對於海漢制定的貿易制度和一手打造的貿易體系,金尚久的看法比較保守,他認爲朝鮮學習這套東西並不見得都是好處。因爲他在這裡待的時間長了,也很清楚地看到海漢人是如何收買拉攏大明官員,讓其爲己所用。如果這套貿易制度引入朝鮮,那本國官員的節操也不見得能比大明官員高到哪裡去。

3125.第3125章第2102章3227.第3227章3330.第3330章2544.第2544章第1856章 朝鮮市場第1515章 共同利益第1890章 香港島3170.第3170章2774.第2774章2861.第2861章3073.第3073章第85章 換裝3316.第3316章2709.第2709章2548.第2548章3165.第3165章2909.第2909章2488.第2488章第1079章 奇山所的難題第2280章3174.第3174章第2102章第四百二十八章 嚴查2441.第2441章第1290章 新戰術體系第六百九十四章 特殊的訪客第1435章 龜縮不出第2096章第九百零四章 北上考察(六)3317.第3317章第1985章第2331章2498.第2498章第1007章 開國慶典(七)第3476章第254章 門庭若市第2345章第2303章第129章 民族政策3340.第3340章3261.第3261章第352章 對抗與合作第2222章第2184章3092.第3092章2938.第2938章第1639章 速戰速決第1875章 先進技術第182章 突如其來2602.第2602章第1316章 陶東來的部署第332章 肥肉與陷阱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1770章 跨國組合第2182章第六百零六章 事後追查第341章 試射新槍第1196章 重獲自由的機會第210章 貿易進展第3459章第1167章 緣分使然第194章 兩個人的籌備組第六百一十三章 泉州狀況第1180章 變本加厲第1117章 內憂外困第1447章 善後事宜第六百七十六章 艱苦的談判第1706章 絕處逢生第1322章 海上交鋒第364章 花式促銷第1045章 代理商第1339章 意想不到第200章 駐廣辦成立3035.第3035章第九百一十一章 飛雷炮第1322章 海上交鋒第1536章 利益劃分3184.第3184章第3491章第2361章2499.第2499章第3454章2723.第2723章第2066章2842.第2842章第2261章第1915章 安全漏洞2470.第2470章第1116章 鎮江堡第1012章 開國慶典(十二)第377章 翻臉動手第1755章 都是表演2646.第2646章3060.第3060章2605.第2605章3016.第3016章第1501章 朝鮮人的態度第1523章 地下世界第1391章 真相如此簡單
3125.第3125章第2102章3227.第3227章3330.第3330章2544.第2544章第1856章 朝鮮市場第1515章 共同利益第1890章 香港島3170.第3170章2774.第2774章2861.第2861章3073.第3073章第85章 換裝3316.第3316章2709.第2709章2548.第2548章3165.第3165章2909.第2909章2488.第2488章第1079章 奇山所的難題第2280章3174.第3174章第2102章第四百二十八章 嚴查2441.第2441章第1290章 新戰術體系第六百九十四章 特殊的訪客第1435章 龜縮不出第2096章第九百零四章 北上考察(六)3317.第3317章第1985章第2331章2498.第2498章第1007章 開國慶典(七)第3476章第254章 門庭若市第2345章第2303章第129章 民族政策3340.第3340章3261.第3261章第352章 對抗與合作第2222章第2184章3092.第3092章2938.第2938章第1639章 速戰速決第1875章 先進技術第182章 突如其來2602.第2602章第1316章 陶東來的部署第332章 肥肉與陷阱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1770章 跨國組合第2182章第六百零六章 事後追查第341章 試射新槍第1196章 重獲自由的機會第210章 貿易進展第3459章第1167章 緣分使然第194章 兩個人的籌備組第六百一十三章 泉州狀況第1180章 變本加厲第1117章 內憂外困第1447章 善後事宜第六百七十六章 艱苦的談判第1706章 絕處逢生第1322章 海上交鋒第364章 花式促銷第1045章 代理商第1339章 意想不到第200章 駐廣辦成立3035.第3035章第九百一十一章 飛雷炮第1322章 海上交鋒第1536章 利益劃分3184.第3184章第3491章第2361章2499.第2499章第3454章2723.第2723章第2066章2842.第2842章第2261章第1915章 安全漏洞2470.第2470章第1116章 鎮江堡第1012章 開國慶典(十二)第377章 翻臉動手第1755章 都是表演2646.第2646章3060.第3060章2605.第2605章3016.第3016章第1501章 朝鮮人的態度第1523章 地下世界第1391章 真相如此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