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崖州局勢變化

島上的移民大約每週會得到一次補給,主要是蔬菜、瓜果和少量的禽畜。自從與北越商隊的貿易開始之後,稻米在黑土港就已經不是什麼稀缺品,因此作爲中轉補給站的浮水洲島上也儲存有成噸的稻米,以備不時之需。即便在極端情況下十天半個月無法進行補給,島上的居民也無需擔憂會陷入缺糧的境地。

“飛速號”也爲居民們帶來了補給品,陶東來下令把船上的絕大部分肉食、蔬菜、瓜果都留給了島上的居民,只留下剩下這段行程的補給即可。在這樣的海島上長期駐守的確是個苦差事,作爲執委會能做的大概也就是讓島上的居民能把伙食開好一點了。陶東來也向居民們承諾,等他們的駐守期一到,便會讓他們遷往勝利港定居,這引來了居民們的一片歡呼之聲。

按照管委會的安排,目前島上已經建起了一個小小的禽畜飼養場,養了幾十只雞鴨和八頭豬。而這裡因爲孤懸海外,島上的野生動物以各種海鳥爲主,根本沒有食肉類的猛獸存在,因此也不用擔心會有野獸襲擊飼養場,這一點可是比勝利港和黑土港要強多了——這兩個地方的飼養場爲了防範野獸襲擊,不但在外圍挖了隔離溝,甚至專門埋設了竹木尖樁隔離帶。

當天“飛速號”沒有再急着連夜趕路,而是在浮水洲島停泊了一晚。第二天天色剛矇矇亮,衆人便起身出發。帆船駛離浮水洲島之後,便往東南方向全速行駛。一路上順風順水,當天下午便抵達了鶯歌海地區。天黑之前,“飛速號”已經到了崖州外寧遠河入海口,按照事前的日程安排,陶東來的這次巡視在回程時還要去一趟駐崖辦,而這也是這次巡視之旅的最後一站。

中午的時候,王湯姆便用電臺與駐崖辦聯繫過一次,告知了可能達到的時間。“飛速號”剛剛抵達寧遠河河口,便看到一艘明軍水師的蒼山船從河口迎了出來——愛湊熱鬧的羅升東羅把總可不會錯過這麼一個近距離拍馬屁的機會。

今天王湯姆與駐崖辦聯繫的時候,羅升東也正好在駐崖辦喝茶。自從搭上海漢這條大船之後,羅升東發現自己的前途突然就變得光明起來,不但進賬頗豐,而且在崖州城的人氣也直線上升。不少權貴知道他與海漢人關係交好,紛紛託上關係,請羅升東代爲購買市面上十分緊俏的海漢商品——自從打通了大陸航線之後,穿越集團有限的出產多數都運往了利潤更加豐厚的大陸地區出售,在離勝利港近在咫尺的崖州反倒成了稀缺品,價格直線上升不說,很多東西都處於有價無市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之下,沒有特殊的關係基本上就不要想弄到海漢的商品了。就連“福瑞豐”和“安富行”這樣跟海漢有生意來往的商家,對於目前的緊俏狀況也沒什麼解決的辦法——光有銀子也沒用,現在是海漢人那邊拿不出東西來賣,沒貨源能有什麼辦法?

而羅升東則有些不同,他是執委會眼中可以“爭取”的那一類明朝官員,必要的時候執委會也會從背後給他一些推動力——比如說給他提供少量的海漢商品,讓他在崖州建立起自己的人脈關係。

這樣的做法很快就收到了效果,現在在崖州城的權貴圈子裡,水寨的羅把總也算是小有名氣了,甚至就連駐崖州的錦衣衛、東廠番子,現在也開始跟他稱兄道弟起來。原因無他,這些駐崖州的特權部門人員沒有誰會心甘情願待在這麼個偏遠地帶,但要想調回大陸享福,那就只有兩條路,一是立功受獎,二是賄賂上司。

而崖州作爲流放地的特殊性質,大大降低了立功受獎的可能性。這裡到處都是從全國各地流放而來犯官犯人,難不成找個罪名把這些人抓起來再判一次?這麼做的後果恐怕只會被上司怒斥無能。那麼剩下就只有向上司行賄這條路可走了,但崖州這地方即窮又沒什麼特產,難道給瓊州和廣州的上司送椰子和土布不成?

不過自從海漢人出現之後,這種情況倒是得到了改觀,海漢人不斷推出的新產品在市面上供不應求,而這些稀罕玩意兒用來送禮就再合適不過了。在目前崖州商行全面缺貨的狀況下,本地錦衣衛和東廠番子都盯上了羅升東這條路子。

當然在這中間也有人居心叵測,建議把羅升東連同海漢人全部抓起來,以充公名義直接吞了他們的貨,不過出這餿主意的人很快就被內部收拾了。根據現在掌握的情況,海漢人現在在榆林已經聚集了好幾千民衆,換而言之有好幾千人靠着海漢人吃飯,就靠崖州這點人手,哪怕錦衣衛和東廠聯手,去榆林抓人恐怕也是有去無回。這種擔心並不是沒有根據,兩個月前派去那邊的巡檢司,整隊人馬都沒有任何一人在這段時間中回過崖州,除了定期由“巡視榆林”的水寨戰船帶回的報平安書信之外,這些人就像憑空消失了一般。

錦衣衛和東廠並不都是傻子,他們就是吃情報這碗飯的,當然或多或少能察覺出海漢人有問題,但那又怎樣?海漢人只不過是一羣商人,他們並沒有殺官造反,不過是藉着各種渠道賣些珍奇玩意兒而已。據說海漢人在榆林那邊還有數百人的民團,誰都不願意多事出這個頭去找海漢人的麻煩,更何況這兩個衙門上上下下,又有哪個人敢說自己沒拿過駐崖辦的好處?

除了兩個特務機關之外,羅升東在水寨的威望也越來越高。自從羅升東替何參將弄來了他六姨太要求的一尺方鏡之後,何參將幾乎已經把羅升東當作了親信對待。而由於崖州水寨的畸形體制,參將之下並無守備、千總的設置,羅升東這個把總便隱隱有了一人之下,全寨之上的味道,甚至不需何參將的手令,便可以調配全寨的戰船出航。而跟着羅升東做事的一幫人,幾個月的私鹽生意跑下來,現在個個都是賺得盆滿鉢滿,這也給他帶來了更多的追隨者。

對於目前的狀況,羅升東自己心裡倒是很有數,他很清楚這一切都是拜海漢人所賜,如果海漢人斷了他的貨源,那麼他在崖州水寨建立起來的勢力很快就樹倒猢猻散,在崖州城的人脈關係也會迅速斷絕,而且海漢人會迅速地扶起羅升東二號取代他的位置——想把他踢下臺取而代之的人恐怕已經有一大把了。

而每次去勝利港看到那裡的發展速度,都會讓羅升東完全生不出對抗的念頭。羅升東在半個月之前還去過一趟勝利港,當時正好看到碼頭上堆放至少有二三十門的海漢火炮,一箱箱的火繩槍更是壘得像小山一樣,而這些東西正被勞工們搬運裝進一艘福船。羅升東在勞改營時期的頂頭上司任亮很是輕描淡寫地向他解釋說,這些軍火正準備銷往南洋某國。羅升東是個聰明人,當然能聽懂任亮的弦外之音——海漢既然能把這些武器向外出售,那麼自身肯定已經具備了更強的武力。再聯想到勝利港峽灣兩岸正在修築當中的連片炮臺,羅升東心知目前海漢人的武備已經遠遠超出了本地的明軍,不,哪怕是整個瓊州島上的一萬多駐軍全加在一起,恐怕也打不進這個半年前還出於荒無人煙狀態的港灣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至少到目前爲止,海漢人似乎並沒有打算要武力攻打崖州。如果那一天真的來臨,羅升東會很猶豫自己到底是該爲大明王朝盡忠,還是該識時務地早點投靠不可戰勝的海漢人。不過無論如何,現在跟海漢人搞好關係,總歸是能爲日後留下一條後路。因此羅升東在不當值的時候幾乎天天都往駐崖辦跑,有時候還會按照駐崖辦的指示,特地邀請幾個本地官員一同前往。

參照後世的國家領導人,照理說陶東來的行蹤應該對外保密,不過何夕離開之後,駐崖辦這幫人在情報安全方面的警惕性的確是下降了許多。接到電報信息之後,負責接待羅升東的邱元並沒有避諱他這個外人的存在,便開始吩咐下人們分頭去買菜、打掃、準備車馬。

羅升東一問,聽說是陶東來今天要來崖州,趕緊就向邱元討了迎接的任務。羅升東跟海漢的來往十分頻繁,也很清楚海漢的權力機構,而陶東來無疑就是這羣海漢人的領導核心,拍好這個馬屁恐怕要勝過在駐崖辦泡上一個月。於是羅升東便邀了邱元一起,回水寨點了一艘蒼山船,到寧遠河河口等待陶東來的到來。

兩艘船駛近之後,“飛速號”上的衆人便已經看清了站在蒼山船船頭揮手致意的羅升東和邱元二人。陶東來倒也沒覺得羅升東的迎接有什麼不妥,便跟王湯姆一起轉到了這艘蒼山船上,而“飛速號”則是停泊在了寧遠河入海口外的近岸淺水處。

寒暄之間,陶東來也有意無意地透露了這次出行的豐碩成果——賣掉了數萬兩銀子的軍火,並且最近就會有數以千計的移民乘船抵達勝利港。

羅升東聽了之後也是感嘆不已:“想我大明開國以來,少有此類對外的大宗武器出售之舉,加之海外番民歸附,陶總此番行事真是開本朝歷史之先河啊!”

陶東來笑了笑道:“羅把總,我們可不是明人,我們所做的事情也不是爲了大明朝。”

羅升東尷尬地應道:“是是是,是在下失言了!”

這次羅升東可不是無意失言,而是有意試探。雖然陶東來透露的信息很少,但羅升東相信他所說的是實情,因爲他也正好看到過海漢軍火裝船的情景。海漢現在有各種賺錢的買賣,又一直在不斷地引進移民充實勝利港的人口,羅升東雖然不是情報戰線上的人,但其實他也已經十分敏感地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雖然陶東來已經不止一次表示過態度,海漢絕對不會融入到大明治下,但羅升東還是一次又一次地想確定他的這種態度是否會發生改變。但很顯然,隨着海漢勢力日益壯大,他們的底氣也越發地足了,陶東來也一如既往地根本沒有臣服於大明的打算。

陶東來的這種表態讓羅升東很是有點揪心,因爲照目前的形勢發展,崖州城的衰落,勝利港的崛起,似乎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了。近一兩個月有不少之前遷往勝利港的移民返鄉探親,並且以自身的經歷爲說明,帶動了更多的人遷居勝利港。很多人甚至都沒有等待定期會來南山鎮附近裝運移民的船隻,而是直接走陸路去勝利港。這與最初的崖州移民狀況已經開始出現了本質區別。

一開始駐崖辦在崖州招收的移民,都是一些失去了田地又無一技之長可以求生的窮苦百姓,這些爲了生存下去而不得不抓住了海漢這根救命稻草。但最近有越來越多的人聽說了勝利港生活條件的優越之後動了心,開始舉家遷移,而這些人大多都是本地權貴的僱農和長工,雖然自己沒地,但靠着給主家做農活也能生活下去。這批人的離去讓崖州城外開始出現了小規模的農田拋荒,而糧食的減產勢必會在最近的秋收之後又造就出一批新的失業人羣。

另外崖州城中的匠人也在逐步地減少,原有的五家鐵匠鋪現在只剩了一家還在開門,木匠、泥水匠、篾匠等等也不知不覺地開始從崖州城中消失。別人或許不知道,但羅升東卻很清楚,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去了勝利港。而這種匠人的遷移給本地帶來的影響尤其明顯——羅升東未來老丈人家的大門壞了四天,滿城找遍了都沒找着一個木匠去修,最後沒法只能趕鴨子上架,還是羅升東從水寨叫了兩個船匠過去修補了一下。

照這麼發展下去,一兩年之內,恐怕崖州就只剩下一座空城了,除了各個衙門和崖州大牢裡的犯人之外,其他人多半都會遷往更爲熱鬧,生活更便利的勝利港定居。而且打着這種念頭的人,也包括羅升東自己在內。他知道海漢人已經在勝利港規劃出了大片的商貿區,並且已經有商家在那裡圈地,準備修建商業設施。趁着勝利港的地皮漲價之前,羅升東也準備在那裡買一塊地,至於具體做什麼買賣可以慢慢再看,先把地方佔着再說。

當然了,羅升東也知道自己這些操心有些多餘,這本該是知州大人、同知老爺們的事情,自己這個小小的水師把總對地方執政連半點發言權都沒有。既然大人們都不急,自己又何必多事,眼下還是先安心發財再說。羅升東於是把雜念先拋到一邊,轉而向陶東來詢問最近幾種緊俏商品的供應問題。

蒼山船逆流而上,船行速度極慢,花了足足一個小時的時間,才終於抵達了崖州城北的碼頭。駐崖辦的馬力科、穆夏柏和馮安楠都已經在岸邊等候多時,寒暄了幾句之後便踏上歸途,陶東來也借這個機會體驗了一把原始風味的人力小轎。羅升東知道陶東來來駐崖辦肯定是有要事,這種場合自己再要硬往裡鑽就有些不合適了,當下便告辭帶隊回水寨去了。

一行人回到駐崖辦之後,留守在家的張廣和趙曉若也出來相見。然後是駐崖辦的幾個跑腿下人,全都出來拜見這位初次謀面的海漢大當家。

接風宴上的話題自然也不會離開這次在越南的商貿談判,而此行所取得的巨大收穫讓駐崖辦的衆人同樣也是歡欣不已。馬力科笑道:“陶總,這次把移民問題解決了,我們這邊的壓力可就小多了。最近崖州這邊的移民數量雖然增加了不少,但照這速度繼續下去,恐怕再有半年時間,崖州這邊就沒剩下什麼能動彈的人了。”

陶東來搖搖頭道:“崖州或者越南,都不是我們解決移民來源的最終方案,短期內以海南島和周邊地區爲主,長遠來看,還是要把眼光放在大陸地區才行。海南本地的人口有限,這就不需多說,而越南移民會帶給我們最大的問題是什麼,你們想過沒有?”

馬力科試探着回答道:“人口比例?”

“沒錯。”陶東來點點頭道:“假如我們按現有計劃,在未來的一年中引入三到四萬的越南移民,這個數量將大大超過本地歸化民人口。雖然在我們眼中看來,對歸化民的待遇都將一視同仁,但老百姓未必都這麼想。我們必須要提前考慮到外來人口大量遷入對於本地歸化民生活可能會造成的衝擊和影響,否則今後可能會出現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排外這種事,可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

第122章 海外考察(九)第367章 利害關係第七百七十八章 新殖民地2570.第2570章第2049章第1747章 利潤豐厚第1204章 實習期2479.第2479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餘波第1019章 實際困難第1266章 半推半就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進的態度3124.第3124章2512.第2512章第325章 開發大萬山島第九百一十章 終結十八芝3409.第3409章第315章 軍演展示第六百二十六章 天降橫財第1919章第2209章第1767章 朝鮮的處境2510.第2510章第2310章第2180章第281章 打頭陣3234.第3234章2723.第2723章第1321章 正式遭遇2581.第2581章第九百八十八章 海口城第1716章 培訓期第39章 港灣激戰(一)第366章 軍售只是開始第1579章 使館第111章 肥皂與火柴第2161章第1999章第313章 頂替2990.第2990章2523.第2523章第1296章 新式火炮第1420章 談判砝碼3147.第3147章第2306章第1257章 解決方案第七百三十五章 城破第2005章2560.第2560章3064.第3064章第1880章 各取所需第97章 自行車第231章 駐崖辦的人員調整第2266章第108章 開發新產品第八百四十五章 攻打石浦所2431.第2431章第2341章第285章 驅趕3208.第3208章第1734章 態度轉變第九百八十章 各得其所第139章 海外拓殖行動開始第42章 圍捕2848.第2848章第396章 攻入皇城第1120章 現實的差距第2153章第245章 廣州貿易進展第1909章 境遇差異3101.第3101章3191.第3191章第六百九十一章 談判結果2426.第2426章第203章 安西教練的野望第1784章 絆腳石2699.第2699章第六百六十八章 戰爭利弊第65章 火炮(四)第1542章 財主們的小算盤第2348章第3422章第2315章2637.第2637章第2076章第1759章 武力展示(一)第1248章 翻身當家做主人第1502章 逆流而上3231.第3231章3102.第3102章第2129章第1796章 偵察行動第四百九十五章 工程衆多第五百五十九章 形勢比人強第九百七十六章 前往昌化港2987.第2987章第1112章 襲擾作戰第1833章 孤注一擲第2191章第1597章 爲難之處
第122章 海外考察(九)第367章 利害關係第七百七十八章 新殖民地2570.第2570章第2049章第1747章 利潤豐厚第1204章 實習期2479.第2479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餘波第1019章 實際困難第1266章 半推半就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進的態度3124.第3124章2512.第2512章第325章 開發大萬山島第九百一十章 終結十八芝3409.第3409章第315章 軍演展示第六百二十六章 天降橫財第1919章第2209章第1767章 朝鮮的處境2510.第2510章第2310章第2180章第281章 打頭陣3234.第3234章2723.第2723章第1321章 正式遭遇2581.第2581章第九百八十八章 海口城第1716章 培訓期第39章 港灣激戰(一)第366章 軍售只是開始第1579章 使館第111章 肥皂與火柴第2161章第1999章第313章 頂替2990.第2990章2523.第2523章第1296章 新式火炮第1420章 談判砝碼3147.第3147章第2306章第1257章 解決方案第七百三十五章 城破第2005章2560.第2560章3064.第3064章第1880章 各取所需第97章 自行車第231章 駐崖辦的人員調整第2266章第108章 開發新產品第八百四十五章 攻打石浦所2431.第2431章第2341章第285章 驅趕3208.第3208章第1734章 態度轉變第九百八十章 各得其所第139章 海外拓殖行動開始第42章 圍捕2848.第2848章第396章 攻入皇城第1120章 現實的差距第2153章第245章 廣州貿易進展第1909章 境遇差異3101.第3101章3191.第3191章第六百九十一章 談判結果2426.第2426章第203章 安西教練的野望第1784章 絆腳石2699.第2699章第六百六十八章 戰爭利弊第65章 火炮(四)第1542章 財主們的小算盤第2348章第3422章第2315章2637.第2637章第2076章第1759章 武力展示(一)第1248章 翻身當家做主人第1502章 逆流而上3231.第3231章3102.第3102章第2129章第1796章 偵察行動第四百九十五章 工程衆多第五百五十九章 形勢比人強第九百七十六章 前往昌化港2987.第2987章第1112章 襲擾作戰第1833章 孤注一擲第2191章第1597章 爲難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