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0.第2430章

第2430章

陶東來想要讓鹽商子弟認同和親近海漢,甚至是爲海漢效力,想法雖好,但實現起來卻並不容易。像戴成榮這樣的人家境優越,而且世代經商,從小就被培養成了人精,來舟山之前更是被家中長輩反覆叮囑過,哪會輕易轉變立場。在揚州鹽商眼中,與海漢的合作並不是單方面的投靠,哪怕現階段有求於海漢,但終究也只是一種雙方各取所需的生意罷了。

不過陶東來之前並未與揚州鹽商打過交道,所以石迪文也不得不花費更多的口水去向他解釋這中間的原委。舟山當局與揚州鹽商之間的交易,便是海漢提供人員培訓和武器裝備,協助徽籍鹽商組建民團,而徽籍鹽商除了支付相應的費用之外,還要承銷海漢提供的食鹽,以及在必要時將民團指揮權交到海漢手上。

“大致就是這樣的條件……鹽商認爲他們已經付出了相應的錢財來換取我們的支持,所以只會認爲這是一樁生意。”石迪文解釋完之後,頓了頓又接着說道:“鹽商子弟與我們過去招攬的軍事人才不太一樣,對他們來說,選擇跟我國合作,其實還沒到迫不得已的那一步,他們有選擇的餘地,自然心思就會活絡,沒那麼容易收服。”

在海漢過去所招攬的軍事人才中,有不少都是被俘之後投效海漢,這些人本身就具備了比較強的能力,改換陣營加入海漢之後更是如魚得水,自然也更容易立下戰功。如武士出身的高橋南,南越降將武森,都是屬於這類情況。另一種便是爲了儘快入籍而選擇當兵入伍的移民,然後在軍中慢慢打拼出來,海漢軍有相當一部分現役軍官都是這樣的出身。

這兩類人羣都是爲生存所迫,投效海漢軍就是他們當時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選擇。而鹽商子弟顯然並沒有類似的生存壓力,他們來到舟山學習的原因和目的都是爲了自己的家族,自然不會把效忠海漢作爲一個必要的選項。

陶東來聽完石迪文的解釋之後面色稍霽,點點頭道:“看來是我對這邊的情況還不夠了解……那既然鹽商把這種合作是看作了交易,想必你也不會對他們手下留情了。”

石迪文面有得色地應道:“那是當然,他們既然肯花錢,我也沒理由攔着不是?”

石迪文向揚州鹽商提供武器和培訓服務的報價,絕對是海漢對外軍援中最高的一檔。不過鹽商財大氣粗,只要他們認定了海漢拿出來的東西值這個價,那就會毫不猶豫地掏腰包付款,頗有點後世中東狗大戶的派頭。只是執委會對提供給鹽商的軍事援助有所限制,不然石迪文也很有興趣客串一把軍火大亨,從鹽商身上好好刮些油水下來。

陶東來隨口問道:“那賣給他們的步槍什麼價格?”

石迪文道:“二八式的燧發槍,目前在軍中已經淘汰掉的型號,賣給他們能賣四十兩銀子。紙包鉛頭彈,一兩銀子三發。你說這樣的好買賣還能上哪裡找?”

饒是陶東來有心理準備,聽到這個報價也不禁暗暗吃驚。早年間這種型號的步槍外銷給安南國和許心素等對象,單支價錢也不過賣到二十兩銀子左右,石迪文竟然能把價格擡到這麼高。

不過陶東來轉念一想,這終究也只是小買賣,畢竟那鹽商組建的是民團而非軍隊,就算是人手一支海漢造,那頂破天也不過就幾百支槍了,大概也就是多掏了萬把兩銀子,這對富得流油的鹽商來說倒也不算太重的負擔。

陶東來點頭應道:“價錢不錯,就是量小了些……”

“量可不小。”石迪文搖搖頭否認了陶東來的說法:“只要我們願意賣,有多少他們就收多少。只是執委會對此有限制,所以這買賣才停下了。”

“嗯?”陶東來聽到這個答案先是一驚,旋即就明白了其中奧妙:“我們賣得這麼貴,這些鹽商還想大量採購,這恐怕不是買來自己用的吧?”

“肯定不是。”石迪文對這個地區的局勢更爲了解,當下便道出了真相:“他們只消把買到的武器轉手交給官府,這就是大功一件!”

陶東來恍然道:“說來說去,全都是障眼法啊!”

海漢目前最大的潛在買家既不是安南和許家軍這種老牌盟友,也不是窮得叮噹響的朝鮮,而是大明。

雖然大明也有自行製造火槍火炮的能力,但其威力相比海漢製造的武器卻有着比較明顯的差距。而海漢在遼東金州和朝鮮歷年來對陣清軍的戰績,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大明如果想要改變面對清軍時的頹勢,那麼換裝殺傷力更強的武器或許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

作爲名義上的盟友,大明當然也可以向海漢採購武器,不過大明通過官方渠道所能買到的武器型號和數量都一直受到海漢的嚴格監管,遠遠不能滿足明軍作戰所需。

這樣的控制當然也很好理解,海漢的武器雖然厲害,但兵力卻比大明差了太多,一旦武器裝備水平拉近,海漢就沒多少繼續壓制大明的可能了。如果大明利用海漢武器武裝出了一二十萬火槍兵,那海漢在大明沿海的利益很可能就會受損。

正是基於這樣的憂慮,海漢對出售給大明的武器裝備實施了管控,就算捧着錢來也別想買到更多的武器。公開的渠道買不到,那自然也會滋生出一些灰色地帶,類似揚州鹽商高價收購的做法,其實就是打算自掏腰包爲國家補貼一部分了。

這樣做對鹽商的好處,無非是花錢買個太平,說不定朝廷上的大人物看了高興,加官進爵接着就來了。如果花個十萬八萬兩銀子,就能讓皇上記住自個,那這些鹽商還是很樂意嘗試一下的。

當然了,海漢出售的所有武器彈藥,那都是從三亞的兵工廠發出來,在出廠時就已經被清點過一編,然後兵工廠便會記錄下這些武器彈藥批次和數量的原始數據。浙江這邊賣出去了多少,全都是有賬可循的,一對庫存便知,即便是石迪文也難以瞞報。所以就算明知把軍火賣給鹽商這個中間人獲利頗豐,但石迪文也還是沒有自作主張去賺這個錢。

至於這種古怪的現狀今後會不會得到改善,那還要視兩國間的關係是否能夠進一步加強而定。陶東來此次北上的任務,也有部分與此相關,但尚未着手,就不便對石迪文談及太多。

陶東來主動轉移了話題道:“跟大明進行軍火貿易,的確需要慎重行事……而且田獨兵工廠的軍火產能有限,當務之急,還是要以我們自身的軍事建設爲主。你帶我在基地四下看看,我也好把你這邊的建設經驗傳授給其他地方。”

石迪文自是不會拒絕這樣的要求,當下便領着陶東來去參觀基地內的一些重要設施。舟山財政狀況良好,經費預算充足,軍事基地內的硬件設施的建設標準也都頗高,基本都是向三亞的標準看齊。

“這些營房有一部分是去年才陸續完工的,所用的石材木料都是島上所產,所以造價其實還好。只要保持日常的維護,這些營房用到下個世紀應該都沒問題。”石迪文一邊走一邊向陶東來介紹道。

這些營房全都是條石砌牆,圓木架樑,屋頂以灰瓦覆蓋,房檐下挖有排水暗溝,看起來的確十分堅固。常年駐紮舟山的兩千多海漢軍,有大半都是住在這裡。

陶東來看到這些營房倒是想到了另一件事,對石迪文問道:“最近你這邊應該也接收了不少山東運過來的難民吧?都安頓好了?”

石迪文道:“說實話舟山這地方耕地有限,主要靠海運、漁業和服務業提供就業機會,接納難民的能力比較有限。所以我這邊收人也都是先篩過一遍,得有謀生能力的人才會留下來安置,數量其實也不算太多,我這裡就留了一兩千人吧?大部分還是送去臺灣島了,那邊地方寬敞,什麼都不會的人去了也能墾荒種糧,不用擔心沒有又生計。”

陶東來笑道:“說得這麼複雜,不就是你這裡先把人選過一遍,把用得上的留下了,用不上的就送去臺灣島了。”

石迪文也笑了笑,並不多作辯解。他的這種做法並不稀奇,作爲山東與臺灣島之間唯一的大港,南下的移民船大多會選擇在這裡進行補給,而舟山當局利用這樣的機會對移民進行篩選,也算是約定俗成的習慣了。陶東來雖然人在三亞,但對於移民過程中的這些門道其實也很清楚,並沒有因此責怪石迪文的意思。

而且話說回來,舟山也並不是第一個進行篩選的關卡,事實上南下的移民在山東登船之前,就已經被當地先篩過一遍了。一些北方殖民地比較緊缺的職業,如建築匠人、大夫、教書先生等等,都會被陳一鑫截下來就近安置。而舟山這裡所篩選的,則主要是以漁民水手爲主,這些移民正好可以滿足舟山本地的特殊用工需求。

當然了,人口是多多益善,石迪文並不是真的覺得本地人口規模已經到了需要主動控制的程度,只是關於這次山東難民的南遷,執委會已經有明確的指示,要以臺灣島爲主要安置區。而且去年海漢掃蕩平戶藩之後,擄回來的人口是由舟山消化了近半,石迪文這次也不好再要求分配給舟山多少難民了。

但饒是如此,他還是留下了一兩千人。其中約莫有一半是本地急需的航海人員,三下五除二便被各個機構瓜分完了。剩下的難民則是被分配到島上的各個村鎮,本地的社會體系已經初步成型,每個村鎮消化少量難民並不困難。事實上島上很多村鎮的人口組成,本來就有大部分人是外來移民,所以對於外來人口並無多少排斥心理。

石迪文道:“舟山這邊的人口構成比較複雜,島上這幾千居民裡,只有大約十分之一是我們佔領舟山時就在這裡生活的民衆,然後有來自遼東的,山東的,朝鮮的,日本的,江浙本地的……還有一些來自南亞和西方國家的人也在這裡定居,我有時候會覺得這裡真跟三亞很相似,是一個實現了國際化的貿易港。”

“這裡的貿易環境其實比三亞更好。”陶東來感慨道:“你看,這裡跟寧波隔海相望,附近幾百裡就是大明最富庶的地區,貿易過程中的運輸成本就要比三亞低得多。如果不是這地方沒什麼自然資源,可能當年穿越就要選在這邊了。”

“選這裡肯定是困難開局了!”石迪文連連搖頭道:“陶總你是忘了我們當年佔領這裡的時候是什麼情形了?這地方是海盜窩啊!我們還沒落腳,就得先剿匪,起碼要先折騰兩三個月才能安頓下來,誰能受得了啊!”

陶東來笑道:“你說得也有道理。但如今既然我們已經佔下了這地方,那就得把這地方充分利用起來。貿易港也好,軍港也好,總之是要讓大明認識到,不管是打仗、做買賣還是治國,我們的水平都要遠遠勝過大明,這樣才能讓大明從官到民自發對我國產生敬畏感。”

兩人邊聊邊看,不知不覺半天時間便在基地內混過去了。石迪文眼見到了飯點,便邀陶東來去基地內的軍官食堂用餐。雖然石迪文並未對外公佈陶東來的身份,但居然有幾個曾經參加過三亞閱兵式的軍官認出了陶東來的身份,頓時興奮不已,放下碗筷便起身敬禮。陶東來見狀也只好停下腳步還禮,石迪文讓副官去告知這些人,切莫在外議論陶東來出現在舟山的消息,否則將受到軍法處置。

雖然百密難免一疏,但陶東來對這樣暴露的方式倒也不反感,這起碼說明他雖然極少在海外露面,但聲望還是很高的,軍官們是將他視作了執委會和國家權力的象徵,這讓他頗感欣慰。

(本章完)

第五百四十六章 威懾作用2819.第2819章第45章 談條件(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解決方案3294.第3294章3097.第3097章3195.第3195章3377.第3377章2620.第2620章2613.第2613章3344.第3344章第1596章 真正意圖第1891章 貿易港2518.第2518章第1573章 大買賣第1450章 盡在掌握2674.第2674章第2280章3360.第3360章第3506章3413.第3413章第1782章 藉機發財第2098章2424.第2424章2983.第2983章第1682章 各施手段2496.第2496章第七百三十二章 攻城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獲釋第1949章第1489章 漢軍旗第1180章 變本加厲第1364章 戰爭的開始第1334章 反覆試探第2174章第2095章2802.第2802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攻打儋州第1144章 寸步不讓第六百零七章 被選中的人第126章 行動籌備2731.第2731章2811.第2811章第222章 越南之行(五)第358章 工程中的消耗品3194.第3194章第七百二十五章 難得的機會3415.第3415章第397章 內外有別第67章 試炮2814.第2814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天降橫財第106章 實力展示第四百零八章 深度合作2790.第2790章2399.第2399章第1518章 巡視前線第3486章2370.第2370章2368.第2368章第六百八十五章 情報蒐集第1163章 三日之約2488.第2488章第133章 水電站竣工第1579章 使館第九百九十六章 心機2544.第2544章第2234章3271.第3271章2698.第2698章3330.第3330章3074.第3074章3385.第3385章第167章 魏平的小算盤第320章 董煙雲的借兵計劃第七百九十三章 小鐵匠2638.第2638章2535.第2535章第九百八十一章 社會變革第3419章第九百九十章 駐地軍情第3431章第1351章 罪魁禍首第1112章 襲擾作戰第七百章 聯合行動第1890章 香港島第2003章第八百零四章 圍困第1750章 民間傳聞第1558章 競爭關係第3451章3100.第3100章第2221章第1836章 截殺清軍第1722章 新舊後臺第1413章 歸途第2153章第七百三十三章 反轉的局勢第3483章2807.第2807章
第五百四十六章 威懾作用2819.第2819章第45章 談條件(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解決方案3294.第3294章3097.第3097章3195.第3195章3377.第3377章2620.第2620章2613.第2613章3344.第3344章第1596章 真正意圖第1891章 貿易港2518.第2518章第1573章 大買賣第1450章 盡在掌握2674.第2674章第2280章3360.第3360章第3506章3413.第3413章第1782章 藉機發財第2098章2424.第2424章2983.第2983章第1682章 各施手段2496.第2496章第七百三十二章 攻城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獲釋第1949章第1489章 漢軍旗第1180章 變本加厲第1364章 戰爭的開始第1334章 反覆試探第2174章第2095章2802.第2802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攻打儋州第1144章 寸步不讓第六百零七章 被選中的人第126章 行動籌備2731.第2731章2811.第2811章第222章 越南之行(五)第358章 工程中的消耗品3194.第3194章第七百二十五章 難得的機會3415.第3415章第397章 內外有別第67章 試炮2814.第2814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天降橫財第106章 實力展示第四百零八章 深度合作2790.第2790章2399.第2399章第1518章 巡視前線第3486章2370.第2370章2368.第2368章第六百八十五章 情報蒐集第1163章 三日之約2488.第2488章第133章 水電站竣工第1579章 使館第九百九十六章 心機2544.第2544章第2234章3271.第3271章2698.第2698章3330.第3330章3074.第3074章3385.第3385章第167章 魏平的小算盤第320章 董煙雲的借兵計劃第七百九十三章 小鐵匠2638.第2638章2535.第2535章第九百八十一章 社會變革第3419章第九百九十章 駐地軍情第3431章第1351章 罪魁禍首第1112章 襲擾作戰第七百章 聯合行動第1890章 香港島第2003章第八百零四章 圍困第1750章 民間傳聞第1558章 競爭關係第3451章3100.第3100章第2221章第1836章 截殺清軍第1722章 新舊後臺第1413章 歸途第2153章第七百三十三章 反轉的局勢第3483章2807.第280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