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行動日(一)

1631年3月5日,大明崇禎四年二月初三,儋州城。

二月初四便是農曆節氣中的驚蟄,近期正是迎來春耕的時候。海漢農業部早在開年的時候就已經從三亞運來大量稻種,在儋州地區進行育秧繁殖,儋州城外一部分提前完成深耕的農田已經開始插秧作業了。

儋州城的農田所屬遠比三亞地區複雜,這裡既有大大小小的地主,也有擁有少量田地的自耕農,因此管委會在推行海漢土地制度的時候所遭遇的壓力也相應大了不少。好在去年藉着海盜奪城這個武器,已經清理了絕大部分對海漢持有敵意的大地主,剩下的這些人雖然並不甘願,但多數還是選擇了與海漢合作,參與海漢農業部所組織的“農場式耕作”。

所謂的農場式耕作,也就是由海漢提供優良的糧種,制定區域農作物種植計劃,以大規模的集體耕種方式和科學的操作方法來降低農作物的生產成本。而參與這種合作的田地所有者,只要將名下的土地交給農業部來打理,其土地上的收成所需繳納的賦稅比例要比往年略低一些,而且海漢商務部會以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提前預定這些農產品,這樣農戶也無需擔心收穫時節市面上價格波動影響到自己應有的收入。

除了這些措施之外,海漢農業部手中所掌握的各類經濟作物種植方法,也是讓本地的土地所有者們趨之若鶩的原因之一。目前儋州市面上的油料、香料、新奇的瓜果,幾乎都是來自三亞,價格也比以前從南洋運來的貨要便宜了不少,而海漢農業部在儋州的宣傳內容中,就有向合作農戶推廣經濟作物種植技術的方案,這對於想依靠田地獲得更多收入的農戶而言,的確是難以抵擋的誘惑,畢竟種植這些作物的收入,要比單純種水稻和蔬菜高多了。

對於17世紀的農業社會來說,安撫好農業人口的情緒就是保障社會安定的重要措施之一。儋州這地方雖然書院衆多,文教興盛,但農業人口依然高達七成左右,因此管委會要維持本地的安定,在農業方面就必須要有所建樹才行。管委會考慮到將土地直接收歸公有可能會招來強烈的抵制,在徵求了執委會的同意之後,還是決定先在儋州推行海漢的集體耕作方式,在鞏固了本地的統治基礎之後,再逐步完成對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但對於儋州本地衆多的文人來說,城外的土地怎麼種、種什麼、收成將會如何,跟他們並沒有太多的關係。這些人所關心的往往就是眼前的書本,以及下一次的科舉考試——當然現在還得要加上海漢人的招聘選拔,畢竟只要能在海漢人手下謀個差事,也同樣能享受到衣食無憂的生活。

不過也不是每一個讀書人的心思都在這上面,張千智一大早便被同舍的人叫醒起來作準備,他與另外五名書院學員今天都要隨黃子星一起進城,前往南海酒樓參加儋州管委會主任張新的壽誕宴會。當然他們這幾個人雖然是以拎包小弟的身份去的,但實際的任務卻是要在南海酒樓內外放置一些引火之物,屆時伺機制造混亂,好讓混在賓客中的刺客動手刺殺海漢頭目。

衆人收拾停當之後,黃子星就出現了,他是特地在出發前來給這幫人打氣的:“諸君,今日之事,乃弘揚正統,維護我大明的義舉!且事成之後,朝廷也會有相應的封賞下來,功名利祿,一舉便可到手!於公於私,此事都值得諸君以命相搏!老夫今日與諸君共赴國難,來日若有榮華富貴,諸君也當共享之!”

張千智與其他幾人一起應聲作揖,然後檢查所帶的東西。他們所攜帶的引火物並不顯眼,也就是一些浸過油的布條而已,分別纏在胳膊上和小腿上,外衣和褲子罩着根本就看不出來。用的時候解下來團成一堆,用明火一燎就可點燃。至於火種就更方便了,每人都配發了一盒海漢出產的方便火柴,一劃即着,隨時都可掏出來使用。張千智看了簡直哭笑不得,沒想到這幫想去對付海漢的傢伙,居然也會使用海漢所出產的東西。

不過讓張千智略感放鬆的是,這幾人包括黃子星在內,都沒有隨身攜帶任何利器。張千智倒不是怕他們帶利器進去傷了人,而是怕這些傢伙沒有經驗,身上帶了利器導致動作僵硬,被人提前看出了端倪反而不妙。

黃子星接着說道:“諸君不要以爲這次我們勢單力孤,其實早在數日之前,真正負責動手的數名義士就已經潛伏到城內各處,動手之後,城內城外都會一起發動,一兩日之內便可肅清海漢人在本地的機構。此事由朝廷派來的大人從中指揮,諸君大可放心。”

黃子星見衆人臉上都有疑惑之色,捻鬚笑道:“爲了能讓諸君放心前去,老夫今日已經請來了策劃此事的趙大人與諸君見上一面。”

片刻之後,就有一名身着青色布袍的男子進到院中,向衆人一拱手,然後從懷中摸出一塊腰牌向衆人展示道:“本官是錦衣衛南京鎮撫司千戶趙野,奉命來瓊州查辦海漢各種違法之事,諸君今日的義舉,本官日後必會一一奏報朝廷,爲各位請功!”

張千智盯着這人,心道難怪安全部在外圍盯了這麼多天,都還是沒能找到這個趙野的蹤跡,原來他就一直躲在忠明書院裡!張千智想了想書院內的狀況,認爲趙野此前多半是躲在黃子星所住的院落中,也虧他耐心好,竟然這麼多天連一次面都沒露過。早知道這傢伙就藏身於此,安全部就該把這忠明書院來個連鍋端,也不用再浪費這麼多時日了。

與衆人見禮之後,趙野接着說道:“本官今日坐鎮城外,待城內事成,立刻發動伏兵接管儋州。至於成事與否,就看諸君今日的表現了!”

張千智心想這趙野倒是狡猾,根本就不進城,稍後還得想個辦法,把這個消息傳遞給自己人,讓他們儘快來忠明書院這邊抓人才是。

早有下人僱好了兩輛馬車,載他們從忠明書院前往儋州城赴宴。這次儋州商會也是不惜血本,不但是廣邀本地政界商界人士,而且給儋州所有的書院都發了請帖,邀請各書院的負責人出席。而這些官員、老闆和書院山長,自然也需要帶着隨從,這粗略一算就得好幾百人的規模了。

嚴明君和李進當然也在赴宴的人流中,所不同的是他們的住所到南海書院的距離不遠,無需坐車,但商會還是特地派了兩頂轎子過來,負責兩名地方官的接送。嚴明君只帶了何琦和一名老家僕,而李進則是帶上了剛剛養好傷的四名親兵手下——當然了,李進很識趣地並沒有讓他的親兵攜帶任何武器,以免到時候又弄得大家臉上難看。

他們兩人抵達南海酒樓的時候,站在門口迎接的是儋州商會的幾名商人,而正主張新等人此時還沒有到場。嚴明君一邊與商會的人寒暄,一邊環視四周,卻根本沒看到附近有身着海漢民團制服的人,心中不禁有些犯嘀咕,難道這海漢人如此託大,還真不把黃子星那幫人當回事?

南海酒樓論規模在儋州城也是數一數二,四層樓可設下四十餘桌宴席,勉強能夠安置下今天赴宴這幾百號人。最上面一層都是雅間包房,安排給今天的主角和本地的頭面人物。嚴明君和李進被帶入包房就座之後,便有人拿來名冊,請他們簽名,而他們的隨從和下人則是被安排在最下面一層就坐。

兩人提筆簽了名字,又各自拿出封好的禮金。自從海漢銀行進了儋州,現在送禮也方便了,不用再揣着沉甸甸的銀子,直接信封裡裝上一張海漢銀行的支票就行了。不過他們送的錢倒也不算是自掏腰包,也就是將之前海漢送來的銀子又送回本家而已。

兩人在本地雖無實權,全城都知道他們只是兩個泥菩薩擺設,但先到賓客也還是都依足了禮儀,排着隊上前來跟二人見禮,這倒多多少少也滿足了兩人的一點虛榮心。畢竟他們平時都是門可羅雀,也沒什麼人會主動來登門拜訪,就算上街都沒幾個人能認得出他們的身份。

不過他們輕鬆的心情很快就再次繃緊了,嚴明君在桌下的手碰了碰李進:“來了!”

從樓梯口一步一步走上來的人並不是張新,而是黃子星。他所上來的位置,正好對着主席這邊,一眼便跟嚴明君對上了眼。黃子星可不知道幾天之前已經發生了重大變故,還很沉穩地朝嚴明君點了點頭,然後走過來與兩人打招呼。

“草民黃子星見過兩位大人!”黃子星作揖道。

嚴明君拱手道:“黃山長多日不見,一向可好?”

黃子星應道:“謝嚴大人關心,一切都很好!今日盛事,兩位大人只管看着就好!”

以黃子星的身份地位,是斷然坐不到主桌上的,說完之後便有小二過來引他去了另外一桌就座。李進這才壓低了聲音道:“看樣子他們還是會動手的。”

嚴明君微微點頭道:“無妨,作死便由得他們去做,他也說了,讓我們看着就好。”

李進看了一眼嚴明君的臉色,見他似乎並無慍意,這才應道:“嚴老弟是想通了吧?”

嚴明君應道:“想不通也只能這樣了!李兄你說的沒錯,畢竟保命要緊,不然命丟了還背個罵名,實在不划算啊!”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黃子星這幫人勾結海盜作亂的罪名肯定是會被坐實了,而王湯姆那日雖然說了會給嚴明君和李進一個身後好名聲,但那也只是嘴巴上說說而已,嚴明君可不敢把自己的名聲寄望在海漢人的仁慈上,到時候人死了還被弄個罪名,也根本無力自辯了。說不定以後的史書上就會記載着“明崇禎四年,儋州知州嚴明君勾結海盜,禍害鄉里,終命喪於海盜內鬥”云云,那可就真的是遺臭千年了。

眼見着該到的賓客都已經到的七七八八差不多,張新等人卻還未出現,嚴明君不禁心想難道是海漢人怕控制不住場面,爲了自家性命安全,索性根本就不露面了?正犯嘀咕的時候,樓下一陣騷動傳來,接着便看到七八個海漢人在一羣壯漢的簇擁之下從樓梯口走上來。

“各位久等了,實在不好意思,有公務耽擱了一點時間,抱歉抱歉!”張新一邊大聲招呼一邊向周圍的人作了一圈揖。他倒不是編藉口推脫,的確剛纔是在與大本營就最後的行動方案進行溝通。

儋州這起案子經過近一個月的偵辦之後,已經查明瞭涉案人員四百餘人,而且並不限於儋州一地,在瓊州府城,以及瓊北的多處縣城,也同樣有這幫人的同夥。安全部的意見是等儋州這邊一動手,各地同步行動對這些人進行抓捕,以求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出現漏網之魚。而張新作爲儋州的負責人,自然是要協助軍方和安全部門掌握好行動的節奏和分寸。

在場的人自然很識趣地不會去追究張新的責任,反正高帽子不要錢,多說幾句好話也無傷大雅,當下馬屁聲四起。

“張主任公務繁忙,能抽出時間與民同樂已是殊爲不易,豈會有人怪罪!”

“張主任太客氣了,是草民自己來得太早,正好喝杯茶消消食。”

“張主任大喜之日還在忙於處理公務,這儋州能有今日繁榮,也多虧了張主任和各位海漢首長日夜操勞,這份幹勁實在可敬可佩!”

嚴明君雖然拉不下這個面子說些肉麻的捧場話,但張新過來入座的時候,他還是很配合地與李進一起起身迎接。張新朝二人笑着點點頭道:“兩位大人也久等了,那就請一起入席吧!今天這場宴席,我也是等待多日了!”

3302.第3302章2695.第2695章第1829章 無處下手第2057章第1672章 無路可逃3293.第3293章第八百一十一章 狙擊第六百七十五章 陷入僵局第六百四十九章 不合情理的手段第1004章 開國慶典(四)第七百一十五章 奴隸販子2954.第2954章2664.第2664章第1318章 全力備戰3223.第3223章2847.第2847章第2254章第219章 越南之行(二)第175章 經濟與文化2757.第2757章第182章 突如其來2514.第2514章第八百九十一章 陽奉陰違3249.第3249章第1035章 野外偵查第3484章第3442章第1767章 朝鮮的處境2865.第2865章第1622章 備戰第1768章 利益至上第1103章 收拾殘局第370章 開闢新鹽場2411.第2411章2394.第2394章第2235章第254章 門庭若市第2029章第1679章 打探消息3113.第3113章第四百三十九章 昌化城外3376.第3376章2624.第2624章第1668章 攻打馬尼拉(十八)第2000章2761.第2761章2800.第2800章3350.第3350章2833.第2833章第1800章 逼你出招2618.第2618章2999.第2999章2589.第2589章2728.第2728章第1502章 逆流而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佔領儋州第22章 碰頭會(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海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國際形勢第335章 第二批援軍抵達第六百六十二章 荷蘭人的難題第2128章第135章 新任巡檢(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敵意第1329章 戰俘口供2728.第2728章第七百八十九章 一唱一和3296.第3296章第257章 執委會工作報告第四百四十三章 由擴軍所引出的問題第122章 海外考察(九)第3428章第193章 駐崖辦的不和諧因素第1112章 襲擾作戰第九百八十章 各得其所2956.第2956章第1794章 難以滿意2586.第2586章第1076章 膠州灣第八百三十五章 行動計劃第1657章 攻打馬尼拉(七)2651.第2651章第89章 購僕第83章 歐戰帶來的商機第四百零二章 新移民3205.第3205章2945.第2945章第六百零八章 兩路並進第2229章第1555章 硬撐到底2828.第2828章第1903章 三亞港見聞3401.第3401章第1480章 前線實錄第1553章 官商與皇商第1461章 承運商的小算盤第1105章 麻痹上級第八百五十三章 島嶼賭場第2351章3222.第3222章
3302.第3302章2695.第2695章第1829章 無處下手第2057章第1672章 無路可逃3293.第3293章第八百一十一章 狙擊第六百七十五章 陷入僵局第六百四十九章 不合情理的手段第1004章 開國慶典(四)第七百一十五章 奴隸販子2954.第2954章2664.第2664章第1318章 全力備戰3223.第3223章2847.第2847章第2254章第219章 越南之行(二)第175章 經濟與文化2757.第2757章第182章 突如其來2514.第2514章第八百九十一章 陽奉陰違3249.第3249章第1035章 野外偵查第3484章第3442章第1767章 朝鮮的處境2865.第2865章第1622章 備戰第1768章 利益至上第1103章 收拾殘局第370章 開闢新鹽場2411.第2411章2394.第2394章第2235章第254章 門庭若市第2029章第1679章 打探消息3113.第3113章第四百三十九章 昌化城外3376.第3376章2624.第2624章第1668章 攻打馬尼拉(十八)第2000章2761.第2761章2800.第2800章3350.第3350章2833.第2833章第1800章 逼你出招2618.第2618章2999.第2999章2589.第2589章2728.第2728章第1502章 逆流而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佔領儋州第22章 碰頭會(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海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國際形勢第335章 第二批援軍抵達第六百六十二章 荷蘭人的難題第2128章第135章 新任巡檢(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敵意第1329章 戰俘口供2728.第2728章第七百八十九章 一唱一和3296.第3296章第257章 執委會工作報告第四百四十三章 由擴軍所引出的問題第122章 海外考察(九)第3428章第193章 駐崖辦的不和諧因素第1112章 襲擾作戰第九百八十章 各得其所2956.第2956章第1794章 難以滿意2586.第2586章第1076章 膠州灣第八百三十五章 行動計劃第1657章 攻打馬尼拉(七)2651.第2651章第89章 購僕第83章 歐戰帶來的商機第四百零二章 新移民3205.第3205章2945.第2945章第六百零八章 兩路並進第2229章第1555章 硬撐到底2828.第2828章第1903章 三亞港見聞3401.第3401章第1480章 前線實錄第1553章 官商與皇商第1461章 承運商的小算盤第1105章 麻痹上級第八百五十三章 島嶼賭場第2351章3222.第32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