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日島之戰(一)

目前民政部對福建地區的移民政策也正是以“少而精”爲指導思想,在暫時無法大批招募移民的時期,就以海南島現在所欠缺的手工藝人、水手船員及思想活躍的文人爲主要招募對象。對於這些人員,民政部倒是給予了駐外機構比較靈活的條件,允許酌情向移民承諾一些較爲優厚的條件,比如說移民到海南島就職之後的酬勞待遇等等。

相比於普通的招攬方式,這種手段在招攬專業人員時所能起到的作用會更明顯一些。特別是有張千仁這個福建出身,又懂得造船航海的人在這邊坐鎮,招募造船師和水手的效率還是相當可觀的。張千仁特別解釋道,今年前三月送往三亞的一千多名移民中,有超過三分之二都是水手、船匠及其他手工藝人,技術工匠的比例要大大超過廣東那邊。從這個角度來說,泉州的移民招募工作也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

石迪文聽完張千仁的解釋之後才恍然說道:“如果光是看這紙面數據,倒是要錯怪你辦事不力了。”

張千仁道:“卑職雖然能力有限,但一向都是盡力而爲,不敢有絲毫懈怠。另外卑職也有一個小小的建議,望兩位首長能夠代爲向執委會轉達。”

“你說。”

“卑職想建議今後能多多派出本地出身的人回來招攬移民,特別是那些移民瓊州之後混出名堂的人,他們現身說法會更有說服力一些。”

“就是像你這樣的幹部咯?”石迪文心領神會地點點頭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回去之後會向執委會轉達的。”

像張天貴一家這樣因爲搭上順風船而獲得新生的成功者,在招募移民方面的確具有很強的示範作用。事實上張千仁回到福建之後,就陸陸續續從他們張氏家族內部招攬了不少親屬送往三亞,前後少說也有六七十人之多了。如果這樣的示範羣體能夠進一步地增大,那其所能獲得的效果應該也會呈幾何級數放大。等到了一定的時候,海漢移民這個口碑建立起來,招募的難度就會相應減小了。

類似這樣的做法其實在安南施行得最早,所取得的效果也是最好的。安南朝廷早年是求着海漢出兵幫忙,又賒賬購買了大量海漢武器,因此對於海漢在本國蒐羅人口的行爲也只能是睜隻眼閉隻眼。畢竟早兩年的時候安南朝廷還自行組織移民,交給海漢這邊抵償戰爭債務,現在雖然境況不像內戰時期那麼窘迫,但經濟和軍事上對海漢的依賴程度卻似乎有增無減,而付出人口和土地,就成爲了安南爲數不多的補償手段。

現在在安南裔的歸化民心中,大多是以能夠到海南島定居爲榮,視其爲成爲真正海漢子民的最後一步。每年安南當地的海漢殖民地都會選拔一些表現優秀的歸化民個人或家庭,給予移民海南島的獎勵,這對當地的歸化民而言就是一種莫大的榮耀。而現在每年慕名申請加入海漢歸化籍的安南民衆,都穩定地保持在五位數之上。

其實不用張千仁建議,執委會也已經想到將類似這樣招攬移民的策略運用到福建地區。但考慮到許心素這個地頭蛇的感受,執委會也一直沒有試圖擴大從福建挖人的規模。畢竟海漢從福建招攬的移民大多是專業人才,挖牆腳這種事許心素就算明面上不說,心裡也一定會有疙瘩。

“海漢銀行在本地的推廣工作做得怎麼樣了?”石迪文突然想起出發前寧崎給他叮囑過的事,趕緊又問了一句。

海漢在大明疆域除了推銷各種工業產品之外,另一個重點推廣的項目就是由海漢銀行牽頭的金融運作模式了。在執委會的規劃中,海漢金融制度應該是隨着商業渠道的開拓同步向外推廣,因此從前年開始,海漢銀行就已經在福建漳州開始設立辦事處。不過經營範圍還比不了廣州分行那麼大,主要只負責跟許心素等有限的幾個大商家進行貨款結算的業務。而泉州這邊的銀行辦事處是去年纔開始設立,到現在還沒滿一年的時間。

張千仁應道:“到上月爲止,在本地已經跟八家商號簽了貨款代理結算協議,另外記名支票也已經開始向商家推廣,收到的評價還算不錯。不過目前因爲很多商家還有各種顧慮,所以資金流量不大。具體的狀況卑職也說不好,要不回頭我讓銀行的人來一趟?”

“算了,明天一早船隊就要出發,等會兒我們得早點休息。沒什麼特殊情況就不用細說了,按章程辦事就好。”石迪文可沒興趣聽會計報賬,當下便拒絕了張千仁的主動提議。

張千仁心領神會,三兩下將工作情況彙報完之後,便告辭離開了。對於他這樣的駐外幹部來說,能夠順利通過一次當面彙報,就意味着這段時間的工作成果得到了認可。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船隊全員便重新列隊出發,離開泉州港駛往下一個目的地。

從泉州港出發僅十餘海里,船隊就到了永寧衛下屬五所中最靠北的崇武所。值得一提的是,治所位於泉州的永寧衛,其旗下管轄的五處千戶所卻只有福全所和崇武所位於泉州灣附近,而中左所、金門所和高浦所則是距離漳州府更近一些。

崇武所築有一座不亞於中左所的大型防禦據點,位於惠安縣崇武半島南端。城牆全部由白色花崗岩壘成,牆高七米,周長2457米,城牆上牆碟、箭窗、窩鋪等城防設施一應俱全。城牆四面設有城門,東西北三面城門上各建有烽火臺一座,南城門外則是加築有一道照牆,城內建有捍寨、墩臺、館驛、軍營和演武廳等設施,制高點蓮花山上還設有瞭望臺。

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爲了抵禦倭寇入侵,委派江夏侯周德興巡視東南沿海,周德興到了泉州之後,便組織興建了永寧衛下屬的幾個大型防禦據點。永樂年間,崇武城城牆增高了四尺,並且加築了東西兩門的月城。明嘉靖年間,又興建了門樓、跑馬道等城防設施。明隆慶元年,也就是距今六十多年前,抗倭名將戚繼光就是在這裡演武練兵,組織福建軍民抵抗倭寇入侵。

《明史·兵志》中記載:“惠安東偏,窮海而止,其鎮崇武。國初以其爲島夷出沒之路,設千戶所,置官屯戍,以御外護內,慮至遠也。”原本時空中鄭成功揮師東渡收復臺灣,人民解放軍揚帆南征攻克廈門,崇武城都是被當作了出發基地使用,可見這個地方的戰略位置相當重要。

不過這趟行程中並沒有安排上岸參觀崇武城,所以除了能在望遠鏡裡看看崇武城的城牆之外,摩根和石迪文對這裡最爲直觀的認識就是昨天在泉州享用的崇武梭子蟹和崇武魚捲了。

船隊在繞過了崇武半島之後,距離此行的最後目的地南日島就僅僅只有三十多海里的航程了。如果不是照顧到明軍水師的航速,海漢這幾艘船完全可以在三個小時左右就完成這段航程。不過石迪文策劃打這場仗的目的就是爲了向福建明軍炫耀武力,所以還是必須得降速等着大部隊一起前進才行。

南日島位於泉州東北,是十八個大型島礁中的主島,面積超過40平方公里,東西狹長呈啞鈴狀。這個地方在洪武年間曾經是設有水寨並且有駐軍近千人,用以抵禦入侵地方的倭寇和海賊。但由於這地方孤懸海中,支援和補給都不方便,最終駐軍還是遷離了此地。

十八芝在福建沿海所設立的據點中,南日島是目前碩果僅存的一處。也正因爲如此,十八芝對南日島的防禦十分看重,對島上被棄用的明軍水寨進行了重新加固,並且派駐了大量人手和船隻在這裡守備。這個地方恰好是在漳泉兩州與福州之間的必經航道上,來往的船隻想要安全通過,就必須得向十八芝繳納一定的費用才行。

許心素雖然也組織過好幾次對南日島的攻勢,但最後因爲各種原因都是無功而返。對於海漢人聲稱要在一兩天之內拿下南日島,許心素心裡多少還是有一些疑慮的。不過既然石迪文已經說過不需要福建明軍打頭陣當炮灰,那許心素也樂見其成,起碼能夠親眼看看海漢民團作戰的套路也是好的。

船隊在距離南日島還有近二十海里的時候,便已經遇上了十八芝散佈在海上的哨船。擁有三十條船的這支船隊自然是立刻引起了對方的注意,很快便看到哨船上放出一支竄天火箭,飛到半空炸響,看樣子是對方的一種傳訊方式。

“我只希望他們能準備得好一點,不要讓我們白跑這一趟。”面對倉皇發出警報的十八芝哨船,石迪文卻是顯得一臉輕鬆,甚至還有意調侃了一句。

許心素有些不捨地放下石迪文遞給他的軍用望遠鏡,這個千里鏡比海漢軍工賣出來的貨可是要高級多了。那種銅製外殼的單筒千里鏡無論是在清晰度還是可視距離上,都遠遠比不了石迪文所使用的這個黑傢伙。不過很顯然這又是一個非賣品,就如同海漢人手裡那種可以千里傳音的小黑匣子一樣。

這兩天在“威信號”上待着,許心素才逐漸明白爲什麼每個去三亞造訪留學過的人回來都說自己是井底之蛙,海漢人手裡掌握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的確是太多了,簡直就突破了許心素所能想象的極限。他甚至一度認爲海漢人是不是掌握了什麼法術,但石迪文很嚴肅地否認了這種看法,並且重審這是“海漢科學”的力量。儘管現在還在海上漂着,但許心素已經打算回去之後要多選拔一些聰穎的年輕人,送往海漢學習這些神奇的“科學”。

“許大人,等下或許會有比較激烈的炮火,你是否需要先轉移到別的船上去觀戰?”石迪文倒是很貼心地提前徵詢許心素的意思。等會一開打,船上火炮一起開火,那種陣勢可不是鬧着玩的,要是這老頭兒有心臟病之類的毛病,說不定受不得這樣的驚嚇。

許心素擺擺手拒絕了他的好意:“老夫乘坐這艘船的原因就是爲了能在最近的距離上觀摩民團軍是如何作戰的,石先生不必在意老夫,只管指揮作戰便是。”

石迪文笑道:“許大人既然這麼有興趣,那就依你的意思好了。”

在距離南日島還有大約十海里,已經能夠從海平面上看到南日島模糊輪廓的時候,十八芝的船隊也終於出現在聯合艦隊的視野當中。很顯然南日島上的守將並不打算死守島嶼工事,而是準備在海上與不期而至的敵人過一過招,不過這倒是正中海漢民團的下懷。

“那麼我們就開始做正事吧!”石迪文在主桅瞭望哨確認對方已經升起黑旗之後,便收起了臉上的笑容,開始下達作戰命令:“打出信號,全體進入作戰狀態!我軍三艘戰船脫離大部隊,全速前進!”

按照瞭望哨所傳來的信息,對面駛來的海船有二十五艘之多。雖然數目超過己方八倍,但石迪文和船上的海軍將士卻並不慌張,因爲對方的船隻全是清一色的中式帆船,最大的一艘個頭也比不上“探索級”的戰船,在海漢這三艘更大型的戰船面前完全就是一羣綿羊。

此時海上的風向對於交戰的雙方而言是側風,客觀條件倒是很公平,不過海漢戰船的帆索系統更爲靈活,對側風的利用效率也較傳統中式帆更高,因此航速上依然佔有明顯的優勢。石迪文下令讓輪機艙開始預熱待命,視戰況走向再決定要不要啓用蒸汽輔助動力。至於明軍水師的船隻,按照事前的約定,他們只需要在外圍等着攔截那些漏網之魚就行了。

第341章 試射新槍第1836章 截殺清軍2577.第2577章第1228章 幕後黑手2680.第2680章第234章 來自大陸的新動向第2300章2952.第2952章第七百一十七章 代訓代練第1673章 戰後評功第320章 董煙雲的借兵計劃第1109章 登遼海道3347.第3347章3273.第3273章第2358章3276.第3276章第269章 攻防大戰第1417章 新殖民地第1991章3130.第3130章2533.第2533章3395.第3395章第七百四十三章 移民交接第1651章 攻打馬尼拉(一)第2192章第1209章 基層官員第1411章 雪原遊弋第2314章第2007章第2187章第五百四十一章 探子黎大貴第1507章 梅侍郎的小算盤第361章 土地問題講座第3497章第1474章 投資與開發2892.第2892章第1945章第2063章2713.第2713章3281.第3281章第1171章 古怪的火災第105章 買買買第153章 關於新航路的意見分歧第1864章 差距所在3241.第3241章第1612章 奔赴三亞第251章 新船下水第354章 北越變局2566.第2566章3264.第3264章第3436章第2007章第1543章 看你骨頭有多硬第1102章 達成協議第1024章 先遣隊(五)第3488章2768.第2768章第七百三十二章 攻城戰第六百六十八章 抽絲剝繭3165.第3165章第3478章第六百六十八章 戰爭利弊第1310章 令人絕望第1208章 入籍手續第五百章 亮出利齒第3481章3254.第3254章第1290章 新戰術體系3173.第3173章第七百一十五章 奴隸販子第2279章第1957章第344章 第三班 劍指南越第四百一十二章 勸說武森3180.第3180章第204章 於大山的私心第1003章 開國慶典(三)2533.第2533章第2039章2707.第2707章第1106章 真憑實據第四百六十五章 互不相讓第四百八十二章 升職之路第265章 羣體效應第七百二十四章 收集情報3329.第3329章3287.第3287章第1887章 高雄見聞第2362章第37章 緊急情況第六百六十五章 敵意第五百三十章 情況說明3400.第3400章第1852章 強國之路第2066章第1749章 皆爲利來2699.第2699章第200章 駐廣辦成立2888.第2888章第392章 破城
第341章 試射新槍第1836章 截殺清軍2577.第2577章第1228章 幕後黑手2680.第2680章第234章 來自大陸的新動向第2300章2952.第2952章第七百一十七章 代訓代練第1673章 戰後評功第320章 董煙雲的借兵計劃第1109章 登遼海道3347.第3347章3273.第3273章第2358章3276.第3276章第269章 攻防大戰第1417章 新殖民地第1991章3130.第3130章2533.第2533章3395.第3395章第七百四十三章 移民交接第1651章 攻打馬尼拉(一)第2192章第1209章 基層官員第1411章 雪原遊弋第2314章第2007章第2187章第五百四十一章 探子黎大貴第1507章 梅侍郎的小算盤第361章 土地問題講座第3497章第1474章 投資與開發2892.第2892章第1945章第2063章2713.第2713章3281.第3281章第1171章 古怪的火災第105章 買買買第153章 關於新航路的意見分歧第1864章 差距所在3241.第3241章第1612章 奔赴三亞第251章 新船下水第354章 北越變局2566.第2566章3264.第3264章第3436章第2007章第1543章 看你骨頭有多硬第1102章 達成協議第1024章 先遣隊(五)第3488章2768.第2768章第七百三十二章 攻城戰第六百六十八章 抽絲剝繭3165.第3165章第3478章第六百六十八章 戰爭利弊第1310章 令人絕望第1208章 入籍手續第五百章 亮出利齒第3481章3254.第3254章第1290章 新戰術體系3173.第3173章第七百一十五章 奴隸販子第2279章第1957章第344章 第三班 劍指南越第四百一十二章 勸說武森3180.第3180章第204章 於大山的私心第1003章 開國慶典(三)2533.第2533章第2039章2707.第2707章第1106章 真憑實據第四百六十五章 互不相讓第四百八十二章 升職之路第265章 羣體效應第七百二十四章 收集情報3329.第3329章3287.第3287章第1887章 高雄見聞第2362章第37章 緊急情況第六百六十五章 敵意第五百三十章 情況說明3400.第3400章第1852章 強國之路第2066章第1749章 皆爲利來2699.第2699章第200章 駐廣辦成立2888.第2888章第392章 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