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4章 投資與開發

何禮在來時路上就已經把前因後果考慮得很清楚,海漢千里奔襲,辛辛苦苦搶下遼東肯定不是爲了做慈善事業,主動把控制權還給大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大明即便清楚海漢在遼東所實施的軍事手段,對其動武的可能性也不會太大,否則之前直接出兵對付金人就行了,沒必要等到海漢這個大魔王出場再自討苦吃。所以沙喜剛纔說的這些話,何禮認爲只是他危言聳聽而已,兩國之間不太可能爆發大規模的戰鬥,而如此一來遼東的開發其實才是接下來的重點,海漢肯定要試圖從經營遼東的過程中收回軍事行動的成本,或許吸引外部資本的注入也將是海漢的經營策略之一。

遼東最後歸誰,那不是何禮有資格去操心的事,但遼東能爲南方商人帶來什麼樣的實質好處,這就是何禮必然會關心的重點了。所以他的提問也根本就不涉及兩國關係,而是直奔主題,詢問沙喜是否能夠開放本地的通商貿易權限。

“何老闆看來是對投資本地迫不及待了啊!”沙喜親自出面招呼這些商人,最終的目的便是要拉着他們在遼東這裡落地,利用他們的海上運力優勢來爲遼東開發謀取利益。如今有何禮這號人自己跳出來,倒是又省下他不少口水了。

沙喜當下便向衆人說明道:“遼東這個地方,以前物產還是很豐富的,但金人佔領之後把這裡的各種基礎設施損毀得非常嚴重,田地也基本都荒蕪了。我國接手之後只有一切都從頭來過,所以只要是願意加入到遼東開發中來的朋友,不論國籍如何,我們都很歡迎。”

何禮一邊連連點頭,一邊心中卻在想這沙大人好生油滑,漂亮話說得一套一套的,可半點實質性的內容都沒有,看樣子也不是那麼容易套路的對象。只是自己這幫南方來的商人也都不是那麼容易糊弄的對象,光說這種場面話怕是過不了關。

果然立刻就有另外的人催促道:“那沙大人可否詳細說說這遼東開發的細則?我等也好照章辦事,爲重建本地添磚加瓦。”

沙喜道:“各位都這麼心急嗎?那我看不如這樣,這也已經到了吃飯的時候,就換個地方,大家邊吃邊說吧!”

海漢的商場文化與大明一脈相承,飯桌酒席上談事一向都是約定俗成的習慣,而這些南方海商也都不是第一次跟海漢人打交道了,自然明白沙喜的意思,當下便隨他出了小茶鋪,外邊已經又調來了幾輛馬車候着,衆人上車之後,馬車徑直駛往了附近的旅順堡。

雖然沙喜來到遼東執政的時間不長,但他上任之後主抓的便是旅順堡周邊區域的基建工程,這旅順港到旅順堡之間長約三裡地的官道倒是已經基本修繕完畢,沙喜還安排了人手在官道兩邊陸續移植樹木,這下作爲本地的門面倒也算是有模有樣了。

不過旅順堡內部的整修工作還尚未完工,依然還有大部分地區處於施工狀態,沙喜倒也不以爲意,反而以此爲談資,向來賓們介紹海漢軍奪下此地時的景況。雖然他當時並不在旅順,不過也大致知道海漢攻下的旅順堡幾乎是一片廢墟,如今這堡裡的各種房舍和生活設施,八成以上都是海漢佔領此地之後新建的。

整個海漢佔領區的勞動力都是稀缺資源,沙喜就算手眼通天,也沒有多餘的人力在旅順堡修建宴會廳之類的設施,所以他招待這些南方商人的地方也只能放到了堡中的軍官食堂。當然了,既然是沙喜這種級別的人物主持招待接風,那肯定也不會就用大鍋飯菜打發這些客人,沙喜專門讓他的私人廚子去到廚房主持工作,弄了一桌標準的海漢風味招待衆人。

因爲船隊昨天夜間便已經抵達旅順港,所以沙喜的廚師有半天時間來準備這桌宴席,倒也弄得像模像樣。雖然環境是簡陋了一點,不過有沙喜這種身份的高官在場,南方商人們倒也不敢嫌棄這接待的檔次不夠高。

而陪同沙喜出席這個活動的海漢官員,便正是早前被軍方徵調到遼東,後來又被派到後方旅順堡這邊負責後勤事務的劉尚。

對於劉尚來說,在三亞入職以來代表海漢官方與大明商人打交道的工作次數着實不少,也算是熟門熟路了。沙喜今天叫他過來參加接待工作,自然也是看中了他在這方面的工作經驗。

劉尚自來到遼東以後,真正見識到了海漢的武力之強大,立場和心態已經轉變得越發徹底,開始真正將自己放到了海漢官員的位置上去處理事務考慮問題,其表現也得到了沙喜的認可。雖然從行政編制上來說,他目前仍然是屬於被軍方徵調的官員,但實際工作中已經不聲不響地成了由沙喜直接指揮的下屬官員。

不得不說劉尚的命真是不錯,走到哪裡都能遇到貴人有意無意推他一把。當初在三亞說書時就遇到了姜翰和常德高,才能僥倖混進了海漢官方機構,然後又陰差陽錯得到於小寶的賞識,帶着他一圈海南島走下來,就相當於是給履歷鍍了金,之後便從宣傳部底層魚躍龍門進了青年團。被派到山東後雖然在馬家莊遇到了一些危險,但最終曾曉文、陳一鑫還是將他從嫌疑名單裡拿掉,給他發了官方認證的好人卡,徹底洗白了身份。而從山東調來遼東後,不管是在軍中還是如今調到後方,劉尚都是混得如魚得水,頗爲自如。

現在沙喜對他在工作中的表現也頗爲滿意,甚至不止一次提過打算把他從軍方手裡要過來,留在旅順這邊專司地方開發的相關事務。而今天讓他參與接待南方來的承運商,便是要由他出面與對方接洽投資本地的事務。

這些事當然沙喜也可以親自與南方商人談,但一旦由他出面,事情就少了很多回旋的餘地。而交給劉尚去處理,很多事就能處理得更有彈性一些。這種門道沙喜不用說穿,劉尚也能心知肚明,與他保持上下級的默契,這便是沙喜看中劉尚所具備的能力之一。

果然酒過三巡之後,便又有心急的商人提起了先前的問題,想知道遼東這邊有什麼具體的招商方案和相關規則。而這次就不用沙喜親自開口答覆了,劉尚便主動將這問題攬了下來:“關於遼東地區的招商方案,首長們已經有了全面的構想,各位若是想了解,劉某便簡單說說。”

衆人一聽有戲,各自放下手中的筷子酒杯,專心聽劉尚解說這件他們目前最感興趣之事。

事實上招商方案的制定基本就是沙喜一個人的主意,軍方將領目前都在北邊指揮與後金軍的對峙,以及改建金州地峽防線的工程,對於後方的開發建設實在分不出多少心思。加之執委會的意思本來就是要讓沙喜來遼東處理開發方面的事務,軍方爲了避嫌也不好直接插手,乾脆就全權交給了沙喜來處理。沙喜知道劉尚這張嘴也頗爲了得,完全能夠勝任說明工作,事前便已經與他作過溝通,將這件任務交給了他。

“各位既然都是我海漢國招募來的承運商,那麼海上運力對想要在遼東這邊投資經營的各位來說就是一個先天優勢了,而我們要招商的項目,也會盡可能地考慮到這一點,充分利用好各位手頭的運力。”

劉尚心中早就已經打好腹稿,對衆人侃侃而談道:“遼東地區有很多出產是南方所沒有的,只要能以較低的成本運到南方,剩下的就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了。而我國準備在遼東這邊經營的買賣,大體便是以此爲指導思想。這又主要分爲兩個大類,一是農業相關,包括各類種植園和農場,二是配套服務類,例如向本地民衆提供衣食住行的店鋪。各位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經營門類。”

有人向劉尚問道:“聽聞此地的民衆早已被金賊清空,若是要做這些買賣,這僱工從何而來,貨物又能賣與何人?”

如果本地沒有足夠的基礎人口,自然也就談不上消費流通的體系,而光是軍隊顯然無法盤活這裡的經濟狀況,所以這問題也算提得有些道理。

劉尚眼神與沙喜一觸,見對方作出了肯定的表情,便向那人解釋道:“金賊的確是將本地民衆全都擄走了,不過我國攻佔此地之後,便開始將遷居海外的東江鎮軍民成批遷了回來,陸續將有過萬民衆在旅順附近安置下來,你所擔心的這些不會成爲困擾大家的問題。”

衆人聽到這個消息都不免稍稍有些吃驚,海漢能讓東江鎮的明軍參與遼東作戰就已經算是非常規操作了,而打完仗之後居然還打算將海外的東江鎮軍民都遷回遼東,難道真不怕東江鎮的人瞅準空子來個窩裡反嗎?

彷彿是知道衆人心中所想,劉尚繼續說明道:“東江鎮的作戰部隊目前都部署在北方戰線上值守,旅順附近駐紮的是他們的家屬,目前正在我們的組織之下修建新的村莊,並開始屯田墾荒。我相信對他們來說,能重新擁有屬於自己的家園,應該要比急着分清他們所耕種的土地歸屬哪一國更加重要。”

何禮聽了也覺得劉尚說這話有些道理,聽說東江鎮軍民在海外荒島上苟延殘喘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對這些人而言,生存機會甚至可能要比國籍重要得多。話說回來,爲國收復失地,至少在理論上是已經得到實現了。想到這一層,何禮突然意識到海漢讓東江鎮軍民遷回遼東,一部分目的或許便是要讓外界認可遼東已經回到大明控制下的這樣一種局面。

至於這批迴到遼東的東江鎮軍民是否還會忠於大明,聽從朝廷的指令,答案似乎已經顯而易見了。海漢人如此精明,又怎會傻到養虎爲患?必定是有了某種可以控制東江鎮的辦法,纔會將其遷回遼東安置。何禮甚至很悲觀地想到,曾經名聞天下的東江鎮或許僅僅只剩下了一層殼而已,而海漢便是要藉着這層殼來完成對遼東的合法控制。說不定那參戰的東江鎮部隊,其實只不過是海漢軍某支部隊換了一個旗號而已。

何禮這想法雖然沒有全中,但距離事實倒也不算太遠了,參戰的軍隊是東江鎮所屬沒錯,但其訓練和裝備則都是由海漢提供,在這支新軍中,海漢的烙印之深已經不亞於大明瞭。

不過這個話題很快就被劉尚帶過,開始向他們講解本地在稅賦、攤派方面的政策。這些都是與投資商利益息息相關的信息,頓時讓商人的注意力跳過了先前的敏感話題。衆人一邊聽一邊都開始暗自盤算,要如何操作才能合理避稅,增加生意所能獲得的收益。

劉尚看這些人眼神迷離,心中已經猜到了他們的算計,也是暗暗好笑,他在海漢已經待了較長時間,很清楚海漢相關部門在制定這些政策時的縝密考量,而且這些措施和政策都是在南方各殖民地經過了多年運轉之後總結出來的實踐經驗,哪有那麼容易鑽到空子。這些商人老老實實投錢做買賣也就罷了,好好經營幾年,一場富貴肯定是能到手的,但要是真有人打算試探海漢的底線,到時候怕是要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這一頓午宴因爲加上了招商說明的環節,便從中午一直持續到了下午,到後來沙喜稱有公務便先行離開了。而這時候衆人都已經沒有什麼食慾,劉尚便乾脆下令撤了酒席上了茶水,與這些商人們再慢慢討論招商措施中的細節問題。雖然這半天的討論並沒有當場敲定什麼項目,但劉尚也能感受到這些商人的投資熱情,顯然都不想錯過了遼東這種未經開發的處女地。

2847.第2847章第九百八十六章 社會辦學3105.第3105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請君幫忙第八百九十二章 合作套路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心所向2673.第2673章2978.第2978章第六百一十章 聯合軍演2408.第2408章第2194章第1183章 逐步推進第1549章 合作形式第五百三十八章 安南軍團的反應第295章 全面推進2436.第2436章第1655章 攻打馬尼拉(五)第2197章第1206章 運作機制3290.第3290章第1089章 移民措施2802.第2802章3166.第3166章2812.第2812章第206章 第二梯隊第1974章2391.第2391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洋情報網2729.第2729章2862.第2862章2632.第2632章第七百一十九章 新兵訓練第1514章 互相試探第2056章3113.第3113章第2265章第327章 開發與拆遷(二)第2210章2903.第2903章第六百七十九章 參觀石碌第1859章 產業合作第173章 推銷技巧2841.第2841章第2080章第16章 土著眼中的外來戶第2274章第3467章第1208章 入籍手續2759.第2759章2927.第2927章2621.第2621章第1995章第1785章 聯合行動第177章 李奈的投資建議第1367章 佯攻第1755章 都是表演第1131章 舉報者第2074章第398章 善後事宜第184章 參觀工業區2818.第2818章第1358章 再戰旅順口2538.第2538章第2342章第1303章 頂替編制2648.第2648章3404.第3404章第1940章第1984章第2249章第1688章 換湯不換藥第1028章 希望油田(二)第157章 誰主誰客3407.第3407章第1154章 炫耀武力2827.第2827章第1311章 軍營演出第1063章 各懷心思第2017章第1938章第2300章第2065章第1128章 兩種態度第2158章第1007章 開國慶典(七)第1210章 出發南行3365.第3365章第1611章 參觀軍營3088.第3088章第1803章 交換條件3069.第3069章第3444章第七百五十七章 部落土著2729.第2729章2389.第2389章第七百九十八章 聖多明哥城2381.第2381章第2327章第98章 蒸汽機第1816章 消化難民
2847.第2847章第九百八十六章 社會辦學3105.第3105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請君幫忙第八百九十二章 合作套路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心所向2673.第2673章2978.第2978章第六百一十章 聯合軍演2408.第2408章第2194章第1183章 逐步推進第1549章 合作形式第五百三十八章 安南軍團的反應第295章 全面推進2436.第2436章第1655章 攻打馬尼拉(五)第2197章第1206章 運作機制3290.第3290章第1089章 移民措施2802.第2802章3166.第3166章2812.第2812章第206章 第二梯隊第1974章2391.第2391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洋情報網2729.第2729章2862.第2862章2632.第2632章第七百一十九章 新兵訓練第1514章 互相試探第2056章3113.第3113章第2265章第327章 開發與拆遷(二)第2210章2903.第2903章第六百七十九章 參觀石碌第1859章 產業合作第173章 推銷技巧2841.第2841章第2080章第16章 土著眼中的外來戶第2274章第3467章第1208章 入籍手續2759.第2759章2927.第2927章2621.第2621章第1995章第1785章 聯合行動第177章 李奈的投資建議第1367章 佯攻第1755章 都是表演第1131章 舉報者第2074章第398章 善後事宜第184章 參觀工業區2818.第2818章第1358章 再戰旅順口2538.第2538章第2342章第1303章 頂替編制2648.第2648章3404.第3404章第1940章第1984章第2249章第1688章 換湯不換藥第1028章 希望油田(二)第157章 誰主誰客3407.第3407章第1154章 炫耀武力2827.第2827章第1311章 軍營演出第1063章 各懷心思第2017章第1938章第2300章第2065章第1128章 兩種態度第2158章第1007章 開國慶典(七)第1210章 出發南行3365.第3365章第1611章 參觀軍營3088.第3088章第1803章 交換條件3069.第3069章第3444章第七百五十七章 部落土著2729.第2729章2389.第2389章第七百九十八章 聖多明哥城2381.第2381章第2327章第98章 蒸汽機第1816章 消化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