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貨比貨

“你大概會需要這個。”王湯姆遞給羅升東一個奇怪的小物件。

羅升東接過手來,按照王湯姆的指導,將這東西戴到了臉上,發現眼睛前面被一層透明的東西罩住了。

“這樣你等下開槍的時候就不用閉眼了。”王湯姆耐心地給他解釋道。

羅升東恍然大悟,頓時覺得海漢人這個小玩意兒的實用性真是非常強。這個時代的火槍手在開槍時爲了避免火藥飛濺灼傷眼睛,在射擊點火的最後關頭,槍手都是閉着眼開槍的。而這樣的開槍方式想要擊中距離稍微遠一點的目標,顯然需要很大程度的運氣成分才行。

羅升東最初入伍之時,便是被分配成了鳥銃兵,並且接受過系統的訓練。手上這杆火銃雖然與明軍目前裝備的鳥銃、魯密銃都有所不同,但銃身的大體結構是一致的,羅升東操作起來也不會有什麼障礙。

羅升東首先清理了一下銃身中部的引藥孔和引藥鍋。這個地方極容易被火藥殘渣所堵塞,如不注意就會因無法引火而造成發射失敗。

接着羅升東拿起引藥,小心翼翼地倒入到引藥鍋,然後合上蓋子,將散落在引藥鍋外的引藥輕輕吹去。然後拿起標有“發射藥”字樣的小瓶,將發射藥從槍口倒入槍管中。羅升東注意到海漢人所用的這種火藥並非自己常見的粉末狀,而是呈微小的顆粒狀。照正常的操作規程,火銃用多重的鉛子就裝多少火藥,火藥重量與子彈重量持平就行。但羅升東不明白這種火藥和自己以前所用的火藥在性能上會有什麼區別,出於謹慎,他還是將慣常的份量減去了少許。

羅升東從桌上的小碟中拿起一粒鉛彈,將它裝入槍口。僅僅憑手上感受到的份量,羅升東便幾乎可以確定,海漢人造的這杆火繩槍的口徑應該跟明軍裝備的鳥銃是一致的。

羅升東用通條伸入槍管,搗實了彈丸和發射藥,然後用打火機點燃了火繩,將火繩固定在銃身的火繩夾上,端平火繩槍,對準了百步之外的標靶。標靶是剛剛王湯姆命人新換上的,一塊用白色顏料塗了幾層同心圓的木板,即便是放在百步外,羅升東也能看得非常清楚。

羅升東穩穩地端着火繩槍,扣下扳機,火繩落下的同時,引藥鍋蓋打開,燃燒的火藥發出耀眼的白光,然後感覺手上一震,應該是已經射出了這發子彈。但火繩槍發射的同時,火藥燃燒造成的白煙遮擋了羅升東的視線,所以他一時也看不清自己的射擊成果如何。

羅升東倒也不急着去看是否射中標靶,在徵求了王湯姆等人的同意之後,他又試射了五發,才依依不捨地放下了這杆火繩槍。

“如何?”陶東來饒有興趣地問道。作爲穿越衆軍火生意的未來客戶之一,羅升東的使用感受顯然非常重要,這可是有關部門今後改進火繩槍工藝參考依據。

羅升東沉吟了一下說道:“此火銃比我明軍配備之鳥銃稍重,但射擊之時銃身極穩,想必是這木把抵肩之效。”

穿越衆造的這火繩槍與明軍用的鳥銃最大的不同之處,便是槍身後部的槍托了。鳥銃雖然也有類似槍托的結構,但更適合將其夾持在腋下,這樣開槍時的穩定性自然就好不到哪裡去。這種奇葩的架槍姿勢其實在當時看來並不奇怪,因爲開槍時無法睜眼瞄準,所以架槍的高度也不用做到與頭部一致。而穿越衆的火繩槍採用了現代步槍的槍托設計,開槍時槍托抵肩,靠身體卸去了大部分後坐力,穩定性自然就勝出一籌。

羅升東接着又道:“我裝填之時就有意減少了火藥份量,但爆炸之力似乎還勝過鳥銃,想必這火藥的製作也有獨到之處。”

陶東來面帶微笑地輕輕點頭,未來的軍火貿易當然不會只賣槍炮出去,這彈藥同樣也是得搭配着賣的。而賣出去的武器要想在使用中具備正常的威力,那就必須得搭配着使用穿越衆所製造的特殊火藥才行。這樣的搭配設計可不僅僅是爲了多賺幾個錢,更多的是藉此來防患於未然,即便是潛在敵人通過某些渠道購買到了穿越衆的武器,也不得不在彈藥問題上受制於人。等過幾年推出定裝彈步槍和火炮之後,這種限制的作用就會更加的明顯。

很快有新兵營的民兵取回了羅升東剛纔瞄準射擊的那塊標靶,羅升東驚訝地發現,這塊一寸厚的木板上被子彈打穿了好幾個孔,在這種距離上子彈還能保持這樣的威力,已經大大勝過了鳥銃,想必也是那獨門火藥的功效。明軍中的鳥銃很難在百步的距離上打中標靶,只有少數製作精良的魯密銃才能做到。而且即便是擊中,也很難有擊穿標靶的威力了。海漢人的火繩槍能在這個距離上直接打穿一寸厚的木板,那麼至少也保持了破棉甲的威力。而一般的鳥銃要想擊穿棉甲,大概還得把這個距離縮短一些才行。

“六發三中,槍法還是挺準的。”王湯姆對羅升東的槍法精準度表示了讚賞。

“在下疏於操練,見笑了!”羅升東頗爲自得地抱拳示意。

戚繼光所著的《紀效新書》中對於鳥銃射擊的精準度有過明確的要求:“以八十步立五尺高、二尺闊木牌,三發一中,十發七中爲精。”剛纔穿越衆樹的這塊標靶直徑頂多兩尺,而羅升東能在百步距離上保持五成的命中率,再加上他是首次使用這種火繩槍,這結果的確是殊爲不易了。事實上軍警部這幫人在之前試射的時候,因爲不太適應開槍方式,很多人都是五發中一,沒有一個人能在這個距離上打出全中的成績。

“此火銃精準度堪與魯密銃一比,威力尤勝之,想必打造也頗爲不易吧?”羅升東很謹慎地試探道。

羅升東既然有興趣主動提問,陶東來自然也樂於解答他的疑問:“我知道你們明軍使用的鳥銃打造起來非常困難,造一支鳥銃往往需要熟練工匠花費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但我們這種火繩槍沒有那麼費事,不同的崗位生產不同的零件,熟練工裝配一支槍大概只需要一天的時間。”

羅升東眼睛一下就瞪圓了,他不知道陶東來所說是否屬實,但若是海漢人真的能把這種火銃的製作時間縮短到一天,那可就是了不得的事情。先不說這造價如何,光是這裝備部隊的速度就是明軍萬萬趕不上的,幾十年都難得換裝一次,要知道現在崖州守軍裝備的鳥銃和魯密銃,還有相當一部分是萬曆年間的老東西,平時拿來嚇唬人可以,戰時很難運用到實戰當中,因爲沒人知道那已經鏽跡斑斑的鳥銃會不會在擊發時直接就炸了膛。若非如此,上次羅升東帶隊偷襲穿越衆,也不會被打出了十五比零的傷亡比。

當然陶東來的說法其實也是有水分的,因爲穿越衆要大規模製造槍械的話,肯定將會採取零件分別加工,然後流水線裝配的生產形式,而這個所謂的“一天”,其實是按照耗費的工時來算的,實際所需的時間不止這個數字。但就算如此,工業化的製造方式也會在生產效率上將明朝的同行們遠遠地拋在身後,而與之相對應的,便是製造成本上的巨大差距了。

明朝火器專家趙士楨所著的《神器譜》中有記載,“況銃值只須一人安家之費並一月行糧。”按照當時的物價計算,一個士兵的安家費因地區不同,約莫在五到十兩之間。精確度更高的魯密銃因爲工藝更精細複雜,所以造價也幾乎要在此之上翻倍。據羅升東從自家老爹那裡瞭解的情況,萬曆年間朝廷配發給邊軍的這些魯密銃,兵部的採購價都在二十兩銀左右,而鳥銃也都在十兩銀上下。儘管價格不菲,但大明還是咬着牙在部隊中廣泛裝備了鳥銃爲主的單兵火器。

羅升東現在跟穿越衆也算是慣熟了,便將自己所知的情形說了一些。陶東來聽完之後對王湯姆問道:“怎麼樣,我們的產品在成本上能有多大優勢?”

王湯姆搖頭道:“這個你問我沒用,我只是搞技術的,不是搞成本管理的。我只知道我們的火繩槍肯定會比羅把總說的價錢低,但至於低多少,你得去問負責這個項目的人。”

羅升東搖頭道:“無需麻煩,這火銃是極好的,但即便價錢低,崖州水寨也無自行採買之權。軍械更換,至少要報備至瓊州府城那邊纔可。”

陶東來呲了一聲,搖頭嘆道:“官僚主義害人啊!”

不過這火繩槍還處在試製階段,即便開始小批量生產了,肯定也是先裝備民兵部隊。至於出口軍火在短期內是不太可能的,至少也得等到技術部門製成了技術含量更高的燧發槍,確保自身武裝與出口的軍火之間形成技術代差才行。因此陶東來對於出口軍火的事情也並不太着急,既然羅升東表明了目前還存在困難,那就一步一步慢慢來好了。

第九百九十五章 軍事援助第九百七十二章 範迪門的三亞見聞2787.第2787章第1497章 夾縫中的朝鮮人第1141章 勘探銅礦第111章 肥皂與火柴第2169章第1458章 大遷徙第七百二十四章 收集情報第八百六十六章 來勢洶洶第九百零七章 準備動手第六百三十七章 交手(六)第2119章2848.第2848章第267章 軍援協議達成2821.第2821章第243章 紡織產業規劃3196.第3196章第3475章第1274章 厲害人物第1925章第2222章第1996章2413.第2413章第1506章 合作與結盟第2339章第1776章 誠意謝禮3329.第3329章第1296章 新式火炮3263.第3263章2718.第2718章3407.第3407章第2113章第1813章 雙管齊下第1827章 接連受挫第1048章 行動方案第2173章第2339章第2033章2729.第2729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馬威第1343章 地理知識第1251章 各懷心思第1467章 利益交換2485.第2485章第1579章 使館2479.第2479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獲釋3066.第3066章第175章 經濟與文化第2141章第2004章第293章 貿易談判(二)第1913章 出發之前第五百九十六章 漳州城2468.第2468章第1770章 跨國組合第28章 黎人(三)第1119章 眼見爲實第八百零五章 實力差距第2291章第1502章 逆流而上2846.第2846章2446.第2446章第1241章 堅固防線3029.第3029章第2084章第2331章3094.第3094章第2204章第156章 種種震撼第1566章 各憑本事第1506章 合作與結盟第九百八十四章 待價而沽2747.第2747章第六百六十章 荷蘭人的應對2810.第2810章第七百零六章 叛逃者的下場第五百六十九章 特派專員2566.第2566章第2059章第1940章第1637章 戰略與戰術第87章 何夕的本領(二)第四百零二章 新移民3310.第3310章第1791章 杭州灣軍演3402.第3402章第2312章第388章 先頭部隊第1129章 古現鎮2521.第2521章2917.第2917章第六百一十七章 南日島之戰(四)第2006章第1159章 陰差陽錯第2325章第2342章第2104章第1299章 鐵甲怪船
第九百九十五章 軍事援助第九百七十二章 範迪門的三亞見聞2787.第2787章第1497章 夾縫中的朝鮮人第1141章 勘探銅礦第111章 肥皂與火柴第2169章第1458章 大遷徙第七百二十四章 收集情報第八百六十六章 來勢洶洶第九百零七章 準備動手第六百三十七章 交手(六)第2119章2848.第2848章第267章 軍援協議達成2821.第2821章第243章 紡織產業規劃3196.第3196章第3475章第1274章 厲害人物第1925章第2222章第1996章2413.第2413章第1506章 合作與結盟第2339章第1776章 誠意謝禮3329.第3329章第1296章 新式火炮3263.第3263章2718.第2718章3407.第3407章第2113章第1813章 雙管齊下第1827章 接連受挫第1048章 行動方案第2173章第2339章第2033章2729.第2729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馬威第1343章 地理知識第1251章 各懷心思第1467章 利益交換2485.第2485章第1579章 使館2479.第2479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獲釋3066.第3066章第175章 經濟與文化第2141章第2004章第293章 貿易談判(二)第1913章 出發之前第五百九十六章 漳州城2468.第2468章第1770章 跨國組合第28章 黎人(三)第1119章 眼見爲實第八百零五章 實力差距第2291章第1502章 逆流而上2846.第2846章2446.第2446章第1241章 堅固防線3029.第3029章第2084章第2331章3094.第3094章第2204章第156章 種種震撼第1566章 各憑本事第1506章 合作與結盟第九百八十四章 待價而沽2747.第2747章第六百六十章 荷蘭人的應對2810.第2810章第七百零六章 叛逃者的下場第五百六十九章 特派專員2566.第2566章第2059章第1940章第1637章 戰略與戰術第87章 何夕的本領(二)第四百零二章 新移民3310.第3310章第1791章 杭州灣軍演3402.第3402章第2312章第388章 先頭部隊第1129章 古現鎮2521.第2521章2917.第2917章第六百一十七章 南日島之戰(四)第2006章第1159章 陰差陽錯第2325章第2342章第2104章第1299章 鐵甲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