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官方喉舌

不過李奈桌上的餐具倒是沒有像某些廣東暴發戶那樣全部換成海漢玻璃製品,而是市面上常見的江西景德鎮出產的青花瓷。這多少也是受了海漢人的影響,因爲那幫處處講究生活品質的海漢人最喜歡的餐具便是青花瓷,尤其以永樂、宣德、成化年間出品爲最,而且必用官窯所出。

李奈不是很懂這些時常會批判大明種種弊端的海漢人,爲什麼會特別鍾情於使用價值遠不及海漢玻璃器的青花瓷。不過他能看得出海漢人對於瓷器倒是有着極大的研究興趣,因爲寧崎和陶東來都不止一次地跟他探討過關於大明瓷器的造型、紋飾、胎釉、款識等方面的學問,分門別類的細緻程度足以用來著書立說,他們對瓷器的認識肯定遠遠超過絕大部分的明人了。

既然海漢人都堅持認爲青花瓷是好東西,一向相信海漢人眼光的李奈也就從善如流,將青花瓷列爲了首選。如脂似乳的白色瓷器配上亮閃閃的銀製刀叉,在李奈看來似乎的確有海漢人所聲稱的“逼格”,吃進嘴裡的牛肉似乎也因此而變得更加美味了。

吃完晚飯之後李奈回到二樓的書房,僕役已經將近半月的報紙都放在了書桌上供他瀏覽。雖然李奈現在很少到三亞這邊來,不過本地所出報紙刊物,他還是會讓僕役每期都買下兩份,一份留在三亞的宅子,一份用船送回廣州。寧崎曾將報紙稱之爲“執委會的喉舌”,這話李奈可是一直牢記在心,從這些報紙刊登的內容中往往也能解讀出海漢的新動向和未來規劃。李奈能夠準確推測出海漢準備在臺灣島殖民的計劃,一部分信息就是來自於對海漢官方媒體披露新聞內容的解讀。

目前海漢公開發行的官方報紙主要有兩份,一份是針對海漢管理層、歸化民幹部、外部合作伙伴等特定對象發行的《海漢參考》,內容主要是官方最近發佈的法律法規、開發計劃、經濟政策等方面的消息,也就是寧崎口中所說的官方喉舌了。《海漢參考》出刊期爲半月,每月初一、十五出版,市面上並不公開發售,只投送給預訂用戶。當然了,普通人肯定是不會每月花五元錢去訂閱這種官方報紙來看,他們會感興趣的是針對一般民衆發售的另外一種報紙。

《海漢快報》每十天出刊一期,每期定價只要兩角錢,單價比起《海漢參考》要便宜十多倍,只要有收入的民衆都能消費得起。而《快報》的內容定位就是各種民間八卦,山野趣事爲主,加上諸多的宣傳廣告——報紙的發行價格如此便宜,一多半的原因還是因爲上面刊登的各種廣告攤薄了發行成本。即便是不識字的農夫、力工,到了《快報》發行日也會在放工後跑到茶館,花幾分錢買一杯最便宜的烏龍茶,聽茶館裡駐場的讀報先生宣讀報紙上的內容。

這兩份報紙都是由海漢宣傳部組織編輯出版,但各有針對的發行對象和讀者羣體,市場競爭並不激烈。不過像李奈這樣有閒錢的人,一般都樂於多掏幾個錢把兩份報紙一起訂下來,在研究官方政策之餘,也看看海漢民間的各種動向。

李奈按照自己的習慣先拿起了最近一期的《海漢參考》,七天前出版,不過這期報紙送抵廣州的時候他大概已經在南下途中了,正好沒有看到。頭版標題新聞是《澎湖移民踊躍參軍,刻苦訓練海陸並進》,李奈大致看了下內容,是講述從北方南下的新移民在抵達澎湖的移民基地後,有許多青壯男子都爲了報答海漢的救命之恩而選擇了報名加入民團,而當地駐紮的民團海陸兩軍都有,於是都各自吸納了一部分新兵進行培訓。

文章中既沒有寫出明確的新兵數量,也沒有訓練的具體內容,基本都是官方文筆,流於表面而並不會點出重點。一般人看過之後,大概只會接受到一些作用不大的信息,諸如北方移民正在遷入澎湖,當地有民團軍駐守等等。

但李奈從中卻注意到兩個隱藏在文章中的信息,一是從北方遷入的移民規模估計不小,如果只是小打小鬧地招募幾十個兵,這種消息的份量肯定還不夠登上官方媒體的頭版頭條;二是當地駐軍就地訓練新兵,而非送回勝利港的民團軍訓基地培訓,這說明當地的駐軍權限極大,亦或是有比較大的兵力缺口需要儘快填補,李奈個人認爲可能是後一種情況——海漢人要在臺灣殖民,自然需要分出一部分兵力駐守新殖民點,如果能夠就近調動人馬,顯然要比從三亞千里迢迢調兵過去更爲便捷省事。

在這篇新聞稿下面,還有一篇篇幅不長的評論員文章,署名是“天山奇石”,李奈知道這是寧崎在官媒上的筆名,當下便接着看了下去。文章中主要是講述海漢移民政策對於拯救大明戰爭難民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爲海漢執委會的仁慈舉動歡呼的同時,也對大明目前內外戰事不斷的狀況表示了擔憂。

李奈注意到結尾處筆者提到“大明目前所遇之困境,並非只是外敵內患同時作亂之果,實乃現行政體之天然弊病,無藥可解。海漢援助雖可緩其一時之痛,卻無法治其病根。北方之亂,尚無法展望其終結之日。天下樂土,只在海漢治下之地。”

這段文章的評述簡直可以用“大逆不道”來形容了,不過以海漢今時今日在南方的影響力,就算再加十倍的大逆不道,官府也只會當作沒有看到。海漢人把海南島已經經營成了國中之國,難道福廣兩地的大官們真的看不到嗎?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對此視若無睹,是因爲大家都知道憑大明這塊招牌已經無法撼動海漢,冒然招惹海漢反倒會給自己惹一身騷。而且如今的福廣兩省官場上,有幾個穿官服的敢發誓自己與海漢一點利益瓜葛都沒有?得罪海漢人就等於是跟自己過不去,跟銀子過不去,跟周圍的同僚過不去,誰會願意去出這種頭?

也只有海漢人敢於這麼明目張膽地宣揚這種反大明的論調,換個地方換個角色,早就被治罪打入大牢了。李奈對此倒是已經習以爲常,畢竟寧崎可是說過“大明比海漢差了三百多年”這種話的人,在過去出版的《海漢參考》上也不止一次發表過類似論調的文章,要讓他寫出誇獎大明的文章,估計比登天還難上幾分。

李奈繼續翻看其他版面的內容,倒是沒有什麼其他的大新聞,佔據版面最多的是最新一期海漢基層幹部培訓班順利結業的消息。這篇新聞通稿中不僅列出了參加進修班的學員名單和所屬單位,而且還有衆多海漢機構、協作單位和合作夥伴的賀詞,報紙上的祝賀名單比學員名單要長了好幾倍,這景象也是歎爲觀止。當然了,李奈很快就在下面的名單中找到了自家商行的名字,而且是在合作伙伴名單中排名第一,第二是“瓊聯發”,第三則是福建商會,足見“福瑞豐”的地位之特殊。

不過李奈更在意的東西倒不是這個名單的排序問題,而是這件事所折射出來的海漢社會變化。外面的人或許並不是很清楚“海漢基層幹部”是個什麼編制,但李奈卻知道這其中的門道。海漢正是靠着自己培養的官僚隊伍,逐步架空了治下地區的大明地方官府,而這些海漢基層幹部,也一點一點地取代了原本由官府負責的田產、保甲、稅賦、治安、衛生等方面的職能,重新組成了海漢式的社會架構。

李奈其實也說不清海漢人操弄的這套官僚體系比起大明到底有哪些優勢,但很顯然海漢官方機構運作效率要高得多,類似鋪路修橋、興修水利、開荒屯墾這類的事務,海漢人往往只用很短的時間就能完成大明地方官府需要一兩年才能做完的工作。海漢所培訓出來的這些基層幹部,論文化肯定比不了讀書人出身的大明官員,但實際操作和處理事務的能力卻要強出不少。

李奈嘆了一口氣,草草翻完了其餘的版面,然後將《海漢參考》放到一旁,拿起了《海漢快報》。或許是因爲價格的願意,這《快報》的紙質和印刷質量都比《參考》要略差一檔,不過排版上要更爲緊湊一些,畢竟不少版面要用來放置各類廣告,每一寸紙面都是錢。

當然了,由於這份報紙針對的讀者羣體不同,所以其刊登的文章風格也與《參考》大相徑庭。比如這一期的頭版頭條文章,新聞的標題就很聳人聽聞——新移民拉幫結派之風何時能休。

李奈看了下文章內容,大意是講由於近幾年外來人口急劇增加,目前海南島的人口結構日漸趨於複雜,而大量從外地來的新移民習慣於抱團取暖,甚至有一些人爲了小羣體的利益,不願服從民政部門的管理,不肯接受統一的安置分配,其中也不乏試圖暴力抗法者。

文中舉了一個實例,上個月分配到陵水縣的一批來自大明北方的移民,就因爲水源問題與當地的黎人村落起了爭執,後來還打傷了前去調解的民政幹部。其中的經過寫得繪聲繪色,讀起來頗有畫面感。當然了,肇事者也因此付出了嚴重的代價,共有十七戶三十六人涉事,全部被判了刑期不等的苦役。帶頭鬧事的人直接被重判十年,以苦役營的條件,估計是沒辦法再活着出來了。

文章從地域文化差異出發,分析了造成這種狀況的多重原因,不過最後文筆一轉,認爲其根源還是在於新移民的受教育程度不夠,要教會這些大人或許稍微晚了一些,但現在至少還來得及教會孩子遵紀守法。孩子們如果不讀書上學,學會應該遵守的規矩,那麼長大後很可能就會落個犯法判入苦役營的下場。

結合剛纔在《參考》上看到執委會決定要加大海漢教育機構普及規模的報到,李奈認爲這篇文章應該是要以民間衝突這件事爲官方的教育政策變化吹風,讓民衆能夠更好地接受這種變化。

儘管海漢的教育機構對歸化民有着種種政策傾斜,但還是有不少新移民篤信“讀書無用論”,希望讓小孩能早點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賺錢補貼家用。而海漢這兩年則是憋着勁地新建學校書院,花錢聘請了許多讀書人對學齡兒童進行基本識字教育。爲了能夠將歸化民中的受教育率進一步提高,海漢執委會已經準備要出臺半強制式教育制度,即學齡兒童必須要入學就讀,如果家長不配合或者是阻撓,那麼可能就會採取一些半強制措施了,比如暫時取消家長的監護權,嚴重的甚至可能會因此而獲刑。

雖然這篇報道的文風相當八卦,但李奈還是認爲這也是一種宣傳手法,海漢人需要藉此來讓文化程度不高的歸化民們意識到孩子入學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同時也順便接着新移民鬧出的事情宣傳一下遵紀守法、服從安排的重要性,震懾那些心頭有某些不切實際想法的新移民。

文章故意沒有對這起事例做出對錯評判,李奈大致可以想象出這篇文章在民間會引起的討論熱度,畢竟新老移民之間所存在的矛盾其實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而抱團這種現象也不太可能完全禁絕。但不管民衆怎麼討論,大概支持讀書將會是大多數人的共同意見,畢竟在海漢治下地區,能唸書識字的人獲得出人頭地的機會非常大,不像大明那樣非得考取到一定高度的功名之後才能獲得入仕機會。

如果不是身份敏感,李奈其實也早就有過入職海漢做個幹部試試的想法。就算做不了地方官,他認爲自己協助施耐德管理幾家商行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3142.第3142章第七百五十四章 豐榮村第1432章 易地再戰2543.第2543章第1135章 剿匪務盡第七百一十章 打掃戰場第1617章 收集情報2595.第2595章第八百五十八章 帶路黨vs帶路黨vs帶路黨第1458章 大遷徙第七百零四章 作戰籌備會第八百八十三章 移民問題3387.第3387章2838.第2838章2578.第2578章第1445章 全力一擊第1081章 脫身洗白第1075章 一路向北2893.第2893章第1444章 破局第1490章 步騎結合第1956章第383章 調職申請第27章 黎人(二)2443.第2443章第166章 防禦策略的調整第162章 二道販子第四百一十九章 與黎人的談判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第2134章3312.第3312章第八百八十六章 北方移民第2295章第1259章 被迫接受第九百五十三章 互相算計第1475章 夜談3092.第3092章第1634章 徵西行動2587.第2587章第1054章 試千戶大人3204.第3204章第1829章 無處下手3224.第3224章3314.第3314章第1340章 如釋重負第1205章 巡警隊第1762章 武力展示(四)第3440章第286章 截擊3384.第3384章第1256章 被逼無奈第1818章 構築基地第2120章第1194章 委曲求全第2085章第156章 種種震撼2835.第2835章第10章 穿越之前的最後準備3104.第3104章第1888章 農業開發第七百二十二章 巴達維亞城第84章 大生意小買賣第2355章2997.第2997章第2156章第174章 銷售模式3148.第3148章第1709章 戴罪立功第六百八十二章 內外勾結2906.第2906章第1552章 建交與通商第九百六十一章 追查3386.第3386章第1731章 商業契機第132章 保密制度第39章 港灣激戰(一)2524.第2524章第1312章 看不懂的情報第1326章 兩難境地第1123章 立場決定觀點第181章 一語滅國第2314章2941.第2941章第1212章 治安官的職責第1300章 儋州政務第1416章 遼東備戰第1645章 重要情報第1033章 激戰後龍溪3275.第3275章第3463章第1220章 前往終點站第1300章 儋州政務第1342章 軍民融合第1054章 試千戶大人第1716章 培訓期第七百五十一章 野外軍訓第1118章 援助與條件第八百零五章 實力差距3245.第3245章第1894章 學習方向
3142.第3142章第七百五十四章 豐榮村第1432章 易地再戰2543.第2543章第1135章 剿匪務盡第七百一十章 打掃戰場第1617章 收集情報2595.第2595章第八百五十八章 帶路黨vs帶路黨vs帶路黨第1458章 大遷徙第七百零四章 作戰籌備會第八百八十三章 移民問題3387.第3387章2838.第2838章2578.第2578章第1445章 全力一擊第1081章 脫身洗白第1075章 一路向北2893.第2893章第1444章 破局第1490章 步騎結合第1956章第383章 調職申請第27章 黎人(二)2443.第2443章第166章 防禦策略的調整第162章 二道販子第四百一十九章 與黎人的談判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第2134章3312.第3312章第八百八十六章 北方移民第2295章第1259章 被迫接受第九百五十三章 互相算計第1475章 夜談3092.第3092章第1634章 徵西行動2587.第2587章第1054章 試千戶大人3204.第3204章第1829章 無處下手3224.第3224章3314.第3314章第1340章 如釋重負第1205章 巡警隊第1762章 武力展示(四)第3440章第286章 截擊3384.第3384章第1256章 被逼無奈第1818章 構築基地第2120章第1194章 委曲求全第2085章第156章 種種震撼2835.第2835章第10章 穿越之前的最後準備3104.第3104章第1888章 農業開發第七百二十二章 巴達維亞城第84章 大生意小買賣第2355章2997.第2997章第2156章第174章 銷售模式3148.第3148章第1709章 戴罪立功第六百八十二章 內外勾結2906.第2906章第1552章 建交與通商第九百六十一章 追查3386.第3386章第1731章 商業契機第132章 保密制度第39章 港灣激戰(一)2524.第2524章第1312章 看不懂的情報第1326章 兩難境地第1123章 立場決定觀點第181章 一語滅國第2314章2941.第2941章第1212章 治安官的職責第1300章 儋州政務第1416章 遼東備戰第1645章 重要情報第1033章 激戰後龍溪3275.第3275章第3463章第1220章 前往終點站第1300章 儋州政務第1342章 軍民融合第1054章 試千戶大人第1716章 培訓期第七百五十一章 野外軍訓第1118章 援助與條件第八百零五章 實力差距3245.第3245章第1894章 學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