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討價還價

施耐德一家一家地拜會各國代表進行私下磋商,談及的內容就十分具體了。對於心存疑慮的國家,施耐德還必須根據其具體情況,結合貿易聯盟實施草案進行分析,爲其構想未來要如何利用貿易聯盟的環境和國際關係來謀取利益。畢竟其他國家不可能像海漢這樣幾乎在每個領域內都做到了領先於時代的先進水平,如何因地制宜、取長補短,根據其國內的實際狀況來對症下藥地發展國際貿易,施耐德都得要幫着把脈出主意,着實不是一件輕鬆的差事。

特別是其中還有柔佛、荷蘭這種與海漢並不對路的國家,要勸說其加入貿易聯盟的難度就更大了。比如柔佛國代表阿吉沙就直接了當地指出,海漢必須爲非法入侵柔佛領土一事作出迴應,這意思就是即便拿不回星島的領土,那海漢也得從其他方面對柔佛國進行補償才行。

而荷蘭人則要比其他國家更難打發,作爲這個時代的海上貿易大國,荷蘭人在國際貿易方面所積累的經驗是遠東地區這些國家所難以企及的。施耐德的演說宣講或許能比較容易地忽悠住其他與會人員,但荷蘭與海漢的情況很相似,都是以海上貿易爲立國之本,對於施耐德說的這套東西,他們不但瞭解而且也早有實踐,只是沒有像海漢這樣把相關理論研究得這麼深入而已。範迪門對海漢這個方案的理解要遠超其他與會人員,因此他也更清楚其中有哪些內容是需要跟海漢去爭取更好的條件。

荷蘭東印度公司目前在遠東地區的處境已經可以用“十分艱難”來形容,不但近幾年向東北亞地區拓展的殖民地和航線被海漢奪走或壓制,就連自己在南亞的基本盤都快要保不住了。一個馬打藍國就已經讓巴達維亞險些淪陷,如果再加上已經蠢蠢欲動的海漢,後果真是不堪設想。海漢人甚至都不需要登陸作戰,只要派出艦隊在海上掩護馬打藍軍的後路,就足以斷絕荷蘭人守住巴達維亞的希望了。

不過範迪門也意識到海漢似乎並不打算直接將東印度公司驅逐出遠東,而是留下了一條生路,至於海漢人這麼做的目的,範迪門在經過這些天的各種信息收集之後,大致也猜到了七八成——海漢人想要保持遠東與歐洲之間這條海上絲綢之路的通暢,但葡萄牙人的運力有限,顯然沒辦法承擔起百分之百的運輸任務,所以海漢人才會需要東印度公司加入到這個遊戲中來。

作爲自視甚高的海上強國,今時今日淪落到這步田地,範迪門心裡也是十分不甘的,但凡能有一線翻盤的機會,他都會盡力去嘗試。不過與海漢人的談判,分寸的拿捏是很微妙的,對於處於劣勢的東印度公司來說,既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又得設法讓海漢在現有條件上做出讓步,這的確是一個很艱鉅的任務。

在會談進行到第七天的時候,施耐德和範迪門終於進入到面對面的單獨磋商階段。雖然施耐德不太會講荷蘭語,但範迪門早年曾在英國待過一段時間,倒是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因此雙方連翻譯的麻煩都省下了,直接使用英語交談,也不用再擔心翻譯過程中會有曲解。

“我要提醒閣下,貿易聯盟必須要保留東印度公司與各國直接通商的權力,否則我們加入這個聯盟也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範迪門表現出的態度十分強硬,一上來便提出了自家的條件:“此外東印度公司現有的殖民地必須要得到安全保證,同時我們也會保留繼續開闢新殖民地的權力!”

施耐德耐心地聽完他的要求之後,不急不慢地答道:“我覺得貴公司對我方提出的解決方案有所誤會,我們想要的不是限制貴方的通商權,只要通過資源優化,來讓整個貿易聯盟內的運作效率得到提升。貴公司所專精的領域是遠東與歐洲之間的航線,而我們希望貴公司能把有限的運力盡可能集中到這段航程中去,而不是浪費時間在遠東各地來回奔走,動用了大量的資源卻僅僅只賺取到一點蠅頭小利。”

施耐德的說法就比當初顏楚傑在巴達維亞談判時婉轉多了,當時顏楚傑可沒有把海漢的要求與貿易聯盟的方案聯繫到一起,直接是口氣強硬地扔出了對東印度公司的限制條件。當然了,顏楚傑的這種做法也並非因爲他欠缺考慮,而正是考慮到了之後的會談磋商,纔有意識將條件提得高一些,留出與荷蘭人討價還價的空間。

範迪門聽了之後卻並沒有感受到對方在態度上作出讓步,施耐德僅僅只是將海漢提出條件的意圖解釋了一番,但沒有表現出任何要做出更改調整的意思。於是範迪門再次強調道:“本公司的海上運力如何安排,那是本公司的內部事務,即便是我們決定加入南海貿易聯盟,也不會容許外人插手干涉我們的內務。”

施耐德心道嘴還挺硬,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當下便應道:“那我說得直白一點吧,如果貴公司不願接受貿易聯盟做出的安排,那麼我們就不準備吸納貴公司加入聯盟了。此外貴公司在遠東地區,特別是在大明沿海地區的安全問題,請恕我們無法提供保障。”

施耐德這番話落在範迪門耳朵裡何止是直白,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威脅了。東印度公司如今是脫毛的鳳凰不如雞,在巴達維亞之外的殖民地基本都沒有多少自保能力,特別是遠在大明海域的臺灣大員港,基本就是海漢嘴邊的一塊肉,什麼時候吃,用什麼姿勢吃,基本就是看海漢的心情了。要是大員港這個地方丟了,那麼東印度公司苦心經營多年的東北亞貿易航線也就徹底崩盤,赤道以北地區連一個像樣的落腳點都沒了。

如果是別人提出這種狂妄的說法,那範迪門有可能還會反擊幾句,但面對已經掌控了臺灣海峽的海漢人,他還真是硬氣不了,只能強行扯開話題道:“我們在遠東地區所建立的殖民地,完全是出於開發建設的目的,並不是打算將其用於軍事途徑,貴方也不應拿民用商用設施作爲威脅我方就範的條件!”

施耐德一聽這口氣就知道這傢伙軟下來了,當下乘勝追擊道:“既然不是軍事用途,那就不妨把當地納入到海漢海軍的防區內,對外防務全交給我方來負責。當然了,當地定居的荷蘭移民不宜太多,不然我們保護起來也會比較吃力,所以還是規定一個人口上限好了。依我看當地只需留下負責商務談判的人手就夠了,其餘的人定居在那裡也只是浪費資源。”

範迪門聽到施耐德這原形畢露的要求,心知他終究是跟那顏楚傑一路貨色,都巴不得把東印度公司逼到懸崖邊上,這樣等東印度公司的利用價值榨乾後,隨時都可以一腳踹下去。但對於施耐德近乎調侃的說法,他又的確沒有足夠的底氣去反駁,大員港那邊的武裝力量只夠基本程度的自衛,假如海漢真想要憑藉武力硬攻下當地,大概去年底今年初的時候就已經淪陷了。

要跟海漢人講條件,那總得拿出點乾貨才行,範迪門咬咬牙,開口說道:“那不如做個交換,讓我們保留大員港殖民地,以及在更靠北的地方設立商棧的權力,我們可以向你們開放巽他海峽附近地區的居留權。”

施耐德笑了笑道:“好像我們現在進入巽他海峽並不需要你們的配合吧?”

範迪門道:“我知道你們有當地海圖,並且去實地進行了考察,但別忘了巽他海峽以西還有法國和英國的人存在,我可以告知你們,這兩國在巽他海峽附近的據點所在地。”

施耐德倒是沒有料到範迪門居然會在這種時候果斷出賣了荷蘭在歐洲的盟國,不禁對範迪門的決絕又有了新的認識。當然了,他也知道這些國家在歐洲雖是盟友,但在遠東卻是競爭對手的關係,當面稱兄道弟,背後大搞陰招,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海漢雖然並不特別擔心這些國家所造成的潛在威脅,但如果能夠提前蒐集到有用的情報,那倒也可以省下不少麻煩。

不過施耐德真正在意的並不是範迪門給出的這個信息有多大的實際價值,而是他所表現的出的這種態度就意味着荷蘭人並不想跟海漢死扛到底,只要條件合適,他們大概還是會爲了加入南海貿易聯盟而做出一定的讓步,這纔是施耐德想要看到的狀況。

至於是否給荷蘭人保留赤道以北地區的殖民地,今後對東印度公司在東北亞地區的行動限制程度,這些都是可以慢慢商量的項目,海漢也並不是真的要搞一個海上鐵桶陣將荷蘭徹底拒之於外。海漢與荷蘭都是講求實際利益的商業實體,只要加入了貿易聯盟,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進行協商。

“巽他海峽暫時不急,但我們會在勿里洞島和邦加島一線開闢港口,這個要求沒問題吧?”施耐德也主動示好退讓了一步,然而這一步可不是因爲範迪門的表現所做出的迴應,而是海漢早就打算好的計劃。

巽他海峽附近並沒有天然良港可供海漢建設大型綜合海港,加sh漢目前也並不打算把荷蘭趕出這一地區,所以在經過前幾個月的實地考察之後,海漢的建設計劃中暫時只會向南推進到邦加-勿裡洞一線,而不是直接到爪哇島西端或是蘇門答臘島南端建立殖民點。邦加島和勿里洞島上的錫礦,對海漢的意義遠比去巽他海峽附近建個殖民點有用,畢竟開發礦產投入不大產出快,回收開發成本的週期要遠比建立普通殖民點快得多,從經濟角度看更爲划算一些。

當然了,作出這個決定的原因還受到了星島的影響。在這次巡航南海之前,雖然海漢也有意要在馬六甲海峽附近有所動作,但缺乏對當地實際情況的掌握,所以一直沒有拍板做出決定。但對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兩地的狀況進行比較之後,軍方和執委會都毫無爭議地選擇了馬六甲海峽東端出入口的星島作爲下一步的開發目標。以目前海漢的能力和開發規劃,也不太可能同時在星島和巽他海峽兩個地方鋪開大工程,所以對巽他海峽的控制就向後順延了。

範迪門並不知道海漢掌握了邦加島和勿里洞島上的礦藏信息,對於施耐德的這一步退讓也是頗感意外。在他認知中這兩個島上除了能種種胡椒之外,似乎也沒什麼別的好東西了。加之當地並無天然良港,範迪門倒也不用太擔心海漢人會順勢在當地駐紮武裝艦隊,當下便沒有對施耐德的提議進行反對。不過後來海漢在當地大規模開採錫礦之後,消息終歸還是傳到了巴達維亞,範迪門才知道海漢人的這一步棋原來早就算計好了,只是已經悔之晚矣。

談判總是會伴隨着讓步和妥協,這點就算是強勢如海漢也不會例外,畢竟這個商業聯盟的目的是拉更多的國家入夥,而不是爲了排擠某一國而成立。哪怕是海漢與荷蘭這種發生過數次武裝衝突的對手,只要意識到了雙方有共同的利益可以加以開發,也會立刻恢復到商人的本性,通過會談的方式來爲自己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範迪門發現自己跟施耐德的談判也同樣十分吃力,這種吃力不同於顏楚傑的強硬態度,而是一種他從未見識過的精明,感覺自己的所有條件和要求都在對方的算計之中,而且自己算一步兩步的時候,施耐德可能早已經算到五六步之後,導致自己步步受制。看似獲得了海漢的讓步,佔到了些許便宜,但局面似乎仍然盡在對方的掌控之中,所謂的讓步不過是對方有意拋出的一點小小甜頭而已。

第1258章 市場競爭第368章 匆匆忙忙的轉運第七百四十七章 入伍審查第1261章 潛伏的套路第1626章 心癢難耐第132章 保密制度第2325章2879.第2879章第1787章 下狠手第2210章第1114章 計劃變更2906.第2906章第1051章 前往杭州3087.第3087章第56章 崖州城(三)第1256章 被逼無奈第2205章3128.第3128章3052.第3052章第1417章 新殖民地第七百零三章 前輩的故事2713.第2713章3340.第3340章第1971章2880.第2880章第1551章 長遠眼光3144.第3144章2699.第2699章第100章 庭審第2182章第1384章 移民營裡的門道第1280章 鶯歌海縣第六百四十八章 島上夜襲3209.第3209章第1158章 馬小姐2995.第2995章第157章 誰主誰客第五百七十七章 態度轉化的根本原因第1070章 騎兵的短板2525.第2525章第211章 最惠價格待遇第1673章 戰後評功第1980章第2022章2510.第2510章第2327章第2201章2884.第2884章第98章 蒸汽機第九百一十八章 歸仁港第166章 防禦策略的調整3137.第3137章第八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129章 民族政策2558.第2558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132章 保密制度2696.第2696章第3435章2897.第2897章2382.第2382章第2102章第九百四十七章 討價還價2829.第2829章第1637章 戰略與戰術第1365章 騎兵交鋒第1092章 職業軍隊的威力第3422章第八百章 刷功勳第3472章第四百七十九章 港島開發第3429章3349.第3349章2702.第2702章第1902章 超乎想象2968.第2968章3269.第3269章第2360章第五百一十二章 水師覆滅第2041章第九百六十章 尋跡第1964章第130章 錢天敦第1463章 信息的價值2969.第2969章第1244章 前堵後抄第六百六十二章 荷蘭人的難題第1246章 甕中捉鱉2967.第2967章第11章 漫長的一天(一)第2185章第1213章 向南再向南第五百一十四章 攻打儋州3276.第3276章第2298章第115章 海外考察(二)第六百章 調兵遣將第1731章 商業契機3027.第3027章第1491章 應對乏術
第1258章 市場競爭第368章 匆匆忙忙的轉運第七百四十七章 入伍審查第1261章 潛伏的套路第1626章 心癢難耐第132章 保密制度第2325章2879.第2879章第1787章 下狠手第2210章第1114章 計劃變更2906.第2906章第1051章 前往杭州3087.第3087章第56章 崖州城(三)第1256章 被逼無奈第2205章3128.第3128章3052.第3052章第1417章 新殖民地第七百零三章 前輩的故事2713.第2713章3340.第3340章第1971章2880.第2880章第1551章 長遠眼光3144.第3144章2699.第2699章第100章 庭審第2182章第1384章 移民營裡的門道第1280章 鶯歌海縣第六百四十八章 島上夜襲3209.第3209章第1158章 馬小姐2995.第2995章第157章 誰主誰客第五百七十七章 態度轉化的根本原因第1070章 騎兵的短板2525.第2525章第211章 最惠價格待遇第1673章 戰後評功第1980章第2022章2510.第2510章第2327章第2201章2884.第2884章第98章 蒸汽機第九百一十八章 歸仁港第166章 防禦策略的調整3137.第3137章第八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129章 民族政策2558.第2558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132章 保密制度2696.第2696章第3435章2897.第2897章2382.第2382章第2102章第九百四十七章 討價還價2829.第2829章第1637章 戰略與戰術第1365章 騎兵交鋒第1092章 職業軍隊的威力第3422章第八百章 刷功勳第3472章第四百七十九章 港島開發第3429章3349.第3349章2702.第2702章第1902章 超乎想象2968.第2968章3269.第3269章第2360章第五百一十二章 水師覆滅第2041章第九百六十章 尋跡第1964章第130章 錢天敦第1463章 信息的價值2969.第2969章第1244章 前堵後抄第六百六十二章 荷蘭人的難題第1246章 甕中捉鱉2967.第2967章第11章 漫長的一天(一)第2185章第1213章 向南再向南第五百一十四章 攻打儋州3276.第3276章第2298章第115章 海外考察(二)第六百章 調兵遣將第1731章 商業契機3027.第3027章第1491章 應對乏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