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噁心人有一手

第585章 噁心人有一手

林爲民聞言笑道,“當然了。我主動聯繫你,還能跟你開玩笑嗎?怎麼會這麼問呢?”

“實不相瞞。前一段時間我朋友其實把我的散文推薦給了一家出版社,希望他們能夠出版。不過出版社看完我的作品之後拒絕了,說散文不是我這麼寫的。

後來又有出版社聯繫我,說可以出版。但必須是按照他們的要求來改稿子,改動很大,基本是把我的散文當成類似旅遊指南的小冊子。”

於秋雨說到這裡的時候不禁苦笑。

原來如此。

林爲民說道:“你的那些散文是發表在《收穫》上的,水平毫無疑問,我們要結集出版,也要經過編輯的審校,但肯定有大範圍的改動。”

聽到他這麼說,於秋雨放下了心,高興的說道:“那就太好了。”

兩人商量了一會兒,林爲民邀請於秋雨來京商談出版的具體事宜,於秋雨欣然答應。

和於秋雨打完電話,林爲民又去到程早春的辦公室,和他溝通了一下剛纔和賀啓智談的事情。

程早春聽林爲民說完之後,點頭道:“石鐵生的《我與地壇》確實是引發了一股散文熱。那就讓《當代》先調查看看嘛,如果讀者接受度高的話,搞一個也不錯,回頭結果出來了上會討論一下。”

他又問道:“伱之前提到的武俠小說刊物打算什麼時候搞?”

“我最近讓他們聯繫了一些作者,大多數武俠小說作者的風格還是沒有跳脫出金庸、梁羽生作品的範疇,水平有限,我想多攢點稿子,這份刊物不僅要一炮打響,更要有後勁才行。”

“好,你那邊自己把握吧。”

兩人聊完之後過了幾天,於秋雨從滬上來到了燕京,林爲民親自見了他。

對於國內的作家來說,國文社是座輝煌的殿堂,作品能被這裡看中發表或者出版,那代表了他們的作品已經達到了登堂入室的水平。

這些作家來到國文社談事情,通常見的都是責編,了不起見見主編。

作品格外出色,受到重視的,可能還會見到副總編。

但像於秋雨這樣,總編打電話親自聯繫,來了之後又親自接見的,卻是鳳毛麟角。

於秋雨現在雖然已經是著名學者,還有一層官身,但他在文學界卻是初出茅廬,受到這樣的待遇簡直受寵若驚。

談到版稅分成的時候,林爲民代表國文社給出的版稅是8%,並解釋道:“你在文學界還沒有什麼代表作,所以版稅暫時只能是這個標準。散文集出版如果賣得好的,我們可以過一段時間再調整版稅分成。”

於秋雨第一次出書,以前更是隻拿過稿費,如今能拿版稅,是他之前想都沒想過的,所以他根本沒有想過要計較版稅的問題,一切全憑林爲民安排。

兩人商量好之後,林爲民又問道:“過段時間,我們社裡有可能會出一份散文刊物,到時候給我們提供幾篇作品怎麼樣?”

於秋雨聞言先是一愣,然後愉快道:“這事我求之不得。”

國文社至今辦過的刊物有三,一是《人民文學》、二是《當代》、三是《新文學史料》。

那一本刊物不是在國內文壇大名鼎鼎,《人民文學》和《當代》所刊發的作品和《收穫》一樣,代表了國內文學的最高水平。

而《新文學史料》側重於記錄近代文學史,這是記錄近代、當代文壇的唯一一本史料刊物。

這三本刊物代表了國內文學刊物的高度,國文社要出新刊物,水平至少不能比這三分刊物差太多吧?

對於於秋雨這個只寫過一些散文,連出版都沒有過的業餘作者來說,給國文社的新刊物供稿,這樣的機會何等可貴?

他自然是忙不迭的答應下來。

林爲民笑眯眯的看着於秋雨,這哥們兒人品不予置評,作品也有一些缺點,但不可否認其文學性和受歡迎的程度,約來給新的散文刊物保駕護航,再合適不過了。

出版個散文集順道約點稿子,一舉兩得。

於秋雨的散文越寫越薄,不趁着現在榨一榨,以後想榨都沒機會。

送走了於秋雨,林爲民繁忙的工作有了幾天短暫的清閒時刻。

五月的第五期《當代》上刊載了他的新作品《升官記》,作爲林爲民時隔一年多時間發表的新作品,《升官記》從發表之初便受到了無數的矚目。

國內的讀者們已經習慣了每年在《當代》上看林爲民的新小說這件事,不管小說是不是符合大家的閱讀口味,先買了再說。

一月份的第一期發了於華的《活着》,銷量突破了200萬冊。

這一期有林爲民的《升官記》,銷量再次衝向了高峰。

伴隨着越來越多讀者們的閱讀,《升官記》在發表不到半個月時間內,便在廣大讀者羣體當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很多讀者給《當代》編輯部寫信,除了誇獎林爲民這部小說,一些人還在信中講述了自己身邊所遭遇的類似事件,讓人看完恨的牙根癢癢。

相比讀者們對這部小說單純的歡迎和喜愛,文學界對這部小說的觀感卻有點複雜。

雁冰文學獎剛剛過去不到兩個月時間,那樁公案猶在大家眼前,大家又怎麼能看不出小說的內容是在諷刺誰呢?

可問題在於,你諷刺柳飛羽和雁冰文學獎就算了,我們招你惹你了?

《升官記》這部小說脫胎於林爲民前世看過的一部國產電影。

說到這部電影,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導演——黃建鑫。

在後世,很多喜歡看電影的觀衆對於這個名字應該不陌生。

桃色新聞、山爺小跟班兒、主旋律專業戶,貼在黃建新身上的大概就是這三個標籤。

但年齡稍大一點的電影觀衆,準確點說,是九十年代看電影的觀衆,這羣人應該對黃建鑫記憶猶新。

一部《黑炮事件》驚豔了中國影壇,可以說在章藝謀冒頭之前,國內的青年導演當中,能夠跟程凱歌掰掰手腕的,大概只有黃建鑫了。

盤點中國的第五代導演,黃建鑫應該是最讓人扼腕嘆息的一位。

黃建新是第五代導演中的一個異類,他的導演生涯前期的每一部作品都可以視作是國內改革開放初期的時代印記。

他的電影表現形式始終展現的是現實主義特色和以小見大的幽默,經常能在真實平淡的故事中一針見血的諷刺,剖析宏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內心,體現出濃厚的人文關懷。

《電影世界》曾經將章藝謀、程凱歌和黃建新放在一起做對比——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章藝謀和程凱歌都是寓言家,他們都追求那種高屋建瓴和一擊即中的透徹感。相對而言,黃建鑫更像個社會學家,他關注一個體制內部的運行細節,他的電影就像一種社會學的田野調查。

黃建新在電影畫面和鏡頭調度上沒有章藝謀、程凱歌的天分,但他的電影另闢蹊徑,若是一直堅持下去,未嘗不會成爲一代名導。

可惜……

而林爲民所寫的《升官記》正是脫胎於黃建鑫在1994年拍攝的電影《背對背,臉對臉》。

《背對背,臉對臉》的故事並不複雜,就是將某市的一個文化館始終不得轉正的副館長王雙立一心想轉正的故事。

期間有和正牌館長的掰手腕,還有跟同事的勾心鬥角,也有家長裡短的瑣事。

林爲民的《升官記》重點突出職場鬥爭,在他的小說中,主角身爲副館長工作努力、認真負責,一心想轉正,可因爲上面沒人,熬走了一個又一個館長,卻始終不得轉正,無奈放棄了熬成館長的想法,認爲只有鬥走了新館長,他纔有機會轉正。

爲了館長的位置,主角和新館長各種勾心鬥角,還將同事、家人全都牽扯其中。

小說的高潮是新冠張要舉辦一場文學評獎活動,最終的獲勝者可以進入文化館工作並獲得500元的現金獎勵。

主角探聽得知新館長想借此機會將侄子安排進文化館,便做局破壞了新館長的如意算盤,將新館長的算計公之於衆,新館長顏面掃地,不久便被調走。

主角又提前去領導那裡送了禮,滿以爲這回轉正是十拿九穩的事,結果沒過幾天新館長上任,竟然是文化局局長的秘書。

鬥了半天,除了一地雞毛,主角兩手空空。

《升官記》延續了《盜官記》中的角色名字和地名,讓人一眼便知道林爲民要內涵的人是誰。

尤其是高潮所設置的文學評獎活動,一看便能聯想到前段時間結束、仍被許多文學界人士和讀者討論的雁冰文學獎。

九十年代,是中國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當中的現實主義題材爆發的年代,誕生了一系列諷刺知識分子、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貪W腐B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的誕生自然是有其發展規律和內在邏輯的。

改革開放十餘年,步子邁的是越來越大,風氣也越來越鬆散,貪W腐B和官僚主義橫行,造就了這一批文藝作品。

林爲民在小說中將文化人的虛僞奸詐、機關算盡和小肚雞腸展現的淋漓盡致,在九一年這個時間點,很多地方已經世風日下,讀者們對於林爲民在小說中所諷刺和批判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小貪小腐感同身受。

一部《升官記》,林爲民不僅是把跟他不對付的柳飛羽和文協給罵了進去。

更把那些道貌岸然的知識分子、文人和官僚罵的狗血淋頭,打擊面之廣簡直令人髮指。

不少文學界同行、高校學者看完小說,有心想誇誇這部小說,可一想到這部小說罵的就是他們這樣的人,心裡就比吃了蒼蠅還難受。

這個林爲民,噁心人真是有一手!

這幾天病沒好,反而加重了,狀態很差。

今天去醫院複查,有點無語。

上回檢查化了快一千,告訴我亞甲炎,說一週沒好就換治療手段。

結果今天去了,還讓檢查,說是要確認一下到底是不是亞甲炎。

我真他媽的……

檢查還得預約,明天又得半天時間,真怕再折騰兩天我這病好了。

真他媽的魔幻現實!

(本章完)

第249章 文學是人學第388章 就看你怎麼選了第700章 搞藝術的都窮,林老師例外第400章 這兩天,我就先請假了第408章 這小子,不地道第833章 東海文學鉅獎第724章 放棄並不是失敗六一兒童節書單第503章 北斗星,正閃耀!第687章 《南海十三郎》第165章 要不,我給講講戲?第908章 盈利之謎第193章 我這是……遭報應了?第661章 1992年的最後一天第286章 津門及時雨第397章 《燃燒》第821章 多謝觀衆包容第110章 一字不改第317章 大家風範第659章 百萬稿酬徵文第762章 您哪能看得上啊第129章 選角的難題第538章 你丫纔是俗人第435章 瞞不住了第814章 好評如潮,一戰成名第627章 斯特雷加文學獎第822章 故宮也就那樣第602章 我能不知道嗎?第830章 國產電影強心針第833章 東海文學鉅獎第665章 林老師帶你發財第567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第811章 人未走,茶已涼第683章 又停(fang)職(jia)了啊第372章 《嘉靖與海瑞》第717章 又有誰配拿呢?第254章 我,你是瞭解的第717章 又有誰配拿呢?第577章 只此一篇,立成豐碑第691章 幹掉人民社第134章 鄭國回來了第428章 我送你們個點子第356章 一閃而過的畫面第646章 停刊整頓第472章 大作家的含金量第427章 價值第279章 保護性休假第381章 電影界的禍害第909章 當面催更第746章 內編劇,行不行啊?第483章 絕不會到外國去批判第226章 只有我受傷第829章 觀影狂潮(九月月票加更)第237章 什麼時候才能達到林老師的高度第34章 我的朋友石鐵生第33章 全班參與第749章 過分了啊,林老師!第582章 羣星閃耀第462章 “禁書”的後果第921章 風雲際會第680章 經驗主義害死人啊第603章 中國當代諷刺小說之巔峰第612章 你什麼級別?第61章 結業第139章 保媒拉縴林爲民第92章 大年初一第821章 多謝觀衆包容第812章 一炮雙響普利策第508章 高朋滿座第350章 自己做下的孽第180章 反響熱烈第504章 難產的雁冰文學獎第862章 挖了一座金礦啊第49章 抱上大腿了第714章 友邦驚詫第603章 中國當代諷刺小說之巔峰第710章 第二號狗腿子第704章 建社四十年未有之盛世第44章 爆肚馮第4章 一宿舍的爹第742章 特殊的日子第574章 送瘟神的效率第183章 風氣第548章 再坐一回你的大奔第215章 正面挑釁公序|良俗第637章 不靠譜的意大利佬第299章 反正不是我寫的第339章 及時雨第205章 你丫就不能盼老子點好?第261章 善解人意林老師第598章 是不是不太好?第299章 反正不是我寫的第874章 轟動米國第355章 林百萬第11章 大怨種第406章 《燃燒》發表第711章 青春布老虎第921章 風雲際會第763章 國文社要搞大事第852章 最高肯定
第249章 文學是人學第388章 就看你怎麼選了第700章 搞藝術的都窮,林老師例外第400章 這兩天,我就先請假了第408章 這小子,不地道第833章 東海文學鉅獎第724章 放棄並不是失敗六一兒童節書單第503章 北斗星,正閃耀!第687章 《南海十三郎》第165章 要不,我給講講戲?第908章 盈利之謎第193章 我這是……遭報應了?第661章 1992年的最後一天第286章 津門及時雨第397章 《燃燒》第821章 多謝觀衆包容第110章 一字不改第317章 大家風範第659章 百萬稿酬徵文第762章 您哪能看得上啊第129章 選角的難題第538章 你丫纔是俗人第435章 瞞不住了第814章 好評如潮,一戰成名第627章 斯特雷加文學獎第822章 故宮也就那樣第602章 我能不知道嗎?第830章 國產電影強心針第833章 東海文學鉅獎第665章 林老師帶你發財第567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第811章 人未走,茶已涼第683章 又停(fang)職(jia)了啊第372章 《嘉靖與海瑞》第717章 又有誰配拿呢?第254章 我,你是瞭解的第717章 又有誰配拿呢?第577章 只此一篇,立成豐碑第691章 幹掉人民社第134章 鄭國回來了第428章 我送你們個點子第356章 一閃而過的畫面第646章 停刊整頓第472章 大作家的含金量第427章 價值第279章 保護性休假第381章 電影界的禍害第909章 當面催更第746章 內編劇,行不行啊?第483章 絕不會到外國去批判第226章 只有我受傷第829章 觀影狂潮(九月月票加更)第237章 什麼時候才能達到林老師的高度第34章 我的朋友石鐵生第33章 全班參與第749章 過分了啊,林老師!第582章 羣星閃耀第462章 “禁書”的後果第921章 風雲際會第680章 經驗主義害死人啊第603章 中國當代諷刺小說之巔峰第612章 你什麼級別?第61章 結業第139章 保媒拉縴林爲民第92章 大年初一第821章 多謝觀衆包容第812章 一炮雙響普利策第508章 高朋滿座第350章 自己做下的孽第180章 反響熱烈第504章 難產的雁冰文學獎第862章 挖了一座金礦啊第49章 抱上大腿了第714章 友邦驚詫第603章 中國當代諷刺小說之巔峰第710章 第二號狗腿子第704章 建社四十年未有之盛世第44章 爆肚馮第4章 一宿舍的爹第742章 特殊的日子第574章 送瘟神的效率第183章 風氣第548章 再坐一回你的大奔第215章 正面挑釁公序|良俗第637章 不靠譜的意大利佬第299章 反正不是我寫的第339章 及時雨第205章 你丫就不能盼老子點好?第261章 善解人意林老師第598章 是不是不太好?第299章 反正不是我寫的第874章 轟動米國第355章 林百萬第11章 大怨種第406章 《燃燒》發表第711章 青春布老虎第921章 風雲際會第763章 國文社要搞大事第852章 最高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