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轟動全城的開業典禮

ument.write(

農曆丁未年二月初二,新曆一九〇七年三月十五日,成千上萬的成都民衆,都在熱烈談論一件事情:

連續在《蜀報》頭版顯眼位置刊登三期廣而告之的“捷達車行”,將在今天上午九點舉辦隆重的開業慶典,屆時不但要舞龍舞獅,還別開生面地弄了個獎品豐厚、令人饞涎欲滴的摸彩活動。

據悉,凡是收齊《蜀報》上三期廣告並正確回答三個問題者,將有機會在大庭廣衆之下碰運氣:一等獎一名,獎給昂貴的英國產“獅子牌”自行車一輛;二等獎兩名,每人獎一臺專用於打井水的日本“力士牌”人力提水機;三等獎十名,每人獎一盞英國產“風帆牌”新式馬燈。

上午八點剛過,從西面八方趕來的市民,已經擠滿順城北街和玉帶橋街路口,涌到繁華街口懸掛綵綢旗幟的三層樓房周圍,一眼望去,黑壓壓足有五六千人。

專門請來的巡警總署北正分署的數十名巡警,一個個累得汗流浹背,面對在喜慶的鑼鼓聲中不停趕來、越聚越多的人羣,維護秩序的巡警終於招架不住,不得不請示上峰,又緊急從北門請來一隊百二十人的巡防軍幫忙。

九點整,隨着一陣密集的鼓聲響起,所有人都望向大樓門口臨時搭建、裝點得喜氣洋洋的高臺,驚呼聲、感嘆聲轟然響起。

只見聲名遠播的省府勸業道總辦方大人、巡警總辦馬汝驥大人、巡警正北分署署長陳光遠大人、國際友人羅柏亭和莊森先生、日本友人冢源次郎先生等十餘名流一一登臺亮相,一時間鼓樂齊鳴,掌聲響起,深受感染的上萬圍觀民衆,不由自主地跟着鼓掌喝彩。

轉眼間,整個十字路口和周邊建築物裡外成了掌聲如潮的歡樂海洋。

身穿三品官袍頂戴花翎、顯得雍容富貴的勸業道總辦方大人被請出致辭,他謙遜一番隨後慷慨上前,俯瞰臺下壯觀的景象,分外激動,他爲官二十多年,從未有過在萬人面前發表演說的機會,而且還是在如此輕鬆、如此歡樂的場合,怎麼不讓他心潮澎湃?

方大人原本是有準備的,可激動之下,精心準備的訓導詞和賀詞全給忘記了,只好清清喉嚨,擡手做出個安靜的手勢,開口就說今天二月二龍擡頭,是個喜慶日子,承蒙大不列顛名士羅柏亭先生和本城淳厚商人鄧漢宣(鄧掌櫃)邀請,愉快出席捷達車行的開業盛典,盛讚中英合辦的捷達車行的文明與先進,對捷達車行承諾優先招收貧苦及失業民衆就業深表欽佩,稱之爲利國利民的新生事物,東拉西扯一番,最後送上美好祝福。

方大人在如潮水般的掌聲中結束致辭,被小茶壺頂到前面、出任新開業的捷達車行掌櫃的流芳齋茶館老闆鄧漢宣,一個趔趄奔到前臺,在一片善意的鬨笑聲中,戰戰兢兢地穩住身子。

鄧掌櫃惱火地回頭望去,剛纔暗中推了他一把的小茶壺做了個鬼臉,快速閃到羅柏亭身後,避開鄧漢宣幽怨的目光,裝做沒事人一樣,與興致盎然的英國青年莊森交談。

鄧掌櫃站在臺前,面對成千上萬笑逐顏開的民衆,只感到雙腿發軟,脣乾舌燥,背了兩天的開業賀詞,結果一個字都記不起來,光亮的腦門兒上,滿是豆大的汗珠——活了四十八年,哪曾夢到過如此景象?

昏昏浩浩傻站了幾秒鐘,眼看臺下笑聲越來越大,鄧掌櫃乾脆橫下心來,閉上眼,昂起腦袋,如閹雞打鳴般大吼一聲:“摸彩了——”

臺下頓時歡聲雷動,臺上衆嘉賓忍不住捂嘴偷笑。

羅柏亭驚愕地看着快步逃回來的鄧掌櫃,再看看身後捧腹笑得有失體統的小茶壺,最後會意過來,搖頭啞然失笑,倒是坐在身邊的日本富商冢源次郎臉帶微笑,毫不吃驚,這個中國通顯然是見慣不怪了。

萬衆矚目的抽獎已經開始,身材魁梧、嗓門洪亮的巡警署長陳光遠作爲主持人,很是風光了一把,他來到臺子前面一張蒙着紅布的大桌前,指揮巡防軍官兵和警察維持秩序,兩個身高體壯的巡警在他的吆喝聲中擡出個大紅箱子,裡面裝着一千多個剪報答案的信封。

在萬衆矚目之下,陳光遠拿捏了好一會兒,才請出幾個看熱鬧的老頭和小孩子,由這些不相關的人抽出今天的幸運兒。

隨着陳光遠讀出一個個獲獎名字,人潮中驚呼聲、喝彩聲不斷響起,十名抽到英國大馬燈的幸運市民在羨慕的注視下,扭扭捏捏上臺領獎,一個個舉止倉皇卻又驚喜莫名,真可謂千姿百態,如同上演一出大戲,在這個娛樂匱乏的時代,惹來陣陣震天的鬨笑和掌聲。

高臺上又是另外一番情景,英國紳士羅柏亭陪同幾個官員看熱鬧,不時指指點點,愉快交談。

冢源次郎卻把小茶壺拉到身邊,無比感觸地說道:

“蕭君,我真沒想到你會弄出這麼大的場面來,我現在對你越來越佩服了,你是奇才,不止是商界的奇才,我深信在別的領域,你也會脫穎而出,迅速發展壯大的,希望以後我們能加深合作。”

“謝謝冢源先生誇獎,晚輩只是有些小聰明罷了,若是沒有先生的慷慨支持,緊急從武漢調來三十八輛車,我們這個車行不會從一開業就擁有五十六輛車的規模,而且先生還爲今天的開業慶典慷慨贈送了兩臺質量上乘的人力提水機,這份深情厚誼,晚輩銘記心裡。”

小茶壺冷靜下來之後,臉上沒有半點兒得意之色,反而更顯謙遜。

冢源次郎搖搖頭:

“不不!比起今天你爲我們日本產品打開的名聲,區區兩臺人力提水機何足掛齒?我應該感謝你纔對!

“蕭君,我現在仍然想不通,你如何想出在報紙上連續刊登三期別出心裁的廣告?如何想出那些輕輕鬆鬆勾起人們好奇心的宣傳詞語?而且你怎麼會想到吸收貧苦民衆進入車行就業,從而堂而皇之請來一堆政府高官爲你捧場的?”

小茶壺苦笑道:“冢源先生如此關懷,晚輩不敢不說實話......想必先生也清楚,我蕭溢茗其實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若不是有幸獲得羅柏亭先生和您的關照,我現在還是個在市井底層掙扎的小混混。所以,我不得不絞盡腦汁,抓住每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扯起羅柏亭先生和您這張虎皮做大旗,說服您們出面請來政府官員。

“我所能做的,僅僅是提出個招收貧苦人就業的建議,盼望這個建議能順利請來這些追求政績的官員們捧場,如此一來,今後就不會有多少人敢欺負我們捷達車行了。總的來說,不管表面多麼冠冕堂皇,從本質上來講,我充滿了私心,就這麼回事。”

冢源對小茶壺的坦誠驚愕不已,久久望着小茶壺說不出話來,最後長嘆一聲,友善地拍了拍小茶壺的手臂,把注意力轉到沸騰的臺下,心裡卻翻來覆去品味小茶壺的一番話。

臨近中午,轟動全城的開業慶典在喧天的鼓樂和鞭炮聲中結束,羅柏亭、莊森和冢源次郎幾個欣然出席方大人舉辦的招待酒宴。

捷達車行掌櫃兼第三股東鄧漢宣以車行太忙爲託詞,婉謝幾個洋人的盛情邀請,與小茶壺兄弟幾個和一羣新來的車行夥計留下忙碌。

已經大名遠揚的捷達車行,不僅經營人力車,還是英國煤油的成都二級批發商,自今日起,成都以及周邊各縣的煤油供應都得到這兒來,羅柏亭在工業設備、奢侈品銷售、本地商品收購出口等領域的生意越做越大,已經沒有足夠的精力和人手兼顧其他工業品市場,他早就想找個本地的代理人。

市場嗅覺敏銳的小茶壺抓住了這一稍遜即逝的良機,用一份令羅柏亭耳目一新拍案叫絕的《市場經銷商分級辦法與商品推廣的報告》,並以車行產業爲抵押,順利獲得利潤豐厚的煤油二級批發權,小茶壺所要做的只是出人出力,按照計劃選定和發展三級經銷商。

不能說小茶壺空手套白狼,半月來,小茶壺做出了巨大而不懈的努力,纔有今天這個可喜局面。

這半個月裡,他和麻桿悄悄賣給羅柏亭一件青銅馬和兩個漢代極品陶俑,共獲利一萬三千五百銀元,接着花掉三百八十元,買下了城北那個租來的院子,通過易姐和“百翠樓”熊老闆,四處打點,行賄送禮,再繳納六十多元公開的入籍稅捐,迅速辦好了自己和麻桿連同三十幾個婦孺的戶籍。

小茶壺意識到自己太過年輕,擔心有人懷疑鉅額資金的來源,不得不做出變通,連續三個晚上跑到流芳齋茶館,做通前東家的思想工作,最後用獲利巨大的煤油買賣,把鄧掌櫃拖下水,鄧掌櫃夫人的孃家也因此獲得英國煤油在眉縣的三級經銷權,從此成爲了小茶壺的擋箭牌。

小茶壺還有個大手筆,他以羅柏亭的名義,花費三千八百五十元的高價,買下了這個處於十字路口、佔地極爲優越的寬闊鋪面,這個原是座客棧的三層樓宇,佔地兩畝八分,如今成了小茶壺的綜合商業實體,不僅客棧照常開門迎客,還兼賣英國馬燈等日常工業品,後面寬大的院子和馬房,也變成了停車場和倉庫。

與此同時,小茶壺不斷出擊聯絡感情,成功獲得日本商人冢源次郎的幫忙,緊急從武漢調來兩批人力車,而且售價僅僅只是一百三十元一輛,總共擁有五十六輛車的捷達車行,起點就此拔高,一躍而成爲成都第一大車行。

緊接着,小茶壺通過吳三,從城南哥老會一口氣招來三十餘名樸實義氣的窮苦漢子擔任車伕,使得捷達車行擁有了自保的實力。

這段時間身體的疲憊和心理的焦慮,小茶壺從來沒有對任何人提及,也沒有人能爲他排解分擔,至少現在還沒有,他的三個兄弟都還太年輕了,沒有小茶壺兩世爲人的覺悟和沉澱,不足以擔當大任。

鞭炮聲停止,人潮開始慢慢散去,小茶壺在鄧掌櫃和一干兄弟的陪同下,望着大門高處揭開紅綢的金字招牌,看向大門口一溜擺開、繫着紅布條的嶄新人力車,望着三十幾個滿臉欣喜、眼含希望的車行夥計,終於可以如釋重負地喘口氣。

小茶壺知道,這僅僅只是開始,是他在亂世中走出的第一步,今後還不知道有多少困苦、多少希望在等着他,但是他沒工夫多想,他現在最想做的,是馬上去找苦苦等候消息的易姐,他要親口告訴她,自己已經做出一件令她放心、讓她感到驕傲的正經事。

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30章 牽動各方的“逆案”第224章 大勢已去第28章 魚龍混雜的年代第120章 此路不通第126章 赤誠(五)第42章 心動了(上)第79章 川滇之戰(六)第102章 應戰第105章 開戰(四)第132章 五年之約第212章 高興的事第44章 收穫與汗水(下)第128章 乾坤初定(下)第126章 赤誠(三)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34章 靠山(下)第225章 劇變第107章 迎難而上第206章 義斷情絕第40章 遠在山中無人知第125章 連鎖反應第141章 求變第225章 劇變第155章 箇中內情第36章 該死的體制改良第229章 精益求精(上)第200章 軟刀子第162章 直皖合流第193章 勢如破竹第79章 川滇之戰(六)第119章 受刺激了第124章 爭執(下)第162章 直皖合流第138章 試金石第131章 西進序曲(下)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三)第1章 匯春巷的野生混混第221章 暗流洶涌第191章 霹靂手段第111章 三喜臨門第113章 誰更無恥第65章 混亂的善後第219章 折服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中)第137章 得了便宜還賣乖第77章 掣肘(中)第171章 旁敲側擊第126章 赤誠(五)第52章 獨闢蹊徑(下)第140章 不斷升級的暗戰第64章 風暴(一)第31章 官場三味第136章 緩兵之計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下)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229章 精益求精(上)第194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第44章 收穫與汗水(下)第197章 頑固勢力的反撲第110章 獨具慧眼(下)第126章 赤誠(二)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下)第120章 此路不通第71章 以退爲進露殺機第240章 底線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128章 乾坤初定(下)第44章 收穫與汗水(下)第130章 步步蠶食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下)第79章 川滇之戰(三)第218章 驟然發生的內戰第224章 大勢已去第125章 連鎖反應第127章 播下一粒種子第129章 渾水摸魚第128章 乾坤初定(上)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35章 乾淨利落(上)第132章 五年之約第214章 共建模範省第8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下)第91章 統一運動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46章 冷眼看世界(下)第173章 一戰成名第199章 步步緊逼第202章 明裡暗裡第58章 新鮮出爐的“振字營”第196章 信任與忠誠第114章 平衡的藝術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103章 未戰即潰第84章 你玩虛的我玩陰的第48章 未雨綢繆(上)
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30章 牽動各方的“逆案”第224章 大勢已去第28章 魚龍混雜的年代第120章 此路不通第126章 赤誠(五)第42章 心動了(上)第79章 川滇之戰(六)第102章 應戰第105章 開戰(四)第132章 五年之約第212章 高興的事第44章 收穫與汗水(下)第128章 乾坤初定(下)第126章 赤誠(三)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34章 靠山(下)第225章 劇變第107章 迎難而上第206章 義斷情絕第40章 遠在山中無人知第125章 連鎖反應第141章 求變第225章 劇變第155章 箇中內情第36章 該死的體制改良第229章 精益求精(上)第200章 軟刀子第162章 直皖合流第193章 勢如破竹第79章 川滇之戰(六)第119章 受刺激了第124章 爭執(下)第162章 直皖合流第138章 試金石第131章 西進序曲(下)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三)第1章 匯春巷的野生混混第221章 暗流洶涌第191章 霹靂手段第111章 三喜臨門第113章 誰更無恥第65章 混亂的善後第219章 折服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中)第137章 得了便宜還賣乖第77章 掣肘(中)第171章 旁敲側擊第126章 赤誠(五)第52章 獨闢蹊徑(下)第140章 不斷升級的暗戰第64章 風暴(一)第31章 官場三味第136章 緩兵之計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下)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229章 精益求精(上)第194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第44章 收穫與汗水(下)第197章 頑固勢力的反撲第110章 獨具慧眼(下)第126章 赤誠(二)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下)第120章 此路不通第71章 以退爲進露殺機第240章 底線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128章 乾坤初定(下)第44章 收穫與汗水(下)第130章 步步蠶食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下)第79章 川滇之戰(三)第218章 驟然發生的內戰第224章 大勢已去第125章 連鎖反應第127章 播下一粒種子第129章 渾水摸魚第128章 乾坤初定(上)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35章 乾淨利落(上)第132章 五年之約第214章 共建模範省第8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下)第91章 統一運動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46章 冷眼看世界(下)第173章 一戰成名第199章 步步緊逼第202章 明裡暗裡第58章 新鮮出爐的“振字營”第196章 信任與忠誠第114章 平衡的藝術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103章 未戰即潰第84章 你玩虛的我玩陰的第48章 未雨綢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