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吳寧的《醒世方》

一個王朝的開始,已經註定了它的結局。

也就是說,一個時代因爲一個締造者而燦然新生,可是締造者的基因也深深地烙印在了這個時代之中,直到導致一個時代的滅亡。

比如,劉邦立漢重用外戚,而大漢王朝亡於外戚。

比如,趙匡胤重文抑武,悲催的宋朝也因武備羸弱而隕落。

再比如,李世民神武一世南征北戰,大唐由盛轉衰,恰恰正因疆域太廣防禦艱難而改制藩鎮所至。

輕鹽稅的利民政策,又使得政府想從鹽務贈加財稅之時,造就了無數的私鹽販子。

唐末亂世,也正是這樣一大批鹽販子把大唐徹底撕裂。

吳寧不懂歷史,可是對於這個華夏最燦爛的時代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瞭解的。

......

可禍根已經埋下,必然走到衰亡!

可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至少吳寧覺得,大唐並非無藥可救。恰恰相反,以當下的疆域、社會構成、權利結構、國際地位,還有民族向心力,只要找準契機,大唐完全可以走向另一個全新的結局。

而現在,有一個機會擺在吳寧前,一個也許可以扭轉歷史的機會。

他應不應該抓住?應不應該搏上一搏?

不爲自己,只爲一個時代,爲心底那個一直渴望的聲音。

搏一把,送命也特麼值了!

......

“九郎要寫什麼?”

太平心跳的利害,因爲吳寧此時的氣勢完全變了,眼神之中似有一股狂躁之氣讓她有點害怕。

好言相勸:“你莫要衝動。”

“......”吳寧一陣無言。

衝動嗎?衝動。

一但武老太太也是一個不顧民苦,只想做皇帝的功利之人,那吳寧身世再加上現在要寫的東西,足夠他死一萬回了。

可是,兩世爲人,衝動一回又有何妨?

......

“聖武神功天后陛下敬啓!”

吳寧鄭重落筆。

“草民,房州吳氏,寧也,幸昌平盛世、蒙恩苟安。”

“少不更事,未解詩書,唯數術一學略啓心得。然,不知孔孟而何以知理,不曉禮法而何以正身?”

“況,堂前燕坐,高謀遠論,非寧所志也。聖後隆寵實不敢受,罪矣。”

“草民惶恐,萬死誠辭,望聖後體恤。”

“國朝綱政寧力有不歹。然,聖後擡愛不敢不爲,傾獻一策,以盡孝心。”

在這裡,吳寧用了一個“孝心”字,而非“忠心”,想必武則天若真的知道吳寧的身世,也會有所感觸吧。

下面,則是吳寧獻的那一策,只不過,有點長。

太平公主本來是站在旁邊看着他寫,可是,從早上站到中午,吳寧還沒寫完,公主殿下有點受不住了,回房歇了一回兒。

等過了一個多時辰,太平再回到吳寧屋前一看,他還在寫。

太平不好進去打擾了,結果到了晚飯,吳寧還沒停。

入夜,還在寫......

等第二天早上,公主殿下睡醒了,吃過了早飯,過去一看,還在寫!!!!

太平公主不淡定了,這寫的什麼啊?估計放眼大唐,開國一甲子也沒這麼長的奏表了吧?

......

呵呵,放眼大唐?

特麼放眼華夏數千年的王朝史,也沒吳寧這表奏折長。

後來的那些什麼萬言書啊,長奏之類的,在吳寧這一奏表面前,估計連零頭都算不上,

這貨整整寫了三天三夜,用麻紙七百一十九張,共十三萬六千八百二十字,後世管這篇改變了大唐命運的奏本叫《唐策:醒世方》。

等到傳旨太監再次來到吳家小院,準備把吳寧接入京城的時候,人沒接着,倒接過一口大箱子。

老太監都看傻了,什麼情況?

可是,吳寧不走,他也沒辦法,只得帶着一口箱子回京。

心下還在祈禱,但願不要觸怒聖後,要了你小子的命。

而一到東都洛陽,老太監把箱子搬到武則面前,武老太太也是一驚。

“他不來?”

“回稟聖後,吳寧辭不受恩,只讓奴婢帶回這口箱子,說是與聖後的回奏。”

“......”

武則天笑了,“既然不來,又送什麼回奏?”

“打開吧!”

太監聞旨,應諾開箱,只見裡面滿滿一箱都是紙。

老太監一個人根本抱不過來,只得撿上面幾張遞給武則天。

武老太太懶洋洋地接過,翻開一看:

少不更事,未解詩書,唯數術一學略啓心得?

......

不知孔孟而何以知理,不曉禮法......

......

草民惶恐,萬死誠辭,望聖後體恤。

看到這裡,武則天笑了,“果然是個聰明的孩子!”

可是再往下一看:

傾獻一策,以盡孝心......

老太太又是一怔,他居然猜到了?

正了正身子,再往下看。

唐者,以武立國,以威傲世,雄居四海,君臨五嶽。

第一句就讓武則天眉頭一皺,這完全就是居高臨下,全然不是爲臣爲民所應該有的口氣。

再往下來,武則天的神情更是越來越陰沉。

因爲下面,吳寧站在一個當權者的角度,一個居高臨下的視角,把大唐從裡到外,從軍到政,從利到弊,徹徹底底地剖析了一遍。

眼光之長遠,思考之深刻,連武則天這個大唐幾十年來真正的掌權者都自嘆不如,這也徹底觸動了武則天內心深處的殺機。

真是不知死活啊!

武老太太暗自咬牙,“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

若是以往,武老太太會二話不說,直接下旨擒殺吳寧。

可是這一回,武則天覺得,得先一會兒。

因爲,吳寧真的說到點子上了。

特別是當中一段對當下朝庭財稅的分析,簡直是入木三分,讓武老太太連眼神都挪不開。

只見吳寧在奏本上寫到:

當下唐之稅賦,年入三千萬貫盈。

細數門類:

租庸調錢,十之有半(50%左右)

戶稅:十之半一(5%)

ωwш☢тt kān☢¢Ο

地稅:十之有一(10%)

資課:十之半一(5%)

各目使役錢:十之有一(10%)

官屬田:十之半一(5%)

租貸(政府高利):十之半一(5%)

以上各項已佔十之有九,餘者諸如:稅草、腳錢、倉窯、加耗、籍賬、土貢、勾徵、常平倉、鹽課、銅鐵十不足一。

這些數字名目,武則天自然再熟悉不過。

只不過,讓老太太大爲意外的是,吳寧用了一個她從來沒見過的形式,把這些數字展現了出來——

餅形對比圖表。

只見,大唐各項財稅都讓吳寧畫在一個圓裡面,每一項稅收,又以多寡佔比,把圓圈分成若干扇區,一目瞭然。

簡直就是一目瞭然!

佔的最多的當然就是“租庸調”所代表的農稅,佔了五成,足足有半個圓。

而像鹽課、銅鐵、倉窯、加耗這些,在整個圓上只有幾乎分不清多少的一條細絲。

吳老九用一種前所未見的方式,讓武老太太第一次這麼直觀地看清了自己的這個國家。

......

第一七零章 得罪不起第四六零章 再次出現的神秘人第四一七章 傳承第七十四章 吳老九罵街第一二四章 餅形圖表與柱形圖表第一五三章 來自狄仁傑的怨念(2合一)第一六三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一五五章 女裝代言人第一七七章 給兩成要一成第三二三章 馬子工第二六三章 攪局第三六五章 狄“胖”子的報復第十四章 夜談會第三六三章 小地方來的人,格局就是小第二一四章 八年之後(二合一)第三十三章 人生需要巧合第四五六章 微妙的平衡第三七四章 就是讓他們恨我第一一二章 吳寧半年的收入第二六九章 夠嫁八輩子的橫財關於30萬大軍1月糧草值不值得跑路的問題第五一五章 來公的小心肝兒第七十章 一對兒戲精第一九七章 天授元年的第一場雪第八十二章 數學天才和歷史白癡第七十章 一對兒戲精第八十五章 這個臭不要臉的賤人第四五七章 唯一的機會(二合一)第二五零章 憋屈的來俊臣第三四九章 不差錢第二八三章 寬容第四九六章 惡名不可加身第三五七章 後路第一三五章 皆大歡喜?第五零三章 萌公子回京第二一六章 喝退第一零一章 你還是叫我姐吧第四一四章 胎死腹中第三零一章 李二惹的禍第三八二章 哭窮第三七三章 逗她玩呢第一七零章 得罪不起第二二六章 名臣風骨,當世棟樑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二七零章 喪盡天良第三零二章 顯赫楊家第二四五章 凱旋第四三一章 堅持單章:和昨天的一樣第六十一章 下山坳的高度第三九二章 李賢之才第二十九章 信義與生存之道第九章 奧妙只在一鍋鮮湯第三九五章 不想做第二個李諶第一二四章 餅形圖表與柱形圖表第四零八章 置身事外第二三四章 心懷鬼胎第二九一章 吃醋第五一九章 朕還記得第九十章 打板子第二四九章 誰能騙過誰第五一六章 先生救命第四五三章 比咱們公主殿下還可靠第五一八章 最後一頓單章:深刻檢討和掏心窩子第四二八章 意外的任命第四二五章 爲、什、麼!?第三三三章 給你個機會第二七九章 發乎於心第四十一章 不幹了不幹了第五十四章 刷牆第八十三章 瞎到頭兒了第二十三章 唐朝BBS第二零七章 又被混蛋女婿算計了第五零九章:萌公子跑哪去了呢第三六九章 明搶第十一章 閒的蛋疼第四一四章 胎死腹中第四三五章 來了就別想走(二合一加更)第四六四章 殺無赦第一二二章 賭上命運第二零五章 江湖是什麼(二)第五一三章 太子殿下差點沒吊死扯淡番外(兩個男人的攀比)+新年寄語第七十五章 誤會有點大第三十一章 癔症第二零六章 忘記仇恨第四八零章 招搖過市第一八三章 許願不還第五四八章 高手過招(三)第二零四章 江湖是什麼(一)第三八零章 咱還是一夥的嗎第二八二章 霸氣第五十七章 好命的秦文遠第五四四章 父子交談第二四零章 岑老爺子跑了單章:一隻正在熬湯的哈士奇又去熬糖了引子:大唐往事第五零六章 拉偏架第四一二章 佈置
第一七零章 得罪不起第四六零章 再次出現的神秘人第四一七章 傳承第七十四章 吳老九罵街第一二四章 餅形圖表與柱形圖表第一五三章 來自狄仁傑的怨念(2合一)第一六三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一五五章 女裝代言人第一七七章 給兩成要一成第三二三章 馬子工第二六三章 攪局第三六五章 狄“胖”子的報復第十四章 夜談會第三六三章 小地方來的人,格局就是小第二一四章 八年之後(二合一)第三十三章 人生需要巧合第四五六章 微妙的平衡第三七四章 就是讓他們恨我第一一二章 吳寧半年的收入第二六九章 夠嫁八輩子的橫財關於30萬大軍1月糧草值不值得跑路的問題第五一五章 來公的小心肝兒第七十章 一對兒戲精第一九七章 天授元年的第一場雪第八十二章 數學天才和歷史白癡第七十章 一對兒戲精第八十五章 這個臭不要臉的賤人第四五七章 唯一的機會(二合一)第二五零章 憋屈的來俊臣第三四九章 不差錢第二八三章 寬容第四九六章 惡名不可加身第三五七章 後路第一三五章 皆大歡喜?第五零三章 萌公子回京第二一六章 喝退第一零一章 你還是叫我姐吧第四一四章 胎死腹中第三零一章 李二惹的禍第三八二章 哭窮第三七三章 逗她玩呢第一七零章 得罪不起第二二六章 名臣風骨,當世棟樑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二七零章 喪盡天良第三零二章 顯赫楊家第二四五章 凱旋第四三一章 堅持單章:和昨天的一樣第六十一章 下山坳的高度第三九二章 李賢之才第二十九章 信義與生存之道第九章 奧妙只在一鍋鮮湯第三九五章 不想做第二個李諶第一二四章 餅形圖表與柱形圖表第四零八章 置身事外第二三四章 心懷鬼胎第二九一章 吃醋第五一九章 朕還記得第九十章 打板子第二四九章 誰能騙過誰第五一六章 先生救命第四五三章 比咱們公主殿下還可靠第五一八章 最後一頓單章:深刻檢討和掏心窩子第四二八章 意外的任命第四二五章 爲、什、麼!?第三三三章 給你個機會第二七九章 發乎於心第四十一章 不幹了不幹了第五十四章 刷牆第八十三章 瞎到頭兒了第二十三章 唐朝BBS第二零七章 又被混蛋女婿算計了第五零九章:萌公子跑哪去了呢第三六九章 明搶第十一章 閒的蛋疼第四一四章 胎死腹中第四三五章 來了就別想走(二合一加更)第四六四章 殺無赦第一二二章 賭上命運第二零五章 江湖是什麼(二)第五一三章 太子殿下差點沒吊死扯淡番外(兩個男人的攀比)+新年寄語第七十五章 誤會有點大第三十一章 癔症第二零六章 忘記仇恨第四八零章 招搖過市第一八三章 許願不還第五四八章 高手過招(三)第二零四章 江湖是什麼(一)第三八零章 咱還是一夥的嗎第二八二章 霸氣第五十七章 好命的秦文遠第五四四章 父子交談第二四零章 岑老爺子跑了單章:一隻正在熬湯的哈士奇又去熬糖了引子:大唐往事第五零六章 拉偏架第四一二章 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