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章 你是不是吳寧

“說下去!”

武則天冷然一聲,想聽聽吳寧到底有什麼說辭,而殿上其他幾人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兒。

這裡面除了李顯,渾渾噩噩毫不知情,剩下的幾位,可是都知道武老太太對吳寧生了疑心的。

這個時候,謹言慎行,方爲上策。

大夥兒實在想不通,吳寧何必還要在這裡招惹老太太呢?

其實,不殺世家的理由,不用吳寧去說,不殺和殺的理由都是檯面兒上的。

老太太要殺世家,是要掌控皇權,這對武則天有利。

可不殺世家,則是爲了不讓大周傷了元氣,這對天下有利。

就是這麼簡單。

想想看,半數朝廷官員、十數萬世家弟子,再加上之前說的對山東民生的影響。

這麼大的的危害,換了任何一個皇帝,任何一朝臣子,都不敢這麼幹。

可惜,執掌天下的是武則天,她選則了前者,這就是老太太狠辣的地方了。

可是,現在武則天讓吳寧說下去,那吳老九把這些再重複一遍?

管用嗎?

顯然不管用。

事實上,吳寧也根本沒打算說這些。

武則天讓他說下去,不是讓他說廢話的。老太太的意思很清楚,讓他直接說方法。

“啓稟陛下!”吳寧擡起頭,“古人有云:沒有帶來混亂的臣子,只有帶來混亂的制度。”

“世家之亂,說到底,並非是十數萬世家子弟威脅了大周,而是古往今來傳習的制度造就了世家。”

“陛下今天把世家殺的乾乾淨淨又如何?早晚還會有新的世家利用制度再次崛起。不是嗎?”

......

“......”

“......”

“......”

吳寧一席話,殿上這幾個人面面相覷,默然無聲。神情之錯愕,更是溢於言表。

憋了半天,最後還是武則天沒忍住,問了一句,“哪個古人說的?”

咳咳!吳寧差點沒噎着。

哪個古人不重要好不啦?重要的是內容。

“陛下!”吳寧避之不答,換了個語氣,“一概絞殺是沒有用的,若想從根兒上解決問題,必須從制度上着手。”

“制度?”武老太太果然不再糾結。

別管是哪個古人說的,也別管說沒說過,細想之下,還真的就是這個道理。

世家的出現,確是制度造成的,也就是從魏晉開始的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那什麼是九品中正制呢?

簡單來說,就是朝廷以州郡爲單位,在各州郡選出一個在朝中任高官,且德高望重的名人,任命爲“大中正”。

再由大中正從本州之中,選一個稍稍比自己差一點的德高望重人物,任命爲“小中正”。

於是,各州郡就有了大、小中正。

那大小中正是幹什麼的呢?這兩人就一個任務:從本州選拔人才,向朝廷舉薦。

他們手裡有一張類似於“人才調查表”的東西,對所轄境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秩序的四有青年逐一審查,在表格中分置九等。

分別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

然後,再把這九等名單提交吏部。吏部就可以按照等級,直接派官兒了。

明白了吧?

這就是“九品中正制”。

只這麼寥寥幾句,大夥兒就應該明白,這裡面“大、小中正”得有多大的權利,這個制度又存在着多大弊端。

......

大中正選小中正,兩人再一塊兒挑官兒。

可人都是自私的啊!我爸爸要是大中正,那他就算不把我這個親兒子放在上上等,起碼也得在選官之列吧?

於是,世家就這麼出現了。

到了隋唐時期,在皇權的引導下,九品中正制也逐漸失去了存在的空間。

可是,繁衍了幾百年啊!

世家已經不需要九品中正制了,特麼一州一郡,甚至幾州幾郡,只要是識字的都是一個姓兒,都是他們家親戚。

你選去吧,選誰都是我家的。

甚至都不用選官,七姓十家光是家裡出的那些宰相,得的那些爵位,用這些功勞向皇權要一點“恩蔭”的官額,那就夠把朝堂填一半兒了。

所以,武則天才要趕盡殺絕,把七姓十家滅了,那這些問題也就都不存在了。

雖有陣痛,但是從長遠角度來講,還是值得的。

可是現在,穆子究說殺不得,還說什麼制度......

老太太當然知道制度有問題,可是怎麼改?怎麼變?

“制度?談何容易!?難道,你還有改制之法!?”

武則天還真不信了,朝廷裡那麼多能臣,天天就琢磨着怎麼改制都未有建樹,你還能弄出點新鮮的來?

“......”

好吧!

“回稟陛下!”吳老九一彎腰,“微臣......還真有。”

“啊!?”武則天驚了。

你有?你有你不早說!?

“說下去!”

“單就官制而論,其實很簡單,廢止舉薦制,收緊恩蔭,大行科舉。”

“不舉薦,少恩蔭,也就把世家上升的通道堵死了。”

“大行科舉,則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是不是人才,科場走一遭。”

“公平,也省了麻煩!”

“......”

武則天沉默了。

“能行嗎?”老太太有點不確定。

現在的大周,包括大唐時期,還是以舉薦爲主,恩蔭爲輔。

畢竟這個時候,知識還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準確地說,是少數家族手中。叔叔舉薦侄子,或者子承父業,不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舉薦和恩蔭才更有效率。

至於科舉......

科舉就是個幌子,朝廷那麼大的用人量,單靠科舉考上來的那麼幾個人是不可能供應的。

這也是武則天寧可殺了世家,讓天下亂一亂,也沒想過去大興科舉的原因。

在她的認知裡,民間的寒門子弟畢竟是少數,科舉也興不起來。

不得不說,這就是時代的侷限性了。

如果換了宋、明、清的任何一位皇帝,非笑話武則天是傻帽兒不可,太小看天下人“當官的決心了”。

殊不知,終大唐一朝,從科舉入仕的人才,加一塊兒也就幾百人。可是到了大宋,呵呵,幾百人?一科就錄用一千多的也不是沒有。

武則天擔心的這個事兒,根本就不存在。

其實,她現在要乾的事兒和黃巢有什麼區別呢?都是把世家殺了個乾乾淨淨。

不同的是,到了北宋時期,趙家是不得以而爲之。

那時候,已經沒有世家了,文人家族更是少之又少。朝堂上有一個算一個都是爆發戶,更沒什麼可舉薦、恩蔭的。

所以,趙家只能被動地收緊舉薦和恩蔭的用官渠道,轉而大力發展科舉。

而武則天現在,則是有選擇的餘地。

事實上,在吳寧的影響下,老太太已經主動地走上了北宋的道路。

你看唄,廢除坊市,大力興商,這是不是宋朝的大方向?

如果她再大興科舉,那和兩宋就更近了。

而且!!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唐可不會重文輕武,大唐還有燕雲屏障。不但有燕雲屏障,整個亞州幾乎都是大唐的後花園。

這就...有點無敵了。

現在武老太太缺的就是一點點眼界,這是歷史的侷限性,這個吳寧可以幫她彌補。

“陛下....陛下是不是擔心,科舉不能勝任選官之責?”

武則天擡頭,“子究,寒門仕子還是太少了。”

“陛下說的沒錯。”吳寧點頭,“可是,科舉之道既然是公平選拔,那爲什麼一定要是寒門仕子呢?十萬世家子弟不一樣可以通過科舉在朝爲官嗎?”

“嗯?”武則天皺眉,“那世家必會死灰再燃!”

“制度變了啊!”吳寧緩聲道,“選官的權柄在陛下手中,而非世家族長。”

“再說,此次抄家,世家元氣大傷,靠陛下掌管的科舉是沒法翻身的。”

“可不同的是,陛下抄了世家的家,卻還用了他們的十萬文人,何樂而不爲呢?”

“......”

也對!武則天有點動心了,她本來就是不執拗的人。

相反,老太太這一生嫁給了權力,也屈從於權力。只要於權有利,武老太太從來都是沒有原則的。

就好像她可以爲了夢想而入宮,可以隱忍在寺廟裡等待機會。

可以爲了上位而討好關隴門閥,也可以爲了打擊關隴門閥而立起七姓十家。

更可以爲了打擊七姓十家而發展酷吏,現在爲什麼不能爲了別的目的放世家一馬呢?

看了吳寧一眼,心中還有一絲疑慮,“那平民仕子還是沒有世家弟子有優勢,朝堂上不還是他們的天下嗎?”

“陛下!”吳寧淡然一笑,“微臣有一問請教陛下。”

“說!”

“陛下覺得,殺十萬文人、半數朝官對大周的負擔大,還是幾百座官營書院的負擔更大呢?”

“......”

“!!!!”

武則天又驚了!!

對哈,這小子太壞了!

擔心科舉世家弟子一家獨大,那就建書院唄!專教寒門子弟。

就算在大周全境各州都鋪上書院,那對朝廷來說也是負擔得起的啊!

此時,吳寧的聲音適時傳來:

“只要陛下敢放開平民的上升通道,敢給寒門仕子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臣保證,不出十年,必不會讓陛下失望!”

“......”

武則天沒接話,靜靜地看着吳寧。

她的心裡此時已經有了決定。看着吳寧是因爲......

太像了!

武老太太心說,實在太像了!

行事風格與那個吳寧幾乎是一模一樣,你永遠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點子,永遠會給你驚喜。

而且,都那麼壞,那麼討厭!

如果,場下站的是吳寧,他也應該想得出這種既讓世家繼續爲朝廷賣命,又綿裡藏針,把世家慢慢磨死的絕戶計吧?

那麼....

武則天內心抑制不住的在想,穆子究......到底是不是吳寧!?

“子究....”

老太太悠悠開口,“你很像一個人!”

“!!!”

“!!!”

“!!!”

所有人都心頭一顫,太平心道:“來了!”

狄仁傑也是低着頭,不敢看武則天,更不敢看吳寧,上官婉兒則是在細看吳寧的眉眼。

她也好奇,吳寧用半年時間就經營起一家價值十萬的炭廠,而穆子究短短八年就讓長路鏢局遍佈天下。

吳寧擡擡手就滅了一衆酷吏,而穆子究輕描淡寫就幹掉了突厥,還搭上了七姓十家。

吳寧寫了一箱子的《醒世方》,而穆子究則在這個大殿上獻了官制之策。

吳寧如果活着,也正是穆子究的年紀......

這是兩個人?還是一個人呢!?

......

“哦?”只見穆子究依舊淡然,沒有波瀾,“陛下還見過像子究一樣的人嗎?”

“見過。”武則天重重點頭,“而且,還很想念!”

“......”

吳寧沒有馬上接話,因爲心中已有起伏。

想念?

武則天居然用了“想念”二字!

強行讓自己穩住心神,“能讓陛下想念的,想來是個奇人吧?”

......

武則天一直緊盯着吳寧的神情,可是讓她失望了,表面上,那句“想念”並沒有讓穆子究有任何的遲疑。

只得道:“確實是個奇人!”

老太太靠回龍椅,“有九年了吧......”

“朕初聞那個叫吳寧的小子,他才十五歲。”

“可就是一個十五歲的娃娃,只幾句話就把朕一直不能解開的困局化解了。”

“哦??”穆子究挑眉,“那他好大的膽子啊!”

“是的!”武則天笑了,“膽子確實不小!”

“和你一樣,敢在朕面前賣弄,當真是不知死活。”

“呵。”穆子究再笑,“非常之人,行非常手段,不是嗎?”

“是!”武則天點頭,“確實是!”

支起身子,指着穆子究,“你和他一樣自信!都是非常之人,知道朕捨不得。”

穆子究聞罷,微微頷首,“陛下擡愛!”

“那後來呢?”

“後來?後來他得寸進尺,先是廢了朕的一衆愛將,又給朕提了一大堆意見。現在你看到的四海通商,宵禁作古,就都是他的傑作。”

“可是......”老太太站了起來,背起手來,下了高位。

踱到穆子究身前,“可是他越得寸進尺,朕就越喜歡他。你說怪不怪?”

“不怪吧!”穆子究低垂眼簾,“這世間,平凡的人太多,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不容易。”

“對!”武則天大笑,“太對了!!”

“吳寧,就是一個有趣之人!”

“而你!和他很像,也是個有趣之人!”

“是嗎?”穆子究已經不擡眼,“那微臣甚是好奇,他的結局可好?”

“因爲那也可能是我的結局,不是嗎?”

“!!!”

“!!!”

日!

狄胖子汗都下來了,心說:吳老九,你瘋啊!

能對付過去已經是萬幸了,結果這貨還在玩火,這等於是反將了武則天一軍。

還嫌不夠心跳是吧?

......

第二七五章 逆轉第五十七章 好命的秦文遠第三三六章 長安一霸第一九五章 山村之夜第三八八章 三路開花第三四三章 來自程伯清的指點第四十六章 壞人好事的三哥第三二一章 男主角是太叔翎第一八七章 一個時代的到來第十四章 夜談會第三八三章 四色鏢旗第四十八章 身世第二十五章 托兒第九十八章 任何人都有可能第八十三章 瞎到頭兒了第二一八章 三人成虎(二合一)第二七九章 發乎於心第四九四章 大荒嘿嘿嘿.......單章第二六零章 再次出現的密信第七章 四伯吳長路第四十二章 炭窯到底封不封門第一一七章 發家得從忽悠開始第二十二章 這位小哥很樸實第五二四章 人窮志短第三二八章 尋仇第五一九章 朕還記得第五四一章 沒一個是過日子的人第三九三章 暫緩立儲第二十一章 尋翠居第五四一章 沒一個是過日子的人第三八八章 三路開花單章:深刻檢討和掏心窩子第四四一章 他是哪蹦出來的第二二一章 第一個人見誰?第四八零章 招搖過市單章:答疑與感恩第三七一章 矚目第二十二章 這位小哥很樸實第二九二章 廚子跑了單章:和昨天的一樣第八十七章 東郭先生與中山狼第三十三章 人生需要巧合第九十四章 真相漸露第三一六章 紫玉佩第二一六章 喝退第三二零章 羅利的豔遇第四零二章 二提沙州第一四八章 換着扛雷第五零六章 拉偏架第八十四章 果然是寧哥上‘木’下‘子’是爲“李”!第二八七章 長安城造監關於30萬大軍1月糧草值不值得跑路的問題第四七三章 難題第二零九章 躲不開的狄胖子第九十三章 玩火第三二四章 一千三百年前的環境污染第十一章 閒的蛋疼第一九三章 十六年前的詭異往事第四一四章 胎死腹中第二九三章 拜訪狄府第二十六章 最後的老兵第一七八章 給乾兒子的見面禮第四零四章 麟德舊事第三一九章 世間的無趣第三零三章 點醒夢中人第四零六章 抗旨第五四七章 高手過招(二)第三六一章 一千萬的項目單章:關於上架時間和....第二一一章 教你做一名合格的山賊第二四二章 城下休整第五二八章 兜比臉乾淨第五一三章 太子殿下差點沒吊死第三十七章 兩個問題第一二九章 天府之國第一四七章 傻瓜第四六五章 帥,是原罪第四四六章 倒打一耙第三零零章 赴任長安第一三零章 歲月靜好第四九一章 教育熊孩子(二合一)第五零二章 二桃三士第三三一章 同衙爲官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一八六章 三個理由第四三五章 來了就別想走(二合一加更)第四五八章 太倉促了吧第二六七章 意外第二零七章 又被混蛋女婿算計了第三八零章 咱還是一夥的嗎第八十二章 數學天才和歷史白癡第四三三章 要造反?第五三六章 好嘞第三十一章 癔症第一五六章 好戲還在後面呢第一九八章 反了吧!(二合一)第一九三章 十六年前的詭異往事第二一一章 教你做一名合格的山賊
第二七五章 逆轉第五十七章 好命的秦文遠第三三六章 長安一霸第一九五章 山村之夜第三八八章 三路開花第三四三章 來自程伯清的指點第四十六章 壞人好事的三哥第三二一章 男主角是太叔翎第一八七章 一個時代的到來第十四章 夜談會第三八三章 四色鏢旗第四十八章 身世第二十五章 托兒第九十八章 任何人都有可能第八十三章 瞎到頭兒了第二一八章 三人成虎(二合一)第二七九章 發乎於心第四九四章 大荒嘿嘿嘿.......單章第二六零章 再次出現的密信第七章 四伯吳長路第四十二章 炭窯到底封不封門第一一七章 發家得從忽悠開始第二十二章 這位小哥很樸實第五二四章 人窮志短第三二八章 尋仇第五一九章 朕還記得第五四一章 沒一個是過日子的人第三九三章 暫緩立儲第二十一章 尋翠居第五四一章 沒一個是過日子的人第三八八章 三路開花單章:深刻檢討和掏心窩子第四四一章 他是哪蹦出來的第二二一章 第一個人見誰?第四八零章 招搖過市單章:答疑與感恩第三七一章 矚目第二十二章 這位小哥很樸實第二九二章 廚子跑了單章:和昨天的一樣第八十七章 東郭先生與中山狼第三十三章 人生需要巧合第九十四章 真相漸露第三一六章 紫玉佩第二一六章 喝退第三二零章 羅利的豔遇第四零二章 二提沙州第一四八章 換着扛雷第五零六章 拉偏架第八十四章 果然是寧哥上‘木’下‘子’是爲“李”!第二八七章 長安城造監關於30萬大軍1月糧草值不值得跑路的問題第四七三章 難題第二零九章 躲不開的狄胖子第九十三章 玩火第三二四章 一千三百年前的環境污染第十一章 閒的蛋疼第一九三章 十六年前的詭異往事第四一四章 胎死腹中第二九三章 拜訪狄府第二十六章 最後的老兵第一七八章 給乾兒子的見面禮第四零四章 麟德舊事第三一九章 世間的無趣第三零三章 點醒夢中人第四零六章 抗旨第五四七章 高手過招(二)第三六一章 一千萬的項目單章:關於上架時間和....第二一一章 教你做一名合格的山賊第二四二章 城下休整第五二八章 兜比臉乾淨第五一三章 太子殿下差點沒吊死第三十七章 兩個問題第一二九章 天府之國第一四七章 傻瓜第四六五章 帥,是原罪第四四六章 倒打一耙第三零零章 赴任長安第一三零章 歲月靜好第四九一章 教育熊孩子(二合一)第五零二章 二桃三士第三三一章 同衙爲官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一八六章 三個理由第四三五章 來了就別想走(二合一加更)第四五八章 太倉促了吧第二六七章 意外第二零七章 又被混蛋女婿算計了第三八零章 咱還是一夥的嗎第八十二章 數學天才和歷史白癡第四三三章 要造反?第五三六章 好嘞第三十一章 癔症第一五六章 好戲還在後面呢第一九八章 反了吧!(二合一)第一九三章 十六年前的詭異往事第二一一章 教你做一名合格的山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