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章 文明的支點

黃帝戰蚩尤,雖然被認爲是神話傳說,可是,拋開那些怪力亂神的部分,單從它的實際意義上來說,其實就是,炎黃兩大部落聯盟戰勝了九黎氏,一統了黃河流域。

進而,奠定了華夏民族的,文明基調。

注意,這一,點非常重要!

它的影響,甚至一直延續到今天。

那麼,到底是什麼影響呢?就是農耕文明。

黃帝播百穀草木,事生產,始製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

炎帝則是親嘗百草,發明刀耕火種,創造了農具。

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在新石器時代,部落普遍以狩獵爲主的時期,將農業定爲了炎黃子孫生存的基調。

而蚩尤九黎,從神話描寫之中,也可以窺得一二。以金爲兵,駕馭兇獸,騎着國寶跟黃帝幹架。

這說明,九黎族很可能是以狩獵、馴養畜牧,爲主要生存方式的遊牧部落。

當然,以當時黃河中下游物種的多樣性來看,可能不用“遊”就能獵,也能牧。

那,這意味着什麼呢?

意味着,農耕和遊牧兩種生存方式,在當時的社會原是並存的,並且發生了激烈的碰撞。

結果則是,炎黃勝出。

那如果反過來呢?蚩尤得勝,吞併了炎黃部落,可能華夏民族的文明走向也會跟着發生變化。

總之,炎黃勝了。

除了我們現在都叫“炎黃子孫”,而不叫“蚩尤子孫”之外,最深遠的意義就是,我們這個民族是種地的!

黃河是母親河,黃河流域也成了華夏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糧產基地。

而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華夏的歷史都是圍繞着這條母親河,圍繞着這個產糧基地而發生的。我們圍繞着這一個大糧倉,創造了文明。

甚至到周朝,楚人在長江流域建立諸侯國,使得農事在長江中游發展起來,也被認爲是黃河糧產基地的延伸。

而這個局面,一直延續到戰國時期,秦國的崛起。

......

武則天現在心中生疑的是:穆子究在談秦之一統,可是他現在說的糧產和農耕,好像和這沒什麼太大的關係吧?

因爲,秦國只占算黃河流域的一小部分,遠沒有達到左右全局的地步。

兩個問題不搭邊兒。

“子究到底要說什麼?”

“麥!”吳寧吐出一字。

“秦國雖只是偏居黃河一隅,可是陛下忘了嗎?秦國有麥!”

“麥?”武則天不是太懂。

“對!秦國所處關中,隴右之地,正適合麥子的耕種。而由西域傳入中原的麥米,也正好第一個到達秦國。”

“然而,當秦人通過種麥得以大幅提升糧產之時,其餘六國還是以粟米爲主要作物。”

“試問陛下,粟米對麥子,哪個能勝?”

“!!!”武則天眼前一亮

“不錯!!粟米對麥子,怎麼可能得勝?”

粟米的產量和麥子是沒法比的。讓吳寧這麼一說,倒是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了秦之一統。

而吳寧的聲音適時傳來,“秦國雖不佔黃河產糧的全部,可是得麥子之利,秦國等於是把黃河上下這個產糧之地昇天再造了。”

“秦因麥子一統六國,而麥子也因秦而廣植天下。”

“對對對!!”武老太太顯然來了興致,舉一反三,道:“子究所言極是!正因有麥子遍植天下,中原自秦起,便是繁盛千多年,四海皆服。”

說白了,秦國利用麥子的高產,先讓自己升級,進而統一六國,使得中原跟着晉級。

而自秦之後,華夏文明的地位得到了顯著提升。

“那陛下可曾想過,始皇帝爲何要修長城呢?”

“嗯?”

武則天一愣,“不是......不是爲了抵禦異族嗎?”

“確實是爲了抵禦異族,但卻也沒有那麼簡單!”

“哦?怎講?”

吳寧一笑,“懇請陛下取一山河圖來。”

老太太與吳老九探討的正起興,怎有不可?

“婉兒,速去取來!”

不多時,山河圖於二人面前展開。

吳寧指着秦長城舊貌之處道:“陛下且看,秦長城在這裡。”

“陛下找來懂地誌天候的天官一問便知,秦長城畫的這條線,正好把這塊糧產之地包裹其中。長城之內,雨水豐足。長城之外,乾旱無收。”

“是嗎?”

武則天仔細看着山河圖,身邊沒有天官,也只能聽吳寧一家之言。

而事實上,秦始皇畫的這條線,比吳寧說的更加精確。

如果用後世的水文地圖來看,正好卡在400毫米降雨線上,分毫不差。

秦始皇等於是用長城隔出了內外兩重天。內裡,風調雨順,糧米豐足;外面,則是赤地千里,不事農耕。

“陛下不覺得,始皇帝畫的這條線,另有深意嗎?”

“什麼深意?”

“微臣以爲,始皇帝不但深知中原糧倉的重要性,而且還發現了它的一個致命缺陷。”

“那就是......”吳寧指着黃河上下,這片原糧產地所在,“這塊地太好了,乃中原命脈所在!”

“可是,這塊地......也太孤獨了!”

“!!!!”

武則天再次渾身一震,“子究是說....”

“不錯。”吳寧點頭,“一但中原糧倉受到異族侵擾,那便會影響整個中原的吃飯問題。這對咱們來說,太致命了!”

“這就好比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一但籃子倒了,那雞蛋也就全碎了。”

“所以,始皇帝不惜耗盡天下資財,也要把中原‘唯一的一塊田’圍起來。”

說到這裡,吳寧由衷感嘆:“不得不說,始皇帝之思慮深遠啊!”

“嬴政知道,自炎黃而起的這個中原大糧倉是重寶,但是又沒有戰略縱深,也是它的致命缺陷。一但受創,必有亡國之危。”

“所以,他修建了長城,等於是給中原文明加了一道保障。”

“是啊!”武老太太也是長嘆一聲,由感而發,“始皇之才,曠古絕今!”

吳寧一笑,有意無意道:“可是始皇想不到,數百年之後,有人和他幹了同樣的一件事。”

“誰?”武則天老目一瞪,還有人和始皇比肩嗎?

“呵呵,正是那個千古第一昏君——楊廣!”

“隋煬帝?”

“正是!”

吳寧道:“不管楊廣出於什麼目的,是玩樂也好,彰顯功績也罷,但他都修了大運河。這條運河的作用,不亞於萬里長城。”

“怎講?”

剛問出口,武則天又是低頭思索開來,猛的一個激靈,“子究是說,大運河......?”

“陛下英明,正是如此。”

吳寧解釋道:“陛下且看!”指着山江圖。

“在漢末三國之前,中原只有一個糧倉,縱深太淺。”

“儘管始皇逆天而行,築就萬里防線。可是,一但中原勢微,異族番邦還有是機會越過長城,進犯中原。”

“而一但讓異族踏入中原糧倉,那滅國亡種就已成定局。”

“直到漢末,東吳的崛起。”

“江南,東吳的崛起,變相地開發了江南之地。”吳寧豎起兩根手指,“使之成爲,第二個糧倉!”

“嗯!!”武則天深以爲意,看着山河圖上江淮所在。

“這樣一來,南北呼應,即使中原糧倉被毀,我們也可退守江南。”

猛的張大眼睛,“所以,那五胡入境之時,漢人政權纔有了南渡的可能,依仗江南,再圖後進了?”

“對!!”吳寧點頭認可。

武則天不愧爲一代明君,很多事情一點就通。

只聞老太太繼續道:“這麼看來,楊廣的大運河正好把江南和中原糧倉連爲一體,成南北呼應之勢。”

“單從功效上來看,確實與長城異曲同工。”

“妙啊!”武則天由衷讚歎,“當真是妙啊!”

老太太雖然掌權幾十年,把天下握於股掌之間,可是像今天這樣,看着一張山河圖,指點江山,縱論前人功過的情形,還是第一次。

當真是酣暢淋漓,不由想大喝三聲,以泄豪情。

可是,話說回來,認可吳寧所言的同時,老太太心裡怎麼那麼不是滋味呢?

好吧,武則天多自信一個人?心高氣傲,估計連太宗李世民都沒服過。

今天好不容易服了一個始皇帝嬴政也就算了,這個楊廣又是哪根蔥?這特麼就不能忍了啊!

讓個昏君騎臉,武則天當然不好受。

而一旁的吳寧見武老太太臉色連變,心說....

心說,老子磨嘰了這麼半天,唾沫腥子費了二斤,火侯也該差不多了吧?

深吸口氣,終於把話頭兒引向了重點:“陛下!”

“陛下今日叫臣來,是不是有朝議相商?”

武則天興致不高,“確實有事相商。”

“是關於世家十數萬子弟的去向,還有那四千萬畝耕地的事嗎?”

武則天一皺眉,原來這小子早就知道?早知道你特麼跟老孃扯這麼一大通閒篇兒?

語氣不太好,一半因爲吳寧,一半因爲楊廣。都懶得與吳寧客氣,直接問道:“子究有何高見?”

“呵。”吳寧略有賤相的一笑,看的武則天又想殺人了。

又來了?那討人厭的嘴臉又來了!!

“陛下!”吳寧一指山河圖,“其實,微臣淺見,已經在這圖裡了。”

“嗯??”武則天意外地看着吳寧,“什麼意思?”

“呼.....”吳寧再次深吸一口氣,“容臣再多說幾句。”

“其實,如何安置世家,如何處置四千萬畝良田,這兩個問題,和剛剛微臣與陛下所言之事,存在關聯。”

“陛下且看。”吳寧指圖。

“江南也好,黃河上下也罷,皆是中原命脈。可是,始皇只知圍堵,楊廣亦不過是聯通,皆是順應時事之舉。非大智慧也!”

這還不算大智慧?

武老太太心說,看到你牛逼的!這還不是大智慧?

“那什麼叫大智慧?”

“陛下!”吳老九一挑眉頭,略待勾引。

“時勢造英雄,英雄創時勢啊!”

“嗯!?”武老太太這個心啊,被吳老九勾搭的不上不下的。

英雄創時勢?

他是說,始皇和楊廣只是順應時勢,而真正的英雄要創造時勢?

武則天登時跟打了雞血一般,來了精神。

“說說看,這個時勢如何創造!?”

吳寧一笑,那叫一個賤,“兩位前人其實都忽略了一個問題,或者說,沒有解決一個問題。”

“那就是,內部的危機,長城和運河是解決不了的。”

“嗯,確實。”武則天點頭。

所謂內部問題,說白了,就是富戶兼併土地。到了極致,不用外敵,國自亡。

“中原糧倉和江南糧倉,也非是兩位前人的功勞。”

“......”武則天還是點頭,不知不覺,已經被吳老九牽着鼻子走了。

“所以,陛下現在既無長城可修,也無運河可挖,那何不想想怎麼從內部解決問題?或者......”

“或者什麼?”

“或者再造時勢,多創造幾個糧倉出來?”

武則天一聽,翻了白眼,還幾個?

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哈?老孃要是能創造出一個大糧倉來,那就是吞天之功,不輸前人了。

你這還幾個?

“子究?已有定計?”

“有一個想法。”

“那就說來聽聽吧!”

“效仿王莽!”

“王莽?”

“對!相仿王莽新政,土地公有。地契在朝廷手裡,土地分配農戶。朝廷只領稅金,不收租金,同時禁止私自買賣。”

“......”武則天聽的一愣一愣的。

“能行嗎?王莽的結局可不太好啊!”

“陛下放心!”吳寧給了老太太一個堅定的眼神。

“陛下現在的局勢是不一樣的。王莽是把別人的土地公有,分給農戶,所以人人反對。而陛下,則是把手裡的地分出去。”

“......”武則天再思考,亦在猶豫。

而吳寧則在一旁規勸,“陛下在擔心什麼?”

“四千萬畝良田,加上山東一帶的官田、職田、奉田,幾乎佔了黃河糧倉的大半!!”

“如果陛下效仿王莽,把地攥在自己手裡,耕種由人。那麼富戶兼併土地之事,在北方將不復存在。”

武則天擡頭,“朝臣那裡怎麼辦?朝臣們不會放任朕施行此法的。畢竟就算分的不是他們的地,可是也對有產富戶有損。”

“這個損失可以接受,不大!”

“而且.....”吳老九眼中殺機一閃,“而且世家新死,誰想做下一個?”

“!!!”

武老太太看着吳寧那個眼神,直覺告訴武則天,這小子絕不是說着玩的!

夠狠!武老太太心說,有老孃幾分精髓。

“那世家如何安置?”

吳寧道:“陛下不覺得,南北兩處糧倉太少了嗎?”

“以大周的萬里疆域,需要更多的支撐點,更大的戰略縱深,更多的天下糧倉!”

“你是說....”老太太聽到此處,瞪圓了雙目。

來了,這小子果然還有貨!

老太太最關心的,就是能不能有第三處糧倉。這個穆子究,已經幫她想好了。

強行鎮定下來,略有顫抖地問道:“需要第三處?在哪兒!?”

“不止!”吳寧的回答更讓武則心跳加速。

只見吳寧搖着頭,臉上現出狂熱,“微臣給陛下找出來另外三處,正好可安置世家,創造天下糧倉!”

“什~~麼!?”

武則天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音調都帶着拐彎兒了。

這就是一個小瘋子吧?

中原苦熬千年,才弄出來兩處糧倉,他一下就找三個?

還真是“幾個”?

“哪三個?”

“陛下且看!!”

吳寧一指山河下方,“川黔!!此爲一!!”

再指上方,也就是後世黑龍江所在,三江平原和嫩江平原的位置,“靺鞨部!!此爲二!”

又指西北,也就是後世新疆吐魯番、喀納斯一帶,“西域!!此爲三!!”

吳寧一拍山河圖,聲若金鐵,振聾發聵。

“陛下若得這三地,與中原、江南,五大糧倉互爲支點,遙相輝映!”

“單個來看,都可爲中原的戰略緩衝,而連成一片的話....”

“西域、中原、靺鞨三地,可將草原呈三面加急之勢!”

“川黔、中原、西域,又將吐蕃三面合圍!”

“江南與川黔、夾擊嶺外,中原受遊牧襲擾的局面,將一去無存!!”

......

“......”

“......”

“......”

不但武老太太徹底懵了,連一旁的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也都是目瞪口呆。

這傢伙兒.....沒事兒吧?把手都伸到哪去了??

川黔衆人還能理解,再怎麼說,那是本朝的地方。

可是靺鞨部,那是在契丹人人的地盤還要往北。

而西域更扯,把西域變成大周的糧倉,那不就等於是把西域諸國變成大周的嗎?

她們哪知道,吳寧也明白有點唐突,可他也是沒法辦。

錯過了這個機會,那就只能等到近一千年後的滿清入關,纔可能實現這個願景。

......

五大糧食基地支撐中原大地,這就像五根定海神針,如果實現,可能華夏曆史將徹底改寫。

草原民族也好,日本鬼子也罷,還有什麼吐蕃、金蠻,將很難對漢人構成毀滅性的威脅。

這樣的誘惑,不值得狂一把嗎?

......

——————

ps:這裡所說的川黔,並不是四川和貴州的簡稱,而是指四川東南和貴州、廣西一帶。

第一三五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章 與太平公主的交易第一二四章 餅形圖表與柱形圖表第一八四章 哭街第三六四章 狼外婆第八十七章 東郭先生與中山狼第五三二章 老太太疼我......單章:一隻正在熬湯的哈士奇又去熬糖了第二五七章 比個他不拿手的第一五五章 女裝代言人第三五一章 棋在變,人在變第三零三章 點醒夢中人第四五四章 最殘忍的方式第二十四章 被嫌棄的孫伯安第二七七章 草率第二九五章 失控的宣泄第一六六章 明搶?第七十八章 密報第六十六章 千古女帝——武則天第一九五章 山村之夜第三三一章 同衙爲官第一四一章 此非正義第十三章 人情味兒第五二九章 空手套白狼上‘木’下‘子’是爲“李”!第七十一章 賤人吳寧第五二三章 玩死我吧第二二四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三一八章 可憐的富貴人第二四四章 咱倆不是一夥兒的第五四一章 沒一個是過日子的人第二零五章 江湖是什麼(二)第四八八章 吳老九發光了第三五零章 老子要錢第三七五章 心疼第二七七章 草率第三九零章 陰損至極第一四三章 苗頭第三六九章 明搶第四十六章 壞人好事的三哥第四四四章 真相大白?(爲“一罪防鏽”加更)第三四七章 擠兌武則天第五三九章 庶民與貴族第一三七章 讓索元禮佔了便宜?第三零五章 天師道觀第二六七章 意外第三七六章 不要臉了第四十二章 炭窯到底封不封門第四五四章 最殘忍的方式第四七八章 和我們沒關係第二二四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三五四章 開莊第二七一章 太平牙行第三六九章 明搶第一七零章 得罪不起第四五五章 到底合適不合適第八十六章 好老丈母孃第二零二章 來了羣賣石頭的(五千字)第三十六章 到底是不是緣分第二十一章 尋翠居第一八四章 哭街第八十四章 果然是寧哥第一七六章 誰最急?第三章 暴虐第三零八章 區別對待第一二四章 餅形圖表與柱形圖表第三六四章 狼外婆第七十六章 心中的猛獸第一四七章 傻瓜第二二九章 高延福的想象力第三七八章 難題如何解決第二四五章 凱旋第三四九章 不差錢第九十三章 玩火第二二八章 我的殿下啊第五零六章 拉偏架第一零九章 汗毛炸立的可能第一六四章 山寨成癮嗎第一六零章 這兄弟沒法做了第一四六章 煙燻臘肉第二九五章 失控的宣泄第二八九章 琢磨不透第三零四章 祭拜先人第一五八章 徹底不要節操第三章 暴虐單章以及推書第二一七章 京城女大王第三一六章 紫玉佩第六十九章 那是一個悲傷的故事第四四七章 佈局第四一八章 民族之魂第一三六章 翻臉不認人第三九零章 陰損至極第三六六章 拳頭夠大,我就是道理單章:慫他媽的第五十七章 好命的秦文遠第二九六章 腦仁兒疼第二九八章 可憐的狄胖子第二一二章 算一筆賬第三四三章 來自程伯清的指點
第一三五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章 與太平公主的交易第一二四章 餅形圖表與柱形圖表第一八四章 哭街第三六四章 狼外婆第八十七章 東郭先生與中山狼第五三二章 老太太疼我......單章:一隻正在熬湯的哈士奇又去熬糖了第二五七章 比個他不拿手的第一五五章 女裝代言人第三五一章 棋在變,人在變第三零三章 點醒夢中人第四五四章 最殘忍的方式第二十四章 被嫌棄的孫伯安第二七七章 草率第二九五章 失控的宣泄第一六六章 明搶?第七十八章 密報第六十六章 千古女帝——武則天第一九五章 山村之夜第三三一章 同衙爲官第一四一章 此非正義第十三章 人情味兒第五二九章 空手套白狼上‘木’下‘子’是爲“李”!第七十一章 賤人吳寧第五二三章 玩死我吧第二二四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三一八章 可憐的富貴人第二四四章 咱倆不是一夥兒的第五四一章 沒一個是過日子的人第二零五章 江湖是什麼(二)第四八八章 吳老九發光了第三五零章 老子要錢第三七五章 心疼第二七七章 草率第三九零章 陰損至極第一四三章 苗頭第三六九章 明搶第四十六章 壞人好事的三哥第四四四章 真相大白?(爲“一罪防鏽”加更)第三四七章 擠兌武則天第五三九章 庶民與貴族第一三七章 讓索元禮佔了便宜?第三零五章 天師道觀第二六七章 意外第三七六章 不要臉了第四十二章 炭窯到底封不封門第四五四章 最殘忍的方式第四七八章 和我們沒關係第二二四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三五四章 開莊第二七一章 太平牙行第三六九章 明搶第一七零章 得罪不起第四五五章 到底合適不合適第八十六章 好老丈母孃第二零二章 來了羣賣石頭的(五千字)第三十六章 到底是不是緣分第二十一章 尋翠居第一八四章 哭街第八十四章 果然是寧哥第一七六章 誰最急?第三章 暴虐第三零八章 區別對待第一二四章 餅形圖表與柱形圖表第三六四章 狼外婆第七十六章 心中的猛獸第一四七章 傻瓜第二二九章 高延福的想象力第三七八章 難題如何解決第二四五章 凱旋第三四九章 不差錢第九十三章 玩火第二二八章 我的殿下啊第五零六章 拉偏架第一零九章 汗毛炸立的可能第一六四章 山寨成癮嗎第一六零章 這兄弟沒法做了第一四六章 煙燻臘肉第二九五章 失控的宣泄第二八九章 琢磨不透第三零四章 祭拜先人第一五八章 徹底不要節操第三章 暴虐單章以及推書第二一七章 京城女大王第三一六章 紫玉佩第六十九章 那是一個悲傷的故事第四四七章 佈局第四一八章 民族之魂第一三六章 翻臉不認人第三九零章 陰損至極第三六六章 拳頭夠大,我就是道理單章:慫他媽的第五十七章 好命的秦文遠第二九六章 腦仁兒疼第二九八章 可憐的狄胖子第二一二章 算一筆賬第三四三章 來自程伯清的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