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五章 值得守護(二合一)

當年舊事終於有了眉目。

武則天懷了身孕,可是,又不想因爲這個孩子而放棄得來不易的權力,所以只得由賀蘭敏月假孕,來暫時隱瞞這個孩子。

但是,就在武則天還沒生出這個孩子的當口兒,賀蘭敏月突然死了,這個孩子也一下子失去了合法的身份。

無奈之下,武則天只得將其送出宮去,也就有了後來一連串的悲歡離合。

只不過,吳寧現在想的是,那個害死賀蘭敏月的人到底是誰?

對此,武則天也唯有搖頭苦嘆:“不知道!朕查了二十多年,亦不得而知。”

看着吳寧,“是不是覺得,朕身爲皇帝,卻連罪首都找不出來,很是沒用?”

“可是沒辦法,因爲皇帝也有皇帝的無奈!”

武則天的眼神變得滄桑。

“世人只道皇帝乃萬民之主,號令天下無所不能。可是,這天下間,也有皇帝無法撼動的規則啊!”

“天下!不光是民生百姓,更不只是萬里山河!!”

看着吳寧,“天下和你的江湖一樣,也是人情世故,也是處處制衡。”

“因爲天子之責不是掌管天下,而是平衡這個天下。”

虛手一指太極殿上,“這個朝堂上的宰相、權貴,雖尊朕爲天子,爲朕命是從,可是,也有朕管不了的地方,也有聯無能爲力之時。”

“更不能感情用事,想怎樣就怎樣。”

說到這裡,老太太頓了頓,生怕吳寧聽不進去。

顯然是動了教導之心,繼續道:

“就好像二十多年前,明知敏月枉死,敏之蒙冤。可是,朕還是不能聲張此事,更不能爲敏月報仇,甚至還要順着某些人的意思,把敏之驅逐出京。”

“再比如十年前,下山坳之難。朕也知道承嗣在其中並不清白,可是,朕還是不能爲了一個生死不明的你而不顧大局。”

“你說,朕能怎麼樣呢?多少朝臣依附於承嗣門下,朕若加罪於他,這個朝堂又得亂成什麼樣子?”

“還有!”武則天的聲音漸漸變得嚴厲。

“還有這次的沙州罪營,你不應該去!”

“憑你的才智,從朕封你爲長寧郡王的那一天開始,就應該明白朕的心意。”

“你就不能義氣用事。爲了幾個罪卒。而不顧大局!”

見吳寧不說話,老太太又生怕剛緩和的關係,因自己的幾句責備而僵住,擺手道:“罷了罷了,僅此一次!”

“你是聰明人,下次當不會做這種傻事。”

“朕....朕也不會提醒你第二次,你好自爲之吧!”

“......”吳寧沉默着,感受着武則天既有責怪,又不敢深說的那種糾結。

淡然一笑,“可是,如果有下次,我依然會去救。”

“你!!”

老太太一瞪眼,這孩子得寸進尺吧?

卻不想,吳寧誠懇地看着武則天,“即使不是罪營與我有恩,即使和我個人毫無瓜葛,我依然會去救!”

“而且,不惜一切代價!”

“......”武老太太怔怔的看着吳寧,滿眼不解,“爲什麼啊?”

“呼....”

吳寧長嘆一聲,看着太極殿,看着大周朝堂。

“陛下,你對着這個朝堂幾十年了,可曾想過,百年前...千年前....”

“那個時代的朝堂,他們在這個朝堂上是什麼樣子?議的又是什麼?”

老太太一滯,順着吳寧的目光看過去,“可能....和現在一樣吧!無非就是百姓地吃得飽,還是吃不飽;疆域大,還是小的問題。”

“是嗎?”吳寧微微皺眉,“那....真的太可惜了。”

“可惜什麼?”

“可惜他們和陛下,都差錯過了最精彩的東西。”

“什麼東西?”

“魂.....魂魄!!一個民族的魂魄!”

不等武則天反應,吳寧看向武則天。

“陛下想沒想過,大漢之強,四海顫慄。可是到了大唐,縱使大唐疆域遠勝兩漢,卻也只能得一個盛唐之名,永遠也稱不上一個‘強’字?”

“......”

武則天沉吟着,“想過!”

做爲皇帝,怎麼會不與前人比較?吳寧的這個問題,武則天確實想過。

“也許,是大唐的皇帝不復兩漢之勇吧!”

太宗確實文韜武略,可是和漢朝的那幾個帝王相比,在武功上還是差了一點。

之後的李治更不用說,甚至她武則天也遠遠比不上前人。

“是做皇帝的,失去了霸者之心啊!”

“不!”吳寧搖着頭,眼神堅定,“是這個民族,都失去了霸者之心!”

“嗯?”武則天皺眉,“何意?”

吳寧道:“陛下何時聽過,秦漢以前,有四邊夷狄敢進犯中原?”

“沒有!”吳寧搖頭,“一次都沒有!”

“只有我們中原人把匈奴打的幾近滅種,把百越打的姓氏無存,把羌人驅逐到天山以西,把天下富庶之地盡收囊中!”

吳寧瞪着眼,“即使經過了漢末亂世,中原百姓凋零,四野皆空。讓夷狄有了趁虛而入的機會。”

“可是,儘管如此,依舊有冉閔屠盡胡人的霸氣。有殺胡軍,有從不低頭,誓與蠻夷抗爭百年的堅韌。”

“......”

武則天靜靜地聽着,細細味品着吳寧的話。

“卻有幾分道理。”

“可是....”老太太擡頭,“這份霸氣,不是還在嗎?”

大唐、大周都不差,比兩漢差些,但差的絕不算多。

只聞吳寧道:“現在差的不多,可是以後,就說不準了。”

“哦?”武則天面露不信的神情,“不見得吧?”

吳寧一笑,“陛下別不信,寧絕非危言聳聽。”

“因爲,失了這一腔熱血,非是我們失了根本,忘了祖宗的教誨,而是因爲....疆域越來越大決定的。”

“疆域?”

武則天頗爲意外,關疆域什麼事兒?照吳寧這麼說,那兩漢控制的疆域也不小,不也失了這一腔熱血?

“不是的。”吳寧細說起來。

其實他所說的這個疆域,不是什麼山河圖上的疆域,而是指漢人實際控制的疆域。

人們只嘆漢唐版圖之大,但卻不知道,其實在唐之前,地方大是大,可是實際控制的區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

就拿兩漢來說,看上去控制着西域、雲南,還有嶺南。

可實際上,向大漢交稅,由漢朝直接管轄的地區,和春秋戰國時期沒什麼大的區別,主要還是黃土高原到華北平原一線,四川盆地到江淮流域。

剩下的什麼西域、東北、雲南、貴州、兩廣,看上去也是大漢國土,可是朝廷對這些地方的掌控,只停留在名義和軍事上面。

嶺南、雲貴設府不設兵,派去的官員也都是政治犯。

西域也是隻有都護府和兵屯。

也就是說,朝廷需要費心管理的區域,也就是中原這一小塊兒。

從國家的角度出發,地方越少,就越不復雜,不需要什麼太過高深的管理藝術。

有法可依,有忠孝禮義廉的簡單約束,就夠了。

這就是外儒內法的核心思想。

那個時期,也就是到了唐代之前,管理上的難度很少,反而是開拓之心更盛。

所以,在大唐之前,漢人還始終保持着對外擴張的慾望,還有那股子拼勁兒。

用外世的話說,那時的漢人是創業階段,幹勁十足。

可是到了唐代之後呢?

隨着中原對雲貴、兩廣,還有東北、西北地區的掌控力越來越強。

也就是說,在這個交通、信息都極不發達的時代,要想控制越來越大的疆域,所付出的管理成本自然就越來越大。

原來那套只靠自覺的管理辦法,已經捉襟見肘。

於是,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儒家的作用越來越凸顯,也就是加強版的外儒內法,開始佔領高地。

什麼意思呢?

簡單來說,朝廷派出去的官員越來越遠,最遠的可能相隔萬里,通信又不發達,上個奏摺都得一年半年的。

那朝廷怎麼保證政策可以得到很好的實施?怎麼保證派出去的官員不會生出二心?

那就洗腦嘛,用儒家洗腦!

一個人從一出生開始,學的就是禮義廉恥,忠君孝祖。

忠孝禮義廉,這五個字兒甚至代替了宗教,上升到了信仰的高度,如同烙印一般伴隨其一生。

無論走多遠,無論走到哪兒,都離不開這五個字的束縛和道德管制。

那話說回來,這五個字好不好?對不對呢?

好!也太對了!

這就是漢人高明的地方。

要問世界上有那麼多輝煌的文明古國、璀璨文化,爲什麼只有華夏文明傳承到了今天?

那是因爲,我們懂得記錄歷史來延續文明,懂得用“忠孝禮義廉”這五個字來凝聚國家。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這句話放在別的民族面前,那就是一個違命題,因爲分久了就必沒合。

只是華夏,纔可以拿這句話當做真理一般,信奉至今。

那麼,外儒內法既然有用,又是不是無一弊端呢?

當然不是!

作爲一個後來人,其實不用刻意看,只從儒教真正興起的這個時間節點爲界,看看前後兩邊的差距,就全明白了。

前面是漢唐,也就是之前說的創業期。

基本上就是誰打我,我滅誰;誰瞪我,我滅誰;誰不叫爸爸,我還滅誰。

那是華夏文明最有血性的時代。

後面......

後面是宋、元、明、清。

(別把元和蒙古帝國弄一塊兒去。橫掃歐亞的是蒙古帝國,忽必烈建元朝之後,和大蒙古時代就沒關係了。)

雖然細說之下,宋明清各朝也不是沒有血性男兒。

但是,那份血性多半是用在守土衛國之上,鮮有開拓進取之心了。

像林羽堂、李瓘這樣的敢戰之勇,也是越來越少了。

“陛下!”

吳寧誠懇地看着武則天,“興儒重禮,這沒有錯。因爲我們有教化四夷,掌控國土的需求。”

“從這一點出發,儒教必不可少。”

“但是,過分地重視儒教,也必然會造成武勳的沒落,華夏兒郎血勇不復。”

“所以,能留下一分,那就留下一分。能保住一寸,那就拼死也要保下一寸。”

“陽關城上,有一守關老帥說過一樣一句話。”

武則天呆呆地看着吳寧,“他說什麼?”

“他說,縱有一死,亦不能讓後人再面危局之時,只能仰望秦漢前輩,而在當下找不到一絲慰濟。”

“陛下!”

吳寧站了起來,“天下久治,靠的是術。法也好,儒也罷,皆爲治世之術。”

“然,天下久存,靠的是氣啊!是浩然之正氣,唯我獨尊之霸氣!”

“這口氣雖不能表帝王霸業、千秋功績,但這卻是民族魂魄之所在!”

“如果陛下真的因爲不能表功,就不顧這口氣,那亡的不是一朝,而是整個民族!”

......

吳寧絕非危言聳聽。

事實上,他之所以決意去求林羽堂,是因爲林羽堂的經歷在他的腦海之中並不陌生,而且會真真切切地發生在歷史長河之中。

那是後世的吳寧唯一熟知的一段歷史,鐵血郡王——郭昕。

如果沒有吳寧,大唐依舊按照它原來的軌跡前進,那大約一甲子之後,郭昕會登上歷史的舞臺。

他的故事,只能用悲壯二字可以表達。

在吐蕃佔領了河西走廊,切斷了中原與西域的聯繫之後,郭昕帶領安西都護府的的漢家兒郎,繼續抵抗着吐蕃對西域的蠶食。

他們沒有援軍,沒有補給,更沒有來自大唐的隻字片語。

甚至大唐都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以爲西域早已經落入吐蕃人之手。

就是在這樣的絕境之下,郭昕整整抵抗了五十年!

滿城盡白髮,死不丟陌刀,獨抗五十載,怎敢忘大唐!

直至戰到最後一城一地,郭昕與他滿城的白髮老卒,都不曾忘記大唐,都不曾失了漢家兒郎的血性。

直至郭昕戰死,這便成了大唐在西域的最後絕唱,也成了漢家兒郎最後那一腔血勇的絕唱!

郭昕一死,漢人的一腔血熱也隨之漸涼。

之後就是石敬瑭賣了燕雲十六州!

北宋的城下之盟、靖難之恥!

南宋的崖山之難!

大明的土木堡之變!

再然後,就是清兵入關,還有晚清的各種條約。

吳寧深知這“一口氣”對漢人是何等重要!

所以,他不能讓林羽堂成爲郭昕,更不能讓這一口氣丟在當下。

“陛下,這口氣不能給你帶來什麼千秋盛名、萬世功績,也許,也沒有陛下所說的朝堂大勢,權謀爭鬥來的重要。”

“可是....”

吳寧攙扶着老太太走到太極殿的門前,猛的推開殿門,指着殿外站的筆直的林羽堂、三百多個白髮蒼蒼的罪營老卒道:

“這一腔血熱......”

“值得我們去守護!”

......

————————————

今天就兩章,沒加更。

之前說的想寫一點有深度的東西,都在這兒了。

有點費勁。

感覺還能寫的更好,更生動。

(哦,求月票!)

第四零六章 抗旨第三一九章 世間的無趣第二八一章 局第五章 改變從一貫錢開始第七十四章 吳老九罵街第七十章 一對兒戲精第四八八章 吳老九發光了第六十章 不知道是誰,就被坑了第三五七章 後路第四零八章 置身事外第一七四章 卑微與聖潔第五二九章 空手套白狼第二三一章 來自武則天的評價第三八四章 血鏢旗第四零三章 母獒第十四章 夜談會第二三九章 兩個身影的重合第四四一章 他是哪蹦出來的第五一三章 太子殿下差點沒吊死第四六八章 殺了就殺了第一五五章 女裝代言人第二零二章 來了羣賣石頭的(五千字)第二三九章 兩個身影的重合第一零五章 這輩子最賠的買賣(二合一)第一六七章 吃虧第七十章 一對兒戲精第十章 什麼是貴族第九十四章 真相漸露第三十一章 癔症第五三七章 來了就別走第五十一章 從心灰意冷到暴跳如雷第三二八章 尋仇第二七三章 高人相助第二六五章 贏家第四五四章 最殘忍的方式第二十九章 信義與生存之道第四十章 有出息第三五三章 鬧哄哄的年關第三八二章 哭窮第四三六章 玩夠了再來通報一聲第二九三章 拜訪狄府第三一八章 可憐的富貴人第二七七章 草率單章:答疑與感恩第五一六章 先生救命第三一八章 可憐的富貴人第一四四章 好壞一鍋燴第一七九章 三峽排幫第四零六章 抗旨第四八八章 吳老九發光了第三一五章 拿下萬年縣第一四三章 苗頭第五十五章 賣蘿蔔第三五零章 老子要錢第二八二章 霸氣第六十一章 下山坳的高度第一五四章 深入研究女士內衣(二合一)第三五六章 一千三百年前的渣男第五十六章 白送秘方?第四四七章 佈局第六章 逼出來的大廚第一二六章 早晚殺了你第一零九章 汗毛炸立的可能第三八一章 活在牛鬼蛇神之中的人聊聊天第四六六章 帝王之威第三五一章 棋在變,人在變第四章 天意如此扯淡番外(兩個男人的攀比)+新年寄語第三二零章 羅利的豔遇第五零八章 吳老九慌了第三二六章 要出事兒第四三零章 飛揚的血鏢旗(二合一加更)第三零六章 改變行程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三八一章 活在牛鬼蛇神之中的人第三一五章 拿下萬年縣第一四零章 癲狂第四八二章 枸杞配人蔘第八十二章 數學天才和歷史白癡第二九六章 腦仁兒疼第三五三章 鬧哄哄的年關第三七二章 容易上頭的拍賣場第三二二章 舒服了第三二八章 尋仇第二七九章 發乎於心第四二八章 意外的任命第五十三章 重名兒?第三零五章 天師道觀單章以及推書第一一六章 收購炭窯第三一六章 紫玉佩第五十八章 資產轉移第七十七章 賤人就是賤人第五四五章 涼薄父子第十九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十一章 閒的蛋疼第九十六章 兇性乍現第七十七章 賤人就是賤人第三六九章 明搶
第四零六章 抗旨第三一九章 世間的無趣第二八一章 局第五章 改變從一貫錢開始第七十四章 吳老九罵街第七十章 一對兒戲精第四八八章 吳老九發光了第六十章 不知道是誰,就被坑了第三五七章 後路第四零八章 置身事外第一七四章 卑微與聖潔第五二九章 空手套白狼第二三一章 來自武則天的評價第三八四章 血鏢旗第四零三章 母獒第十四章 夜談會第二三九章 兩個身影的重合第四四一章 他是哪蹦出來的第五一三章 太子殿下差點沒吊死第四六八章 殺了就殺了第一五五章 女裝代言人第二零二章 來了羣賣石頭的(五千字)第二三九章 兩個身影的重合第一零五章 這輩子最賠的買賣(二合一)第一六七章 吃虧第七十章 一對兒戲精第十章 什麼是貴族第九十四章 真相漸露第三十一章 癔症第五三七章 來了就別走第五十一章 從心灰意冷到暴跳如雷第三二八章 尋仇第二七三章 高人相助第二六五章 贏家第四五四章 最殘忍的方式第二十九章 信義與生存之道第四十章 有出息第三五三章 鬧哄哄的年關第三八二章 哭窮第四三六章 玩夠了再來通報一聲第二九三章 拜訪狄府第三一八章 可憐的富貴人第二七七章 草率單章:答疑與感恩第五一六章 先生救命第三一八章 可憐的富貴人第一四四章 好壞一鍋燴第一七九章 三峽排幫第四零六章 抗旨第四八八章 吳老九發光了第三一五章 拿下萬年縣第一四三章 苗頭第五十五章 賣蘿蔔第三五零章 老子要錢第二八二章 霸氣第六十一章 下山坳的高度第一五四章 深入研究女士內衣(二合一)第三五六章 一千三百年前的渣男第五十六章 白送秘方?第四四七章 佈局第六章 逼出來的大廚第一二六章 早晚殺了你第一零九章 汗毛炸立的可能第三八一章 活在牛鬼蛇神之中的人聊聊天第四六六章 帝王之威第三五一章 棋在變,人在變第四章 天意如此扯淡番外(兩個男人的攀比)+新年寄語第三二零章 羅利的豔遇第五零八章 吳老九慌了第三二六章 要出事兒第四三零章 飛揚的血鏢旗(二合一加更)第三零六章 改變行程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三八一章 活在牛鬼蛇神之中的人第三一五章 拿下萬年縣第一四零章 癲狂第四八二章 枸杞配人蔘第八十二章 數學天才和歷史白癡第二九六章 腦仁兒疼第三五三章 鬧哄哄的年關第三七二章 容易上頭的拍賣場第三二二章 舒服了第三二八章 尋仇第二七九章 發乎於心第四二八章 意外的任命第五十三章 重名兒?第三零五章 天師道觀單章以及推書第一一六章 收購炭窯第三一六章 紫玉佩第五十八章 資產轉移第七十七章 賤人就是賤人第五四五章 涼薄父子第十九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十一章 閒的蛋疼第九十六章 兇性乍現第七十七章 賤人就是賤人第三六九章 明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