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筆的選拔,其實很簡單,是由湖州城的十大世家派出的代表,還有筆茂縣德高望重的制筆世家的當家人一起,選出質量最好,最能代表筆茂縣制筆水平的十家商戶來,這是第一輪的供筆選拔了。
第一輪選拔出來的十家商戶,都能得到一塊認證的牌匾,書“娘娘供奉”四個大字,證明這家兒製出來的毛筆的質量,可以達到給筆祖娘娘供的水平。
能夠用來給筆祖娘娘供,對制筆行來說是一種極大的肯定,因此無論是本地的商鋪也好,外地的客商也罷,都把這個牌匾,作爲判斷毛筆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
毛筆雖多,好筆卻難求,這也是爲什麼,每年新被選入成爲供筆的商戶,都會扶搖直,得到許多新訂單的緣故。
因爲這是對制筆技藝的極大認可,再加巨大利益的驅使,每年一度的筆祖娘娘供筆選拔,都是筆茂縣制筆行的大事兒,因此這選拔一開始,所有人的情緒都跟着緊張起來了。
因爲有了舉薦令的緣故,今年的選拔與往年有所不同,第一個不同,便是因爲舉薦令的門檻太高,如今能夠站在這會場的人少了很多。
一眼望去,不過十來張桌子,幾十個鋪子而已,選拔的工作量倒是小了不少。
“順元十三年,筆茂縣筆祖娘娘壽誕祭祀供筆選拔,正式開始!”主持的人是筆茂縣的一個書吏。
這選拔的流程,先是請縣太爺講了話,可見官府對這事兒也很是重視。
之後又有湖州城的代表發了言,由主持的書吏宣佈了選拔流程、判斷方式和評委們,這纔算是正式開始選拔的部分。
按照往年的經驗,各個臺子的毛筆,被管事們集收來,遮蓋了鋪子標識以後,打亂了順序一一呈到了評委們的面前。
而如意他們這些鋪子代表,其實能做的事兒非常有限,是呆呆的站在那兒,看着評委們七嘴八舌的對着自己或者別人的筆評頭論足罷了。
但今年,在毛筆被呈去之後不久,起了變化,一個評委在拿到毛筆以後變得極爲怪。
“天,老夫看了這麼多年的筆,竟是第一看到如此精良的毛筆!”那評委是個年邁的老頭兒,是來自筆茂縣一個老牌制筆世家的。
這老頭制筆水平不錯,平日裡頭愛筆成癡,如今看到了好東西,更是興奮的不得了,拿着毛筆手舞足蹈的。
“你試筆試筆,好好的鬧騰什麼!”坐在那老頭兒旁邊的評委不是別人,正是沈老太爺,他眼睛一瞟那老頭手的毛筆,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圓。
“好筆啊!快給老頭子我瞧瞧!”沈老太爺雖然功利,愛筆之心卻也是一樣的。
沈老太爺看到了好筆以後的興奮勁兒,不看到了一大堆銀子差,當即丟下自己手那支表現平平的筆,想要趕緊品評一下那支好筆。
“你們爭什麼呢?”一有爭執的聲音,再旁邊的人的視線也被吸引過來,看到好筆以後,自然是不肯放過的。
這麼的,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這裡的爭執,便有越來越多的評委參與爭奪,原本井然有序的評委臺,竟是變得一團混亂,吵吵嚷嚷的彷彿菜市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