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啓航:遊輪三峽旅行!【6.4千字】
(ps:這兩天身體狀態很差,肩頸難受,頭暈,需要一點月票治……)
……
這個現炒火鍋底料的事情,反響竟然這麼好,連李悠南和陳坤傑自己都沒想到。
過來圍觀的遊客,大多看李悠南視頻慕名而來的,還有不少是在這附近轉悠,然後被吸引駐足的。
對於外省人來說,看別人炒火鍋底料也是體驗重慶文化的一部分,挺有趣的。
不少人站在原地,拿出手機拍攝照片和視頻。
陳坤傑的父母和哥哥也湊在人堆裡,一臉古怪地看着陳坤傑炒制火鍋底料。
陳坤傑的炒制方法,自然是李悠南教給他的那一套。
畢竟是系統出品,雖然此時這一鍋還只是個半成品,但散發出的濃郁香氣,已經讓人眼前一亮。
李悠南他們倒不擔心有其他商家記下步驟回去嘗試。
一方面,只知道步驟,不知道比例和每個步驟的具體時間,要復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況且大多數人在嘗試時,肯定不會一來就上這麼大的量。
而量不一樣,細節上的差異也會很大。
退一萬步講,真有人百分百復刻去了這一鍋火鍋底料,也沒什麼關係。
一家火鍋店生意要好,除了味道,服務、實惠、裝修、宣傳等要素都很重要。
況且李悠南也不覺得這是個零和博弈,就算有相似的火鍋店,大家大概率也不會競爭同一批客人。
陳坤傑已經炒制了很長時間,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兩個老實的服務員小姑娘,一人手上捧着一摞宣傳單,給來往的遊客發放着,兩人賣力極了。
其中一個還給陳坤傑的老媽發了一張:“阿姨,我們的火鍋店下午5:00正式營業,我們保證所有的火鍋底料都是現場炒制的,絕對乾淨又衛生。”
陳坤傑的媽媽接過宣傳單,越看越想笑,和老陳相視一眼,表情都有些複雜。
此時搞直播的是李悠南,直播的熱度也很嚇人。
就這麼一個炒制火鍋底料的直播,竟然有好幾千人同時在線觀看。
還有不少人以爲是賣火鍋底料的直播間,在彈幕上紛紛打出:“主播怎麼不上鍊接啊?這個火鍋料看起來巴適……”
李悠南欣慰地笑了,看來是火了。
火鍋底料炒好了以後,大家開始進店準備。
那些客人早就迫不及待了,第一批客人進店以後,李悠南也着手幫忙去後廚備菜。
兩個服務員小妹將客人的菜單收上來,外面還排了很長的隊。
這種情況就只能給他們取號了。沒有取號機,就只能手寫。
陳坤傑這會兒忙着在前臺給人寫號,號碼都寫到了40多號。
當然,這些在排隊等候的食客未必會一直等着上桌,但毫無疑問的是,今天至少得翻第二臺了。
隨後,接下來的場面就像打仗一樣,變得有些凌亂起來。
僅僅是8桌的客人,但在火鍋店幹過服務員的都知道,要保證同時上桌客人的上菜速度,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好在陳坤傑從小在火鍋店裡長大,對後廚的管理還算熟悉。
兩個小姑娘也不是第一次幹服務員了,勉強維持住局面。
不過還是有客人在催:“老闆,麻煩快點兒,我們點的菜都十幾分鍾了,這會兒連鍋都還沒上呢。”
“來了來了,馬上來了。”
“老闆要一瓶啤酒。”
“老闆要一瓶維怡。”
“老闆再給我加兩份毛肚。”
李悠南有些傷腦筋,他完全沒了頭緒,這時候到底是當服務員去緩解前廳的壓力,還是去後廚打打下手呢?
好在這時,陳坤傑的老爸和老媽不經意間加入了進來。
老爸直接去了後廚,老媽則在大堂裡張羅着,然後又踢了她無所事事的哥哥一腳:“你愣到那兒咋子?還不趕緊切後廚幫忙!”
有了他們三個人,局面逐漸變得有序起來。
雖然還是忙碌,卻也是亂中有序。
陳坤傑又在前面算賬,又去後面備菜,忙得整個人都要裂開了,但心頭的踏實卻是溢於言表的。
開業的第一天,沒有讓親戚朋友們過來扎場子,但還是有這麼多實實在在的客人,紅紅火火熱熱鬧鬧,這個是開門紅。
真正的開門紅。
將來的生意肯定會越做越好!
李悠南拿着手機,還沒關掉直播間,在大廳裡轉悠:“家人們,今天的生意很好啊,感謝大家的捧場。”
第一批客人很多是李悠南的粉絲,抓住他強行合影。
因爲炒制的火鍋底料原料都看得見,所以大家都很放心,也不害怕有千年老油,乾淨衛生,沒有預製菜。
在這個基礎上,甚至略微貴一點都沒什麼關係。
店裡一直忙活到晚上十一二點鐘,最後一桌才吃完收拾。
兩個服務員小妹已經徹底累傻了,癱坐在椅子上。
洗碗阿姨從開店以後,水龍頭就沒關過,這會兒也打算休息一下了,嘮嘮叨叨地說:“池子裡還有兩桌的碗筷沒有洗。”又說:“幹了那麼多年的洗碗工,還沒這麼忙過……”
陳坤傑也沒想到會這麼忙,不過算了算賬,今天的營業額竟然足足有8000多塊錢。
廚房裡的菜都差不多賣光了,之前還想着那麼大的後廚有沒有必要,現在只慶幸幸好後廚空間夠大,以後要增加菜量的話也有辦法。
同樣被累懵的還有陳坤傑的哥哥,這會兒他靠在椅子上,沒好氣地說:“你開個火鍋店,連人都捨不得請哦,至少後廚多請兩個廚師啊,今天我和老漢給你當墩子都當慘了!”
陳坤傑嘿嘿笑了笑,沒說什麼。確實如此,如果每天都按照今天的生意標準來客,至少還得請兩個服務員、兩個廚師,纔好轉得起來。
隨後陳坤傑將目光望向了老媽。平時她話最多了,今天卻一直沒怎麼說話。不過她也是最忙的,在店裡招呼客人、指揮兩個服務員,還要去跟客人交涉補臺。如果沒有她,今天大堂裡不知道要亂成什麼樣子。
陳坤傑嬉皮笑臉地說:“媽,謝謝嘍!”
陳坤傑的老媽聽到兒子說這麼肉麻的話,立刻露出嫌棄的表情:“少給我來這套!”
不過隨後她臉上浮現出欣慰的表情,雙手抱胸,說:“嘿,我還沒想到,這個火鍋店真的叫你娃娃給弄起來了。”隨後她就瞪了陳坤傑的哥哥一眼:“你看你弟娃,有想法,敢出去創一哈。”
陳坤傑的哥哥馬上委屈巴巴地說:“嘿,媽!你前面可不是這樣說的哦!你之前還誇我聽你們的話嘞,你們兩個變臉也變得太快了吧!”
老陳咂了一口煙,淡淡地說:“跟我沒的關係,表把我扯上。”
……
火鍋店的開業,比李悠南想象中的還要順利。
耽誤了兩天時間。
有了第一天的經驗教訓,陳坤傑又去招了兩個廚師。
主要負責後廚備菜,不需要多精湛的技術,能平時炒個蛋炒飯,做點紅糖餈粑、南瓜餅之類的小吃就行。服務員也多請了兩個。
李悠南和陳坤傑都希望把這個火鍋店長期開下去,所以招服務員時,也儘量往長期合作的方向去考慮,招服務員的時候就會考慮的更細一點,後面的兩個服務員都是很有經驗的阿姨。
雖然成本上去了,但按照第一天的生意情況來說,收入也會更可觀。
李悠南之前小瞧了自己粉絲的粘性和大家的消費能力。
昨天來的第一批食客,至少有一半是衝着他的視頻來的。
往後這種情況大概率也會持續。
爲了儘可能發揮優勢,李悠南在自己的櫥窗上掛上了火鍋店的團購鏈接。
並且把跟火鍋店相關的視頻,做成商品宣傳視頻。
也就是說,只要有人瀏覽他的櫥窗,就能看到視頻入口。
因爲是自家火鍋店,陳坤傑炒火鍋底料的那個視頻被他置頂,可以長期曝光。
隨後的一天,李悠南搞了一場直播。
直播間裡,粉絲們玩起了梗。
有個哥們兒說:“新來的兄弟們可能不太瞭解這個主播,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他是一個揹包客、跑酷大神、木匠、泥瓦匠、水電工、石刻藝人、廚師,現在又多了一個火鍋店老闆。”
接着又有粉絲建議李悠南把這些介紹放在個人簡介上。
李悠南會彈鋼琴的事,倒是沒在視頻裡展示過,不然他的身份標籤還能再多一個。
接下來,直播間變得歡樂起來。彈幕裡飄着:“有個類似的大 V,還有一個標籤是黃金右臉,李悠南是什麼?黃金整張臉?”
還有人說:“李悠南,你嘛時候出書呀?作家的身份你嘛時候點亮呀?”
李悠南還真聽勸。
他想了想,把自己的個人簡介改成了:計算機工程師,業餘跑酷愛好者、業餘廚師、業餘木匠、石刻藝人……火鍋店副老闆。
目前有八九個標籤,看着這些標籤還挺有趣。
網友們把這當成有趣的梗,都期待着他什麼時候又能點亮下一個身份標籤。
原本陳坤傑還想陪李悠南在這附近逛一逛,但是火鍋店正式開業後,麻煩事接踵而至。
每天的火鍋底料都不夠用,每天都需要現場炒制,所以陳坤傑每天都很忙。
不過他倒是挺滿足的,只是有些歉意地對李悠南說:“沒辦法陪你去三峽了。”
李悠南倒也無所謂,說:“我去三峽逛一圈還會回來的,到時候再找你。”
對於李悠南來說,CQ市區都沒有三峽重要,三峽是必須要去的。
不過去三峽的方式,比想象中悠閒許多。
JK龍聯繫了不少商單,其中有一個是推廣三峽豪華遊輪的。
從重慶朝天碼頭登船出發,一路順流而下,到宜昌爲終點。李悠南如今的粉絲量和影響力,已經能讓他以很高的價格接下這種推廣視頻。
這對李悠南來說是件美事,既省了船費,還能賺錢,更重要的是,他非常期待這種旅行方式。
不得不說,JK龍那邊的商務談判很專業,把價格和雙方的義務都明確規定下來。
前一天晚上,郵輪的營銷部門有專門工作人員聯繫上李悠南,洽談一些合作細節。
到了這一步,其實沒太多可談的內容了。 對方只是簡單說了下拍攝視頻的要求,這個要求自然是儘量展示好的一面。
公司的營銷方和郵輪是分開的,所以體驗會比較真實。
李悠南上船後,整個流程並不會有其他優待。
營銷部門給他安排的是一張價格 5000塊的豪華大牀房船票,到時候只需按流程在碼頭登船就行。
只是到時候拍出來的視頻,肯定要給他們審覈。
具體的要求,JK龍那邊也能把握。
李悠南去碼頭之前,JK龍還特別叮囑了一下,必須要取得一些特定鏡頭,李悠南都一一記下。
想了想,JK龍又對李悠南說:“上船以後,你可以多直播一陣子啊。”
李悠南還以爲JK龍是希望通過直播來提高熱度。
不過李悠南其實並不太喜歡在旅行過程當中直播,拍一拍視頻對他來說已經差不多了,如果全程開着直播,會破壞沉浸式的旅遊體驗。
雖然也有一些主播在旅行的過程當中開着直播,跟直播間裡的朋友聊着天,也會很愜意,但李悠南相比之下更喜歡跟現實的人互動。
李悠南有些猶豫:“需要直播嗎?”
JK龍沉默了一下,才說:“不開算了。”
李悠南也沒有在意,隨後便是從市區前往碼頭了。
第二天。
收音機裡放着點輕音樂,聲音不大,就是個背景。
過了長江大橋,視野一下子開闊了。
車沿着濱江路穩穩地開着,旁邊就是滾滾的長江。
導航時不時提醒一句,離朝天門碼頭越來越近。
手機上“叮”的一聲響,是遊輪公司發來的短信:“尊敬的貴賓,您今日乘坐的‘遠航號’遊輪停靠於重慶朝天門11號碼頭,請於18:00-20:00憑身份證登船。”
李悠南瞟了一眼,心裡更踏實了。
推廣方果然已經把他的船票給安排好了。
開進渝中半島,高樓漸漸多起來,路也窄了些。
紅燈停下的空當,他看看旁邊擦身而過的輕軌,或者望望遠處依山而建、層層迭迭的房子,一點不急。
拐進通往碼頭那條熟悉的小路,兩邊已經停了不少旅遊大巴,還有像李悠南這樣自己開車來的。
他找到個離入口不遠的位置把車停穩,熄了火。
推開車門,九月的熱浪夾雜着更濃的江風味道撲面而來,帶着點水腥氣,擡眼就能看到那艘白色的“遠航號”,像個巨大的積木,穩穩地靠在11號碼頭的躉船邊上。
旁邊還停着其他幾艘遊輪,碼頭上立着巨大的數字標牌,“11”字在陽光下很顯眼。
李悠南打開後備箱拿出簡單的行李,一個拉桿箱,一個揹包。
剛合上後備箱蓋,就有穿着“棒棒”背心的師傅走過來,笑着問:“老師,行李要搬不?送到船邊。”
他點點頭,“麻煩送過去嘛,謝謝了。”
師傅麻利地扛起箱子,跟在他後面。
碼頭的臺階又長又陡,一層層往下走,石板路被無數腳步磨得光滑。棒棒師傅走慣了,腳步又快又穩。
走到躉船上,樂隊正在演奏着輕鬆的曲子,算是歡迎。
船公司的工作人員站在入口,覈驗了李悠南的身份證,又讓他對着一個小屏幕看了看——那是智能人臉識別系統。
過了安檢,他踏上連接躉船和遊輪的跳板。
跳板有點晃,下面就是渾濁的江水在打着旋兒。
擡頭看看這艘嶄新的“遠航號”,149米長的船身,在江水裡顯得格外龐大。
走進船艙大廳,冷氣很足,一下子涼爽了。
前臺工作人員微笑着遞過來房卡:“先生,您的房間在三樓。電梯在那邊。”
李悠南道了謝,沒有急着去房間。
他回身又走到船尾的觀光甲板。
雖然要拿出手機拍攝一下具體的場景,後面還要用這些素材剪視頻呢。
李悠南轉了一圈。
這艘船據說是去年才下水的新船,船上有足足200多個房間,配套的娛樂休息室、自助餐廳、酒吧泳池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從碼頭出發以後,會順流而下,經過豐都、白帝城、巫峽、三峽這些重要的景點。
大抵的感受就像是住在一個移動的酒店裡,應該挺有趣的。
轉了一圈後,李悠南繼續拿着手機,進入船艙。
今天晚上是沒有自助餐的,不過樓上的酒廊倒是開着。
李悠南將行李都放進房間以後,便漫無目的地在船上轉悠。
到了酒廊裡面,這會兒酒廊裡沒有什麼人,只有兩三桌。
有免費的酒水,但也有自費的。
李悠南倒是沒有喝酒的打算,要了一杯果汁,掃了一圈,選好了座位,靠窗的位置可以看到非常不錯的景色。
相比於在海上坐遊輪,李悠南心裡其實更期待在江上坐遊輪的體驗。
遊輪的設施大抵不會有太大的區別,但如果都是5天時間,在江上,沿途的風景一直在變。
而海上呢,一望無際全是水,看着久了難免會覺得無聊。
當然了,李悠南並沒有體驗過在海上坐遊輪,甚至在江上坐遊輪也是頭一遭,以上只是他的想象。
靠窗的位置自然是旅客的首選。他坐下後沒多久,身後就傳來噼啪的聲音。
李悠南好奇地扭過頭,看到兩個老頭和一個看上去文靜的女青年坐在一張小桌旁,那噼裡啪啦的聲音正是從他們面前的棋盤傳來。
不過,稍讓人有些失望的是,兩個老人正在對弈,下的不是象棋而是圍棋。
一盤圍棋下起來時間可長了。
兩個老人下得興致勃勃,旁邊的女生卻看得有些犯困,輕輕打了個哈欠。
這盤棋大概到了尾聲,老頭們互相噴了兩句垃圾話。一個說要是我這麼走,你肯定就沒辦法了。另一個迴應:如果你這麼走,那我還可以這樣這樣呢……
這盤棋結束了。
或許因爲圍棋門檻高,會的人不多,那個女生也看不太懂。而兩個老人又想讓女生不那麼無聊,其中一個老人便提議:“小純啊,要不然咱們下五子棋吧!你也參與一下。”
被喚作小純的女生,揉了揉有些睏倦的眼睛,笑着說:“周爺爺,五子棋沒意思啊。雖然我看不懂圍棋,但可以陪你們下象棋啊。”
他們用的這個棋盤,翻過來就是象棋棋盤。
那位周爺爺笑眯眯地說:“下象棋,你可下不贏我呀,小區裡還沒哪個老頭兒下得過我呢。”
另外一個老人笑罵他:“那是人家讓着你,你可別小看了我家孫女。她小時候在少年宮裡,還沒人敢放這種話呢。”
周爺爺一聽,頓時來了興趣:“那就來試試吧。”說着將棋盤翻轉過來,換上棋子擺好象棋。
那個姑娘擺好了架勢,與老人開始下起象棋。
李悠南端着果汁,有些好奇地站起來,在一旁觀看。
三人注意到了李悠南,不過都沒太把他當回事。
李悠南看象棋,一部分原因自然是因爲獲得了象棋技能,對這玩意兒興趣更濃了些。
小姑娘下象棋的確有些章法,看得出來學過。相比之下,老人沒什麼套路,但大概是經驗使然,穩紮穩打,思考時間極長。
中局過後,老人很快佔據上風,拿下勝利。連續下了幾盤,結果都是如此。
小姑娘一副不服氣的樣子,一直觀戰的老頭卻不樂意了,笑罵道:“你這老頭子啊,下手也太狠了,一點也不讓我孫女。”
老週一本正經地說:“這說明我尊重你孫女啊,給對手最大的尊敬就是全力以赴。你孫女的象棋水平可不低的。”
老頭不買賬,說:“這會兒時間也不早了,我和我孫女要去休息了,明天早上再見吧。”
老周微微嘆了口氣:“那你們先去休息吧,我還在這兒待一會兒,看看夜景。”
李悠南有些啞然,心說這就完了?
棋局散了,他便也打算去休息。
不過就在這時,老周忽然一個眼神甩過來,與李悠南對視了半秒鐘。李悠南臉上微微露出一絲錯愕。
老周指了指前面的座位說:“年輕人啊,我看你也瞧半天了,下兩盤吧!”
李悠南眨了眨眼睛:“這個……我其實……嗯,那好吧……”
李悠南坐下。
老人說:“你先吧。”
李悠南絲毫不客氣,拿了紅棋,當頭就是一炮。
老周眉梢一挑,笑着說:“呵呵,當頭炮……馬先跳……”
李悠南並不打算留手,而且下得極快,幾乎是老頭思考半天下完一步,他沒什麼猶豫就落子了。
時間沒過多久,老頭眉頭皺得越來越緊。過了一陣,他敲了敲棋子,認輸了。
隨後兩人又聊了幾句,大抵是問李悠南什麼身份、哪裡人、做什麼之類的問題。李悠南倒是一一給回答了。
大家熟悉些後,又問起李悠南跟誰學的下象棋。李悠南隨口回答道,自己是看棋譜研究的。
不過自然不太服氣,說剛纔是自己大意了,又讓李悠南再來一盤。
李悠南看看時間不早了,笑了笑:“明天吧,今天有點太晚了。”
老人見狀,只好作罷,又說:“也好,今天晚上下了很久,狀態不好。”
兩人留下約定,明天再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