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越野房車烏尼莫克和GMC商務之星,爲了照顧Q5的紅岸拖曳房車的安全。
他們一起同時都把車速降到80-90公里/H。以保證行車安全。
爲了進山方便,抵達五臺山景區。阿真,把Q5在停車場安頓好。
這樣省的拆卸拖曳房車了。
在起伏崎嶇的山路,拖掛車還是很危險的。
而且花錢在當地找了一位萬金油嚮導,很多事就方便了。
於是,他們可以分別坐進了GMC和烏尼莫克的越野房車朝着五爺廟出發了。
不是說錢是萬能的,但錢確實是個好東西。萬事萬物的聯繫紐帶有時人也不例外。
師父在顯通寺裡。
他們先去的五爺廟也稱萬佛閣。
萬佛閣最初建於明代萬曆四十四年,建築年代最早的是文殊殿。
建築手法爲三檐四出廊,呈歇山頂,內供同樣大小的佛像一萬尊,因名萬佛閣。
五爺廟坐落於臺懷鎮,如果以中臺爲中心的話:在東臺和北檯扇面的弧線上就是五爺廟。
其與大白塔相毗鄰,是通往顯通寺的一條便捷的路徑。
五臺山地區,相傳很久以前就是酷熱難熬。
現在之所以變得涼爽宜人風調雨順,成爲避暑勝地。
這還是大智文殊菩薩便從東海龍王那裡巧妙地借來一塊清涼石的作用。
而這清涼寶石原本是龍王的五個兒子播雲布雨用來驅暑歇涼之物。
龍王的幾個孩子,當發現歇涼寶石被文殊菩薩帶到忻州後,便尾隨而來大鬧!
直至把五座陡峭如劍的山峰削成五座平臺,要討回清涼石,這便是五臺的來歷。
不過文殊菩薩很快就降服了他們:
五龍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臺,專管五臺山的耕雲播雨。
五龍王以前是黑臉,但爲什麼我們所見卻是金臉呢?
這是因爲佛教傳言,說王爺性子暴烈,伺奉稍有不周,就要發脾氣動怒。
如果臉由黑色變爲金色,就說明五爺的脾氣變溫和了。
位置上與五爺廟相對的便是古戲臺。
傳說五龍王特別愛看戲:
每年六月大會,都要大開殿門,讓五爺居高觀賞,以取悅於五爺。
五爺廟裡陳設:文殊、普賢、觀音三大世像,造型生動逼真。
整個寺廟區域地勢開闊:
當年是大清歷代皇帝朝臺寢宴的行宮,俗稱“皇城”。
“皇城”至萬佛閣之間,終年涌動着接踵而至的朝聖者。
其中就有,阿芝一行。
因爲吳安總和柳葉也都是生意人,所以這趟五爺廟是必不可少的。
據說在五爺廟求財,求子都是最靈的。要不朝聖還願的人絡繹不絕呢。
阿芝信佛已經很久了,身上已經不佩戴任何佛珠手串了。
但心裡的佛從未離去。
等他們趕到時師父正在文殊洞裡修行了。
遊客都已經退去了。
文殊洞外,他們一行人和心覺師父會面了。
心覺師父,慈悲給蔥白他們宣講了人身難得和苦諦。
別看阿芝修行了有4,5年了。但真正放下的是蔥白。
她當即提出了出家的請求。
心覺師父大爲開心,又一個佛子回家了。
但他沒有表露出來,說道:
“隨喜施主,不過爲了穩妥起見。”
“你先皈依成居士,在寺院裡做幾年白衣。”
“因爲女人出家只有一次機會。也不希望你半途而廢。”
蔥白點了點頭,回頭望了一眼柳葉。
柳葉雙手合十,表示贊同。因爲他早有心理準備,女孩很年輕未必留得住。
只不過以這種方式離開,倒也讓他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