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改造北平

曹操,曹衝,折蘭英,靈雎,以及靈雎的母親貂蟬和關銀屏等,還有其他曹家和夏侯家的人,祭拜了這次喪生的曹家人。

曹操前來拜見劉璋,劉璋笑着問道:“岳父,今後有什麼打算?”

曹操嘆息一聲:“當初官渡之戰結束,我曹操怎麼也沒想到,我曹操會落敗,關中之戰的時候,我曹操更想不到有一天會和你劉璋這樣面對面隨意地坐着談話。

算了,我現在也想通了,你劉璋不止是在戰術和兵馬上高我曹操一籌,在政治上,更要高明太多。

這個大漢天下交到你劉璋手上,比交到我曹操手上更好,四科舉仕,土地令,限價令這些政策,纔是當今大漢需要的。

我曹操沒資格和你爭什麼天下,也沒那個心力了,現在的曹操,已經年近花甲,只想和靈雎在一起,好好生活,就這樣過一輩子。

大漢天下所有煩心的事,就由你劉璋去操心吧。”

劉璋笑了一下,朗聲道:“當年相士許劭曾言,曹公,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如今,經過十餘年的動亂後,天下即將一統,即將迎來治世,如果曹公願意,劉璋希望曹公爲封疆大吏,爲大漢造福一方。”

“治世之能臣。”曹操唸了一句,呵呵笑道:“如果我再年輕個十歲,我倒是真想試試去施行蜀王的那些新政,四科舉仕,土地令,這些我曹操想也不敢想,卻最終發現是正確的政令。

可是,我已經老了,一看我這些頭髮。都花白啦,一年前,我還想過當個封疆大吏,現在經過這麼多事情,已經不想了。

靈雎才十幾歲,跟了我這麼個老頭子,如果我還要去當什麼封疆大吏,把光陰浪費在爲政上,那我豈不是太對不起她了?”

劉璋沉默了好一會:“真是遺憾。看來大漢沒這個福分了。”

“如果蜀王信得過,小兒曹衝,聰慧明達,曹某倒覺得可以一用。”曹操鄭重說道,現在的曹操雖然許多事情放開了。但是並不代表他就政治白癡了。

自己雖然被挾持一年,現在勢力基本覆滅,但是十幾年的影響力還在,除了折蘭英是劉璋妻子,其他曹家人,曹操並不自信劉璋會用。

曹操自己想,如果換做自己。如果滅了川軍,就一定不會用劉循或者劉康。

“哈哈哈。”劉璋哈哈大笑:“岳丈大人哪裡話,曹衝現在是我小舅子了,哪有信不過的道理。”

“哈哈哈。”曹操也大笑起來。

這時的曹操真覺得和劉璋相見恨晚。兩個人雖然行事風格不同,但是曹操感覺兩人還是有許多共同點。

劉璋之所以同意,除了自信以川軍的基礎,根本就不是一個曹衝能撼動的。而且也剛好有一件大事,需要曹衝做。換了別人,還根本做不了。

……

十一歲的曹沖走進劉璋書房,劉璋正拿着新繪製的地圖觀看,這幅地圖是大漢全國地圖,但是和以前不一樣了,加入了西域,北方草原,高句麗也在內,哪怕一些地方標註很不明晰,但是至少是標明瞭。

“拜見蜀王殿下。”

“不必多禮。”劉璋看着十一歲的曹操,這年齡差太多,想着這是自己小舅子,還真有些不習慣。

劉璋放下地圖看向曹衝:“上次你說那麼多拒絕爲官的話,無非是爲了避嫌,如今魏軍已滅,我和你父親曹操,算是沒什麼隔閡了,現在你能在川軍爲官了嗎?”

“如果蜀王信任的話。”

“說話挺簡潔,那好吧。”劉璋將手上地圖丟到曹衝手上,“看看這幅地圖。”

曹衝不會武藝,那地圖很大很重,不得不展開鋪在地上,埋着身子仔細看着,那樣子還真像小孩子玩泥巴。

“地圖大了很多,體現了蜀王的志向和野心,只是不知道蜀王給曹衝看這個,有什麼用意。”

“唉。”劉璋嘆了口氣:“我找其他人商議,肯定會被人反駁得體無完膚,包括月英肯定也不會理解,所以只能找你了,我想問你,你看這幅地圖,你覺得我大漢的都城最好安在哪?”

曹衝看向地圖,仔細看了半響:“按照地理形勢,應該留在長安或搬遷洛陽,這樣能兼顧西域,同時攝領東部,只是這樣的話,高句麗這些地方,肯定不可能成爲大漢領土。

如果都城在鄴城,西域不太好管理,這得看蜀王戰略中心在哪。”

“說得是啊,戰略中心在哪,如果換做月英,肯定要告訴我,着重控制西域,西域之外與貴霜帝國接壤,西域是大漢與西部三大帝國中樞之地,一個高句麗算什麼。

可是本王卻覺得,應該保住東部領土,東部瀕臨海洋,如果我們把東部穩固下來,那就世世代代是我們的領土了。

西域,本王當然不會放棄,可是西域環境,資源,人口,都貧瘠,與大國接壤變數多,可能是前線戰場。哪裡有東部瀕臨海洋的豐富資源好。”

“海洋有什麼資源?”曹衝不解地道。

劉璋看着曹衝滿頭霧水的樣子,這纔想起這個時候人們的觀念和後世不一樣。

後世的人都知道,不討論什麼文化,朝鮮半島,日本,加上海洋,資源比西域豐富太多了。

而且這些地方,除了日本偏遠第一點,劉璋覺得朝鮮半島和東北肯定是可以納入固有領土的,有大洋相隔,同化之後很難改變。

哪裡像西域,因爲不斷與中亞交互,環境不好資源又少,中原王朝不重視,幾千年也沒同化掉。

雖然都是領土,但劉璋覺得應該重心在東部,這樣有利於華夏今後的發展。

“就拿土地來說,遼東,高句麗。就能比西域產出多,海洋,不止可以供漁民打漁,還有許多資源。

所以本王想將重心放在東部。”

“蜀王的其他意思,曹衝聽不太懂,但是曹衝知道一點,如果往東發展都極致,有大洋包圍,我們大漢會更安全。”

曹衝沉思一會:“說實話。曹衝也不理解蜀王心裡想的什麼,爲什麼擴張了這麼大的大漢版圖,許多地方,比如莎車以西,高句麗。基本都是累贅,會花費大漢大量的錢財去控制,得不償失。

不過既然這些君王的野心,而且現在大漢在蜀王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糧食豐足,兵力強盛。那擴張是必然的,也沒什麼不合情理。

如果蜀王一定要將戰略東移,要向東發展到極致,所有東部領土瀕臨海洋。那都城必定要從長安往東北方向移動,以便控制遼東,高句麗,甚至征服高句麗以南國家。

我覺得薊縣就不錯。”

“你和我想到一起去了。”劉璋說道。還真沒想到曹衝這麼聰明,竟然一下子就和自己想的一樣。

曹衝卻搖搖頭:“蜀王恕罪。曹衝只是猜的,蜀王將薊縣改爲北平縣,漁陽郡改爲北平郡,又花大力氣整治,把蔣琬調到那裡當一個太守。

在聯想蜀王剛纔說的話,所以曹衝猜測了一下。”

劉璋略有些尷尬,這些神童反應也太敏捷了吧。

曹衝繼續道:“北平縣,雖然以前是燕國都城,但是相較於其他國家都城,邯鄲,鄴城,北海等,還差的遠,更別說長安洛陽成都,只比江東三城好一點。”

蜀王能想到北平縣,實在匪夷所思,不過曹衝現在看地圖,還真覺得這個地方很符合蜀王的野心。

北平縣位於幽州西部,距離高句麗較近,如果這個地方爲都城,征服高句麗後,管理起來實在不費什麼力氣。

曹衝預計,只要政策連續,大漢不生變故,高句麗必然變成大漢的固有領土,再往南擴張不是什麼難事,不出意外,蜀王的東部野心將很容易達成。

其次,就戰略地位來說,北平可謂天子守國門,蜀王野心囊括北方草原,北平正好制住北方草原。

北平以北,科爾沁草原(那時又叫火兒慎,鬼方,科爾沁之名已經出現,這裡取熟悉的地名)以及東部其他肥美草原,自古是北方民族誕生和發展之地,僅次於河套。

大漢如果定都這裡,北方草原就在掌中,只是。”

曹衝說到這裡嘆了口氣:“凡事有利就有弊。首先幽州窮困,定爲京城要消耗很大的人力物力。

北平靠北,那西南滇州,西域之地的控制肯定會受影響。

但是這不是最重要的,以蜀王在益州,滇州的影響力,西域的完整都護模式,再加上大漢現在豐富的物力,解決起來不難。

最難的是。”曹衝說道這裡仰起頭看向劉璋,沉聲道:“定都北平,不符合川軍麾下衆臣的利益。”

劉璋聽着曹衝說話,也坐到了地上,聽到曹衝最後一句話,劉璋心裡一動,曹衝真的看到了問題的關鍵,同時也是劉璋心中最大的憂慮。

曹衝是三國時代的人,對自己定都北平只能分析出這些好處,那就是對朝鮮半島和北方草原的控制。

但是劉璋深深知道,定都東部城市,面對着海洋,對華夏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西域以西,根本就是鳥不拉屎的地方。

可是這的確不符合衆臣工利益。

首先,現在川軍下面,尤其是糧食豐收以後,涌現出大批的商人,這些商人除了國內買賣,最大的仰仗就是西南絲綢之路和西域絲綢之路。

如果定都北平,他們還是可以繼續買賣,但是畢竟京城纔是一個國家的中心,也是商人總部聚集地,如果往北平運輸,這會浪費很多。

商人是不會贊成遷都北平的。

而說到臣工,別看曹操麾下那麼多文武投降川軍,實際上大部分魏軍文官都沒投效,川軍的文官大多來自西部。

誰都有鄉土情結,誰願意大老遠跑到北京。

劉璋不覺得這個遷都措施,會得到多少人支持,不止那些考慮自己利益的臣工和商人,包括黃月英這些人,肯定也不會理解自己。

但是劉璋必須這樣做,第一是東部資源比西域和中亞多,應該成爲重心,第二爲了控制北方草原和朝鮮半島,第三,有利於華夏後世發展,第四,如曹衝所說,面對海洋,領土穩固。

第五,劉璋何嘗不想削弱川軍現在的文武影響力,川軍起源於西部,發展於西部,東部定鼎太快了,以後肯定東西分化。

如果定都北平,很好的平衡了這種效果,不會形成西部保守勢力,更有利於統和。

這些理由,已經足夠讓劉璋下定決心遷都。

這也是他命令王越打下高句麗的原因,如果定都長安,高句麗就算打下來也守不住,可是定都北平,就會完全不一樣。

“這就是我爲什麼找你來商議的原因。”劉璋對曹衝說道。

曹衝睜大眼睛看着劉璋,眼睛很清澈,可是眼神卻很複雜,過了好一會,曹衝道:“蜀王,你這是把我當槍使。”

劉璋這是要讓曹衝來主持遷都,曹衝心裡何嘗不明白,只要自己接下這個任務,那所有反對勢力,矛頭都會對準自己。

明顯的,原川軍官員不會願意遷都,自己一個東部人,還是曹操的兒子,跑來支持遷都東部,遷都到偏僻的幽州。

別人很容易就想到,自己這是削弱原川軍集團,然後爲東部和北部人謀取利益,這不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嗎?

“你敢當這把槍嗎?”劉璋問道。

“可以先遷都鄴城嗎?”

“不行,一步到位。”劉璋堅決地說道。

曹衝皺起了眉頭,作爲一個好學而且有才的人,曹衝是不想就這麼荒廢,從此以後過普通人生活的,總是想一展所長。

所以劉璋願意委任他重任,他樂於接受。

可是這個任務簡直就是燙手山芋,搞不好就得死在那些川軍臣子手上,自古以來這種得罪衆人利益的舉動,出頭的人都是一個死。

不過以劉璋的強勢,曹衝至少不是很擔心在劉璋有生之年變卦。

第117章 我爲天下人第948章 黃月英加封燕王第633章 騙過諸葛亮第65章 天下都容不得你第21章 你能如何?第238章 願爲皇叔效犬馬之勞第151章 意外總在驚喜後第656章 陸空一體作戰第845章 攻擊長安第192章 風雲突變第23章 蓮花落第276章 暗夜大戰第496章 縱兵劫掠第303章 階級鬥爭第795章 劉璋,我再說一遍第159章 天堂絕路第159章 天堂絕路第22章 神醫炒作第887章 稱帝第366章 兄弟第810章 唯一的遺憾第603章 暴風雨前的內鬥第304章 我想要你第881章 下農田第121章 樊氏第179章 應該做些什麼第507章 曹操提前南下第331章 三國的灰霾第306章 關銀屏,馬雲祿第180章 天下笑柄第412章 第二次反第510章 女人如衣服第154章 盡入塵煙第988章 暴君中興第832章 浪淘盡,英雄第159章 天堂絕路第181章 你們何罪第637章 “頹廢”的郭嘉第325章 青衣羌之怒第944章 周瑜入江東第281章 建功立業,斬盡殺絕第68章 親筆信第289章 成都旦夕危城第5章 滿門抄斬第391章 牢中對鏡梳妝第316章 打溼了裙子第216章 黃月英的心思第38章 席地而坐第313章 提兵百萬西湖上第277章 五溪都護府第433章 孟獲與祝融第777章 大片黑木林第122章 狐狸精第103章 深宮有佳人第13章 連根拔除第303章 階級鬥爭第221章 九泉之下大笑三聲第462章 騎兵縱橫,川軍無敵第340章 黃忠戰馬超第209章 月英,出山吧第797章 女人的心思你別猜第564章 《山河破碎圖》第666章 東夜國第232章 突然就病了第881章 下農田第901章 破城第984章 土包子第290章 隱藏的援軍,魏延居處第78章 失心瘋犯了第969章 誰在幕後第33章 劉璋會殺人?第274章 五溪大戰,黃忠出陣第416章 佛教西來第370章 西羌之戰4第15章 自討沒趣第351章 葬送劉備第360章 西羌之戰2第352章 韓遂真高興。第371章 西羌之戰5第947章 曹丕之死第935章 顛倒的戰場第664章 你們是大漢人第822章 棺材裡也能吃東西第491章 魏延與子午谷第952章 奪港口第279章 好凶的牛第835章 第一個新興勢力,黃家第9章 突出奇兵第373章 魏延之心第54章 一個比一個頭痛第54章 一個比一個頭痛第643章 車師小王子第204章 這是寫給誰的信第79章 臨死反撲第804章 精絕女王第598章 帝都之雲第82章 遙取漢中第899章 倭奴國的發展
第117章 我爲天下人第948章 黃月英加封燕王第633章 騙過諸葛亮第65章 天下都容不得你第21章 你能如何?第238章 願爲皇叔效犬馬之勞第151章 意外總在驚喜後第656章 陸空一體作戰第845章 攻擊長安第192章 風雲突變第23章 蓮花落第276章 暗夜大戰第496章 縱兵劫掠第303章 階級鬥爭第795章 劉璋,我再說一遍第159章 天堂絕路第159章 天堂絕路第22章 神醫炒作第887章 稱帝第366章 兄弟第810章 唯一的遺憾第603章 暴風雨前的內鬥第304章 我想要你第881章 下農田第121章 樊氏第179章 應該做些什麼第507章 曹操提前南下第331章 三國的灰霾第306章 關銀屏,馬雲祿第180章 天下笑柄第412章 第二次反第510章 女人如衣服第154章 盡入塵煙第988章 暴君中興第832章 浪淘盡,英雄第159章 天堂絕路第181章 你們何罪第637章 “頹廢”的郭嘉第325章 青衣羌之怒第944章 周瑜入江東第281章 建功立業,斬盡殺絕第68章 親筆信第289章 成都旦夕危城第5章 滿門抄斬第391章 牢中對鏡梳妝第316章 打溼了裙子第216章 黃月英的心思第38章 席地而坐第313章 提兵百萬西湖上第277章 五溪都護府第433章 孟獲與祝融第777章 大片黑木林第122章 狐狸精第103章 深宮有佳人第13章 連根拔除第303章 階級鬥爭第221章 九泉之下大笑三聲第462章 騎兵縱橫,川軍無敵第340章 黃忠戰馬超第209章 月英,出山吧第797章 女人的心思你別猜第564章 《山河破碎圖》第666章 東夜國第232章 突然就病了第881章 下農田第901章 破城第984章 土包子第290章 隱藏的援軍,魏延居處第78章 失心瘋犯了第969章 誰在幕後第33章 劉璋會殺人?第274章 五溪大戰,黃忠出陣第416章 佛教西來第370章 西羌之戰4第15章 自討沒趣第351章 葬送劉備第360章 西羌之戰2第352章 韓遂真高興。第371章 西羌之戰5第947章 曹丕之死第935章 顛倒的戰場第664章 你們是大漢人第822章 棺材裡也能吃東西第491章 魏延與子午谷第952章 奪港口第279章 好凶的牛第835章 第一個新興勢力,黃家第9章 突出奇兵第373章 魏延之心第54章 一個比一個頭痛第54章 一個比一個頭痛第643章 車師小王子第204章 這是寫給誰的信第79章 臨死反撲第804章 精絕女王第598章 帝都之雲第82章 遙取漢中第899章 倭奴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