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算無遺策

晉陽,龍山大營。

司馬懿伏在案上,看着地圖沉吟不語。

蜀漢大將軍李嚴率大軍三萬出潼關的消息,剛剛送到他的案頭。

仗打到現在,司馬懿也罷,夏侯霸也罷,洛陽的天子也罷,都知道洛陽最後是守不住的。如果不是蜀漢不同意將整個冀州做爲魏國的封地,只怕魏國早就像吳王孫權一樣向蜀漢稱臣了。現在雙方的分歧在於是以一州還是一郡作爲魏國的封地,並不包括洛陽。魏國之所以還佔據洛陽,不過是想爭取一點談判資本罷了。

守住冀州,纔是魏國最想做的事。在這種情況下,大將軍司馬懿守護幷州的目的也在於守住冀州的上游,而不是爲了守護洛陽。

洛陽,在曹魏君臣的眼裡,已經是隨時可以放棄的雞肋。

司馬懿駐晉陽,郝昭守壺關,就是這個目的。守住了壺關,就是護住了冀州的南部,而守住了晉陽,就阻止了蜀漢軍向幷州北部進軍,進而威脅幽州的可能。與此同時,他守住了晉陽,還可以威脅蜀漢攻擊洛陽的大軍後路。從晉陽南下至蒲阪、潼關,一路平坦,不過六七百里,騎兵四五天就可以到達,步卒稍微加緊一點,半個月就能完成行軍任務。

相比較而言,由潼關東行,經過函谷關,直到洛陽的路程則遠得多,也難走得多。如果不先清除晉陽的危險,貿然出兵洛陽。則後路堪憂。當初董卓入洛陽,就是因爲河東有白波軍活動,威脅退路,在牛輔及賈詡先後清剿不成的情況下,董卓只能燒掉洛陽,退守長安。

所以,魏軍駐紮在晉陽,比駐紮在洛陽西更有威脅,更有主動權。

李嚴率軍出關,意欲何往。自然也成了司馬懿關心的問題。如果李嚴去洛陽。那倒簡單了。洛陽城不是那麼好攻的,有諸葛亮、陸遜圍攻洛陽失敗的前車之鑑,相信李嚴不會輕易的重蹈覆轍,特別是能夠支援他的兩路大軍都掌握在諸葛亮一系手中的時候。

那麼李嚴會怎麼做?

“父親。不要想了。李平怎麼做。很快就會真相大白。我們只需靜候消息便是了。”司馬昭轉動輪椅,把目光從遠處的青山上收了回來:“我們還是考慮一下如果姜維的大軍接踵而來,將如何應付吧。”

司馬懿撫着鬍鬚。點了點頭。這他是他比較頭疼的地方。他現在只有三千多騎兵,要對付李嚴已經非常吃力,如果姜維率領一萬精騎趕來助陣,他將沒有任何勝算。

如果幷州被蜀漢軍佔據,那他們就沒什麼談判的底氣了。不僅洛陽守不住,冀州也會非常危險。幷州、冀州以太行爲界,雖說互相之間都有交通,但是從幷州攻冀州,要比從冀州攻幷州容易得多。

幷州,可以說是冀州的城廓。一旦幷州失守,冀州就失去了掩護。要想能在冀州站穩腳跟,必須把幷州控制在手中。當年光武皇帝是這麼幹的,後來的袁紹也是這麼幹的。

司馬懿是和諸葛亮在談判,但是雙方都沒什麼誠意,不過是虛應故事罷了。此時此刻,雙方誰也不肯退縮,必須以戰場上的勝負來決定話語權。

司馬懿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更要守住幷州。

“你覺得李平有幾種可能?”司馬懿擡起頭,倚着案,笑眯眯的打量着司馬昭那張沒什麼表情的臉。

司馬昭沉默了片刻:“三種:攻晉陽,攻上黨,攻洛陽。”

“何策爲優?”

司馬昭笑了起來:“沒有最優,只有最差。”

司馬懿目光閃動,靜聽下文。

“李平和諸葛亮顯然不是一條心,他不可能指望諸葛亮爲他守護後路。在這種情況下,似乎攻晉陽是穩妥的。可惜也只是穩妥,他並沒有什麼優勢可言。所以說,不能叫最優,只能叫最不壞。”

司馬懿點了點頭。

“攻洛陽,看似不錯,能和他的親信孟達會合,有所助益。但即使是加上孟達的兵力,恐怕也不足以攻破洛陽城,最多隻能保持僵持之勢,還有後路被截之危險,當然談不上好。”

“至於攻上黨,則不能和孟達會合,又有後路被截之危險,有兩害而無一利,自然是最差。”

“那你覺得李平會選哪一個?”

司馬昭皺了皺眉:“如果是我,我會先攻晉陽。至於李平會選哪一個,我覺得選洛陽的可能性大一點。”他眼皮一擡,看向司馬懿:“依父親之見呢?”

司馬懿笑笑:“壺關。”

“壺關?”司馬昭失笑道:“李平不至於選最下策吧。”

“對李平來說,選壺關不算最下策。”司馬師快步走了進來,笑道:“不管是晉陽也好,洛陽也罷,反正他都攻不下來,爲何不挑一個最難的?當年郝昭守冀縣大半年,讓諸葛亮無計可施;後來守壺關,又讓姜維折戟而還,李嚴如果在壺關城下呆幾個月,卻沒能攻下壺關,又有誰能說他什麼?”

“他不怕後路被截?”

“諸葛亮如果連後路都不給他護好了,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司馬師笑道:“我想,不管李平願意不願意,姜維的大軍可能都會來,而他等待的也許正是我們。”

司馬昭一愣,隨即恍然大悟:“李嚴是餌,我們是魚?”

“嗯。”司馬師轉頭看看司馬懿:“父親,我們是不是該搶在姜維來之前,先把李平所部吃掉?他可有不少馬鎧。能將這些馬鎧奪到手,就算姜維來了,我們多少也有些優勢。”

司馬懿看看司馬師,再看看司馬昭,不動聲色的說道:“子上,你意下如何?”

司馬昭慚愧的點了點頭:“兄長所言甚是。”

司馬懿微微一笑:“那我們就來看看,怎麼才能擊敗李平,把那些馬鎧奪到手。”

……

長安。

諸葛亮聲音沙啞,語氣卻一如既往的沉穩:“陛下,大將軍兵出河東,不攻晉陽,不攻洛陽,卻欲攻壺關。臣百思不得其解。如此一來,既無援軍,又有後路之憂,臣深爲大將軍懼。”

天子劉禪費了好大勁,纔將涌到嘴邊的哈欠又忍了回去。他忍得太辛苦,以至於鼻子酸溜溜的,眼眶也有些溼潤。

“相父,有何補救之法?”劉禪擡起袖子,掩着嘴,偷偷的張了張嘴:“要不,讓北軍潼關,駐蒲阪,爲大將軍後繼?”

諸葛亮愣了一下,隨即拱手道:“陛下所言有可採之處,足見這些日於兵事有所進益,可喜可賀。”

劉禪一驚,隨即尷尬的笑了兩聲:“相父,朕是……隨口一說,隨口一說。”

諸葛亮道:“即使不是深思熟慮,也是好的。用兵自然應該多算,但有時候也在於靈機一動的直覺。直覺,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平時積累思考所致,方有神來之筆。”

劉禪眨着眼睛,不知道諸葛亮是真的覺得此計可行,還是爲了教導他而故意這麼說,只能裝傻,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等諸葛亮自己往下說。

“不過,北軍剛剛組建,尚未形成戰鬥,倉促之間送上戰場,難免有失。聖人所謂,不教而戰謂之誅,非明主所當爲。”

劉禪暗自撇了撇嘴,心道就知道你會來這麼一句。他習慣性的又說道:“還請相父指點。”

“臣覺得,可以調姜維所部東進,進駐蒲阪,爲大將軍後拒。”

劉禪無可無不可,把目光轉向驃騎將軍吳懿、北軍中侯馬承。馬承雖然只是北軍中侯,可是他現在掌握着北軍,在大將軍李嚴出征之後,他是僅次於驃騎將軍吳懿的人物。每次重要的軍事會議,他都會列席,雖然他很少說話。

吳懿和馬承都是諸葛亮提拔起來的,哪有反對諸葛亮的道理,當下齊聲附和。

劉禪擺擺手:“那就如相父所言,調姜維入駐蒲阪。”他頓了頓,又道:“是不是該知會大將軍一聲?”

“那是自然。”諸葛亮從容的說道。李嚴出了潼關,才把改變作戰目標的事上報天子,顯然是捏準了他不敢讓他全軍覆沒,肯定會安排人替他守後路。諸葛亮也早就有這樣的計劃,現在如願以償的把姜維調到了關中,看似因爲李嚴改變作戰計劃所迫,實際上一切都按照他自己的計劃在進行。

自從和魏霸達成協議之後,最大的障礙清除,諸葛亮覺得諸事開始順了起來,甚至有些順利得超乎想象。魏霸輕取遼東就是其中之一,陸遜識相的請求病休也是其一。只是這樣一來,他也必須加快步伐,儘快將長安控制在手中。

得到了天子的允許,諸葛亮很輕鬆的說服了留守大將軍府的李豐,然後以大將軍府的名義發出命令,要求姜維以最快的速率進入關中,補防蒲阪。姜維早就準備妥當,一接到命令,立刻親率三千親衛騎晝夜兼程,先行趕到長安。到長安之後,他立刻去拜見諸葛亮。

“丞相,一切妥當了?”

諸葛亮點點頭:“伯約,掌握好分寸。李平麾下的將士都是我大漢的將士,可不能損失太大。特別是騎兵,如果那些馬鎧落入魏軍手中,非大漢之福。”

“丞相真是算無遺策。”姜維躬身道:“請丞相放心,維枕戈待旦,夙夜以興。只要大將軍不故意資敵,維一定能及時趕到。”

.

第579章 意外之變第705章 陣前激將第522章 方略之爭第48章 對你沒興趣第483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769章 來者不善第282章 馬謖請令第443章 在天之靈第217章 應變第830章 你是我的子房第654章 心思難明第233章 突襲第602章 戰刀出鞘第117章 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第217章 應變第280章 四兩撥千斤第97章 功虧一簣第623章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第353章 綿裡藏針第323章 倒打一耙第966章 勢如破竹第431章 辰水之戰(六)第61章 修身先修心致歉第526章 懸崖勒馬時已晚第187章 棋逢對手第532章 習慣性逃跑第494章 鬥智第476章 大營突變第799章 得寸進尺第346章 心結第754章 投其所好第471章 奪城第881章 杯弓蛇影第872章 求之不得第621章 百辟刀第701章 雷霆打擊第741章 莫爲人先第691章 棄子聯盟第676章 勝負之機第624章 心有靈犀第162章 必先利其器第397章 吟詩第436章 帶頭大姊第406章 風雲突變第297章 真名士,自**第339章 病得不輕第967章 不祥第46章 來者不善第768章 千里送棉襖第375章 潛在的對手第610章 亡命者無敵第346章 心結第574章 大逆轉第48章 對你沒興趣第651章 疑陣第92章 引狼入室第50章 再鬥楊儀(上)第776章 不買不行第25章 出手不留情第1013章 用心良苦第888章 丞相的大手筆第845章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第282章 馬謖請令第692章 人心難測第395章 丞相密令第810章 攻心爲上第582章 首戰第920章 以命搏命第851章 如臨大敵第859章 連根拔起第929章 雄鷹折翼第512章 捉襟見肘第592章 國難財第726章 命中剋星第689章 未雨綢繆第637章 欲擒故縱第147章 夾擊第70章 軍事機密第251章 非你不可第779章 討債第386章 東方不敗第768章 千里送棉襖第127章 割圓術與房中術第442章 時不我待第456章 冷暖自知第449章 誘敵深入第45章 我有槍一杆第340章 畫餅第903章 悖論第790章 劫人第483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597章 以靜制動第714章 最懂他的人是我第866章 喧賓奪主第921章 亂戰第624章 心有靈犀第405章 計中計第22章 公說公有理第386章 東方不敗
第579章 意外之變第705章 陣前激將第522章 方略之爭第48章 對你沒興趣第483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769章 來者不善第282章 馬謖請令第443章 在天之靈第217章 應變第830章 你是我的子房第654章 心思難明第233章 突襲第602章 戰刀出鞘第117章 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第217章 應變第280章 四兩撥千斤第97章 功虧一簣第623章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第353章 綿裡藏針第323章 倒打一耙第966章 勢如破竹第431章 辰水之戰(六)第61章 修身先修心致歉第526章 懸崖勒馬時已晚第187章 棋逢對手第532章 習慣性逃跑第494章 鬥智第476章 大營突變第799章 得寸進尺第346章 心結第754章 投其所好第471章 奪城第881章 杯弓蛇影第872章 求之不得第621章 百辟刀第701章 雷霆打擊第741章 莫爲人先第691章 棄子聯盟第676章 勝負之機第624章 心有靈犀第162章 必先利其器第397章 吟詩第436章 帶頭大姊第406章 風雲突變第297章 真名士,自**第339章 病得不輕第967章 不祥第46章 來者不善第768章 千里送棉襖第375章 潛在的對手第610章 亡命者無敵第346章 心結第574章 大逆轉第48章 對你沒興趣第651章 疑陣第92章 引狼入室第50章 再鬥楊儀(上)第776章 不買不行第25章 出手不留情第1013章 用心良苦第888章 丞相的大手筆第845章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第282章 馬謖請令第692章 人心難測第395章 丞相密令第810章 攻心爲上第582章 首戰第920章 以命搏命第851章 如臨大敵第859章 連根拔起第929章 雄鷹折翼第512章 捉襟見肘第592章 國難財第726章 命中剋星第689章 未雨綢繆第637章 欲擒故縱第147章 夾擊第70章 軍事機密第251章 非你不可第779章 討債第386章 東方不敗第768章 千里送棉襖第127章 割圓術與房中術第442章 時不我待第456章 冷暖自知第449章 誘敵深入第45章 我有槍一杆第340章 畫餅第903章 悖論第790章 劫人第483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597章 以靜制動第714章 最懂他的人是我第866章 喧賓奪主第921章 亂戰第624章 心有靈犀第405章 計中計第22章 公說公有理第386章 東方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