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令人捉摸不透(上)

在磁縣呆了大半個月,進行了各種“攻城試驗”,高伯逸得到了一個結論:

玉璧城並非完全不可攻略,只不過,現在還差點意思,還需要更加充分的準備。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不能讓玉璧城的守軍得到源源不斷的支援!

所以,要麼,就不要攻略玉璧。如果真要出手,那就要動員齊國所有可以動員的兵力,多線出擊,主攻與佯攻並舉,最大可能讓宇文邕疲於奔命。

只有在戰略上拖住了周軍,攻打玉璧城的種種戰術,纔有奏效的可能。

模擬城池下,高伯逸身邊的竹竿看着高聳的城牆,若有所思的說道:“不如讓灰鼠上個滑翔翼試試,先混進城裡,到時候見機行事得了。”

這傢伙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貧道”,高伯逸哼哼了一聲沒說話,不過心裡倒是很贊同竹竿說的。攻下玉璧,周國大概也就要完蛋了,這時候,還有什麼手段不能使出來?

“對了,這次你家裡是不是也來人了?”

高伯逸忽然問了一個看上去毫無關係的問題。

“嗯,我二叔來了。他人雖然笨了點,但是劍術了得,來去自如。”

竹竿都說笨,那看來確實是有點笨了。高伯逸微微點頭道:“回鄴城以後,你讓他來見我,有什麼條件都可以談。”

這話說得誠懇,只是竹竿卻沒有什麼反應,僅僅是拱手行了一禮而已。高伯逸頓時無語了,這種無欲則剛的人,當真是什麼都不在意。

大概,他也沒把公孫家的事情當什麼大事來辦。這年頭還想着稱帝的,如果沒實力,那不是腦抽是什麼?

竹竿是怎麼想的,高伯逸大概也能猜到個幾分。

……

爲了讓國內的經濟運轉更加流暢,爲了獲得更多的牲畜和馬匹,宇文邕下令,擴大與突厥互市的規模。

原有的茶葉,鹽等物資,數量加倍,而且還增加了麻布,絲綢,甚至還包括製造箭矢用的木杆(半成品)!

周國打造兵器的生產力極爲有限,這一點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從宇文泰時代開始,就有東邊一兵,西邊一將的說法,也就是說,東魏和北齊精銳的普通士卒用的裝備,拿到西魏和北周,就可以當將校的兵器使用。

雖然這麼說只是一種自嘲式的揶揄,但也從側面反映出,關中的生產力非常有限。通過運作,宇文邕跟突厥木杆可汗達成了協議,草原缺乏木材,但突厥人不缺生鐵甚至不缺百鍊鋼。

突厥人本身能夠崛起,就是因爲他們曾經是柔然人的“鍛奴”,幫助對方打造兵器的。而鐵礦石則是來自西域。

木杆可汗看到周國此番洛陽之戰慘敗後,已然是元氣大傷,無法再抗衡齊國,所以同意了宇文邕的要求,用關中的茶葉,鹽,絲綢(主要用於在西域交換物資)和製造箭矢的木杆,換取關中急需的牲畜,馬匹,鍛造兵器用的上好生鐵等等!

這項協議,明顯對周國有利,而對於突厥人來說,茶葉、鹽和絲綢這樣的東西,雖然是必需品,卻也可以從北齊獲得,而且由於商路更通達,價格反而更低。

但是,木杆可汗卻是力排衆議,加大了與周國互市的力度。他的着眼點,顯然是中原的局勢。玩平衡固然是好,只是不能玩“熄火”了,該出手的時候,還是要出手才行。

而現在,正是木杆可汗出手,在背後推了宇文邕一把,讓周國可以更快的恢復實力。

長安以南的藍田郡,這裡向來是關中的後花園,很早就有人類在這裡活動,也是很早開始,這裡就是關中的屯田之地。

藍田位於灞水和渭河上游,以盛產美玉而聞名。按道理說,這裡應該是不缺水的。

然而,當楊堅帶着數百輔兵來到這裡的時候,看到的卻是一塊又一塊被烈日曬得龜裂的旱地。地裡的麥苗,早就被烤死了。

而周邊水渠的水位,也下降到了一個難以置信的低位,有的地方,甚至都已經斷流!

好多人都預測今年是大旱之年,不出意外,果不其然,老天爺一點面子都沒給宇文邕!

“楊宰輔,我們要怎麼做?”

跟楊堅一同來的尉遲運,也傻眼了。都知道周國旱情嚴重,多少天都沒下雨了,可誰也沒料到,就連長安周邊這種不該缺水的地方,都已經乾旱成這樣。

至於其他地方,那已經不敢想象了,只當閉上眼睛就是天黑!

尉遲運是來保護楊堅安全的,但很顯然,他並不想只當個什麼都做不了的護衛。

“尉遲將軍,麥子收割還有一段時間,我們趕快打井,用井水灌溉。或許還能救回一些麥苗,不至於顆粒無收。”

楊堅鎮定的說道,尉遲運也算是每逢大事有靜氣的人了,可是遇到這樣的大事,他卻遠遠不如楊堅鎮定,哪怕楊堅此刻身上既沒有穿盔甲,也沒有帶佩劍,看起來也是手無縛雞之力。

此人頗爲不凡。

尉遲運在心中暗暗想道,臉上卻是更加恭敬。

“末將領命。”

尉遲運帶着人下去了。

打井這種事情,看起來很簡單,然而,在何處打井,用什麼器物打井,打了井以後,還要將其用磚石修築好,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

說到底,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打井同樣需要“專業人士”。在來藍田郡之前,楊堅以尚書府的名義下令,在長安及周邊地區,許以重利招募精通打井和堪輿“水脈”的人。

前者負責指揮打井,後者負責尋找打井的地點。

楊堅還利用尚書府的名義發動徭役,在長安及周邊地區招募民壯成爲輔兵,讓這些人組成“打井隊”,集中力量辦大事。

他在長安郊區試了一下,這種集中專業人士,拋開地域限制,做專業事情的模式,非常靠譜好用。比官府一層層的下令,讓各州郡負責打井要好多了。至少每一口多打的井,楊堅都能做到心中有數。

至於修渠引水這種效率更高的抗旱模式,楊堅不是不想做,而是自從宇文泰入主關中以來,這個政權就一直處於外界的各種壓力之中,根本來不及做總體規劃,來辦這樣的大事。

而讓各州郡去做,沒有統一規劃的情況下,光是關中各大世家,就要扯皮扯上個幾年,事情還未必能夠推行下去。

如此種種,都是知易行難,大家都知道要做什麼,可是輪到要做的時候,卻發現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哪怕是現在打井,如果沒有楊堅這個宰輔親力親爲的組織,怕是也辦不成事情,最後估計各地草草的打幾口井了事,敷衍一下中樞的朝臣和皇帝宇文邕。

尉遲運辦事很有效率,到了藍田郡的當天,“打井隊”就已經找到了一處合適的地點打井。楊堅下令在野外紮營,並未進縣城擾民。

夜深人靜的時候,楊堅將尉遲運找來,拿出宇文邕賞賜的酒水,兩人在大營中點起火堆小酌。關中乾旱,長安已然下達“禁酒令”。

而現在楊堅之所以能弄到酒,一來是因爲他是宇文邕的妹夫,二來則是因爲上次在長安周邊打井成功(遠不止是打一口井那麼簡單),緩解了旱情,宇文邕特意賞賜的濁酒。

要知道,突厥人在與周國貿易的時候,木杆可汗特意提出來,交易品中務必要有美酒!這可不是突厥人自己喝,而是他們要用這些美酒,以西域爲跳板,從大秦(古羅馬)等國手裡換取那邊的特產。

主要是金銀製品。

這條商路,實際上柔然還建在的時候,就一直是持續不斷的。包括高歡在內,都從這條貿易線路中獲得了大量好處。事實上,中國古代本土並沒有那麼多金銀,很多貴金屬,都是從外界輸入的,其中就包括這條線。

宇文邕不敢拒絕木杆可汗的硬性要求,所以他只好下了禁酒令,然後擴大了釀酒的規模。這看起來很矛盾,實際上,則是將國家資源更加集中的一種手段。

尉遲運這樣的人,哪怕出自關中大家族,也不敢在長安公開喝酒。家裡的酒窖,有不少存貨,都被官府強行徵用,換成了布匹。

此刻他喝上酒,完全是沾了楊堅的光。

“你說,齊軍會不會攻破玉璧城呢?”

楊堅抿了一口濁酒,忍住那刺鼻的酸澀,皺着眉頭問道。

這酒水是宇文邕御賜的,可質量實在是不咋地,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因爲好久都被拖走,拿去給突厥人換取物資了。

剩下的能有好貨纔怪。

而楊堅家裡有好酒,卻不敢帶來喝,畢竟……人多眼雜,宇文邕可不算是什麼心胸寬廣的主。楊堅爲人嚴謹,斷然不會在這種小事上犯渾。

事實上,包括尉遲運在內,大部分人都感覺楊堅做事做人,就精確得像一個被人擺佈的木偶一樣。雖然毫無生氣,卻是精確異常,絕不會做多餘的事。

任何想找他茬子的人,都找不到任何破綻。這種人,讓人又敬又怕。

而今夜楊堅問的這句話,才讓尉遲運感覺到,坐在自己身邊的,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

“在下只是一介武夫,帶兵打仗而已。陛下讓我殺誰,我就殺誰。哪怕明明知道不可能獲勝,那也必須要硬着頭皮上。

楊宰輔這話問得可是有點奇怪,讓在下捉摸不透。”

在皇帝身邊打轉轉的尉遲運,無論對誰,都保持着足夠的警惕心,說話滴水不漏。

聽到這話,楊堅噗嗤一笑,大口的喝酒,也不多說什麼,感覺就是像聽到了一個很好笑的妄言,根本不值得一駁似的。

他的態度讓尉遲運暗暗惱怒,卻又不好直接駁斥。

“我們面前好像有一堵牆,看起來,很安全。”

楊堅似乎今天喝得有點話多,跟平日裡大不一樣。

“但是呢,這堵牆,其實是紙糊的。”

楊堅伸出手指,往前戳了戳說道:“稍微有人這麼頂一頂,這堵牆啊,就會轟然倒塌。而你,嗯,或者說我們,就是守衛這堵牆的衛士。

其實,無論做什麼,都是多餘的,不過是在苟延殘喘,或者走夜路吹口哨罷了。你別看我白天像模像樣的指揮他們打井,其實我心裡正在暗暗發笑。”

說完,楊堅就開始大笑,笑得連眼淚都出來了。

他的態度,讓尉遲運大爲震驚。尉遲運完全沒想到,平日裡又淡定又有能耐的楊堅,居然有這樣的一面。

“突厥人已經答應幫我們,我們還從他們那裡得到了數以萬計的牲畜。滅齊或許不容易,可自保還是無礙的吧。”

尉遲運強辯道。

聽到這話,大笑的楊堅忽然冷靜下來,側過頭看着尉遲運,讓這位皇帝的貼身護衛,接替賀若弼,前途無量的大將,心中一顫。

楊堅的眼神變得冷漠,他不屑道:“別人的力量,始終都不是自己的。既然能爲周國所用,那麼,也可以爲齊國所用。如果我是高伯逸,有的是辦法。”

他的語氣冰冷,竟然讓一直都無所畏懼的尉遲運感覺到微微的惶恐。

“比如說?”

“高伯逸可以派人到幽州,跟突厥人接觸,然後許諾他們,低價出售茶葉,絲綢,海鹽等物。要知道,齊國的鹽,可是很便宜的哦。”

還能這樣操作麼?

尉遲運一愣,他有些搞不明白,高伯逸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他們沒必要這麼做吧?”

“沒必要?他們並不需要從中得到什麼好處,他們只需要讓我們從中得不到好處,那就萬事大吉了。”

楊堅感慨的嘆息了一聲,繼續說道:“突厥人得到了齊國的茶葉,那麼我們的茶葉,就不再是不可或缺的東西。

木杆可汗無法控制所有的人,也無法將他的意志,灌輸到每個人心裡。齊國的茶葉如果持續輸入,突厥人就會找我們壓價,從前一個茶餅可以換一隻羊,以後說不定十個茶餅才能換一隻羊。

這還不算齊國人從突厥那裡進口牲畜。此消彼長之下,難道你能讓周國的茶樹翻倍?”

雖然已經是晚春初夏,尉遲運卻是感覺到渾身冰涼,還有來自內心深處的驚恐。

他好像有點理解楊堅爲什麼看起來悶悶不樂了。

第376章 楊家麒麟兒第985章 南邊來的風(完)第848章 經濟制裁(2)第1127章 雨中的悲歌(1)第439章 好大一口鍋第1266章 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下)第31章 進擊的獨孤永業第806章 逆風飛翔(完)第658章 窮則思變人之常情第17章 大理寺獄三日遊(北齊神探?)第811章 墳頭蹦迪(4)第1283章 大局爲重第1099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上)第317章 哀大莫過心死第37章 光與影第1124章 陰謀的味道(2)第998章 達者爲師(下)第586章 宴無好宴(加更求票)第1276章 亂世之末(中)第1342章 鮮花白骨鋪滿路(上)第927章 開府建衙(中)第381章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1175章 大佬的遊戲(2)第700章 伴君如伴虎第253章 西線無戰事第一卷總結(順便求推薦)第721章 開局操作猛如虎(中)第529章 墨菲定律的毒害第1057章 大佬有大佬的格局(上)第78章 決戰三臺之巔(長廣王的野望)第527章 戰略反擊(下)第57章 陽謀第372章 內心毫無波動第507章 南陽無戰事第917章 我這條船又大又寬(上)第811章 墳頭蹦迪(4)第794章 奸臣的藝術(下)第903章 兩手抓,兩手都很硬(3)第134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695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1226 章 最後的戰役(下)(本卷完)第20章 大理寺獄三日遊(出獄)第1109章 驚蟄(中)第1054章 人性的光輝?第740章 “南宮”和“北宮”(上)第886章 塵歸塵,土歸土(上)第643章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中)第1177章 大佬的遊戲(4)第505章 不好相與的角色第601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第920章 一個很宏偉的計劃第896章 燃燒的晉陽(完)第243章 一劍飄來,天外飛仙第424章 下作的手段第847章 經濟制裁(1)第289章 將不在勇在於謀第952章 大義與人心第430章 伽羅的決意第543章 坦誠的交談第663章 套中套第233章 屯兵艾縣第494章 放下木魚跟朕走第1101章 左手還是右手(上)第147章 先行一步第152章 塔防流大師第210章 進擊的崔娘子第418章 突厥入寇第17章 大理寺獄三日遊(北齊神探?)第337章 宛若驚弓之鳥第772章 新年“快樂”(2)第1248章 時代的曙光(1)第906章 發揚光大就是最好的祭奠(1)第650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41章 小人物的大翅膀第1178章 大佬的遊戲(完)第955章 好一場“大戲”第952章 大義與人心第1101章 左手還是右手(上)第338章 北齊神童第674章 德不配位,必遭其咎(加更求票)第354章 斛律跑跑第306章 無情最是帝王家第628章 新氣象第456章 狂風暴雨罩長安(3)第660章 睚眥必報第904章 兩手抓,兩手都很硬(4)第256章 追漲殺跌第1033章 四面楚歌(2)第89章 相親之類的我真不擅長啊第1310章 場外“觀衆”第1213章 能示之不能第224章 風雪夜,襲巴州第273章 爲所欲爲第1101章 左手還是右手(上)第106章 此事得找崔季舒第1025章 與君會獵於高平(3)第840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711章 真真假假第414章 心機與惡意
第376章 楊家麒麟兒第985章 南邊來的風(完)第848章 經濟制裁(2)第1127章 雨中的悲歌(1)第439章 好大一口鍋第1266章 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下)第31章 進擊的獨孤永業第806章 逆風飛翔(完)第658章 窮則思變人之常情第17章 大理寺獄三日遊(北齊神探?)第811章 墳頭蹦迪(4)第1283章 大局爲重第1099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上)第317章 哀大莫過心死第37章 光與影第1124章 陰謀的味道(2)第998章 達者爲師(下)第586章 宴無好宴(加更求票)第1276章 亂世之末(中)第1342章 鮮花白骨鋪滿路(上)第927章 開府建衙(中)第381章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1175章 大佬的遊戲(2)第700章 伴君如伴虎第253章 西線無戰事第一卷總結(順便求推薦)第721章 開局操作猛如虎(中)第529章 墨菲定律的毒害第1057章 大佬有大佬的格局(上)第78章 決戰三臺之巔(長廣王的野望)第527章 戰略反擊(下)第57章 陽謀第372章 內心毫無波動第507章 南陽無戰事第917章 我這條船又大又寬(上)第811章 墳頭蹦迪(4)第794章 奸臣的藝術(下)第903章 兩手抓,兩手都很硬(3)第134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695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1226 章 最後的戰役(下)(本卷完)第20章 大理寺獄三日遊(出獄)第1109章 驚蟄(中)第1054章 人性的光輝?第740章 “南宮”和“北宮”(上)第886章 塵歸塵,土歸土(上)第643章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中)第1177章 大佬的遊戲(4)第505章 不好相與的角色第601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第920章 一個很宏偉的計劃第896章 燃燒的晉陽(完)第243章 一劍飄來,天外飛仙第424章 下作的手段第847章 經濟制裁(1)第289章 將不在勇在於謀第952章 大義與人心第430章 伽羅的決意第543章 坦誠的交談第663章 套中套第233章 屯兵艾縣第494章 放下木魚跟朕走第1101章 左手還是右手(上)第147章 先行一步第152章 塔防流大師第210章 進擊的崔娘子第418章 突厥入寇第17章 大理寺獄三日遊(北齊神探?)第337章 宛若驚弓之鳥第772章 新年“快樂”(2)第1248章 時代的曙光(1)第906章 發揚光大就是最好的祭奠(1)第650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41章 小人物的大翅膀第1178章 大佬的遊戲(完)第955章 好一場“大戲”第952章 大義與人心第1101章 左手還是右手(上)第338章 北齊神童第674章 德不配位,必遭其咎(加更求票)第354章 斛律跑跑第306章 無情最是帝王家第628章 新氣象第456章 狂風暴雨罩長安(3)第660章 睚眥必報第904章 兩手抓,兩手都很硬(4)第256章 追漲殺跌第1033章 四面楚歌(2)第89章 相親之類的我真不擅長啊第1310章 場外“觀衆”第1213章 能示之不能第224章 風雪夜,襲巴州第273章 爲所欲爲第1101章 左手還是右手(上)第106章 此事得找崔季舒第1025章 與君會獵於高平(3)第840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711章 真真假假第414章 心機與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