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此戰,敵酋阿史那玷厥欲從張北、懷荒越過長城,直攻我燕北涿鹿。楊將軍調兵北上迎敵,於懷荒郊野邀險衝殺,斬殺敵軍逾千,拔突厥匪賊軍砦十餘座,俘獲四千有餘。

“又直追敵酋,於白道俘虜阿史那玷厥。南下燕北、陰山的突厥諸部聞訊,幾不敢前。自此,突厥人聞楊檦之名,皆喪膽!”

徵旗獵獵,在晉陽北通肆州的官道上,一條鋼鐵的河流正在行進,皇帝的御駕被護衛在大軍中央,車前幾位臣子喜氣洋洋地向車內的皇帝通報大勝訊息。車內,高緯笑道:“楊將軍果然不負朕之期望,只一人,便叫突厥膽寒。”

“這都是陛下慧眼獨具,不然楊檦一降臣,能保全性命就不錯了,豈可獲如此大功?”臣子們很識趣的捧皇帝的腳,趁熱打鐵道:“陛下,我軍鋒芒正熾,不如命顯州、燕州及各北鎮軍戎諸將,乘勝追擊!一舉打退突厥,解北疆之難!”

高緯猶豫了一會兒,顯然頗爲意動,這個時候,一個內侍捧着帛書而來,“陛下,左相書信。”

高緯一怔,慕容儼等將比高緯還要早動身四日,想必已經抵達恆州,聽說了楊檦的戰績,這封信函,說不準有慕容儼對於局勢的判斷和建議,高緯命他呈上來,看了好一會兒後,原本有些意動的面色嚴肅下來,擺擺手,遞給外面的臣子們看。

“左相建議,陰山南麓,再建四座軍屯,抵禦突厥……”看着諸位臣子個個都變了臉色,高緯淡淡說道。

“……朕打算準允他。”高緯說道,“朕已經敕令左相爲我軍主帥,高寶寧、元景安、楊檦、鮮于世榮悉聽節制,仗怎麼打,別問朕,問他。”

王琳若有所思,“依靠陰山天險,築寨以結成戰略前沿,給數路大軍反應的時間,一月便可功成,如此,懷朔可保……”

“……俟敵兵疲,便以數鎮爲依託,攜數路大軍出關,合軍匯剿!若能功成,則燕北再無胡虜。左相用兵穩健,臣佩服。”

“懷朔無長城遮蔽,暴露於敵鋒之下,想要保全,也只能如此了,不過臣恐怕這只是無用功。”有人說道:“陛下不如集中兵馬於恆州及兩燕之地,堅壁清野,和突厥做持久糾纏之戰,如此,或許更加穩妥一些。”

“你的意思,全面放棄懷朔?”

“臣不敢……”

“長城守不住守恆州,恆州(大同)再守不住還有廣寧、廣安、靈丘、雁門,了不起,還有個肆州,肆州保不住朕大不了再退到晉陽,你說是也不是?”高緯似笑非笑。

那人慌忙跪伏在地,說道:“臣失言,臣並非此意!”

“起來吧,”高緯看了他好一會兒,方纔擡手,環視羣臣道:“現在知道朕爲什麼要打了?我朝雖然蒸蒸日上,可以往被突厥欺壓的陰影還留在很多人的心上,甚至可以說,畏突厥如虎!就算大勝一場,你們還是覺得這只是僥倖,突厥勢大不可撼動,這樣怎麼可以爭雄天下呢?高皇帝在世之時,北虜可敢在我邊疆如此放肆?”

“儘管最終都是要談,可戰過再談,和不戰而屈,是兩碼事!”高緯說道:“朕不懂兵,可朕身爲皇帝,身負天下子民的期望,朕不敢有所懈怠。你們,吃的用的都是朕給的俸祿,是百姓交納的賦稅,你們不可以對不起朕,更不可以對不起江山社稷、黎民百姓!”

衆人躬身,謹受教。王琳掃視了一圈,說道:“臣戎馬半生,也算是略知兵事,臣以爲,退守更不利於我軍,臣支持左相之策,主動出擊,追逐突厥主力,伺機決戰!”

高緯眼前一亮,手指着他,說:“卿此言有何依據?”王琳從容道:“我軍,尤其是北鎮,騎兵衆多,陛下詔命各部青壯入伍,這就帶來的衆多的騎兵來源。突厥人善馬戰,來去如風,我大齊鮮卑子弟亦善馬戰,臣以爲,我們可以以快打快,在不斷轉移的過程之中,儘可能殲滅突厥主力。我們背靠堅城,又控扼幹路和水源,這仗我們就已經贏了一小半,突厥主力沒有全部南下之前,他們拿我們一點辦法也沒有……”

南北朝時期,是騎兵戰術大成的時期,諸多著名戰役都有各類輕重騎兵的影子。比如爾朱榮對陣葛榮,“身陷敵陣,出於敵後,表裡合擊,大破之。”,再比如沙苑之戰,西魏軍隊的那一通操作,“李弼等率鐵騎橫擊之,絕其軍爲二,大破之!”

北朝以騎兵爲主力部隊,重騎衝擊,輕騎騷擾、長途奔襲,高歡和宇文泰都是個種高手。陷陣、潰軍、攻城拔寨,無往不利。高歡破爾朱兆,宇文泰取巴蜀,都完美的運用了騎兵的機動性,在南北朝,可以說,假如雙方統帥指揮能力對等,誰的騎兵軍團技高一籌,往往決定了一場戰役,甚至是一場戰爭的勝利。能不能靈活運用騎兵戰術,是克敵制勝的關鍵。

北魏垮臺,做爲北魏遺產的主要繼承者,北齊從來都不缺騎兵,更不缺馬匹。有騎戰經驗的將領不在少數,這就是慕容儼敢果斷出兵與突厥一戰的底氣所在。

“突厥人自恃勇猛野蠻,卻缺乏紀律,號令調度難以統一,數十萬兵馬南下,看着浩浩蕩蕩,實際上可堪一戰的主力部隊並不多,打順風仗,可能個個勇不可擋,可他們首戰便宣告挫敗,銳氣已矢,以後再想與我朝展開幾萬十幾萬人的大規模軍團作戰,一定會慎之又慎。此消彼長,我軍名將無數,又有陛下坐鎮軍心,士氣愈發高隆,且後方穩定,糧草、物資充沛,因此,臣敢言,我軍必勝,突厥必敗!”

儘管知道情況絕對不會像王琳說的那麼樂觀,高緯心內還是稍稍安定了一些,頷首微笑道:“那朕放手任由左相施展,看來是對的。不過朕依舊擔心,突厥人聲勢浩大,朕恐怕,元景安和高寶寧,頂不住這個壓力。”

“臣以爲,高寶寧歷來以善戰、堅毅而著稱,契丹人和奚人都順從於他,威望極高,即便突厥勢大,在他的鎮壓之下,能鬧出亂子的可能性也不大,阿史那庫頭的主要目標是晉陽,我們這裡咬死突厥,他那邊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王琳說道:“元景安治政之才更勝於將才,可令他爲左相副手,統籌大軍事宜,將東、北燕州的兵權盡數交付於楊檦之手,令他全力出擊,進一步吸引住突厥的主力。”

“燕北所有軍隊交付於楊檦?這可是不下於三萬的大軍,楊檦他能行嗎?”即便高緯一向沉穩,也不免被王琳這個建議給驚了一下。

高延宗出列,說道:“……楊檦,天下名將,昔年他橫行之時,出入我河東邊防如入無人之境,只要他穩住,就算突厥有段大都督與斛律大都督這等統帥亦奈何他不得,何況突厥!王將軍所言甚是,臣附議!”

“臣還以爲,兵勢無常,高寶寧雖有才敢,可坐鎮幽、營所轄事務實在太過繁雜,恐怕力有不逮。臣請陛下準臣領軍統兵之權,助他一臂之力!”

第四百一十九章擔當第三十四章影帝庫狄伏連第一百八十八章第四百二十六章後事第五十章出征(上)第三百三十六章伐周第四百零一章決戰(尾聲上)第一百五十二章大破周師(下)第二百九十七章第七十六章悍將薛孤延第二百七十六章一百零二章醞釀的殺機第三百四十一章小關之戰(三)第三百二十五章兇猛的達奚長儒第四十四章南陳來使,左相回京第二十章高緯的賞賜第七章清算第二百七十二章第三百二十五章兇猛的達奚長儒第三百九十五章兵勢如水火第三百六十八章麻煩第四百三十四章帝王之心第三百三十八章劍指關中(二)第二百四十一章粟末靺鞨第二百五十一章鼎定荊襄(二)第二百四十四章後方第一百二十五章佈局第一百七十九章長安亂(二)第二章和士開第二百零三章常平五銖錢第一百二十五章佈局第一百五十五章議和(二)第三百五十四章拔劍四顧心茫然(二)第二百八十二章宇文護之死(下)第三百七十三章議遷都第三百五十五章拔劍四顧心茫然(三)第三百九十章三板斧第二十三章暗流(應讀者要求,加更四千字大章)第一章齊主高緯第一百零六章爲了盛世第一百八十六章不回第三百四十二章齊攻周伐一百一十二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用貪官,反貪官第二百一十九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四十章皇座之爭(下)第三百五十八章龍戰於野(二)第三百三十六章伐周第一百五十三章大破周師(完)第一百七十六章長安醉(二)第一百七十八章長安亂(一)第四百二十九章鉅變(上)第二百二十五章焚天(一)第三百一十三章議和(上)第一百八十七章斥責第三百八十二章巴州春雨第一百零四章庫狄士文第二百零五章刀芒第四百零三章大勢已去第二百七十九章望長安(二)第二百三十七章戰襄陽(三)第三百五十四章拔劍四顧心茫然(二)第三百零三章行路難(完)第三百二十三章悲歌(一)第二百八十八章狼煙起(一)第七十二章爭論第一百六十五章晉陽(上)第四十七章斛律家的教育第六十七章考舉(一)第二百六十六章梟雄的落幕(上)第一百四十一章明月照長安第四百一十七章岷州之戰(續)第二百六十六章梟雄的落幕(上)第二百五十五章決死一戰!第一百一十八章金點子裴世矩第一百六十四章皇妃第一百三十四章既生瑜,何生亮?第一百五十三章大破周師(完)第二百五十二章用人不疑?第一百零一章羣魔亂舞第四百零三章大勢已去第一百六十二章射虎第九十七章《齊律》第三十章皇族遺女第一百七十章冬日小記(二)第三百九十六章決戰(一)第三百六十九章天道(上)第七十一章奇葩祖珽第四十五章斛律光第八十四章宜陽——汾北之戰!(五)第十三章高緯的錢袋子第三百二十五章兇猛的達奚長儒第二百五十章鼎定荊襄(一)第二百八十三章試刀第十六章胡太后第三百六十八章麻煩第七十九章斛律光的盤算第一百八十二章杯酒釋兵權?第三百八十四章夫妻第三百七十六章廷議
第四百一十九章擔當第三十四章影帝庫狄伏連第一百八十八章第四百二十六章後事第五十章出征(上)第三百三十六章伐周第四百零一章決戰(尾聲上)第一百五十二章大破周師(下)第二百九十七章第七十六章悍將薛孤延第二百七十六章一百零二章醞釀的殺機第三百四十一章小關之戰(三)第三百二十五章兇猛的達奚長儒第四十四章南陳來使,左相回京第二十章高緯的賞賜第七章清算第二百七十二章第三百二十五章兇猛的達奚長儒第三百九十五章兵勢如水火第三百六十八章麻煩第四百三十四章帝王之心第三百三十八章劍指關中(二)第二百四十一章粟末靺鞨第二百五十一章鼎定荊襄(二)第二百四十四章後方第一百二十五章佈局第一百七十九章長安亂(二)第二章和士開第二百零三章常平五銖錢第一百二十五章佈局第一百五十五章議和(二)第三百五十四章拔劍四顧心茫然(二)第二百八十二章宇文護之死(下)第三百七十三章議遷都第三百五十五章拔劍四顧心茫然(三)第三百九十章三板斧第二十三章暗流(應讀者要求,加更四千字大章)第一章齊主高緯第一百零六章爲了盛世第一百八十六章不回第三百四十二章齊攻周伐一百一十二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用貪官,反貪官第二百一十九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四十章皇座之爭(下)第三百五十八章龍戰於野(二)第三百三十六章伐周第一百五十三章大破周師(完)第一百七十六章長安醉(二)第一百七十八章長安亂(一)第四百二十九章鉅變(上)第二百二十五章焚天(一)第三百一十三章議和(上)第一百八十七章斥責第三百八十二章巴州春雨第一百零四章庫狄士文第二百零五章刀芒第四百零三章大勢已去第二百七十九章望長安(二)第二百三十七章戰襄陽(三)第三百五十四章拔劍四顧心茫然(二)第三百零三章行路難(完)第三百二十三章悲歌(一)第二百八十八章狼煙起(一)第七十二章爭論第一百六十五章晉陽(上)第四十七章斛律家的教育第六十七章考舉(一)第二百六十六章梟雄的落幕(上)第一百四十一章明月照長安第四百一十七章岷州之戰(續)第二百六十六章梟雄的落幕(上)第二百五十五章決死一戰!第一百一十八章金點子裴世矩第一百六十四章皇妃第一百三十四章既生瑜,何生亮?第一百五十三章大破周師(完)第二百五十二章用人不疑?第一百零一章羣魔亂舞第四百零三章大勢已去第一百六十二章射虎第九十七章《齊律》第三十章皇族遺女第一百七十章冬日小記(二)第三百九十六章決戰(一)第三百六十九章天道(上)第七十一章奇葩祖珽第四十五章斛律光第八十四章宜陽——汾北之戰!(五)第十三章高緯的錢袋子第三百二十五章兇猛的達奚長儒第二百五十章鼎定荊襄(一)第二百八十三章試刀第十六章胡太后第三百六十八章麻煩第七十九章斛律光的盤算第一百八十二章杯酒釋兵權?第三百八十四章夫妻第三百七十六章廷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