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1074【朝堂之事】

第1079章 1074【朝堂之事】

洛陽,東溪園。

朱銘帶着皇室成員,集體跑去皇家園林裡避暑,順便還帶了一部電臺和發報員。

說是避暑,其實也要辦公的。

李含章奉詔前來東溪園覲見,他坐在湖心涼亭中等待,入眼是隨風搖曳的碧荷,以及那剛露尖尖角的花骨朵。

老家的事,他已知道了,但不清楚細節。

自從讓兄長回去分家,並且遷徙戶籍之後,李含章就與家族沒有聯繫。

很多漢語詞彙,那都是有來歷的,只因用得久了而習以爲常。

就像朱銘的第一個年號“復興中華”,此時的人們並不覺得俗氣,而且省略爲“復興”、“興華”都有其他含義。

“太陽”也是一樣,幾百年後的人們,肯定認爲是個尋常稱呼。

那爲什麼月亮的口語,不是“太陰”呢?

而且還越來越通俗,明朝都叫“月明”,到了清朝就叫“月亮”。

從月明到月亮的名詞衍化,纔是通俗化、口語化的正常趨勢。

太陽的口語稱謂衍化,竟然從通俗變得高雅,反而是違背語言發展規律的。

因爲日、入、直三個字同音,“直娘賊”和“入孃的”這種粗鄙之語,可以直接用“日”字去代替。

甚至罵人的時候直接簡化爲一個字:日!

於是宋元時期的口語“日”、“日頭”,漸漸在明清兩代被更文雅“太陽”取代。

你如果在宋代指着天空說太陽,跟指着夜空呼喊太陰沒區別,屬於措辭文雅的不接地氣行爲。因爲大家平常都喊日頭,就連詩詞裡也多用日頭。

“分家”我們習以爲常,但這個詞也是有來歷的。

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合起來即爲國家。

“家”特指士大夫的封地,也可以叫采邑。

諸侯的子孫後代繁衍過多,以前的封地難以支撐,於是就得分家另尋出路。

留在原地的叫宗子,分家出去的叫支子。

按照周禮“支子不祭”,也就是分家出去的支子,沒有祭祀老祖宗的權力。

禮崩樂壞之後,有的支子開始喧賓奪主。

再後來,支子也能祭祖了,但通常還是恪守着周禮:分家單開一堂,開堂者爲支系始祖,子孫後代不會再祭祀主宗遠祖。

李含章的“分家”行爲,屬於真正的“分家”,而非簡單的換一個戶口本——俗語當中的分家,應叫“分產析戶”,祭祀保持不變。

一般來講,本人遷徙不會直接分家,因爲這屬於數典忘祖的“不孝”行爲,通常是遷徙之後三四代才正式分家、另祭始祖。

被魏良臣強行遷去湖南的江西大族,目前沒有一個分家的,全都屬於正常的析戶,他們有遙祭祖宗的權力。

李含章比較狠,直接切割了,因爲他料到老家要出事兒。

現代人自然覺得沒什麼,甚至還認爲他鑽空子。

但站在古人的角度,李含章是背棄了祖宗,他目前處於“無祖可祭”的狀態。

他不能以正規禮儀遙祭祖宗,只能以支子的身份,回鄉參與主宗的祭祖活動。

而且,他在分家之後誕下的子孫,沒資格進楚州李氏祠堂,頂多在續族譜時附錄一筆。

如此行爲,若是放在漢唐宋三朝,能被御史彈劾到直接罷官、永不錄用!

無祖無父之人,你還指望他忠君嗎?

這種事兒說出來,根本沒人相信。李含章沒有故意宣揚,只是上報給皇帝,並且告知了吏部。楚州李氏當然也藏着掖着,他們還要沾首相的光呢。

所以,李含章有什麼好怕的?

“拜見官家,拜見太子!”李含章猛地起身作揖。

“坐吧。”

朱銘自己也帶着太子坐下,隨口來一句:“你那族侄自盡了。”

“是他咎由自取。”李含章說道。

他對李孝儉非常厭惡。

兩人雖然隔着輩分,但年齡相差不大,少年時還經常一起玩。

那個時候的李孝儉,雖然學問不好,但人品還不算壞,也有過痛罵奸臣的熱血。

直到前些年,有族中長輩給李含章寫信告狀,痛斥李孝儉敗壞李氏家風,他才發現自己的族侄兼少年好友變了。

旁人不知道,李含章其實多次派人,暗中回鄉告誡李孝儉收手,而且召集族老們商量處理。

但李孝儉一脈,纔是楚州李氏的宗子嫡系,李含章反而屬於李氏宗子旁系。

李孝儉每次都表面答應,賭咒發誓說要好生做人。

這傢伙不斷捐贈錢財和土地做族產,又掏錢聘請名師教導李氏子孫,還扶持那些家境困難的李氏族人。

漸漸的,大部分楚州李氏族人,竟然覺得李孝儉是大好人,甚至把他選爲了李氏族長!

而李含章的所作所爲,反成了只顧自己、不顧家族。

面對諸多族人的抱怨,李含章終於下定決心與家族切割。

朱銘說道:“你那族侄夠能折騰的,淮南省按察司衙門,從上到下都爛完了,恐怕找不出幾個好人。就算有個別官員不貪,肯定也被排擠得做不成事。都指揮使司也爛得差不多了,至少從鹽運河到漕運河一線,那裡的駐軍和漕軍都在搞走私。府縣兩級官吏,官員至少爛了一半以上,吏員估計全是貪贓枉法之輩。淮南三司官員,具體有多少犯事很難判斷。”

李含章聽得瞠目結舌。

他讓兄長回去分家的時候,李孝儉還遠遠不如現在囂張。當時的淮南省官場,也比現在清白得多,否則歷次嚴打早就暴露了。

這才又過去幾年啊?

居然把淮南省官場給腐蝕得七七八八!

那腐化速度不是“1+2”,而是呈幾何倍發展。尤其是最近兩三年,隨着沙河會不斷壯大,好多胥吏紛紛加入幫會,就連李孝儉也攔不住“黑白融合”。

按照李孝儉的本意,胥吏是胥吏,幫會是幫會,黑白兩道互相配合。

結果呢?

不斷有幫會分子被聘爲皁吏,不斷有吏員兼做幫會分子。

黑白已經不分了,新上任的官員,很容易稀裡糊塗就被拉下水。

老家鬧得那麼大,李含章就算分家切割也難辭其咎,他站起來端正作揖:“臣請退休養病。”

朱銘說道:“首相你先繼續做着,加官全部剝奪,官銜削去三級。”

這個處罰,讓李含章慶幸而又失落。

除了首相官職外,他的各種榮譽頭銜直接被擼光,官銜也變得在內閣裡面墊底。

外行人或許覺得這是自罰三杯。

但真正躋身官場的,卻知道每一個職務,不管是虛的還是實的,那都代表着榮耀與權勢。

對李含章本人來說,這也是一個危險信號。

下次再出紕漏,可能就要罷相了!

幸好他跟家族切割得早,否則這一回的處罰結果,肯定跟翟汝文一樣直接退休。

陪皇帝、太子游了一陣東溪園,李含章躬身告退。

看着還有點迷糊的太子,朱銘問道:“沒弄明白?”

朱洋作揖:“請父親明示。”

朱銘詳細解釋道:

“李含章以前掌控過吏部,又年紀輕輕入閣,擔任首相也是好多年。他的門生故吏遍天下,可吏部尚書被我換了好幾個。再加上那幾次嚴查貪腐,官員變動極大,新冒出頭的官員,跟李含章的門生故吏衝突嚴重。”

“幾大文官派系的首領,其實不想再起波瀾,至少是不想主動挑事的。但他們各自派系的官員,爲了升官會推着他們走啊。不鬥也得鬥,否則怎麼做派系首領?這次的事件,無非是把暗中爭鬥,變成了擺在檯面上的明鬥。”

“謀劃之人,便是那淮南右佈政張肅。他是你爺爺的人……”

“祖父?”朱洋大驚。

朱銘點頭:“你爺爺退位做太上皇,很多人痛哭勸阻,其中一些是真心在勸。張肅是前宋宰相張商英的侄孫,以前做過西鄉縣的主簿,他最先發現大明鄉有問題。但因爲被處處掣肘,並未對大明鄉造成損失,反而跟你爺爺有了交情。”

“如果你爺爺還在位,張肅早就升到中樞了,至少也是一個左侍郎,距離尚書只有一步之遙。但你爺爺退位了,他兜兜轉轉升得很慢。他謀劃捅出淮南案件,一是想把左布政使趕走,自己趁機暫代職務,負責淮南移民撈取政績;二是幫助樑異攻擊李含章。”

朱洋點頭說:“樑閣老是祖父的嫡傳大弟子,聽說差點成爲祖父的義子,他確實是這個派系的首腦。但就算李首相被罷免職務,內閣排在他前面的也還有兩位,怎麼也輪不到他啊?”

朱銘笑道:“排在樑異前面的閣臣,一個是張鏜,一個是陳東。張鏜雖是文人,但他出身軍伍,還曾領兵打過仗。如今兵部和樞密院,皆被武將掌控,張鏜是不可能做首相的。同樣的,陳東出身督察院,另一位閣臣魏良臣也出身督察院。督察院的勢力過大,就連左都御史都被我換了。兩位御史入閣,難道還能讓其中一個做首相不成?”

“父親如果親自任免首相,誰做這個位子都可以。”朱洋說道。

朱銘微微搖頭:“強行任命首相當然可以,這是皇帝的權力。但武人勢力不得過重,否則那幫軍將很難壓制。而御史出身的陳東和魏良臣,他們得罪了太多人,一旦做了首相,會激化文官派系的矛盾。”

朱洋說道:“那他們這輩子都不能做首相了?”

“當然不是,”朱銘說道,“兵部尚書或者樞密使,若有一個職務由文官擔任,張鏜做首相也是可以的。陳東和魏良臣二人,若有其中一個病故或退休,另一個做首相也是可以的。”

朱洋仔細思索一番,作揖道:“多謝父親教誨。”

朱銘還有一句話沒說,他懷疑張鏜也牽扯其中!

張鏜是副相,會沒想過再進一步嗎?

張鏜和李寶勉強可算同鄉,兩人的私交極好。淮南總兵李江,又是李寶的心腹。

張鏜、李寶二人,有沒有可能順水推舟,一起拆李含章、張廣道的臺?

畢竟,淮南都指揮使郭雄是張廣道的人。如果把李含章、張廣道一起搞下去,張鏜就有了做首相的資格!

張鏜雖然代表武人進入內閣,但執掌兵部的張廣道,卻是張鏜升任首相的拖累。

對於這些亂七八糟的爭鬥,朱銘並沒有特別生氣。

小學生競選班長都有明爭暗鬥,更何況是偌大一個國家的宰相權柄!

這次的淮南貪腐案,僅僅是一次試探性進攻。

不管張鏜有沒有親自下場參與,他跟張廣道之間都肯定變成仇敵。

再怎麼鬥,只要守規矩即可。

誰敢把朝堂矛盾延伸到戰場,朱銘不介意殺雞儆猴,就算是開國勳臣他也殺!

第902章 0897【留學生】第1129章 1124【我也有族譜,我也是華夏苗裔!】第269章 0264【互相試探】第1233章 後記八十九拉良家下水,勸風塵從良第263章 0258【準備鑄炮】第1002章 0997【報紙】第721章 0716【有種別跑啊】第601章 0596【首相自污】第1035章 1030【瘋狂的楊幺】第1008章 1003【高麗之事】第508章 0503【胡安國的學術思想】第487章 0482【東京之亂】第936章 0931【田間作戰的鴛鴦陣】第186章 0181【又見楊志】第1134章 1129【經濟確實日漸繁榮】第102章 0097【山寨裡的女人】第60章 0057【應徵弓手】第599章 0594【五行德運】第671章 0666【僧人也抗金】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第660章 0655【孤注一擲】第1202章 後記五十八父母進京第407章 0402【童氏辯證法】第856章 0851【聚寶盆的曾曾曾孫】第923章 0918【土包子進城】第446章 0441【葛勝仲的新差事】第187章 0182【進獻大補丸的蠢道士】第703章 0698【請神容易送神難】第198章 0193【村騎兵】第387章 0382【軍中之戲】第535章 0530【李察哥的南北夾擊】第1190章 後記四十六我來養你啊第941章 0936【自古以來】第761章 0756【桃花石汗】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67章 0064【大鬧縣衙】第679章 0674【周朝銅盤】第789章 0784【天鵝絨換阿拉伯馬】第781章 0776【罷市可否?】第1073章 1068【盤剝百姓】第216章 0211【返回漢中】第1043章 1038【東羅馬使團】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898章 0893【安南國主獻親媽】第489章 0484【趙鼎】第493章 0488【東京城裡不缺官】(爲盟主可第540章 0535【長腿晉王】第361章 0356【觀政四】第662章 0657【投名狀】第547章 0542【劉氏三兄弟】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還想跑?】第1129章 1124【我也有族譜,我也是華夏苗裔!】第165章 0160【不做正經人】第98章 0093【殺人的二愣子】第594章 0589【思想碰撞】第952章 0947【大潰敗】第857章 0852【龍門書院】第615章 0610【齊心協力】第926章 0921【天子將行田獵】第82章 烏龍了第164章 0159【升職加薪】第18章 0017【卦象】第598章 0593【喝酒賭博的好女孩】第1章 0001【父子倆】第878章 0873【貪官的數錢樂趣】第835章 0830【糧草保衛戰】第115章 0110【我爲天下之本】第802章 0797【調糧堆兵】第1165章 後記二十一孟昭的後人第1123章 1118【猛人層出不窮】第1061章 1056【武大郎的醬油首戰】第798章 0793【超越時代的沈夢溪】第227章 0222【道君皇帝】第250章 0245【道君皇帝和天父地母】第961章 0956【踏破賀蘭山缺二】第153章 0148【殿試考“煉丹”】第854章 0849【皇帝的假日】第334章 0329【兵指興元府】(爲企鵝大佬加第983章 0978【有人做官,有人開荒】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575章 0570【辛興宗要海外建國?】第637章 0632【壓榨民力】第290章 0285【大戰序曲】第165章 0160【不做正經人】第457章 0452【操作如鬼】第826章 0821【樹未倒,猢猻散】第396章 0391【蠢萌帝姬】第1003章 0998【只留清氣滿乾坤】第199章 0194【殺人見血】第189章 0184【家中來信】第951章 0946【岳飛衝陣】第353章 0348【神奇的主戰場】(爲盟主EBIT第640章 0635【蒲家奴】第998章 0993【洛陽女王的離場】第985章 0980【瘋魔畫家】第1218章 後記七十四謝學士的影響力還在提升第659章 0654【劉豫的野望】第1065章 1060【朱康要自立建國了】第1145章 後記二穿越者前輩真牛逼第865章 0860【交趾獻麒麟】
第902章 0897【留學生】第1129章 1124【我也有族譜,我也是華夏苗裔!】第269章 0264【互相試探】第1233章 後記八十九拉良家下水,勸風塵從良第263章 0258【準備鑄炮】第1002章 0997【報紙】第721章 0716【有種別跑啊】第601章 0596【首相自污】第1035章 1030【瘋狂的楊幺】第1008章 1003【高麗之事】第508章 0503【胡安國的學術思想】第487章 0482【東京之亂】第936章 0931【田間作戰的鴛鴦陣】第186章 0181【又見楊志】第1134章 1129【經濟確實日漸繁榮】第102章 0097【山寨裡的女人】第60章 0057【應徵弓手】第599章 0594【五行德運】第671章 0666【僧人也抗金】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第660章 0655【孤注一擲】第1202章 後記五十八父母進京第407章 0402【童氏辯證法】第856章 0851【聚寶盆的曾曾曾孫】第923章 0918【土包子進城】第446章 0441【葛勝仲的新差事】第187章 0182【進獻大補丸的蠢道士】第703章 0698【請神容易送神難】第198章 0193【村騎兵】第387章 0382【軍中之戲】第535章 0530【李察哥的南北夾擊】第1190章 後記四十六我來養你啊第941章 0936【自古以來】第761章 0756【桃花石汗】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67章 0064【大鬧縣衙】第679章 0674【周朝銅盤】第789章 0784【天鵝絨換阿拉伯馬】第781章 0776【罷市可否?】第1073章 1068【盤剝百姓】第216章 0211【返回漢中】第1043章 1038【東羅馬使團】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898章 0893【安南國主獻親媽】第489章 0484【趙鼎】第493章 0488【東京城裡不缺官】(爲盟主可第540章 0535【長腿晉王】第361章 0356【觀政四】第662章 0657【投名狀】第547章 0542【劉氏三兄弟】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還想跑?】第1129章 1124【我也有族譜,我也是華夏苗裔!】第165章 0160【不做正經人】第98章 0093【殺人的二愣子】第594章 0589【思想碰撞】第952章 0947【大潰敗】第857章 0852【龍門書院】第615章 0610【齊心協力】第926章 0921【天子將行田獵】第82章 烏龍了第164章 0159【升職加薪】第18章 0017【卦象】第598章 0593【喝酒賭博的好女孩】第1章 0001【父子倆】第878章 0873【貪官的數錢樂趣】第835章 0830【糧草保衛戰】第115章 0110【我爲天下之本】第802章 0797【調糧堆兵】第1165章 後記二十一孟昭的後人第1123章 1118【猛人層出不窮】第1061章 1056【武大郎的醬油首戰】第798章 0793【超越時代的沈夢溪】第227章 0222【道君皇帝】第250章 0245【道君皇帝和天父地母】第961章 0956【踏破賀蘭山缺二】第153章 0148【殿試考“煉丹”】第854章 0849【皇帝的假日】第334章 0329【兵指興元府】(爲企鵝大佬加第983章 0978【有人做官,有人開荒】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575章 0570【辛興宗要海外建國?】第637章 0632【壓榨民力】第290章 0285【大戰序曲】第165章 0160【不做正經人】第457章 0452【操作如鬼】第826章 0821【樹未倒,猢猻散】第396章 0391【蠢萌帝姬】第1003章 0998【只留清氣滿乾坤】第199章 0194【殺人見血】第189章 0184【家中來信】第951章 0946【岳飛衝陣】第353章 0348【神奇的主戰場】(爲盟主EBIT第640章 0635【蒲家奴】第998章 0993【洛陽女王的離場】第985章 0980【瘋魔畫家】第1218章 後記七十四謝學士的影響力還在提升第659章 0654【劉豫的野望】第1065章 1060【朱康要自立建國了】第1145章 後記二穿越者前輩真牛逼第865章 0860【交趾獻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