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0570【辛興宗要海外建國?】

當李寶問及泉州寺廟時,一向崇尚佛道的陳元老,瞬間就失去了宗教信仰,甚至還給李寶提出許多建議。

“延福寺屬於十方叢林,近幾十年來迅速壯大,”陳元老說道:“其信衆極多,敵視者也多。那些走海路的舶主,最關注的是信風,認爲信風乃神靈所出。通遠王就是泉州海神,爲諸多舶主共祀之神,但通遠王廟卻被延福寺所並。”

李寶笑道:“那些舶主不高興?”

陳元老點頭道:“一些信佛的舶主,支持延福寺吞併通遠王廟。但更多舶主卻憤怒不已,而且每次出了海難,就認爲是僧人褻瀆通遠王所致。延福寺的住持,還多次表示要以佛戒祭祀通遠王,那些舶主就更加怨聲載道。但他們又不敢得罪延福寺,因爲許多舶主需要依靠延福寺供貨。”

李寶點頭:“吃飯的行當不能丟。”

陳元老說:“隔壁的莆田有林氏巫女,傳其死後顯靈,常在海難中救人性命。一些舶主不滿延福寺,就頻繁陰祀林氏女,漸漸形成私祭之風,而通遠王則屬於官祭。“

這種爭奪香火的事情,李寶半點興趣也無。

陳元老又說:“護安功德院最好別動,這座寺院的僧衆個個習武,其俗家弟子遍佈泉南。並非擔憂將軍的天兵,打不過護安院的僧兵,而是沒有那個必要。此寺佔地不過四百畝,寺田也只有幾千畝,主要是靠香火錢來維持。”

護安功德院,又稱東禪招提寺,其實就是傳說中的南少林!

在後世的各種野史當中,這座寺廟可謂“忠義兩全”、“武德充沛”。

朱溫篡唐的時候,由於閩王依附朱溫,南少林公然起兵反對,結果被閩王把南少林給毀了。

南宋末年,蒲氏背叛大宋,南少林又是千僧舉義,結果被蒙古兵給屠僧毀寺。

最後一次是在清朝,南少林參與反清復明而被毀。

當然,這些野史得帶着腦子去閱讀。

第一次焚燬南少林的閩王,乃是貧苦出身的起義軍將領。史書評價皆溢美之詞,選賢任能、輕徭薄賦什麼的,被譽爲“開閩聖王”,他對寺廟的態度恐怕不怎麼恭敬。

第二次蒙古人毀寺的記載,可以當成清代武俠小說看,金鐘罩、鐵布衫都給整出來了。(南少林抗元並非全是假的,許多人物和事件符合史實,應該是根據民間傳說進行藝術加工。)

不過從南少林的“護安”寺名,以及宋代文人的詩歌筆記來看,這座寺廟估計真養着很多武僧,而且對外招收俗家弟子進行武術培訓。

而且寺內供奉的神佛也很有意思,分別是達摩祖師、十三棍僧、十八羅漢和九天玄女……突出一個兼容幷包。

福建多山,也多山賊。

海貿興盛,亦多海寇。

練武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已經有鏢師的雛形,這些“鏢師”很多就出自南少林。

陳元老說:“上次童貫派兵來徵糧,泉州僧兵將其擊退,護安功德院(南少林)的武僧就出了大力氣!”

“明白。”李寶點頭說。

南少林的規模不大,田產也只有幾千畝,平均下來每個僧人僅幾畝地。

油水不多,還是硬茬,真沒必要動手。

當然,李寶會如實上報給朝廷,朱銘肯定要進行處理。

和尚練武耍耍棍棒可以,兵甲全得交出來!

那個什麼延福寺,李寶卻是要查抄,因爲那裡的糧食足夠多啊。

先滅了辛興宗再說。

李寶不願在泉州等着,他主動北上前往清溪(安溪)。

……

此時辛興宗剛到青陽鐵場,由於翻山越嶺不便,難以攜帶大量輜重,他把一些糧食和財貨都放棄了。

抵達青陽鐵場,立即蒐羅船隻,順手把這裡給搶了一遭。

數千勝捷軍,早已怨聲載道,因爲他們看不到未來!

辛興宗對麾下將士說:“現在有船了,可以坐船去泉州。到了泉州又有海船,可直往廣州而去。廣州富庶,女子財貨無數,允你們在廣州大掠三日!”

大掠三日的承諾,已經無法提振士氣,很多人都想回北方老家。

而且大明軍隊席捲東南,廣州遲早也被攻佔,到時候他們還能往哪裡逃?

辛興宗見士氣依舊低靡,又說道:“去了廣州,就以兩廣之地附鐘相,諸位都能在大楚國封妻廕子!”

腦子稍微聰明些的,就知道這話純屬扯淡。

廣西的大宋官兵,可是在士紳的支持下,跟鐘相的楚軍硬剛兩三年。他們會配合辛興宗降楚?

恐怕就連廣東的地方官,都不會再把辛興宗當回事兒。 勝捷軍現在已成喪家之犬,跑到哪裡都被嫌棄,只能靠武力來懾服州縣。

將士們坐船前往清溪縣城,私底下都在暗中交流。

“從陝西到開封,又從開封到杭州,如今又在福建被人追着跑。俺是不想再跑了,聽說嶺南瘴氣多,去了廣州就是送死。”

“俺想回隴西,俺可是隴西良家子,不曉得家裡人怎樣了!”

“(大宋)朝廷說朱皇帝殘暴,在陝西殺人如麻。俺覺得恐怕不可信,以前聽西軍的兄弟說,朱太子仁義得很,抓了俘虜也會放回家,走之前還給發糧食,讓他們不要在路上劫掠百姓。”

“乾脆殺了姓辛的,弄一面明字旗投靠新朝。”

“對啊,俺們是太師(童貫)的兵。太師都已死了,憑啥給辛興宗賣命?”

“這裡不好動手,去了清溪再說。到時候殺死辛興宗,咱們就據縣城而守,等着朝廷派人過來就獻城投降。”

“……”

一個借童貫權勢上位的將領,帶着一羣童貫招募的北方兵,在福建連綿山區流竄逃亡。

想想都覺得離譜。

宋徽宗和童貫再爛,只要他們還在,依舊可以穩定軍心!但是皇帝失蹤,童貫也已死了,軍心士氣能變成啥樣子?

這不是什麼大掠三日可以解決的。

如果是必死的局面,他們也許還會抱團,還會跟着辛興宗搏命。但投降新朝不一定會死啊,就算是被髮配到熙河墾荒,至少也比留在福建離家更近!

算上堂兄弟,辛家一共五人,如今只剩辛興宗和辛彥宗。

“兄長,這些士卒面色不善,”辛彥宗低聲說道,“在山溝裡還好說,如今就快鑽出去了,恐怕極有可能發生兵變。”

辛興宗道:“又有甚法子?便是你我的親兵,此刻也已離心離德。”

辛彥宗嘀咕道:“不如降了吧。”

辛興宗搖頭:“童太師是六賊之一,你我久在其麾下爲將,又多次在兩浙、福建縱兵劫掠。大明新朝那邊,不知有多少文武官員,恨不得把咱們給弄死!”

辛彥宗仔細想想,又說:“我聽福建官員講,海對面不遠有大島。其中一些島嶼名叫澎湖,漳泉困苦之民多有遷居其地,不如我們帶兵坐船去那澎湖島,或許還能成爲一方豪強。”

“澎湖島太近,聽說旦夕可至,朱皇帝派兵來剿是擋不住的。”辛興宗說道。

“那就去大島上,”辛彥宗說道,“就跟將士們講,大島皆爲土著邦國,與漢民相貌並無二致。只要去了那裡,可輕鬆掃滅番人建國。兄長來做國王,俺卻來做宰相,諸將官皆可裂土封侯,士卒可分得土地做士紳。若嫌番人女子長得醜,可在經過泉州時,搶掠女子過去爲妻。”

辛興宗覺得此計可行,但又害怕無法讓將士滿意:“生番之地,他們真願去嗎?”

辛彥宗說:“再講朱皇帝仁政愛民,朱太子鐵面無私,將士們劫掠百姓殺人如麻,就算投降大明新朝也必被處死。一邊是死罪,一邊是生路,讓他們自己選擇。這比去廣州更能接受,去了廣南必將面對朱皇帝征討。”

不論如何,辛興宗只能嘗試。

他尋一個相對平坦開闊處,讓士卒們靠岸登陸,隨即開始訓話:“朱皇帝是何等人?他自詡仁愛百姓……”

先進行死亡恐嚇,再說臺灣遍地沃土,還真有些勝捷軍將士被唬住。

也有人提出質疑:“那琉求島(臺灣)恁的好去處,爲何朝廷不派人去佔下來?”

辛興宗解釋說:“以往荒蕪得很,番人不懂耕織。可大宋開國以來,有許多福建災民駕船過去,還帶去了漢家耕種之法。官員昏庸,不知納其地,卻正好便宜了俺們。只要去了琉求,憑爾等兵甲之精良,還怕打不過那些生番蠻邦?再從泉州搶些女子財貨過去,俺來做國王,將軍們裂土封侯,普通士卒皆賞賜土地與奴隸!”

又有人問:“若是新朝當官的不昏庸,今後要納琉求土地怎辦?朱皇帝不還是要派兵征討?”

“那個時候卻不同,”辛興宗說道,“在朱皇帝眼裡,如今伱我皆大宋餘孽,抓到了自然要治罪。可今後在琉求建國,吾等便是番邦貴人,朱皇帝派兵來討就立即投降。不但沒有罪過,還有獻土稱臣之功。到時候,想回家鄉的兄弟,亦能趁機回去跟親人團聚。”

這話說得好有道理,勝捷軍將士居然真就信了。

就如溺水之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他們決定暫時不搞兵變。

穩定了軍心,辛興宗繼續趕路,很快就能遙遙望見清溪縣城。

由於船隻不足,一些士卒隨船在岸邊步行。他們急於進縣城,也懶得去江邊村落劫掠,村民看到他們更是早早逃跑。

李寶的兵,就在這裡,而且藏於附郭民居當中。

第701章 0696【朱皇帝有天書三卷】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688章 0683【古代高爾夫】第976章 0971【論功也要講人情】第264章 0259【狀元王爺】第964章 0959【西夏飛將軍】第211章 0206【耳根子軟】第970章 0965【窮途末路】第339章 0334【等貴賤,均貧富】第496章 0491【處理軍隊】第1177章 後記三十三萬惡的舊社會啊我好喜歡第946章 0941【大明細作無處不在】第339章 0334【等貴賤,均貧富】第856章 0851【聚寶盆的曾曾曾孫】第1185章 後記四十一誰是誰的獵物?第1135章 1130【誰的盛世?】第1198章 後記五十四謝衍啊謝衍,你墮落了第781章 0776【罷市可否?】第206章 0201【謀亂書生】第276章 0271【安排金州後事】第974章 0969【肢解西夏故地】第728章 0723【金國百姓南奔】第499章 0494【一百個官】第839章 0834【謀害忠良的金國皇帝】第223章 0218【訓練有素】第505章 0500【要職任免】第423章 0418【野外決戰?】第212章 0207【深深的無力感】第575章 0570【辛興宗要海外建國?】第856章 0851【聚寶盆的曾曾曾孫】第1064章 1059【東羅馬要學大宋?】第744章 0739【日版徽宗】(等待更新)第127章 0122【地仙】第551章 0546【新朝新規矩】第429章 0424【李彥仙說他喜歡漢中】第487章 0482【東京之亂】第401章 0396【已報君恩】第310章 0305【二十七人】第915章 0910【大明的魚都是吃奶長大】第1210章 後記六十六洞房花燭第1027章 1022【總有人找死】第614章 0609【仁至義盡】第484章 0479【大長公主也要迎義軍】第558章 0553【大明班定遠】第119章 0114【再無這般好男兒】(求訂閱)第864章 0859【英明且昏庸的大越皇帝】第739章 0734【妖魔大軍】第193章 0188【貪官也想進步】第952章 0947【大潰敗】第629章 0624【金國內部分裂】第499章 0494【一百個官】第929章 0924【投明的時機要把握好】第970章 0965【窮途末路】第464章 0459【郭藥師的忠誠】第457章 0452【操作如鬼】第255章 0250【治大國如種地】第1086章 1081【侵略如火楊再興】第1087章 1082【直取昆明】第950章 0945【李察哥對陣韓 嶽】第783章 0778【誰會血本無歸?】第105章 0100【傳到皇帝耳朵裡了?】第108章 0103【沙縣名儒】第999章 0994【教育系統也有人】第1052章 1047【遭殃的永遠是百姓】第6章 0006【官馬】第73章 0069【朱院長的科學種田】第1212章 後記六十八謝衍:老子跟太宗皇帝認識!第476章 0471【士叩闕,民生亂,軍鬧糧】第1213章 後記六十九吃軟飯的快樂時光第200章 0195【押解州城】第595章 0590【朱院長的瓊林打油詩】第822章 0817【移動棱堡】第1070章 1065【帶路黨纔是仁人義士】第540章 0535【長腿晉王】第1145章 後記二穿越者前輩真牛逼第668章 0663【合扎猛安又死幾百】第428章 0423【腰上黃】第222章 0217【蒸蒸日上】第446章 0441【葛勝仲的新差事】第833章 0828【岳飛撒豆成兵】第84章 0079【有本事的陸提學】(求訂閱)第914章 0909【大明皇帝是萬王之王】第653章 0648【撤軍的各種選擇】第100章 0095【朱院長正式收徒】第997章 0992【還是白老二看得透】第245章 0240【老傢伙們的智慧】第194章 0189【立威】第1003章 0998【只留清氣滿乾坤】第1126章 1121【太上皇要下江南】第587章 0582【太子玩真的?】第847章 0842【想着退休旅遊的朱院長】第234章 0229【建立班底】第886章 0881【華林書院有真儒】第541章 0536【求死衝鋒】第443章 0438【春社首演】第1091章 1086【八百騎衝陣】第973章 0968【河中府】第442章 0437【吳乞買的決定】第673章 0668【這世界應該講道理】第1030章 1025【增築與洪水】
第701章 0696【朱皇帝有天書三卷】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688章 0683【古代高爾夫】第976章 0971【論功也要講人情】第264章 0259【狀元王爺】第964章 0959【西夏飛將軍】第211章 0206【耳根子軟】第970章 0965【窮途末路】第339章 0334【等貴賤,均貧富】第496章 0491【處理軍隊】第1177章 後記三十三萬惡的舊社會啊我好喜歡第946章 0941【大明細作無處不在】第339章 0334【等貴賤,均貧富】第856章 0851【聚寶盆的曾曾曾孫】第1185章 後記四十一誰是誰的獵物?第1135章 1130【誰的盛世?】第1198章 後記五十四謝衍啊謝衍,你墮落了第781章 0776【罷市可否?】第206章 0201【謀亂書生】第276章 0271【安排金州後事】第974章 0969【肢解西夏故地】第728章 0723【金國百姓南奔】第499章 0494【一百個官】第839章 0834【謀害忠良的金國皇帝】第223章 0218【訓練有素】第505章 0500【要職任免】第423章 0418【野外決戰?】第212章 0207【深深的無力感】第575章 0570【辛興宗要海外建國?】第856章 0851【聚寶盆的曾曾曾孫】第1064章 1059【東羅馬要學大宋?】第744章 0739【日版徽宗】(等待更新)第127章 0122【地仙】第551章 0546【新朝新規矩】第429章 0424【李彥仙說他喜歡漢中】第487章 0482【東京之亂】第401章 0396【已報君恩】第310章 0305【二十七人】第915章 0910【大明的魚都是吃奶長大】第1210章 後記六十六洞房花燭第1027章 1022【總有人找死】第614章 0609【仁至義盡】第484章 0479【大長公主也要迎義軍】第558章 0553【大明班定遠】第119章 0114【再無這般好男兒】(求訂閱)第864章 0859【英明且昏庸的大越皇帝】第739章 0734【妖魔大軍】第193章 0188【貪官也想進步】第952章 0947【大潰敗】第629章 0624【金國內部分裂】第499章 0494【一百個官】第929章 0924【投明的時機要把握好】第970章 0965【窮途末路】第464章 0459【郭藥師的忠誠】第457章 0452【操作如鬼】第255章 0250【治大國如種地】第1086章 1081【侵略如火楊再興】第1087章 1082【直取昆明】第950章 0945【李察哥對陣韓 嶽】第783章 0778【誰會血本無歸?】第105章 0100【傳到皇帝耳朵裡了?】第108章 0103【沙縣名儒】第999章 0994【教育系統也有人】第1052章 1047【遭殃的永遠是百姓】第6章 0006【官馬】第73章 0069【朱院長的科學種田】第1212章 後記六十八謝衍:老子跟太宗皇帝認識!第476章 0471【士叩闕,民生亂,軍鬧糧】第1213章 後記六十九吃軟飯的快樂時光第200章 0195【押解州城】第595章 0590【朱院長的瓊林打油詩】第822章 0817【移動棱堡】第1070章 1065【帶路黨纔是仁人義士】第540章 0535【長腿晉王】第1145章 後記二穿越者前輩真牛逼第668章 0663【合扎猛安又死幾百】第428章 0423【腰上黃】第222章 0217【蒸蒸日上】第446章 0441【葛勝仲的新差事】第833章 0828【岳飛撒豆成兵】第84章 0079【有本事的陸提學】(求訂閱)第914章 0909【大明皇帝是萬王之王】第653章 0648【撤軍的各種選擇】第100章 0095【朱院長正式收徒】第997章 0992【還是白老二看得透】第245章 0240【老傢伙們的智慧】第194章 0189【立威】第1003章 0998【只留清氣滿乾坤】第1126章 1121【太上皇要下江南】第587章 0582【太子玩真的?】第847章 0842【想着退休旅遊的朱院長】第234章 0229【建立班底】第886章 0881【華林書院有真儒】第541章 0536【求死衝鋒】第443章 0438【春社首演】第1091章 1086【八百騎衝陣】第973章 0968【河中府】第442章 0437【吳乞買的決定】第673章 0668【這世界應該講道理】第1030章 1025【增築與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