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0546【新朝新規矩】

禮部尚書孟昭,住在宣德門外的官邸當中,並沒有再另行賞賜私宅。

他下班回家時,妻子餘善微也剛回來,夫妻倆正巧在家門口撞見。

“又去洞真宮聚會了?”孟昭隨口問道。

餘善微的興奮勁兒還沒過,滿臉笑容說:“今日創建了洞真詩社,入社女子有二十幾人,共推易安居士爲社首。”

孟昭有些擔憂:“洞真宮裡有前朝嬪妃宗女,與她們來往不會犯忌諱吧?”

餘善微說:“皆是沒遭編管之人,陛下與太子都不追究,相公不必過於小心謹慎。聽說舊宋廢帝趙桓,還被拔爲勸農官呢。與其擔憂前朝貴女,不如提防今朝官眷。秦檜家裡那個王氏,實在是過於熱情,萬般鑽營討好讓俺頗不自在。”

孟昭說道:“秦檜乃太子舊識,本身又頗具才幹,遲早是要提拔重用的。太子讓他清查西城所田產,此人做得極好,已跟地方官府配合處置了百餘萬畝。”

夫妻倆一路閒聊,結伴走進後宅。

孟昭向來怕老婆,而且對老婆極爲敬重,至今沒有納妾也不敢納妾。

孩子已經有四個,夭折了一個,還剩兩子一女。

現在孟昭有啥拿不準的,會參考屬下侍郎的意見。如果還覺得有問題,則在回家後請教老婆,餘善微往往能幫他抉擇。

除了輔佐丈夫做官,餘善微自己也有工作。

朱銘當初一拍腦袋就做決定,命令東京城內外,只准保留三座廟觀,卻是把女道、女尼們給遺忘了。

後來經過僧道司提醒,決定再保留兩座廟觀,專供尼姑和女道士修行。

而餘善微,就負責監督協辦此事,哪些該還俗,哪些該留下,餘善微可以全權做主。

特別是瑤華宮和洞真觀!

洞真觀屬於正經的女道觀,擁有完整的道官體系。

但自願出家修道的宗女,以及犯錯修行的嬪妃和宗女,會安排進入洞真觀做女道士,因此這座道觀顯得比較特殊。

如果洞真觀的嬪妃、宗女繼續犯錯,則鬚髮配前往瑤華宮修行。

瑤華宮裡,沒有道官體系。

它屬於是洞真觀的升級版,如果是太后、皇后級別,又或者極爲受寵的嬪妃,犯錯之後會直接進入瑤華宮。

哲宗時期的孟皇后,便一直住在瑤華宮中,如今被轉移到洞真觀。

洞真觀予以保留,瑤華宮則被廢除。

但凡還有親人在世的獲罪貴女,可以自願選擇還俗,回去跟家人一起住,朱銘並未強行編管她們。

選擇繼續修道的獲罪貴女,今後視爲正常女道士,允許她們參加道教活動(以前不許)。

孟昭脫下輕紗外衣,餘善微順手接過,交給侍女拿去掛上。

孟昭說道:“前朝孟太后的師號,陛下已做了批示。可以保留玉清妙靜仙師,但要去掉華陽教主四字。等新朝的道官品階確定下來,還會給她一個道官職務。”

“官家卻是仁慈。”餘善微笑道。

夫妻倆卻是不知道,這個決策是朱銘做出的,純粹出於對孟太后的歷史好感。

孟昭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頗爲疲憊道:“編修半年的《大明禮》,被陛下給打回來重做,真個讓人感覺頭疼啊。”

餘善微說道:“官家與太子皆務實避虛,禮部不是按這個路子編修的嗎?”

“還不夠,”孟昭說道,“譬如祭祀之前齋戒,舊宋爲十日,陛下讓改爲七日。諸多繁文縟節都要改,或簡化程序,或縮短時日。還有,國喪之儀也要定下來。”

餘善微說:“此乃總結舊宋之教訓。”

宋循唐儀,唐代的《貞觀禮·國恤篇》被刪了,導致唐朝皇室的喪禮因人而異,於是宋代皇室的喪禮也因人而異。

趙匡胤、趙光義兄弟倆,葬禮搞得極爲簡樸,但之後的北宋皇帝全是厚葬,整個民間也是厚葬之風盛行。

朱國祥、朱銘父子倆剛剛開國,就要把大明的禮儀定下來,其中之一便是定下皇族葬禮。只要明文規定給寫下來,今後的皇帝想要厚葬,大臣也就有了反對的依據。

同時,宋代皇室葬禮好的一方面,大明新朝全部予以保留。

比如,以日代月。

唐朝皇帝若是死了,小祥禮爲週年祭,宋代縮短爲十二天;大祥禮爲兩週年祭,宋代縮短爲二十四天。大祥禮要持續三個月,宋代縮短爲三天。

如此一來,就把兩年三個月的超長喪服期,直接縮短爲二十七天。

過了這二十七天,大家就不用再爲死去的皇帝穿喪服。

同時,宋代皇帝生前不修墓葬,死後七個月內完成皇陵,朱國祥也讓這個制度保留下來。可以防止今後的皇帝,在活着的時候把皇陵修得恢弘無比。

孟昭繼續說:“《軍禮篇》的變動更大,非重大場合,將士不用給皇帝下跪,只須行那新式軍禮即可。普通軍士,更不得給將官下跪,行跪禮者與受跪禮者皆要嚴懲!發配充軍者,臉上不得刺字,只能刺在手腕上。”

餘善微笑道:“太子真是愛兵如子。” 如今已有人發配充軍了,之前主要發配川南,現在開始發配西北。主要是這種邊疆地帶,正常移民太過緩慢,發配充軍可以快速充實人口。

手腕刺字,是防備充軍之人逃跑,同時又保留一定尊嚴。

孟昭發了一通牢騷,又叫來三個兒女,考教他們的功課學問。

翌日前往禮部上班,翰林院那邊送來新編的《國朝禮記正義》。

這本書由胡安國主持編修,今後會作爲科舉書目之一。因爲跟禮有關,所以讓禮部尚書也看看,象徵性的徵詢一下意見。

孟昭讀完沒發現什麼問題,於是跟胡安國結伴獻書。

朱國祥掃了一眼,說道:“儒經之事,你們去尋太子。”

“是!”二人躬身應道。

自從朱國祥登基之後,教科書編撰就開始進行。

除了儒家經典,還有一本《民政要略》。農事、水利、救荒、經濟……等等知識,進行了大致簡略的概述,不用士子什麼都精通,但至少要知道一個大概。

這種書以前也有,但考取進士之後纔看,屬於做官入門參考書目。

今後科舉必考!

算學也必考,大概是後世的初一、初二水平。

朱國祥還親自編了一套小學教材,用來作爲全國蒙學讀物。

蔡京搞出的官辦小學、縣學、州學,已下令在京畿、河南、四川、關中恢復,每個府州縣至少要有一所。但不像蔡京那樣免費入讀,而是交了學費的進教室聽課,沒交學費的可以在教室外旁聽,老師不準驅逐免費旁聽的貧寒學生。

許多翰林院的低品、無品候缺官員,被陸續扔去地方做校長和提學官。

孟昭、胡安國二人,拿着《國朝禮記正義》去見朱銘。

朱銘翻開快速閱讀,不斷用筆進行批示。他對《禮記》研究不深,純粹是憑藉個人思想來圈點,讀到“內則篇”時直接寫下六個字:科舉不考此篇。

站在旁邊觀看的孟昭和胡安國,頓時愕然對視。

讓他們更驚訝的還在後面,朱銘連續寫下好幾個批註——

“此陋習也,不必沿襲之。”

“此愚孝也,當因事而異。”

“此舉有違禮之本意,爲父母者不可一意孤行。”

“此言大謬……”

胡安國說話都在哆嗦,勸諫道:“太子殿下,批註經典不可憑個人好惡。”

朱銘放下毛筆,說道:“這篇的精彩之處,是記錄先秦的日常飲食起居習慣。世易時移,如今怎能照辦?就拿這句來說,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放眼當今天下,有幾個女子遮面出門的?”

胡安國說:“經義乃正禮,世俗乃權變。”

“你也說需要權變,既然權變了,就該批註在上面,”朱銘說道,“否則就有那窮學究、書呆子,按照《禮記》不合情理的內容去做。又或者後世學問變得死板,以《禮記》來嚴格約束女子,不準女子拋頭露面見人。禮發乎情,不合情便不合禮,更是不合天理!”

胡安國欲言又止。

朱銘說道:“這裡還有士大夫的規矩,先秦時候並不富庶,稀粥也是士大夫的飲品。你家裡來了貴客,會用稀粥做飲品招待客人嗎?”

胡安國說:“不會。”

朱銘又說:“一些禽畜的內臟,對人有害不能吃。那是先秦的烹飪之法不足,而今還不能吃嗎?比如雞肝、鴨腸,《禮記》就說不能吃,伱還拿這個去約束百姓?”

胡安國道:“能吃。”

朱銘繼續說:“先秦的士大夫,有脯就不能吃膾,有羹就不能吃胾,只能二選其一。既是合理搭配食物,也是在避免浪費,你若平時吃飯,會嚴格遵守此禮嗎?”

“不會。”胡安國搖頭。

朱銘說道:“對於士大夫的約束,讀書人知道權變。可對於女子等弱者的約束,有些讀書人卻會當真。嚴於待人、寬於律己,此人之常情也,不可述之文字而長此風氣。”

在“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說,出”這句後面,朱銘批註道:婦非犯七出之例,父母不可出。偶有言語頂撞,不算不順父母,人非草木哪能時時恭順?

又在“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後面批註:強扭之瓜不甜,可酌情判其和離。

胡安國看着朱銘的種種批語,他很想把整篇正文內容,直接從《禮記》當中給刪掉,因爲已經被批註得面目全非。

朱銘說:“我的批語全部保留,印刷之時加一句‘太子曰’,有什麼罵名我可以擔着。”

“是。”胡安國只能照辦,換成別人他還可以辯經,面對太子這經實在沒法辯。

胡安國心中感慨:元年春,王正月,果真是新朝新氣象啊。

不僅是《禮記》和新朝禮儀,還有公文名稱和格式,全部都進行了統一。

就連大寫數字,以前用五花八門的同音字表示,現在也官方統一爲壹、貳、叄、肆、伍……官員若敢亂寫,第一次給予警告,第二次就扣工資。

第790章 0785【你獲得了宣戰理由:外交侮辱第614章 0609【仁至義盡】第577章 0572【是否該保留凌遲】第279章 0274【入蜀】第126章 0121【道茶】第714章 0709【一敗塗地】第1156章 後記十二儒家也能婆羅門化第2章 0002【今夕何夕?】第1021章 1016【一個登萊府就吊打高麗】第544章 0539【枯燥乏味的宰相生活】第157章 0152【教導主任】第467章第460章 0455【三姓家奴】第570章 0565【治亂之間】第1250章 後記一百零六十二平均律會導致亡國第1109章 1104【新金山】第891章 0886【花開洛陽】第570章 0565【治亂之間】第81章 0077【聚寶盆討老婆】第805章 0800【朱院長的桃花源】第131章 0126【宋雜劇】第288章 0283【梁山聚義】第1009章 1004【殺盡文官】第749章 0744【四川鐵錢問題】第756章 0751【道家吐納術之吸氧派】第474章 0469【識時務者爲名士】第1121章 1116【風風火火下南洋】第1135章 1130【誰的盛世?】第406章 0401【虛張聲勢,裡應外合】第321章 0316【訓練精兵】第741章 0736【三百年租借地】第157章 0152【教導主任】第177章 0172【洋州朱氏,仁義無雙】第912章 0907【偉大的波斯學術】第829章 0824【完顏宗翰提前發動】第1206章 後記六十二駙馬專屬裝備金繮銀鞍玉鞭第1206章 後記六十二駙馬專屬裝備金繮銀鞍玉鞭第985章 0980【瘋魔畫家】第268章 0263【張根來了】第414章 0409【搶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第70章 0066【思想工作】第1057章 1052【服不服】第629章 0624【金國內部分裂】第1149章 後記六這個大明有點亂第966章 0961【大明的農民與西夏的牧人】第739章 0734【妖魔大軍】第241章 0236【搶班奪權與鐵礦開採】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67章 0064【大鬧縣衙】第47章 0045【義氣值幾個錢?】第474章 0469【識時務者爲名士】第629章 0624【金國內部分裂】第1136章 1131【海外也可以發展農牧業嘛】第259章 0254【索地要人】第1170章 後記二十六爲華夏曆代先賢跳舞助興第735章 0730【等着抓俘虜做礦工】第1014章 1009【跨海登陸】第241章 0236【搶班奪權與鐵礦開採】第346章 0341【李寶南下】第122章 0117【敲詐勒索與濟養院】第136章 0131【古代也有硬筆】第378章 0373【都是老油子】第1094章 1089【龍尾關】第188章 0183【搞走私的大明村】第600章 0595【亮出爪子】第800章 0795【處處碰瓷的大明將領們】第1205章 後記六十一公主搞定公婆第556章 0551【剃髮易服令】第807章 0802【退田還湖】第282章 0277【回回炮】第1184章 後記四十權貴子弟也各有各的活法第167章 0162【鄉中報喜】第784章 0779【一勺燴】第1007章 1002【電氣時代?】第623章 0618【徐州名勝】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955章 0950【李察哥掀桌子】第631章 0626【曲阜孔家】第859章 0854【兒子,你想做國王嗎?】第495章 0490【皇室們的表演】第77章 0073【陸提學】第26章 0025【公私】第327章 0322【消息暴露】第573章 0568【血染禪寺】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348章 0343【傳檄天下】第1186章 後記四十二棠溪之劍第1005章 1000【官員漲工資】第67章 0064【大鬧縣衙】第234章 0229【建立班底】第498章 0493【河北山東】第287章 0282【奸黨中的泥石流】第1252章 後記一百零八大明的婦產醫學技術第352章 0347【白祺的個人秀】第694章 0689【新首相沒威望啊】第532章 0527【大人,時代變了】第243章 0238【錢琛南行】第280章 0275【遍地蠻夷】第511章 0506【財政確權】第108章 0103【沙縣名儒】
第790章 0785【你獲得了宣戰理由:外交侮辱第614章 0609【仁至義盡】第577章 0572【是否該保留凌遲】第279章 0274【入蜀】第126章 0121【道茶】第714章 0709【一敗塗地】第1156章 後記十二儒家也能婆羅門化第2章 0002【今夕何夕?】第1021章 1016【一個登萊府就吊打高麗】第544章 0539【枯燥乏味的宰相生活】第157章 0152【教導主任】第467章第460章 0455【三姓家奴】第570章 0565【治亂之間】第1250章 後記一百零六十二平均律會導致亡國第1109章 1104【新金山】第891章 0886【花開洛陽】第570章 0565【治亂之間】第81章 0077【聚寶盆討老婆】第805章 0800【朱院長的桃花源】第131章 0126【宋雜劇】第288章 0283【梁山聚義】第1009章 1004【殺盡文官】第749章 0744【四川鐵錢問題】第756章 0751【道家吐納術之吸氧派】第474章 0469【識時務者爲名士】第1121章 1116【風風火火下南洋】第1135章 1130【誰的盛世?】第406章 0401【虛張聲勢,裡應外合】第321章 0316【訓練精兵】第741章 0736【三百年租借地】第157章 0152【教導主任】第177章 0172【洋州朱氏,仁義無雙】第912章 0907【偉大的波斯學術】第829章 0824【完顏宗翰提前發動】第1206章 後記六十二駙馬專屬裝備金繮銀鞍玉鞭第1206章 後記六十二駙馬專屬裝備金繮銀鞍玉鞭第985章 0980【瘋魔畫家】第268章 0263【張根來了】第414章 0409【搶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第70章 0066【思想工作】第1057章 1052【服不服】第629章 0624【金國內部分裂】第1149章 後記六這個大明有點亂第966章 0961【大明的農民與西夏的牧人】第739章 0734【妖魔大軍】第241章 0236【搶班奪權與鐵礦開採】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67章 0064【大鬧縣衙】第47章 0045【義氣值幾個錢?】第474章 0469【識時務者爲名士】第629章 0624【金國內部分裂】第1136章 1131【海外也可以發展農牧業嘛】第259章 0254【索地要人】第1170章 後記二十六爲華夏曆代先賢跳舞助興第735章 0730【等着抓俘虜做礦工】第1014章 1009【跨海登陸】第241章 0236【搶班奪權與鐵礦開採】第346章 0341【李寶南下】第122章 0117【敲詐勒索與濟養院】第136章 0131【古代也有硬筆】第378章 0373【都是老油子】第1094章 1089【龍尾關】第188章 0183【搞走私的大明村】第600章 0595【亮出爪子】第800章 0795【處處碰瓷的大明將領們】第1205章 後記六十一公主搞定公婆第556章 0551【剃髮易服令】第807章 0802【退田還湖】第282章 0277【回回炮】第1184章 後記四十權貴子弟也各有各的活法第167章 0162【鄉中報喜】第784章 0779【一勺燴】第1007章 1002【電氣時代?】第623章 0618【徐州名勝】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955章 0950【李察哥掀桌子】第631章 0626【曲阜孔家】第859章 0854【兒子,你想做國王嗎?】第495章 0490【皇室們的表演】第77章 0073【陸提學】第26章 0025【公私】第327章 0322【消息暴露】第573章 0568【血染禪寺】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348章 0343【傳檄天下】第1186章 後記四十二棠溪之劍第1005章 1000【官員漲工資】第67章 0064【大鬧縣衙】第234章 0229【建立班底】第498章 0493【河北山東】第287章 0282【奸黨中的泥石流】第1252章 後記一百零八大明的婦產醫學技術第352章 0347【白祺的個人秀】第694章 0689【新首相沒威望啊】第532章 0527【大人,時代變了】第243章 0238【錢琛南行】第280章 0275【遍地蠻夷】第511章 0506【財政確權】第108章 0103【沙縣名儒】